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白劍峰
2023年11月02日08:0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11月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推動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 護佑人民健康”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統籌推進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雷海潮介紹,今年啟動實施了為期三年的“改善就醫感受提升患者體驗”主題活動,覆蓋各級醫院和廣大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鏈條、全覆蓋、全程式改善醫療服務、就醫感受。
圍繞診前、診中、診后全面推進6方面20項舉措的落實。目前已有82.7%的二級以上公立醫院開展預約診療服務,全國三級醫院平均預約診療率達49.2%。提高醫療服務的可及性和均等化水平。設置13個不同類別的國家醫學中心和兒童類別的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開展125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項目,在81個城市開展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建設工作,在827個縣開展縣域醫共體建設。
雷海潮說,今后將統籌推進公立醫院的改革與高質量發展。進一步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均衡布局,構建功能互補、富有韌性的優質醫療服務體系。
中醫藥綜合改革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加強
2021年12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部門批復上海、浙江、江西、山東、湖南、廣東、四川等7省(市)建設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范區。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成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余艷紅說,一年多來,示范區建設已形成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縱深推進的良好局面。統籌協調形成合力,中醫藥綜合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得到加強。
堅持問題導向和改革創新,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突破。上海著力把社區打造為中醫藥服務主陣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00%開設了中醫科。浙江以“中醫處方一件事”數字化改革為切入口,推動中醫醫院實現臨床、科研、服務的系統性重塑和全過程監管。
“下一步,我們將聚焦中醫藥傳承創新關鍵問題,發揮地方資源稟賦和特色優勢,深化體制機制改革,促進中醫中藥協調發展,積極推廣改革成果和經驗。”余艷紅說。
推進智慧化多點觸發監測預警體系建設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局長王賀勝介紹,我國持續推進智慧化多點觸發監測預警體系建設,不斷提高重大疫情防控和應對處置能力。
在監測預警方面,提質、擴面、增效。提高信息報告質量。優化完善傳染病網絡直報系統,調整相關預警指標,及時發現異常信號并調查處置。印發傳染病防控責任清單,開展疾控監督員制度試點,進一步壓實傳染病信息報告責任。推進傳染病監測預警與應急指揮信息平臺建設,逐步實現二級以上醫療機構與疾控信息系統數據自動交換,變“被動監測”為“主動監測”。拓展監測渠道。建立完善發熱門診、哨點醫院、病毒變異、城市污水等監測系統,探索開展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多病原的監測試點,初步形成兼顧常態和應急、入境和本土、城市和農村、一般人群和重點人群的多渠道監測體系。強化部門協同。推進跨部門監測數據和信息共享,定期開展多部門聯合會商。
在應急處置方面,建機制、強隊伍、提能力。針對新發突發傳染病和重點傳染病,持續完善傳染病疫情應急預案體系,加強應急演練,不斷提升應急處置和流行病學調查能力。加快建設國家級傳染病應急隊伍,已組建20支國家突發急性傳染病防控隊,今年支持新建5支國家防控隊,在全國所有市縣建設基層傳染病應急小分隊。
王賀勝說:“我們將進一步完善監測機制,以國家級和省統籌區域傳染病監測預警和應急指揮平臺為支撐,形成多點觸發、反應快速、權威高效的傳染病監測預警體系。”
持續健全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辦公廳主任王斌說,近年來,我國持續健全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礎設施建設。開展“優質服務基層行”活動和社區醫院建設,指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短板、強弱項,加強能力建設。目前,全國已建成3800多所社區醫院。
以農村和社區為重點,壯大醫療衛生人才隊伍。針對群眾需求加強全科、康復、護理等方面的人才引進,加強人員在崗培訓,提升基層醫務人員基本醫療服務能力和健康管理能力,組織城市醫院和退休醫師支援幫扶基層。推廣“縣管鄉用、鄉聘村用”政策,提升基層崗位吸引力,讓更多優秀醫務人員在基層留得住、用得上。實施“大學生鄉村醫生專項計劃”,2023年招聘大學生鄉村醫生超過5000人,農村免費訂單醫學生有4800多人完成住院醫生規范化培訓,進入鄉鎮基層崗位工作。
穩步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高質量發展。做好老年人、殘疾人等重點人群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截至今年6月底,重點人群簽約覆蓋率超過70%。
持續提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水平。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人均財政補助經費標準穩步提高,2023年達人均89元。
《 人民日報 》( 2023年11月02日 03 版)
相關專題 |
· 專題報道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