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8日08:37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江蘇省灌南縣新安鎮大吳村有這樣一座四方院落,一條青石板鋪就的甬道筆直地穿過院子,踏入院門,迎面是一尊威嚴肅穆的半身塑像,矗立在藍天白云之下。這是吳書塑像。
吳書,抗美援朝烈士,曾任中國人民志愿軍第三十九軍第一一七師政治部主任。1951年2月10日夜,朝鮮戰場硝煙四起,吳書所在的部隊遭到了敵人的空中封鎖,他不幸中彈犧牲。
2023年,位于大吳村的吳書故居動工修繕,生動還原了吳書生前的家居陳設,玻璃展柜里陳列的是吳書的生活用品以及五封手寫家書。
五封浸染了鮮血、滿載信仰的紅色家書,格外引人注目,信上有他對妻子的殷殷囑托:“希望你很好的克服這點,尤其你已是懷孩子五六個月的人,對自己身體更要注意。我對這點很不放心……”有他對家人的無限掛念:“你到沈陽看蕓生沒有?聽四零一回來講蕓生還是那樣活潑,小虹你是否替她買個帽子,天氣冷了……”也有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大義凜然:“我們的決心是不消滅或趕走美帝決不出朝鮮!”薄薄的信箋,寫不盡吳書的家國深情,穿越炮火硝煙,是他留給世間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1916年,吳書出生于江蘇省灌云縣(現灌南縣境內)一個普通農民家庭。幼時的他接受了良好的教育,16歲時考入省立連云港水產學校師范班,畢業后懷著滿腔熱忱回到家鄉,擔任小學校長。“七七事變”后,其所在小學被迫停課。面對山河破碎,外敵入侵,國將不國,吳書毅然決然投筆從戎。1939年2月,吳書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40年8月,八路軍主力部隊挺進淮海地區。吳書抓住這個機會,率領地方抗日武裝組建濱海大隊,吳書任大隊政委。1945年4月,吳書調任新組建的新四軍三師獨立旅二團政委。抗戰勝利后,吳書又投身到解放戰爭。
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吳書所在部隊改編為“中國人民志愿軍步兵三十九軍第一一七師”,這是首批奔赴朝鮮戰場的部隊之一。全師官兵由遼陽乘火車出發,兩日后抵達長甸口河,在這里,吳書寫下了給妻子何賦亭的第一封家書,此時,何賦亭已身懷六甲,身邊還帶著兩個大孩子。即使心中無限掛懷,他在事關國家存亡的關鍵時刻,依然選擇舍小家為大家,再次踏上保家衛國之路。
烽火連天,硝煙滾滾。槍林彈雨間吳書爭分奪秒又寫下了四封家書。家書中對于自己所處的艱苦環境、歷經的生死時刻只字未提,永遠都是報喜不報憂。
吳書最后一封家書寫于1951年1月19日,此時距離他犧牲已不足一月。吳書在信中寫道:“賦亭吾愛:內心里在想念你,但由于環境的限制,為了斗爭為了黨的利益,那只是來克服個人利益,爭取殲滅敵人保衛祖國,達到永遠的安全吧。”赤子之心躍然紙上。
從黑夜到白晝,風吹過戰場,殘存的硝煙在空氣中彌漫……在對家人回信的滿懷期待中,吳書永遠留在了那個夜晚。
七十多年崢嶸歲月已過,站在吳書故居的土地上,回望先輩的來時路,正是無數像吳書這樣不畏犧牲的先輩們以至死不渝的純粹、舍生忘死的執著,挺起了中華民族的脊梁。
如今的大吳村,每逢清明時節,都會開展紀念活動,緬懷吳書。冀以塵霧補山海,熒燭末光增日月,吳書烈士的精神將永遠在這片土地上傳揚。(張夢婕)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