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明勝
2016年12月27日08:21 來源:光明日報
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遵循教書育人規律,遵循學生成長規律,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思政工作的根本是做人的工作,思政工作要想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關鍵也要做到知行合一,遵循“知、信、行”的價值邏輯和實踐要求,始終做到知之深、信之篤、行之實,不斷激發思政課的生命力。
思政課的學習踐悟過程,本身就是一個認知建構、情感激發、價值確立的過程,這其中,教師的作用是積極引導和幫助學生解決“知與不知”“認知與認同”“認知與踐行”等三對矛盾,以此在教學互動和價值形塑中實現“明理”“悟道”“篤信”“力行”等階段性躍遷。換言之,既要把思政的常識、觀點和道德、規范內化為個體的價值自覺,又要外顯為品德行為、道德踐履和行動自覺,以此實現“知、信、行”三者的有機統一和實踐轉換。
明理才能產生“真知”。思政課叫不叫座,學生愛不愛聽,主要在於教師能否真正解疑釋惑、析事明理。如果一味機械化地向學生灌輸,再高深、再正確的理論也難以說服人和打動人。而聚焦問題、貼近現實,通過講故事、解析案例等多種形式,把精妙的理論變成淺顯易懂的道理,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讓學生知其“是什麼”“為什麼”以及“何為”,這樣的思政課才會入耳、入腦、入心。
悟道才能帶來“篤信”。思政課有沒有影響力和震撼力,關鍵在於傳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堅持教書和育人、言傳和身教、潛心問道和關注社會相統一,用人格的力量去征服和感化學生的心靈。此外,篤信還立足於科學理論的真理力量和崇德向善的價值力量,堅持科學和信仰的統一,更好地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才能把“向善”“向好”“向美”的價值追求及時發掘提煉出來。
自覺認同才能激發“力行”。“行”是“知”和“信”的實踐轉化,反之又會對“知”和“信”帶來深化促進作用。能否真正“力行”,直接決定著思政課程是否“有用”和“有效”。思政課教學本身就是一個教學互動、教學相長的過程,要想激發學生的認同感,就要盡可能地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把“要我學”變成“我要學”。
“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嚴格遵循“認知、感悟、認同、踐行”的教育規律,推動引領學生改造主觀世界的同時,讓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推動學生在實踐中發現真理、發展真理,從而在學思踐悟中達到理性自覺,認同力量的“活水”才能真正沁入心田,思政課也將變得可親可敬、更有底氣。
(倪明勝,作者系天津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市委黨校基地副教授、博士)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