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祿春
2025年01月04日09:24 來源:學習時報
1950年4月到1954年12月,11萬藏漢軍民歷時4年多,建成了世界上海拔最高、施工條件最為艱苦、總長達4360公里的康藏公路(1955年改稱川藏公路)、青藏公路,創造了世界公路史上的奇跡,孕育了偉大的“兩路”精神。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兩路”建成通車60周年之際作出重要批示,深刻概括了“兩路”精神的科學內涵:60年來,在建設和養護公路的過程中,形成和發揚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頑強拼搏、甘當路石,軍民一家、民族團結的“兩路”精神。強調新形勢下,要繼續弘揚“兩路”精神,養好兩路,保障暢通,使川藏、青藏公路始終成為民族團結之路、西藏文明進步之路、西藏各族同胞共同富裕之路。2021年,“兩路”精神被列入第一批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
修筑兩路既是解放西藏的現實需要,也是長期建藏的必然要求。兩路修通之前,西藏運輸靠牦牛、靠人背馬馱,人只能靠步行。西藏沒有一條現代意義上的公路,只有拉薩城內從布達拉宮到羅布林卡一條短短的、勉強可以通汽車的土路。因此,修筑進藏公路成為和平解放西藏、建設西藏的頭等大事。中共中央、毛澤東在決策向西藏進軍的同時,決定向西藏修筑公路,并規定了“一面進軍、一面修路”的方針。已經進駐拉薩和西藏各地的部隊、工作人員在糧食、物資補給上遇到極大困難,打通西藏與祖國內地的交通,就成為落實好西藏和平解放協議、人民解放軍在西藏站穩腳跟的首要問題。兩路是解放之路、統一之路,也是西藏人民的“幸福路”、中華民族的“團結路”。
“兩路”精神孕育形成于兩條公路的建設實踐。新中國成立之初,國家處于一窮二白的狀態,要在“人類生命禁區”的“世界屋脊”上修路,基本的鋼材、炸藥都供應不足,甚至連木材都短缺,地圖、水文地質資料圖等開路資料幾乎為零,難度世所罕見、史所罕見。在黨的領導下,11萬筑路大軍迎難而上,修通了兩路,結束了西藏沒有現代公路的歷史。兩路宛如兩條潔白的哈達,將雪域高原與祖國大家庭緊密聯系在一起。在這一偉大實踐中,“兩路”精神得以形成。
“兩路”精神根植于革命文化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兩路筑路大軍跨怒江、攀橫斷、渡通天、越昆侖,靠的是什么?靠的是革命戰爭年代傳承下來的中國共產黨人和革命軍人視死如歸、革命到底的信念,是不畏強敵、勇于勝利的風骨,是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品格,還有熔鑄于血液里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天下為公”“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家國情懷,“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進取品質,“四海之內皆兄弟”“天下之人皆相愛”的傳統美德,“鍥而不舍,金石可鏤”的堅韌斗志,等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因深深映射在“兩路”精神當中。
“兩路”精神發揚于“兩路”的養護過程。兩路通車時只是最簡單、最基礎的路,川藏公路號稱公路地質災害的“博物館”“百科全書”,極易出現滾石、滑坡等險情;青藏公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高原凍土、風雪交加經常阻斷交通。70年來,國家先后投入100多億元對兩路進行大規模改造,實現了全部黑色化。西藏、四川、青海三省區和武警交通部隊組建專門養護機構,保障了兩路暢通。著名的唐古拉山“天下第一道班”就是其中的代表,在海拔5231米的山口,他們用生命守護天路,用善舉幫助路人。這里年平均氣溫零下8攝氏度,最低溫度零下40攝氏度,空氣含氧量不到海平面的一半,一年中有120天以上刮8級大風,這就是道班工人的養路環境。他們喊出了“養路為業、道班為家、人在路上、路在心上”的口號。
