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洲日韩综合二区,国产成人无码中文理论,日韩精品日韩字幕亚洲区,国产成人热舞在线观看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跟著總書記看中國·千家萬戶的事

廣東:走好高質量發展之路 南粵大地譜寫嶄新篇章

2022年08月08日08:00    來源:人民網

廣東,是我國改革開放的前沿省份,也是國際社會觀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窗口。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三次赴廣東考察,兩次參加全國人大廣東代表團審議,為廣東改革發展定位導航。

南粵兒女以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風雨無阻的精神狀態,推動廣東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

俯瞰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行政事務局供圖

俯瞰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行政事務局供圖

堅持改革開放

“雙區”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

深圳蓮花山公園,樹木蔥蘢,空氣清新。從早到晚,前來瞻仰鄧小平銅像、俯瞰深圳繁榮景象的市民游客絡繹不絕。

2012年12月7日至11日,習近平在廣東省考察工作。這是習近平在深圳蓮花山公園向鄧小平銅像敬獻花籃。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 攝

2012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大后首次離京考察,便來到這里,向佇立在山頂的鄧小平銅像敬獻花籃。俯瞰深圳市的繁榮景象,習近平感慨地說,我們來瞻仰鄧小平銅像,就是要表明我們將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奮力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取得新進展、實現新突破、邁上新臺階。

改革開放是廣東的根與魂,也是廣東的使命與擔當。廣東牢記囑托,堅定不移地堅持改革開放,為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提供強勁動能。

“十三五”期間,廣東扎實推進18項重大改革任務落地見效,率先推進13項創造型、引領型改革任務攻堅突破,省級權責清單事項從5567項大幅壓減至1069項,累計取消各類證明事項1220項,形成了一批可供全國借鑒的廣東經驗和廣東成果。

推進粵港澳大灣區、深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建設,是廣東新時代改革開放的重大戰略機遇。

近年來,廣東舉全省之力推進“雙區”建設,牽引改革開放向縱深推進,以實際行動推動宏偉藍圖加快變成美好現實。

“我在這里創業6年了,不僅收獲了志同道合的伙伴、逐夢的舞臺,公司規模也逐漸壯大。在這里能夠感受到時代的脈搏。”澳門青年周運賢是珠海橫琴跨境說網絡科技有限公司CEO。他表示,隨著改革力度的不斷加大,內地與港澳的制度銜接不斷加強。最近幾年,來珠三角工作、生活的港澳青年明顯變多了。

隨著港珠澳大橋的開通、深中通道等項目建設的推進,“一站式通關”“合作查驗、一次放行”等通關便利政策的落實,以及“跨境理財通”業務、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等試點工作的落地,粵港澳三地正從硬件、軟件上加速實現無縫鏈接。大灣區“1小時生活圈”基本形成,已成為許多港澳青年逐夢的熱土。

經過這些年的努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取得階段性顯著成效,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建設邁出堅實步伐。2021年,大灣區進入世界500強企業25家,比2017年增加8家;廣東省現有高新技術企業超6萬家,其中絕大部分都在粵港澳大灣區,比2017年凈增加2萬多家。大灣區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粵港澳合作更加深入,三地民眾獲得感更加充實。

深圳先行示范區建設也如火如荼。目前,《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中部署的56項重點任務,探索知識產權證券化等11項已經完成,海洋大學籌建等45項取得重大進展,5方面47條經驗做法在全國推廣。深圳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取得重要階段性進展,首批40條授權事項全部落地,先行示范作用進一步彰顯。

創新驅動發展

高新技術企業數量超過6萬家

廣州明珞汽車裝備有限公司的智能裝備生產線上,機械臂快速揮舞,精準地進行焊接、安裝等工序。工程師動動手指,便可進行“虛擬”制造,提前檢驗生產節拍等,解決95%以上的潛在問題。

明珞裝備吉利西安總拼項目現場圖。廣州明珞汽車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供圖

2018年10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廣州明珞汽車裝備有限公司考察時指出,創新創造創業離不開中小企業,我們要為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發展創造更好條件。

“總書記的話,堅定了我們從‘制造’邁向‘創造’的決心。”明珞裝備董事長姚維兵說,創新是明珞裝備自成立以來一直未改的初心。3年多來,公司始終深扎智能制造,堅持自主創新,如今已是全球領先的數字制造供應商。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近年來,廣東圍繞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亮出實招,高質量發展邁出大步。

以2018年國家機構改革和新一輪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為契機,廣東不斷優化科技管理職能,努力構建“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產業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撐”全過程創新生態鏈。

“十三五”期間,廣東成建制、成體系引進21家高水平創新研究院落地建設,建成省級新型研發機構251家,先后組織實施8批次重點領域研發計劃,在5G、超高清顯示、高端電子元器件等領域打破一批技術瓶頸,部分產品實現國產化替代,讓科研“種子”轉化為產業“果實”,打造“廣東科技品牌”。

