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日前主持召開國務院第一次廉政工作會議并發表講話。他強調,必須著力建設創新政府、廉潔政府、法治政府,如果不能有效遏制和解決腐敗問題,政府就會失去公信力。從今年開始,要逐步實現縣級以上政府公務接待經費公開。公開的形式要通俗,要讓老百姓看得懂,可以有效地監督政府。
新一屆領導層對于廉潔、為民、務實的追求一以貫之。黨的十八大后,中央對全黨上下提出了“八項規定”,并“首先從中央政治局做起”。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李克強總理在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時“約法三章”,承諾本屆政府任期內,一是政府性的樓堂館所一律不得新建;二是財政供養的人員只減不增;三是公費接待、公費出國、公費購車只減不增。對這三條,中央政府帶頭做起,一級做給一級看。這次廉政工作會議,不啻于又拋出一枚“重磅炸彈”。
“八項規定”等政策的出臺,有效遏制了公款高檔消費。商務部在今年2月一次例行發布會上公布的數字顯示,一些高端餐飲企業的經營和高端白酒的銷售大幅度下降。高檔飯店的營業額下降七成,被迫向中低檔轉型;魚翅、海參、鮑魚鮮有人問津,成交量不足過去的一成;江蘇刀魚、碧螺春茶等“季節性奢侈品”收購價格同比跌幅在50%以上。但不可否認,還有些部門和人員,依然抱著僥幸的心理換著花樣大吃大喝。比如公款消費巧立名目,將奢侈品發票開成“辦公用品”,消費賬目輕松地被消化掉;再比如公務接待轉戰食堂,茅臺裝進礦泉水瓶,同時嚴禁任何人拍照。對于挖空心思使用公款的人來說,辦法總比困難多,明的不行就來暗的,在講關系、講人情的社會里,請客吃飯無論如何還是要繼續的。
在巨大的慣性之下,改變陋習需要強大的手段。監督公務接待最有效的方法不是通過各級干部的高度自覺,而是要尋求制度上的約束。將公務接待納入各級政府的財政預算,并細化內容,讓群眾看得懂,勢必就能夠實實在在地監督。公務接待是政府的敏感神經,往往害怕公開,屢屢以秘密為借口將其隱藏。公務接待費公開本是財務公開的應有之義,卻成為各級部門的潛規則而游離于財務公開范圍之外。公務接待涉及大量的資金,當資金的流動不為世人所知,就必然產生腐敗。
一旦公務招待經費以人們看得懂的形式公開,那些變著法子揮霍公款的名目,那些挖空心思的公款招待,便被套上了制度的枷鎖。公款消費置于人民的監督之下,官員便不至于冒天下之大不韙。讓公眾讀懂政府的賬本,讓監督的眼睛始終盯著政府的賬本,讓政府賬本始終保持對納稅人的敬畏,不僅是將公共財政用在刀刃上的理性之舉,更是提升民本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潔政府公信力的務實之策。在加強信息公開的同時,還需強化預算機制的科學性,并且建立健全問責機制,使公眾能讀懂賬本、監督賬本,更有人對賬本負責,為揮霍公款“埋單”。各地違規修建樓堂館所之所以屢禁不止,主要是違規者付出的成本太低,問責追究制度或形同虛設,或懸于空中。公開的監督程序應當與嚴格的問責制度緊密跟進,事后問責不搞“下不為例”,違規責任人必須接受人大質詢直至摘下“烏紗帽”。套上制度枷鎖,“政府過緊日子”才不會浮于表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