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常國
2016年07月27日16:5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近日瀏覽一縣級政府門戶網站,發現“X長信箱”(公開)裡對群眾反映的一些問題不是說超出“職能范圍”,就是“請咨詢XXX(職能部門)”,只是起個“傳聲筒”的作用。前不久有媒體報道,東北某中心城市的市長在網上留的公開電話,有人打100多次也無法接通,也沒有任何語音提示信息。
近年來,隨著各級政府服務群眾和社會的方式和手段不斷改進,與群眾的聯系越來越密切。據觀察和了解,各級黨委政府大都在門戶網站建立了 “市(縣、區、鄉鎮)長信箱”等“領導信箱”、“市(縣、區、鄉鎮)長熱線”,為群眾反映訴求,開辟了便捷通道,成為暖民信箱、民情熱線,架起了干群溝通交流的“連心橋”。
然而,筆者通過實際調查了解,部分“領導信箱”對群眾反映的訴求雖然做到了“有求必應”,但很明顯帶有被動應付、推諉推卸的“痕跡”。不是說“我們將轉交有關部門處理”,就是“感謝您反映的問題”,甚至有的“石沉大海”、回音無期,成了“聾子的耳朵——擺設”。有的“掛著羊頭賣狗肉”,甚至“不賣肉”,所謂的這信箱、那熱線隻不過工作人員在那裡應付應對,搪塞群眾意見的“擋風牆”,阻塞百姓訴求的“攔水堤”,以致“信箱”難讓百姓“相信”,“熱線”更讓群眾“心涼”。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群眾的事都是“大事”,都應認真、謹慎去對待、處理。習近平同志在今年中央政法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把群眾合理合法的利益訴求解決好,對信訪反映的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務必認真解決。”群眾訴求事關群眾利益、民心所向,他們的反映有的是個人“求助”、有的是“代表”層面,大多都是在“無可奈何”、“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才通過網上“領導信箱”、“市長熱線”求援。
領導信箱(熱線)是“網上群眾路線”的一部分,必須引起重視、正確對待。今年4月19日習近平同志在京主持召開的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指出,“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干部要學會通過網絡走群眾路線,經常上網看看,了解群眾所思所願,收集好想法好建議,積極回應網民關切、解疑釋惑”。期願我們的領導信箱(熱線)成為領導干部走好網上群眾路線的載體和平臺,真正讓民意有所“訴”、民難有所“解”、民心有所“依”,讓領導信箱真正讓群眾“相信”,取信於民,增強黨和政府的公信力。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