“兩路”精神集中反映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有著極為豐富深邃的精神內涵。習近平總書記總結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頑強拼搏、甘當路石,軍民一家、民族團結這24個字,可謂字字千鈞、句句鏗鏘,構成了一個完整系統的整體,有著極為豐富深刻的內涵。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兩路”精神的靈魂。兩路修筑何其難,靠的就是這種“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這個口號,最先是由18軍某部二連官兵在修筑康藏公路敏拉山皮康崖段時提出來的。當地老百姓說,“那是牦牛也爬不上去的皮康崖,除非是神才能在那里修出公路”。但筑路戰士們說,“我們的戰士都不是神仙,而是凡人。但我們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他們徒手攀上懸崖峭壁,從崖頂用繩子吊著人懸空打炮眼,終于鑿出一條僅容納一只腳的小道,逐步拓展終于在這段懸崖上修出了公路。1963年,毛澤東在聽取匯報時說:“我贊成這樣的口號,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此后,“兩不怕”精神傳遍全國。在兩路修筑過程中,3000多名勇士把自己的身軀化作了筑路的基石;在通車后的70年里,300多名汽車兵長眠于雪山凍土之中。被稱作“青藏公路之父”的慕生忠將軍就是這種精神的典型代表。他是修筑青藏公路的總指揮,將“慕生忠之墓”5個字,刻在了自己使用的鐵鍬把上。他告訴大家,如果他死在了這條路上,這就是他的墓碑。
頑強拼搏、甘當路石是“兩路”精神的精髓。頑強拼搏彰顯的是兩路建設者和守護者不怕困難、敢于斗爭的精神面貌,甘當路石體現的是公而忘私、樂于奉獻的精神境界。川藏公路通車的關鍵之一是翻越6000多米的雀兒山。當時由于氣溫在零下30攝氏度,加上沒有經驗趕工期,犧牲了300多名戰士,他們平均年齡還不到23歲。這對戰士們士氣影響很大。政委穰明德帶領戰士們進行了反思,認為不管季節只是按照路線向前修,冬天工期剛好趕到雪線以上了,結果惡劣的氣候導致了人員傷亡率高。經過反思研究,大家用一個很簡單但又比較新的方法解決了這個問題,即在修路過程中不要按部就班地推進,而是在夏季搶修雪線以上的路段,冬季修雪線以下的路段。戰士們重整旗鼓,終于修通了翻越雀兒山的路。1954年12月兩路通車后,為了節省開支,黨中央一聲令下——精簡機構,所有筑路部隊全部向后轉,沿著自己親手修建的公路回到內地,戰士們多數復員回鄉參加生產勞動。公路修通了,但是他們當中絕大多數人沒能夠到達拉薩,彰顯的就是甘當路石、甘為人梯的奉獻精神。
軍民一家、民族團結是“兩路”精神的基石。在兩路修筑過程中,黨中央要求進藏部隊“不吃地方”,嚴格執行紀律,充分尊重少數民族同胞的歷史、文化、宗教信仰,促進軍民團結、民族團結。兩路的通車是筑路部隊和各族民眾共同奮斗的成果,藏族人民歌頌它們是“幸福的金橋”“吉祥的彩虹”。在川藏線上,來自四川甘孜州的6000頭牦牛成為第一批支援物資,17000名藏族同胞為川藏公路建設揮灑了青春與熱血。在修筑川藏公路東西對進的過程中,西線有8000多名藏族工人隨部隊參加筑路。他們不會用工具,筑路官兵就積極幫他們學習施工技術;不懂要領,戰士們就耐心示范。修路途中,當施工遇到宗教建筑和設施時,寧使公路改道,也不輕易損壞;實在不能改道的,就同當地上層人士協商處理,按宗教習慣遷移或重建。對于參加修路和運輸支援的藏族民工,專門選派干部進行照顧,關心他們的生活和健康,向他們傳授先進技術和科學文化知識,并給參加修路的當地百姓發放工錢。在修筑兩路的過程中,我們既主動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也尊重老百姓的經濟利益。藏漢一家、各民族一家緊密團結的故事,始終在兩路修筑、養護的全過程各工地傳唱。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