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洲日韩综合二区,国产成人无码中文理论,日韩精品日韩字幕亚洲区,国产成人热舞在线观看

 中國共產黨新聞

學習時報:改善民生亟須做什麼

周全德
2013年04月01日08:54   來源:學習時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改善民生是社會建設的重點任務,也是發展經濟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持續提高改善民生的質量和效能以提升勞動力素質為必要條件,而勞動力素質的提升則與以創業帶動就業的改善民生的重點工作息息相關。目前,在全國范圍內勞動力供給已由絕對充裕狀態轉變為相對充裕狀態,在學術界甚至有學者聲稱劉易斯拐點已經到來,“人口贏利”、“人口紅利”即將結束。一方面,東南沿海地區出現“勞工荒”﹔另一方面,大學生就業已成為普遍存在的社會難題。顯而易見,勞動力科學素質、文化素質、技術水平以及大學生適應社會生活能力的提高不僅事關國民經濟健康發展,而且與改善民生的質量和效能的提升息息相關。現階段,通過全面提高勞動者素質、大力轉變大學生就業觀念及增強大學生自主創業能力,已成為新時期提高改善民生的質量和效能的關鍵所在。因為,這樣做能夠積極主動地適應穩增長、轉方式、調結構的科學發展戰略,激發全民創新驅動能力,帶來促發展和惠民生的雙贏。

  改善民生需要訴諸頂層設計與基層實踐的有效對接。頂層設計的重要性在於它能將改善民生積極融入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城鄉、區域統籌發展的大格局中,通過自上而下的科學規劃和合理安排,確保改善民生的全面性、高效性和可持續性。再好的頂層設計也需要基層實踐的檢驗、補充和完善。基層實踐不僅為頂層設計提供新鮮經驗,而且使黨和政府改善民生的工作部署落地生根,成為人民群眾自身奮發圖強的既定目標。頂層設計與基層實踐的有效對接需要通過社會政策創新來予以實現。制定和實施適時適用的社會政策,不僅需要下情上達,也需要上策下知。正是在不斷保持社會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長效性和公正性,努力提高社會政策的針對性、靈活性、創造性和前瞻性的過程中,頂層設計與基層實踐的有效對接才能得以圓滿實現。

  改善民生需要按照“守住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輿論”的思路抓緊抓好。守住底線,就是要確保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公正性,盡心盡力地做到應保盡保,扎緊扎牢普惠於城鄉貧困居民的這最后一道基本生活安全網。突出重點,就是要把促進就業和增加城鄉居民收入作為民生建設的著重點,尤其是要著重解決大學生、農民工等就業困難群體的就業問題,著重解決農民種地增產不增收的難題。完善制度,指的是進一步完善養老保險制度、醫療保險制度、住房保障制度、待業和失業保險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使改善民生能夠以制度化、法制化、規范化的形式得以持續穩定和有序發展。引導輿論,就是引導廣大群眾樹立通過勤勞致富改善生活的理念,營造有利於改善民生的政府工作環境和群眾創業氛圍,使改善民生既順應科學發展的時代潮流,又符合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改善民生需要從提高家庭發展能力入手,扎扎實實地做起。家庭是人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社會基本單位,也是最為活躍、最能釋放功能、最有希望的社會細胞。提高家庭發展能力,是人口與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牢固基礎,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之基本需求。隻有提高家庭發展能力,人們才能安居樂業,我們的社會才能穩健發展,長治久安。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當前我國家庭戶規模逐漸趨向小型化,傳統的家庭保障功能正逐步弱化。為此,需要我們站在全局的、多視角的高度,審視和關注家庭發展,從提高家庭發展能力入手,帶動社會所有成員的發展。發揮統籌協調職能,制定和落實有利於家庭發展的惠民政策。構建綜合管理格局,建立和完善有利於家庭發展的工作體系。探索建立人口和家庭發展中心,加強家庭發展支持體系建設。特別是加大對單親、留守、零就業、孤殘等特困家庭的支持和針對性幫扶。在城鄉社區設立家庭服務機構,對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病殘者以及其他需要幫助的人群提供服務。

  改善民生需要建設符合時代發展和群眾需求的民生文化。一定的民生文化是一定的民生經濟和民生政治的反映。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時期,民生文化集中體現了黨和國家致力於民富國強的發展方略,也體現了人民群眾通過自身努力奮斗去爭取幸福生活的願望、意志和決心。民生文化的核心價值取向是均等、公正、共富,旨在使改革與發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民生文化的形成和發展與提高經濟社會發展的協調性、區域統籌發展的持續性和城鄉一體發展的實效性密切相關,與互動發展、有序發展、合理發展、務實發展、能動發展的科學發展新格局共生互促。在世界經濟下行倒逼我們擴大內需、提高創新能力、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新機遇來臨之際,建設符合時代發展和群眾需求的民生文化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它將有利於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

(責編:方蕊娟、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