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宇
3月22日—4月1日,習近平開啟了今年中國元首的外交“首秀”,先后對荷蘭、法國、德國、比利時四國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了第三屆核安全峰會,訪問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歐盟總部。為期11天的歐洲之旅,19615公裡的行程,約90場活動,習近平用中國外交的“歐洲時刻”全方位為中國“代言”。
為“中國形象”代言:友好、自信。習近平的“歐洲時刻”,處處盡顯得體大方的言談舉止、務實樸素的工作作風、謙遜友好的合作態度,習式外交新風尚不僅獲得廣大贊譽,也成為中國外交的最好“代言人”。訪問荷蘭之際,習近平發表署名文章《打開歐洲之門 攜手共創繁榮》,強調訪歐之旅為和平、推動合作、交流互鑒、共促文明進步而來,這是此次歐洲之行的主基調。在法國、德國、比利時訪問期間,習近平也分別發表《特殊的朋友 共贏的伙伴》、《中德攜手合作造福中歐和世界》、《中歐友誼和合作:讓生活越來越好》的署名文章,既沒有厚此薄彼,更處處向歐洲各國傳遞中國的友好與自信,對中國勇於擔當、互利共贏、睦鄰友好的大國形象進行全面展示。中國自信源於30多年來改革開放的成就,目前中國已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中國絕對不做“強大就欺弱小”、“恃強而傲”的“卑劣小人”,中國時刻都以謙遜友好的姿態與各國交往,以尊重信任的態度共商發展之策,以交流合作的方式共圓“中歐發展夢”、“世界和平夢”。
為“中國責任”代言:擔當、合作。當前,部分西方分裂勢力鼓吹“中國威脅論”,讓不少西方媒體和民眾對中國的崛起與發展有著諸多的誤讀和猜疑。然而各國都深諳“合則兩利、爭則兩傷”的道理,中國亦不例外,始終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決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主題。中歐之間有著深厚的友誼、共同的利益交織,習近平以尊重、信任、開放的態度訪歐,旨在深化中歐友誼、加強交流合作,共同促進中歐可持續發展,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中國核安全觀”的提出給世界各國吃下一粒“定心丸”,也是對猜疑和誤讀的最好回應﹔“特殊的朋友、共贏的伙伴”,詮釋中國合作共贏的外交主張﹔“中德合作的車輪會越轉越快”,闡述中歐未來發展的美好願景﹔“讓生活越來越好”,傳遞中歐同舟共濟的自信與祝願。中國歷來講究“知行合一”,中國將用勇於擔當、互利共贏的大國責任,踐行對歐洲和世界的承諾,共譜世界和平發展、人類文明進步的新篇章。
為“中國道路”代言:改革、發展。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確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和總任務,“改革”成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中國發展的主課題。西方國家時刻關注著中國的改革發展走向,習近平在德國、比利時發表的署名文章和訪歐的幾次演講中均提及“三中全會”,對中國改革的“路線圖”、“時間表”、改革舉措進行闡釋,並聯系德國“工業4.0”戰略、《中歐合作2020戰略規劃》等分析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緊迫性、歷史機遇和挑戰。中國對歐洲的態度是友好的、政策是一貫的,深化中歐各領域的合作,既是鞏固中歐長期友誼的明智之舉,為中國全面深化改革、歐洲改革發展道路錦上添花,也為中歐互利共贏繪制了一張合作藍圖。
總而言之,習近平的“歐洲時刻”是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代言,開啟了中歐交流合作的新征程。
相關專題 |
· 學習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