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群眾優先,還是領導為重,這是一個讓各級機關干部百感“糾結”的問題。近日,有兩則新聞倍受公眾關注——
1月25日《新快報》報道,廣東省政協委員梁偉發參加政協分組討論時,回憶了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輕車簡從和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的細節,并表示對此非常敬佩。回憶說總書記所乘車輛在市區通過時不封路,沒有交通管制,行駛過程中三次被后面的群眾超車,“有一次非常危險,有車竄上來,差兩米就追尾了,總書記說‘讓群眾先過’。”
1月24日人民網報道,有網友發微博爆料稱,四川省內江市一所小學在舉行“和諧學校”授牌儀式時,組織小學生在寒風中夾道歡迎蒞臨的市婦聯領導。事后,內江市婦聯和學校方面分別發表書面致歉信。
一邊是黨的總書記下基層視察,主動“讓群眾先過”;一邊是市婦聯領導到小學慰問,卻擺起“夾道歡迎”的排場。同樣是領導出行,對待群眾的差別怎么那么大呢?
現實中,領導干部到基層“親民”反成“擾民”,一直飽受公眾詬病。而且,這當中有一種現象耐人尋味:領導干部職務層次越高,在群眾面前就越沒有架子,對群眾的態度越親切,相反,基層的領導干部則常常把自己當個“人物”,在群眾面前那“譜”擺得有些離譜。比如前不久,胡錦濤同志在鹽城市恒北村考察時,就親自為講解的村支書打傘;但公眾看得更多的是,市縣領導在現場辦公時接受工作人員為其打傘的派頭。
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了共產黨人除了人民大眾的利益,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除了憲法和法律賦予的權力,沒有自己的特殊權力。而“夾道歡迎領導”之類種種行為,無一例外都是一些人頭腦中“官貴民輕”的特權思想在作祟,折射出來對特權的迎合與諂媚。坊間諷刺:“對領導一個樣,對群眾一個樣,對領導如打籃球,既要緊跟,又要猛拍;對群眾的事情如打排球,既要主動接球,又要加強攔網。”官場中不乏這樣的人,只關注領導的臉色,對下面的事情不聞不問。
一個道理很簡單:有人抬轎,是因為有人坐轎。所謂“問題在后三排,根子在主席臺”。那些“離譜”的行為看似出自工作人員,但癥結還在少數領導干部身上。這些干部權力觀異化、群眾觀淡化,“官本位”意識濃重,“官老爺”派頭十足,惟獨沒有把群眾的呼聲和疾苦放在心里。他們不是在密切聯系群眾,而是在切實隔開群眾;熱衷于與國際接軌,而不重視與群眾接軌。所以,當“會來事”的下屬把他們與群眾分開時,他們邊嗔邊受;給他們提供特殊禮遇時,他們半推半就。結果,天天喊“為人民服務”,其實是“被人民服務”。
中央“八項規定”出臺已近兩個月,給中國政壇吹來了一陣清風。不過,“作風病”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溶冰自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各級黨政機關要拿出抓鐵有痕的決心和力道來改進作風,避免“上面很好、下面好狠”,防止來自高層的好規定、好政策被“念歪了經”、改走了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