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消息,華西村博物館由1比1復制的故宮太和殿、乾清宮、東華門、角樓和紅墻等仿古建筑組成,總建筑面積1萬平方米,館內設書畫館、古陶瓷展區、工藝美術精品展區和文化藝術創作館,珍藏、展示名家大師的字畫、雕刻、玉器、瓷器、繡品、金屬工藝品等萬余件(套)。村里將以博物館為依托開展系列文化活動,助推文化產業發展、“文化強村”建設,陶冶村民文化情趣。
復制名建筑之風由來已久,何以華西村此次的山寨故宮,爭議頗高?其一,“肇事者”是華西村,而不是別的什么無名小卒,中國人都知道,華西村可是國內農村“首富”,該村憑借著傳奇般發展歷史和改革開放的巨大機遇,由一個普通小村,成長為國內首富村,它的一舉一動,時刻牽動著國人敏感的神經;其二,這次被“山寨”的,不是什么不起眼的風景名勝,而是象征著封建王朝的第一建筑——故宮,如此寓意深重的模仿,在國內也是首次,當然,受經濟實力的束縛,別的城市也很難達到這種境界!
一方面認為,雖然是山寨版故宮,但是能創收也值得推崇。單就山寨仿制而論,這事兒沒有侵權違法之嫌,因為所仿建筑由來已久,沒有申報專利,所以,諸如《著作權法》、《專利法》等也管不了這事。如果要炮轟其“濫建形象工程”、“窮地方打腫臉充胖子”等,貌似華西村也可以淡定,富得流油,它夠資格玩啊,你能奈它何?更有,如果此類山寨建筑還真能換來旅游收益,這“抓住老鼠是好貓”的實用效果,也會滅掉一切不服。炫富固然可厭,但華西村不用炫,他是想掩掩不住,全國農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典型,也算是農村這一塊的代表人物,霸氣一點,牛逼一點,有什么不可以呢,反正不招誰惹誰,吞口水也罷,吐口水也罷,由得它去。
另一方面認為,華西村復制故宮,花錢買的文化恰恰不是文化,這有點東施效顰的味道。畢竟,文化的事不是錢的事,深厚的文化底蘊更不是錢能買來的,華西村的故宮就是仿的再逼真,它也是假的,也沒有多大的歷史意義,當然,不排除游客來參觀時,對其發出幾聲“華西村真有錢”的感嘆。
筆者以為,不管華西村是出于何種目的去復制故宮,都無可厚非,這是他的自由,但是,如果華西村肯一擲千金去“復制”故宮,倒不如費點心思,把本村六十年代至今的發展變化搜集整理,辦一個“華西村發展歷程”的展覽,做這樣的博物館展覽,豈不是貨真價實、獨一無二,用自己的文化豐富人類的歷史,教育子孫后代,這難道不比山寨來的更真實更有意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