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評論部
2013年03月19日07:1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從改進作風密切干群關系,到深化改革激發民生紅利,再到即將開展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凸顯“為民務實清廉”,各級干部的為民情懷一以貫之,中國夢的人民底色日益鮮明
這樣的聲音交響,勝過激昂的樂章。“夙夜在公,為民服務,為國盡力”,“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人大閉幕會上,習近平在就任國家主席的講話中,數十次提到“人民”。會見中外記者時,李克強總理以“行大道、民為本、利天下”自陳政治情懷。人民大會堂的鏗鏘之聲中,回蕩著一個堅定的信念:執政為民。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黨的十八大以來的100多個日日夜夜,中央領導深入河北阜平山區踏雪“訪真貧”,來到“瘠苦甲天下”的甘肅定西問民生,探訪湖北恩施農村記下“煩心事”,穿上陜西老鄉贈送的布鞋“走百姓路”……風雨兼程的足跡,展現出強烈的“為民情懷”,堅定不移的步履,邁向人民的期待。
人民,是我們黨60多年來執政興國的主旋律。當時間的鐘擺標注出全面小康的嶄新目標,面對市場化、信息化、民主化的大潮涌動,如何讀懂人民的期待,無疑是必須深思的首要課題。
有人形象地說,第一代農民工出來背的是“蛇皮袋”,要的只是“包吃包住,給足工錢”;新一代農民工現在拉的是拉桿箱,盼的是“體面就業,同城待遇”。在多元多樣多變的繁雜社會拼圖中,期盼提高、夢想升級的何止2.6億農民工?城市居民對藍天的渴望、餐桌豐盛后對安全的期許、“富了口袋富腦袋”的需求……“發展起來以后”的各種期盼,在13億的基數上排列組合,又豈止這一一列舉的民生清單?
除了要解決民生的“更高”與“更多”,還要思考干群關系如何“更親”與“更近”。一些地方,大樓高了,干部離群眾卻遠了;網速快了,辦理事情卻難了。有順口溜這樣說:五六十年代同吃住,摸得到腳;七八十年代上廣播,聽得到聲;九十年代坐小車,看得到煙;現在只能在電視上瞧到影。心系群眾魚得水,背離群眾樹斷根,種種不良風氣像一座無形的墻,把我們黨和人民群眾隔開,剪斷了情感臍帶,也滋生了政治冷漠,蠶食了政府的公信力,也流失了寶貴的執政資源。如何讓“安泰”扎根大地,增強公信力、提高凝聚力,是今日共產黨人必須破解的“生死考題”。
正視這樣的現實挑戰,黨的十八大以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最受關注的施政動向,集中在兩個“改”——改進作風、深化改革。
八項規定、“反對浪費、厲行節約”,簡樸之風勁吹,“只減不增”的政府“緊日子”到來。“比一條微博還短”的會見報道新風撲面,會見記者時的“約法三章”令人感慨。改作風,從群眾看得見、感受得到的地方入手,從社會反映最強烈的地方入手,增進了群眾的信任,也增強了人民的信心。各項舉措無不傳遞這樣的信念:“執政為民”的政治倫理,只有在拔除了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形式主義之風等“軟釘子”后,才能扎實踐行。
如果說雷厲風行的“作風新政”,指向的是密切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那么攻堅克難的改革舉措,更蘊含著深深的為民情懷。從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到“不斷為深化改革開放夯實群眾基礎”,顯示的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改革決心。司法改革為的是“在每個案件中體現公平正義”,整合食品監管職能為的是捍衛人民“舌尖上的安全”,大病擴容進一步縮小城鄉醫療差距……一系列改革,無不是以“民生”為關鍵詞。從社會公平到生態環境,從生活質量到公民權利,關涉廣泛的施政舉措,其實也在拓展著民生的內涵與外延,一種著眼于人的全面發展的“大民生”觀已經呼之欲出。
“一切為民者,則民向往之”。縱觀十八大以來的新開局,從改進作風密切干群關系,到深化改革激發民生紅利,再到即將開展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凸顯“為民務實清廉”,各級干部的為民情懷一以貫之,中國夢的人民底色日益鮮明。我們對國家和個人的發展前景,充滿了信心與期待。
相關專題 |
·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