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永越
2024年12月27日08:37 來源:學習時報
在中國共產黨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中,為了適應革命、建設、改革的需要培養人才,黨在各個領域創辦了多所不同類型、各具特色的紅色學校。而在眾多學校中,有一所中國工農紅軍軍醫學校,在這所學校的發展歷程中,毛澤東親自為之確定辦學方針、七次到訪學校、三次作報告,并親筆題詞。這所被譽為“馬上學校”“紅色醫生的搖籃”的學校,一直鐫刻在黨創辦學校的光輝歷史中。
戰時蘇區的辦學需求
中國工農紅軍軍醫學校創辦于中央蘇區時期。這一時期,由于國民黨的多次“圍剿”,以及贛南、閩西地區地處偏遠、醫療衛生條件差、各種瘟疫疾病肆虐等原因,紅軍戰士受傷生病較多。而蘇區醫護人員嚴重缺乏,使得很多傷病員因得不到有效治療導致傷殘或死亡。因此,培養紅軍醫護人員就成為蘇區的當務之急。
1931年初,受黨的委派,擁有豐富從醫經驗的賀誠到達中央蘇區。他在了解紅軍戰士傷病缺乏護理救治情況后,產生了創辦軍醫學校的想法。1931年,中國工農紅軍在黨的領導下粉碎了國民黨的第三次“圍剿”,中央蘇區內外斗爭形勢有所緩和。1931年11月7日—20日,中國共產黨在江西瑞金召開了第一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毛澤東被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主席。在這次大會之后,賀誠負責的中央軍委總軍醫處向黨提出創辦軍醫學校的建議并得到批準。1931年11月20日,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第一所軍醫學校——中國工農紅軍軍醫學校(以下簡稱軍醫學校)在江西瑞金成立。1932年2月22日,軍醫學校在江西于都舉行了首屆開學典禮。紅軍總司令朱德、總參謀長葉劍英和總政治部主任王稼祥出席了開學典禮。朱德在講話中指出,“中國工農紅軍已有很大發展,但醫務人員缺乏,必須培養自己的紅色醫生”。賀誠宣布了毛澤東為軍醫學校制定的培養“政治堅定,技術優良”的紅色醫生的辦學方針。帶著黨和紅軍領導人的諄諄囑托,以賀誠為校長的軍醫學校就此正式開學。
因時制宜的辦學理念
賀誠在向毛澤東提議辦學時,毛澤東叮囑道:“不要培養成白色醫生”“業務技術不可不學,但是不能放松政治思想教育,我們要培養紅色醫生。”這為軍醫學校明確了辦學的政治要求。因此,建校伊始,軍醫學校就在教員聘請、學員招收中制定了嚴格的標準。招錄第一期學員時,紅軍各部隊共選派200多人,有戰士、通信兵、支部書記等各類人員。盡管醫護人員非常缺乏,但軍醫學校仍堅持嚴格選拔,采取文化考試的方式擇優錄取了25名學員,只占選送人數的八分之一。1933年1月14日的《紅色中華》曾載文《軍醫學校擴大情形》,其中寫道:“軍醫學校的當前任務,應積極創造無產階級醫務人才,以擔負救護紅色英勇傷病戰士之使命。”可見軍醫學校對于醫護人員培養的首先要求就是政治過硬。在辦學過程中,政治教育始終是最重要的課程。
辦學伊始,軍醫學校的條件非常艱苦,教學設備極為短缺,但軍醫學校還是克服重重困難,使其有序運行。沒有黑板,師生們就用墨汁涂成黑板;沒有桌椅,師生們就用磚頭石塊砌成桌椅;有木匠手藝的學員則自己動手修理門窗、打造教學用具。上課用的教材由教員自己編寫,講義則由學員自己刻板油印。軍醫學校本身具備的“教學硬件”僅僅是幾張掛圖、一具人體骨骼標本和兩臺顯微鏡。這些簡陋的設備當遇到敵情時,僅用一匹馬就可以全部運走,因此當時的軍醫學校也就有了“馬上學校”的稱謂。
為適應當時的戰爭環境和形勢需要,軍醫學校的課程少而精,重點突出。開設的專業課程主要有“解剖學”“生理學”“藥理學”等,外傷處理及瘧疾等易發疾病的治療也是其中的教學重點。此外,堅持“教學一致,學用一致”的教學原則,在教學方法上注重簡易有效。如學校教員將難以理解的醫學知識點編成歌曲,方便學員熟記。曾任總后勤部衛生部副部長的涂通今曾賦詩高度評價學校:“中央蘇區無醫堂,創辦衛校好主張。采取實用短訓法,‘紅色醫生’美名揚。”
1933年4月,第一期學員順利畢業后隨即奔赴前線,不少人為革命事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如曾任江西省軍區衛生部部長的范同麟,在梅嶺被俘后,犧牲在敵人的監獄里;曾任紅軍第十軍團衛生部部長的胡云庚,在贛東北被俘后,在雨花臺慷慨就義;曾任紅一團衛生隊長的石大祥,長征到陜北后在戰斗中犧牲……他們用鮮血詮釋著對黨和人民的忠誠與熱愛。
賡續發展的紅色學校
1932年10月,軍醫學校更名為中國工農紅軍衛生學校(以下簡稱衛生學校)。衛生學校在辦學經驗、硬件設施、師資力量等方面都有所提升,學校逐步擁有了圖書館、解剖室、消毒室、標本室、外科手術室等,各類相關的教科書和醫療模型也達到幾百種。從1932年軍醫學校辦學,到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前,共畢業五批學員,培養了數百名軍醫、衛生員、護士等醫護人員。
1934年10月,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中共中央、中革軍委率中央紅軍主力踏上戰略轉移的漫漫征程,開始了長征。此時衛生學校在精簡人員機構后,也隨同中央紅軍踏上了長征之路。長征過程中,衛生學校培養出的醫護人員用他們的醫術挽救了很多紅軍將士的生命。它也成為唯一以學校名義走完二萬五千里長征并在長征中繼續辦學的學校。值得一提的是,衛生學校第六期學員在長征中繼續學習,并于1936年順利畢業。1935年10月,中央紅軍到達陜北后不久,衛生學校在瓦窯堡復校開課。1940年9月,在毛澤東提議下,衛生學校正式更名為中國醫科大學(以下簡稱醫科大學)。在延安,醫科大學規模逐漸擴大,教學工作也走上正軌,為邊區培養了許多醫務人員。毛澤東始終關注著這所學校的發展,多次到醫科大學視察,并為全校師生作報告。1941年,他為學校第十四期學員(醫科大學第一期畢業生)題詞“救死扶傷,實行革命的人道主義”。老紅軍許德在《紅軍衛生學校的回憶》中寫道:“學校之所以辦得好,因為它有一個最基本的條件。這個條件就是:黨的堅強領導,師生們懷著飽滿的革命熱情,下定為革命獻身的決心。有了這個條件,一切也就都有了。”
帶著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醫科大學的學子們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繼續發揚艱苦奮斗、不怕犧牲的優良革命作風,為革命勝利作出貢獻。新中國成立后,醫科大學的莘莘學子更是積極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參加志愿軍,奔赴朝鮮戰場,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黨在中央蘇區創建的這所軍醫學校始終忠誠于黨、忠誠于人民,堅持人民至上,救死扶傷。紅色醫生的傳奇故事將被永遠銘記,他們的革命精神也將一直激勵著人們努力奮斗、為國奉獻!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