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政府換屆中把握變與不變,要深諳中國國情。我們既要遵照古訓,蕭規曹隨,同時還要與時俱進,順應形勢的變化
“兩會”之后,政府將完成換屆,從“新老交替”的角度看,中國即將進入全新的發展階段。改革是中國的主旋律,站在改革“交棒”的歷史節點,我們有必要審視一下,“換屆”對于中國究竟意味著什么?
十八大之后,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提出了許多順應民心的新舉措,社會氛圍為之一新,輿論開始熱議中國未來的發展方向,甚至有一些“海外觀察家”預測中國將會出現大的變化。在這種背景下,我們更有必要明晰中國需要哪些“變”與“不變”。
中國的政體與西方不同。中國共產黨是長期執政的黨,政府換屆不是西方式的政黨替換,而是任屆期滿的新老交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變,中國實現現代化和民族復興的基本任務不變,中國共產黨的基本路線不變。這些都是各屆政府所要遵循的,不因政府的換屆而變化,不因領導人的變化而變化。這就從根本上決定了中國政府的基本政策具有長期的穩定性和連續性。這也是我們的政治優勢。中國能夠確立幾十年后實現現代化的長遠戰略目標,能夠提出跨屆的長期戰略規劃,各屆政府能為之接力前行。這些是多黨輪流執政所不能的,它們更多考慮的任期內的短期行為,首要的是如何保持下一屆繼續當選。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完成了幾次領導人的交替,在面臨國內外各種復雜的局勢下,中國的大政方針卻能一以貫之,這是中國取得巨大成就的有力保證。
強調不變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則是變化。換屆的“換”字,就是包含著變化。從某種意義上,不變是相對的,變是絕對的。當代社會在加速發展,政策更應不斷變化,以因應時代的要求。目前,公眾能直接體會到的變化,就是新一輪大部制改革的展開,鐵道部、計生委將不復存在,這些“大動作”體現出政府自我改革的意志。
實際上,在一屆政府任期之內,政策也會發生一定的變化。但政府換屆為政策變化提供了更多的契機,每屆政府有自己的工作思路,有自己的工作慣性,領導人也有自己的個性。政府換屆則不同,隨著政府主要領導人的交替和大部分組成人員的調整,新的思路更容易展現,新的做法更容易推行。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一任之際在于始。新官上任三把火,新任者有更大的創新沖動。新任者沒有歷史的包袱和成見,更容易從不同角度看問題。由于有較長的預期當政時間,這為新政策的實施和見效提供了可能。
西方多黨制政府換屆往往出現為反對而反對、為變化而變化的情況。中國政府換屆的新政要做到有的放矢,這個“的”簡而言之就是問題。新一屆政府的變革要找準問題,問題是時代的聲音,要通過發現問題、直面問題,從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要從發展中的問題出發,把做得不好的校正過來,做得不夠的強化起來,對新出現的問題未雨綢繆。要從民意的所歸出發,全力解決民生所痛切的問題,迅速解決民眾反映強烈的問題。當下中國,轉變發展方式、解決貧富差距、強化反腐倡廉、增進民眾福祉等等,就是這樣的問題。對這些問題采取有力措施并行之有效,無疑是新一屆政府贏得民心的最直接、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徑。
如何在政府換屆中把握變與不變,要深諳中國國情。我們既要遵照古訓,蕭規曹隨,把好的傳統延續下去。我們還要與時俱進,順應形勢的變化,旨歸民眾的愿望,針對存在的問題,不斷有所作為。將政策連續性和變革性統一起來,穩中求進,通過各屆政府前赴后繼的不懈努力,以實現中華民族的光榮與夢想。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