2017年以來,廣東推動10家省實驗室和多家省重點實驗室建設,研究方向涵蓋新一代電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等重點領域。2021年,廣東地區生產總值達12.44萬億元,連續33年居全國首位,區域創新綜合能力連續五年位居全國第一。全省研發經費支出從2017年的2344億元增加到2021年的超3800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從2.61%提高到3.14%;全省研發人員突破110萬人;發明專利有效量、PCT國際專利申請量等指標均居全國首位。

2020年10月12日至1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廣東考察。這是12日下午,習近平在潮州市潮州三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考察。 新華社記者 王曄 攝

企業是創新的主體。2020年10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潮州三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考察時強調,自主創新是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廣東省科技廳廳長龔國平介紹,近年來廣東大力引導企業建立研發機構,鼓勵企業積極參與技術創新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等創新平臺建設。同時,支持企業參與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重點領域研發計劃中由企業牽頭項目超過一半,參與項目達九成以上。2020年全省有7.3萬家企業享受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有效提高了企業創新積極性。

通過出臺“科技創新十二條”等激勵政策,廣東激發企業創新主體活力,培育了一批創新標桿企業,擁有爆發成長潛質的未來型企業不斷涌現。

數據顯示,廣東全省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從2017年的3.3萬家增加到2021年的超過6萬家,穩居全國首位。截至2021年,廣東累計培育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85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29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2704家。

賦能基層治理

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

“發現春華幼兒園附近機動車亂停亂放”“梅龍路東泉新村站臺(北)黃土裸露”……6月2日,深圳龍華區民治街道北站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的全景式大屏幕上,“AI網格員”正對違規現象進行實時抓拍并推送。

除了違規現象,在大屏幕上,視頻巡查、城管事件、路燈狀況等各種信息不斷跳動,實現了黨群服務、事件分撥、輔助決策等“一屏盡覽”。

近年來,深圳北站社區不斷創新社區基層治理模式。人民網 江佳玲攝

北站社區與特大型綜合交通樞紐——深圳北站同步誕生,深圳市大型保障房項目龍悅居小區也坐落于此,居住人口7.2萬人。

2018年10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廣東考察。這是10月24日,習近平在深圳市龍華區民治街道北站社區了解情況。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2018年10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站社區視察時強調,要把更多資源、服務、管理放到社區,為居民提供精準化、精細化服務。

“社區雖小,但連著千家萬戶。”這句話一直掛在北站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的墻上。近年來,社區黨委堅持抓基層、強基礎、全覆蓋,不斷做精做細社區治理和居民服務,構建智慧共融、全民共享、和美大同的幸福家園。

“我們探索‘黨建+科技+治理’的數字化模式,于2019年10月建設社區級智慧指揮中心,率先試點運行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信息化平臺,實現‘一網全面感知、一鍵接辦訴求、一屏實時調度、一路護航安全’。”北站社區黨委書記鄭陽說。

基層治,天下安。著眼于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廣東不斷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努力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在云浮,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探索以大數據為支撐、符合本地實際的“1+1+N”智治新路徑,賦予重點企業“一企一碼”、房屋“一戶一碼”等,精確管理服務,提高流動人口信息管理準確率。

在汕尾,“民情地圖”初步建成匯集“人、事、地、物、組織”的數據庫,構建橫向為“鎮、村、組”,縱向為“大數據+網格化+群眾路線”的“田字型”基層治理體系。

通過“互聯網+網格化”,廣東正以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廣泛賦能基層治理,不斷優化基層治理規范化和治理功能,解決群眾參與基層治理“不愿意”和“不方便”的問題。

賦能基層治理,需要建立健全人才體系。2017年以來,廣東省探索以專業社工充實基層民生服務力量,在全省建設407個鎮(街)社工站,實現全省社會工作服務站(點)100%覆蓋、困難群眾和特殊群體社會工作服務100%覆蓋,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米”。

同時,廣東先后推出支持和發展志愿服務組織、統一全省志愿服務信息平臺、推進行業和學生志愿服務工作、志愿者守信聯合激勵、建立團員注冊成為志愿者制度等一系列機制安排,為志愿服務提供有力制度支持和保障。

隨著志愿服務組織的蓬勃發展,在廣東,由鄉村、社區、學校、企業等自發成立的志愿服務團體已超過10萬個,由社會組織發起的志愿服務項目超過34萬個。

推動鄉村振興

打造現代農業產業園2.0版

四周山環水繞,嶄新的樓房錯落有致,村前屋后的道路干凈整潔……廣東省英德市連江口鎮連樟村呈現一片勃勃生機。

俯瞰英德市連江口鎮連樟村。連樟村供圖

連樟村是粵北地區的一個小山村,總面積31.83平方公里,下轄17個村民小組,人口共530戶2417人。過去,該村是遠近聞名的“空心村”、省定貧困村,2016年時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足4000元。“當時,連樟村給人的感覺就是‘臟亂差’。”連樟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陸飛紅回憶說。

2018年10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廣東考察。這是10月23日下午,習近平在英德市連江口鎮連樟村貧困戶陸奕和家,同他們親切地拉家常。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我一直惦記著貧困地區的鄉親們,鄉親們一天不脫貧,我就一天放不下心來。”2018年10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連樟村時對村民們說。

