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聃
從2013年12月起,南京市鼓樓區的公職人員都陸續收到一本特別的手冊:《職務犯罪風險自評手冊》。《手冊》中的自我評估部分,為公職人員詳細設計了腐敗指數34問,答完這34道題,算出得分,你就可以知道自己的腐敗心理指數。據了解,這本手冊是南京大學犯罪預防與控制研究所與鼓樓區紀委、檢察院聯合組成的課題組,用量化測試手段探測腐敗心理軌跡。(12月30日《揚子晚報》)
讀罷新聞,我下意識地去做了一遍新聞中的“測腐試題”,最終的結果只是勉強過關。然后我又把自己想象成一個將要向上呈交答案的南京公職人員,把“測腐試題”從頭至尾再做了一遍,但分數讓人莫名驚詫,它竟然遠遠地超過了我此前的得分。原因何在?思前思后,我覺得最大的緣由可能正在於分飾角色的差異:在正常心態下做答,人性弱點暴露無遺﹔想到要向上交差,自然會選擇那些更符合期望值的答案,分數也因此懸殊。
這是正常的調查心理反應,對此早有社會學者指出,在一項相對尖銳的調查中,被調查者往往會選擇回答符合社會規范的答案,譬如即使他們看暴力節目看得津津有味,也說自己反對暴力節目。同樣的道理,即便官員們在面對“測腐試題”的選項時已感知到了自身缺陷所在,但仍然會交出一份看起來相對經受得起考驗的答卷。恰緣於此,“測腐試題”其實存在著一個最大的缺陷:那就是它充其量隻能作為公務員們閑暇時的自我檢測,而難以映射出真實的貪腐可能,更無法成為反腐干預的可靠証據。
以此來對照,南京市鼓樓區的所作所為實在過於夸張了。一道隻能自娛自樂的“測腐試題”,竟然成為了南京大學犯罪預防與控制研究所與鼓樓區紀委、檢察院聯合研究的課題。在當地公開的宣傳中,“測腐試題”一事不僅有了“全國首推”的正面前綴,而且按照鼓樓區檢察院的說法,“將來要和干部的錄用和晉升掛鉤,嘗試用科學的手段來預防職務犯罪。”不免讓人覺得可笑。
轉型期的社會,新一屆中央集體強力的反腐倡廉信號之下,地方政府的反腐“起而行”是一種必要與迫在眉睫,但必要並不意味著將反腐打造成華而不實的地方政績工程,迫在眉睫也絕不意味著反腐就可以隨意膚淺化,甚至知其反向結果依舊行之。我當然也並不就是說,南京鼓樓區的“測腐試題”工程就是惡意為之,但對於一項已經耗費了公共財政的反腐舉動,推行者當有最起碼的成本——效應意識。
一言以蔽之,“測腐試題”的善意不容否定,但實際效果的確難以高估,至於地方政府對此的強力助推,這事我們知道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