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慶偉
2023年10月13日08:33 來源:學習時報
劉鼎1903年出生于四川省南溪縣,浙江高等工業學校(浙江大學前身)機電專業畢業,1923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4年留德勤工儉學主攻機電專業,同年經孫炳文、朱德介紹加入黨組織,1926年赴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軍事技術和兵器原理,1930年回國后戰斗在黨的隱秘戰線上,1933年進入蘇區后開啟了長達50余年的兵工生涯,為人民兵工事業的開創和發展奮戰一生。
蘇區時期造出人民兵工的第一批火炮
1930年劉鼎回國后,被分配到中央特科情報科工作。1933年春,劉鼎由上海前往中央蘇區。途經閩浙贛蘇區時,因方志敏挽留并經中央批準,劉鼎出任閩浙贛蘇區政治部組織部部長兼紅軍第五分校政委,并為五分校學員講授《社會發展史》《辯證唯物主義》等課程。除政治工作外,劉鼎還十分重視軍事技術的改進,先后創建了電話通訊班和旗語訓練班,受到方志敏的高度贊揚。
因前方作戰缺乏重武器,方志敏專門找到劉鼎,讓他去兵工廠制造小鋼炮,以摧毀敵軍碉堡。劉鼎受命到洋源兵工廠任政委后,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改進了黑火藥的配方,縮小了彈殼直徑,增強了手榴彈的爆炸威力。劉鼎還重新翻閱蘇聯學習時的《炮擊炮學》,自己繪制圖紙,利用手搖車床和簡陋的翻砂設備,制造了3門35mm口徑的小迫擊炮及炮彈。這是兵工史上我軍制造的第一批火炮。對于洋源兵工廠建設的成績,方志敏在自己的獄中遺著中有過專門描述:我們的兵工廠加緊工作,子彈比以前增加百分之三百,手榴彈增加百分之五百,迫擊炮彈改良了,而且還多造百分之四百多。甚至連小鋼炮都造出來了,他們第一次試炮時,轟的一聲平射出去,打進土內三尺多。
抗戰時期開創太行兵工的鼎盛時期
1937年3月,劉鼎在中央的指示下創辦了延安摩托學校,后又擔任抗大政治主任教員,并兼任中央黨校馬列主義教員。1940年4月,經朱德提名,劉鼎被任命為八路軍總部軍工部部長,彭德懷、左權、楊立三送劉鼎赴任。劉鼎到任后,發揮自己的技術優勢,推動太行兵工進入了鼎盛時期。
在技術攻關方面,劉鼎借鑒“捷克式”“三八式”“老套筒”“漢陽造”等步槍的優勢,繪制了“八一式步馬槍”,推動了步槍的制式化生產;組織工程師攻破了白口生鐵的燜火技術,試制了總部第一批50mm迫擊炮及炮彈;指導學化學出身的白英、王化南等人先后試制了硫酸、硝酸、硝化甘油和硝銨炸藥,結束了人民兵工只能使用黑火藥的歷史,極大地提升了炮彈和手榴彈的殺傷半徑;編印《地雷制造使用法》《各種地雷觸發裝置法》,創辦地雷訓練班,掀起了“村村造地雷,戶戶有地雷”的爆破運動。
在工廠管理方面,劉鼎先后制定推行了兵工廠的“政治學習制度”“工會制度”“經濟核算制度”“績效工資制度”“工務制度”等,推動了太行兵工的制度化發展。在人才培養方面,劉鼎創辦太行工業學校(山西中北大學前身),設立機械班、化工班、礦冶班、工會干部班、政工干部班等,把政治學習與技術學習統一起來,為人民兵工培養了一批又紅又專的骨干力量。
解放戰爭時期造炮彈、“土飛機”
抗戰勝利后,劉鼎受中央委派,帶領兵工骨干到東北籌建兵工基地,因道路受阻,后留在晉察冀軍區工作。1946年11月,劉鼎出任晉察冀邊區工業局副局長,并加緊開展對舊式兵工廠的接收工作,整編和組建新的兵工廠。為配合城市攻堅戰的開展,劉鼎組織沈鴻等人試制了46式瞬發引信,極大地提高了82mm迫擊炮彈的射程和殺傷力。同時,劉鼎按中央軍委指示,將晉察冀軍區兵工生產的重點轉移到炮彈和炸藥包的生產上,主攻82mm和120mm加重迫擊炮彈、60mm長桿大頭彈、圓盤藥包彈等產品。
為滿足炸毀敵軍碉堡和城墻的需要,劉鼎加緊了對黃色炸藥包投擲器的研制。劉鼎組織人員利用去掉頭部的氧氣瓶或汽油桶,并加裝方向控制與俯仰機制以調整射擊角度,其炮彈系大口徑迫擊炮彈,加裝10公斤炸藥,大大增加了炮彈的爆炸威力。黃色炸藥包投擲器既能城市攻堅,又能大范圍殺傷敵人,具有了轟炸效果,被毛澤東稱贊為“土飛機”。據淮海戰役目擊者回憶,很多敵人不是被炮彈碎片打死的,而是被炸藥包的氣浪沖擊致死或燒死的,可見其威力巨大。1948年,劉鼎被任命為華北人民政府公營企業部副部長,并在華北解放區推廣黃色炸藥包投擲器的批量生產,極大提升了解放軍的炮火威力和數量,推動了戰局的迅速轉變。
構思新中國兵工建設的第一張藍圖
新中國成立后,劉鼎被中央任命為重工業部副部長,分管兵工、機器、汽車、船舶及電信等工業。到任之初,劉鼎先后到東北、華北、華東、重慶等地考察接收兵工廠和重工業的具體情況。在此基礎上,劉鼎與楊立三聯名向中央提出了包括中國制式武器系列型譜、建立兵工科研院所和學校、更新兵器工業生產大綱、改造兵工生產技術條件等在內的書面建議。抗美援朝戰爭期間,劉鼎根據美軍作戰特點,研制了57mm無后坐力炮及炮彈、90mm火箭筒及火箭彈、反坦克手榴彈及地雷等新式武器,極大提高了志愿軍的對敵殺傷能力。1951年5月,劉鼎參加以徐向前為團長的中國兵工代表團赴蘇聯訪問,對蘇聯的兵工建設情況進行了實地考察。回國后,劉鼎制定了《現有工廠調整大綱》《五年新建工廠大綱》等兵工建設計劃,并上報中央軍委。1952年5月,中央在劉鼎上述報告的基礎上,制定并通過了《關于兵工問題的決定》,確定了我國第一批18種制式化武器型譜,批準了41個兵工廠調整為38個的方案,同意5年內新建9個短線、缺門兵工廠的計劃。可以說,劉鼎在廣泛、深入的國內外調研基礎上構思了新中國兵工建設的第一張藍圖。
此后,隨著國務院機構調整,劉鼎先后擔任第一、第二、第三機械工業部副部長,航空工業部常務副部長等職,繼續奮戰在兵工戰線上。1986年7月25日,劉鼎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83歲。習仲勛為其題詞:兵工泰斗,統戰功臣。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