近年來,連樟村把總書記的囑托落實為行動力,將產業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破解城鄉二元結構問題的基礎工程,引進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碧鄉生態茶園基地及茶葉深加工等20個產業項目,建成麻竹筍、玩具廠扶貧車間,引入發展農家樂、民宿等鄉村旅游新業態,還成立村農貿發展公司,設立了產業發展基金,形成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經濟模式。

如今,連樟村131名貧困戶已全部脫貧,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至2萬多元,2020年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200萬元大關。

連樟村的變化,是廣東鄉村振興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廣東舉全省之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農業農村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2021年,全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萬元,城鄉居民收入比歷史性縮小至2.5以下,降至2.46。

鄉村要振興,農業發展是前提。廣東始終把保障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擺在首位。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增加值分別由2017年的5969億元、3712億元,提高到2021年的8369億元、5169億元。2021年農業總產值和增速均創1987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鄉村要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2018年以來,廣東把大力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產業興旺的重要抓手。

“產業園在鄉村振興中發揮了龍頭作用。”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黃斌民介紹,2018—2020年,廣東省財政安排75億元支持產業園建設,2021—2023年,將繼續安排75億元,打造現代農業產業園2.0版。“目前全省已創建18個國家級、288個省級、73個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國家級和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數量排全國首位。”

鄉村要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近年來,廣東省級財政累計投入966億余元用于“廁所革命”、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等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及基礎設施建設,目前已創建特色精品村、美麗宜居村分別達到1316個、12214個。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實施,廣東省提出,打造以中心村為節點、圩鎮為樞紐,串點成線、連線成片、集片成帶,同步推進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的先行示范帶,進而輻射帶動鄉村全域全面振興。

目前,廣東已啟動建設示范帶487條,初步建成3420公里。全省累計建成肇慶封開等5條省際廊道,打造了廣州“花漾年華”、佛山“百里芳華”、茂名“精彩100里”、汕尾“蠔情萬丈”和陸豐“濱海走廊”等200多條美麗鄉村風貌帶、570多條美麗鄉村精品線路。

注重傳承延續

嶺南文化煥發新的時代光彩

低頭是古樸石板,抬頭是青磚瓦房;聞到的是咖啡香氣,聽到的是盈盈笑語……漫步在雨后的永慶坊里,歷史文化與現代生活在這里交相輝映、相得益彰,老城市煥發新活力,結出累累碩果。

前來廣州永慶坊的游客絡繹不絕。人民網 陳育柱攝

2018年10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州市荔灣區西關歷史文化街區永慶坊時指出,城市規劃和建設要高度重視歷史文化保護,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環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這種“繡花”功夫,注重文明傳承、文化延續,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

近年來,廣東省高度重視統籌城市建設和文化保護,一個又一個的城市名片吸引著全國的目光。潮州古城,就是其中一個代表。

2020年10月12日至1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廣東考察。這是12日下午,習近平在潮州市察看廣濟橋,了解橋梁歷史文化特色,聽取修復保護情況介紹。 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2020年10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了潮州市廣濟橋、廣濟樓、牌坊街,察看文物修復保護、非遺文化傳承、文旅資源開發等情況,強調要保護好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老城區,彰顯城市特色,增強文化旅游內涵。

2021年起,潮州以古城為載體,在原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基礎上,積極創建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投入了近29億元整體性保護古城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為非遺的保護傳承和發展營造出了良好的生態環境。

在老城市的華麗蝶變中,廣東傳統非遺技藝也不斷綻放出新活力,非遺與旅游融合正成為嶺南大地的新熱潮,讓文化旅游的內涵得到不斷豐富。

廣州永慶坊聚集了粵劇藝術博物館、三雕一彩一繡展廳、荔灣非遺體驗中心、永慶坊非遺工作站等非遺空間,成為廣州最具嶺南風情的歷史文化街區。

潮州廣濟橋上,不同項目的非遺傳承人在亭中進行技藝展示;牌坊街旁,多種充滿獨特韻味的文化老店鱗次櫛比,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游客。

在“世界客都”梅州,客鄉老街上聚集的客家山歌、廣東漢劇、埔寨火龍、五華提線木偶等非遺展館,已成為四方游客體驗客家文化必去的打卡地。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旅游目的地建設的推進,目前廣東省已創新推出歷史文化游徑、大灣區文化遺產游徑、文化和旅游特色村等精品線路、片區超過400條(個),通過可玩可讀“網紅打卡點”,將文物背后的故事傳播到更廣闊時空。

2020年10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站在深圳蓮花山山頂平臺上,俯瞰深圳全貌。習近平總書記對圍攏過來的市民群眾說,“經過40年的發展,深圳還是一個年輕的城市,蓬勃向上、欣欣向榮”,“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我們將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那時的深圳又將是另外一番景象”。

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寄語,指點的是深圳、是廣東滄海桑田的歷史巨變,昭示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無可比擬的顯著優勢。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征途漫漫、惟有奮斗!”今天的廣東,已踏上發展的新航程。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廣東將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走好高質量發展之路,把宏偉藍圖一步一步變成美好現實。(王星 李申 張晨牧)

(責編:彭曉玲、任一林)
相關專題
· 專題報道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