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蒼
2013年02月01日07:2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從網民紛紛曬出“光盤”,到餐飲企業加入響應,近日來,由公眾發起的吃盡盤中餐——“光盤行動”,掀起一股餐桌新風。
“光盤行動”,是倡導,也是警醒。“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道理雖簡單,但每年我們還是有2000多億元的餐桌浪費,被倒掉的食物相當于2億多人一年的口糧。這其中,有“眼大口小”的生活習慣影響,更有“死要面子”的觀念意識作祟。可以說,“舌尖上的中國”,飲食文化博大精深;“飯桌上的中國”,健康、理性的飲食文明,卻還亟待形成。
冒著炊煙的廚房邊,扎小辮的女孩高興地說:“我有午飯吃了”……一幅湘西農村小學生的畫,被制作成公益廣告,感動了很多人。孩子們對午餐的熱盼,折射“光盤行動”的現實意義:我國仍有超過1億的貧困人口,“舌尖上的浪費”理當再少些,推動餐桌文明,需要每個人的共同參與。現實的中國基本國情,人類的環境資源責任,都警示我們,可以有消費的自由,但沒有浪費的權利。“光盤行動”之所以引來廣泛共鳴,正因為它承載著現代公民的責任擔當。從這個角度看,吃光盤中餐,不僅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責任。
我們為“光盤行動”叫好,也由此深思:拒絕浪費并不難,只需從吃飯開始。少點一道菜,不夠時再加;多打一個包,吃不了帶回家;服務員多些提醒、引導,餐廳多些半份菜、小份菜。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那種“菜點少了丟面子”的風氣才能扭轉,那種“浪費點不算什么”的觀念才能改變,餐桌上的文明才能形成。
相關專題 |
· 貫徹落實《八項規定》糾正“四風”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