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恆情
2016年11月25日14:1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7136個傳統村落正在網上公示,其中2555個已經正式進入國家保護的視野,但很多納入國家名錄的村落已經面目全非。中國傳統村落保護工作正面臨前所未有的難題。如何找出一個特別好的辦法從現在的困境中走出去,已成為很多有識之士的焦慮。(11月24日《中國青年報》)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裡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這是我們熟悉的古詩裡的村落。傳統村落真實反映了農耕文明時代的鄉村社會生活,也是中國傳統建筑精髓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了一種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文化精髓和空間記憶。同時,傳統村落還是一種活態文物,是我國歷史文化的鮮活載體,維系著中華民族最濃郁的鄉愁。
傳統村落承載著歷史文化和記憶的“細胞”,讓它們得以繼續留存和傳承,是我們每一個社會人的責任和義務。它們的一磚一瓦、一椽一木,都凝聚著社會變遷的歷史印記,鐫刻著最質樸的民族民風﹔它們是特定歷史時期政治、經濟、文化的綜合體現,也是節慶禮儀、民風民俗、民間藝術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締造者和遺存者,對於研究當地的政治、經濟、社會和歷史、文化、建筑等有著極其重要的價值。
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城鎮化進程的加快,中國傳統村落的命運到底該何去何從?如何解開“開發與保護”之間的對立命題,現在是時候讓我們放慢腳步來進行思考了。長期以來,由於一些地方保護意識欠缺,和不良政績思想作祟,在加快城鎮化、美麗鄉村、新農村建設中,“急功近利”追求政績的弊端,“涂脂抹粉”的“形象工程”等原因,導致古村落“大拆大建”的“建設開發性破壞”仍在延續。同時,有的地方對傳統村落“重申報、輕保護”“重旅游開發、輕文化保護”,導致傳統村落遭受“旅游性開發破壞”而變了味,失去了原來的面貌。這些曾經孕育了一代代文明的古村落正如一個老人,變得孤獨,破敗,而少人問津,伴著漫長的歷史記憶慢慢消亡。
眾所周知,傳統村落大都散布在偏遠地區,經濟發展相對落后,功能缺失,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較差,越來越難以滿足現代人的生產生活方式,這也是傳統村落漸漸“消逝”的重要原因。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偉在第五屆中國經濟前瞻論壇上談到,中國古村落數量從2000年360萬個減少到2010年的270萬個,10年內消失了90萬個,相當於每天消失300個。照此速度,如不加以保護,人們甚至可以設想,不遠的將來古村落將在中國消失殆盡。如何保護好古村落並傳承好古村落文化,已經是擺在我們面前迫在眉睫的問題。
事實上,習近平總書記就一直十分重視我國傳統村落的保護。2002年他在任職福建期間為《福州古厝》一書所作的序中說:“保護好古建筑、保護好文物就是保存歷史、保存城市的文脈、保存歷史文化名城無形的優良傳統。”2013年7月22日,他在湖北鄂州市長港鎮峒山村考察時又指出,建設美麗鄉村,不能大拆大建,特別是古村落要保護好。2015年,習近平在雲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灣橋鎮古生村時,再次要求新農村建設一定要走符合農村的建設路子,農村要留得住綠水青山,系得住鄉愁。
在某種程度上,傳統村落的保護就是要讓人們重拾鄉愁,要讓人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從這個意義上說,保護傳統村落與發展經濟絲毫不矛盾,發展經濟的前提是要能夠保持經濟發展與生態文明相協調,讓歷史遺存與當代生活共融,讓村落景觀與人文內涵共生,讓傳統文化與時代精神共鳴,人們才能賦予傳統村落以新的生機與活力,讓其融入現代文明的風景。
郁郁青山之間,裊裊白霧之下,煙雨中青磚黛瓦的古村、高低起伏的馬頭牆下,曲折小巷,潺潺流水,還有那徜徉在青石板上的游人……這或許是許多人心中朦朧的“鄉愁”。希望有關部門能夠認識到傳統村落保護的重要意義,克服無知無畏,缺少文化意識,隻顧眼前不顧長遠,亂搞大拆大建的蠻干行為和隻要金山銀山,不要綠水青山的錯誤政績觀,保護好祖先留給我們的民族文化“基因庫”和“活化石”,給精神留一片家園,給鄉愁留一個可以靠泊的港灣。
總之,保護傳統村落,是全社會應有的責任與擔當。做好傳統村落保護工作,對於建設美麗中國,建設文化強國,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增強民族自豪感和心靈歸屬感,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國際影響競爭力,都具有重要的現實價值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