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政黨與公眾的溝通需要的是長期的經營和耐心,惟有長期的和風細雨,才能收獲潤物無聲的繁榮
當年中央蘇區曾流傳一首當地群眾唱的山歌:“蘇區干部好作風,自帶干糧去辦公,日穿草鞋干革命,夜打燈籠訪貧農。”正是這種“柴米油鹽都想到、問寒問暖情意重”的做法為共產黨打下了堅實的革命基礎。
在建立與公眾的緊密聯系上,如果說革命黨更多的是靠使命驅使的話,是使命黨,那么執政黨則更多的要靠功能驅使,是功能黨。執政黨應在主張使命的同時,立足于執政功能的發揮,通過各種渠道和方式及時掌握公眾利益的變化并予以滿足。否則,一方面會造成執政黨與公眾之間的聯系淡薄,另一方面又會加重使命黨的制度惰性,久而久之,則會削弱執政黨權威。所以,鞏固執政黨地位,就需要執政黨調適自身功能,將重點放到社會大眾利益的傾聽、分析、代表和公共利益的提取上,而實現這些功能,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就是強化與公眾的關系問題。
從過程上看,對于執政黨來說,全方位溝通首先是信息公開,這不僅包括執政黨自身的信息公開,而且包括執政黨推動政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的公共信息公開,在公開的基礎上展示廉潔公正的形象,實現公共利益,協調和規制利益矛盾,再次是決策適度開放,執政黨在涉及國計民生的決策領域從議程設置到具體決策的做出都需要依照公眾認可的程序多渠道傾聽、吸納社會各群體的利益表達和建議,既不可包辦代替群眾利益,也不可搞不講程序的所謂“大民主”。最后,在日常公共事務的處理中,執政黨需要學會和善于與各種社會力量、社會組織溝通合作,而非放大社會組織、社會力量與執政黨的競爭關系,從而引導公眾有序參與。
從手段上看,全方位溝通應當體現為從語言到行動、從傳統手段到現代手段、從官方的到非官方的、從制度性到非制度性等各種方式的融合。
現階段,執政黨首先尤其需要轉變與公眾溝通的話語系統,要變文件體、講話體為平民體,變宏大口號標語為親民語言宣傳。語言是溝通的首要載體,要研究大眾話語,通過公眾喜聞樂見的語言將政策意圖與公眾需求緊密聯系起來,使政策意圖轉化為公眾的需求。這種語言溝通的技術不妨向一些發達國家學習。例如美國在2010年人口普查的一條宣傳標語是“如果不知道我們的社區有多少人口,我們怎么能知道該建多大的醫院呢”,直接將國家人口普查的數據統計意義與公眾的切身需求聯系起來了,而同一年我國的人口普查中用的一條標語是“搞好人口普查,從戶口整頓開始”,距離公眾需求太遠。
其次,執政黨要學習和善于使用現代手段加強與公眾的交流,當前特別是要適應以即時性、交互性為特點的互聯網時代特點,善于通過網站、網絡論壇、即時通信工具、博客、播客和微博等溝通工具與網民討論、交流、形成共識,獲得網民認可和信賴,掌握互聯網話語主導權。
再次是在官方發布手段之外,更要運用非官方的軟溝通。執政黨不是冷漠森嚴的組織機構,而是一個個具有鮮活生命的人出于共同的政治信仰組成的社會組織,與社會大眾唇齒相依,黨員作用的發揮恰體現在對人性共同點把握基礎上與親友、鄰里之間在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親和、示范,所以,日常的非官方溝通是官方溝通的潤滑劑。
另外,加強執政黨與公眾的溝通,需要制度性和非制度性的雙重努力。制度性的一面是要建章立制,從黨紀黨規角度要求黨員,同時,相關黨紀黨規既要具有公眾導向的實操性,又要具有公眾的認可度。例如黨政領導干部定期聽取群眾意見建議,但也需要定期向群眾反饋過程和結果。非制度性的一面則需要從政治信仰和政治倫理角度倡導、鼓勵黨員扎根工作和生活的社會基礎,加強與公眾的交流溝通。
最后需要強調的是,執政黨與公眾的溝通靠運動的方式刮陣風是不可取的,需要的是長期的經營和耐心,惟有長期的和風細雨,才能收獲潤物無聲的繁榮。
(作者為國家行政學院政治學教研部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