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龔仕建
2024年09月27日08:4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我的奶奶、媽媽和我,都找過路奶奶治病。”在陜西省榆林市佳縣,路生梅的電話號碼和家庭住址幾乎家喻戶曉,不少家庭的三四代人都請她診治過。
為貧困地區人民服務50多年,大幅降低當地嬰兒死亡率,累計接診患者超過15萬人次……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之際,陜西省佳縣人民醫院原副院長、主任醫師路生梅被授予“人民醫護工作者”國家榮譽稱號。
1968年,24歲的北京姑娘路生梅懷著“服從祖國分配,到最艱苦的地方去”的念頭來到佳縣,成為一名醫生。
佳縣位于黃土高原腹地,彼時生活條件十分艱苦——喝的是渾濁的黃河水,每天就供應一瓢;住的是窯洞,剛開始路生梅不會生火,只能睡冰冷的土炕;衣服和頭發有時還會染上虱子……夜深人靜時,身在異鄉的她也曾偷偷抹過眼淚。
生活上的困難并未讓路生梅退縮。當地群眾的健康狀況和醫療條件不樂觀,讓她暗下決心,一定要改變這里落后的醫療條件、推動醫療衛生知識普及。此后,不管是年輕時到外地進修面對工作調動的機會,還是退休后接到多家醫院高薪返聘的邀請,她都一一婉拒。
“佳縣這塊土地需要我,黃土地上的群眾需要我!甭飞氛f,用醫學理論、科學技術改善佳縣的醫療狀況,是她工作的動力和畢生的追求。
20世紀80年代,為更專業有效地救治患兒,路生梅等人創辦佳縣人民醫院兒科。路生梅積極籌措經費,組織所有護士分批進修,并引入大查房、會診等先進做法,積極推廣兒童計劃免疫,推行新法接生,倡導兒科醫生進產房,不斷提升科室醫療水平。擔任副院長后,路生梅著力改善醫療衛生條件,培養本地名醫,帶領全院職工創建愛嬰醫院和二級甲等醫院。
自路生梅創辦兒科以來,佳縣的新生兒死亡率從20世紀60年代的60‰降至0.6‰,小兒靜脈穿刺技術水平在全市名列前茅。
佳縣人民醫院內科護士長魏雄美幼時曾被路生梅救治,從此立志學醫從醫。在路生梅帶動下,一大批心系患者、技術過硬的青年醫學人才,成為佳縣群眾的健康守護者。
1999年,路生梅退休了,但她堅持為群眾義診。
“春秋流感多發時,路大夫家的患者不斷,有時候半夜還能聽見患者急火火的敲門聲!编従訌埜南颊f,她常?匆娭形缍歼^了,路生梅的早飯還在鍋臺上放著沒來得及吃。
“患者什么時候來,我就什么時候開始工作。”據估算,路生梅在退休后的20多年時間里,義務診治超過10萬人次。
如今,本就瘦小纖弱的路生梅,需要全天系著護腰帶以緩解身體不適,上坡時走幾步就得歇一會兒,還飽受雙眼白內障的困擾。即便如此,她仍然心系患者。路生梅說,她很珍惜現在還有能力給群眾看病的寶貴時間。
“人民的健康是我們永無止境的奮斗目標。未來的歲月中,我將繼續服務佳縣人民,踐行使命!甭飞氛f。
《 人民日報 》( 2024年09月27日 04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