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身學習
為証明把廣州早日建成“全國垃圾分類示范城市”的決心,廣州市市長陳建華不惜拿自己“開涮”:一路上,不少人問我,一個上千萬人口的特大城市的市長,有那麼多大事要事,怎麼癡迷上跟垃圾打交道?我現在回答大家,是垃圾“喜歡”上了我啦,為了老百姓能永遠享受優質的環境,我甘願當一回“垃圾市長”!(6月12日,《人民日報》)
也許有人會認為作為堂堂的廣州市市長,有那麼多的大事不干,卻放大抓小死盯著“垃圾”不放,是不是有點不務正業。其實不然,在如今的現實環境中“垃圾”不僅是急需解決的問題,更是急需解決的大問題。
誠如陳市長所言,“全國人民一天活動下來,產生的垃圾多達兩億噸,足以填滿我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垃圾產生的速度已經遠遠超出人們的想象,如今“垃圾圍城”已不再僅僅是大城市的困擾,連縣城甚至一些鄉村都有了切身體會。
此外,垃圾的大量堆積,對生態環境的嚴重破壞也是不言而喻。我們的空氣、水、土壤在垃圾的侵蝕之下,日益脆弱,生活環境不斷惡化。對於這些危害巨大的垃圾,目前處理垃圾的方法基本上以填埋為主,而這種處理方法會產生一種叫做“滲瀝液”的液體。這種液體如果管理不慎,會造成二次污染,可使地面水體缺氧、水質惡化、富營養化,威脅飲用水和工農業用水水源,使地下水喪失利用價值,有機污染物進入食物鏈將直接威脅人類健康。
事物都有兩面性。其實,這些破壞巨大的垃圾卻是絕好的潛在資源。據有關部門統計,每回收1噸廢聚乙烯塑料,可節約1.1噸乙烯原料,3噸汽油﹔每回收1噸廢玻璃,可生產平板玻璃15個標準箱﹔每重復利用1噸廢鋁,可節約電1200度。
當然,要想讓這些垃圾“變廢為寶”,有個大前提——垃圾分類。隻有把垃圾按類分好,才能採取不同的處理方法,或回收、或焚燒、或掩埋……
如此來看,這研究“垃圾”的“垃圾市長”不僅是在干大事,而且更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真心希望,這位被垃圾“喜歡”上的“垃圾市長”,早日探索出簡便有效的垃圾分類方法,早日挖出潛在的“金礦”。
相關專題 |
· 於騰洋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