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22日10:4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圖①:南通通富微電子有限公司智能芯片封裝測試項目是江蘇省重大先進制造業項目。圖為南通通富微電子有限公司的封裝生產線。 |
基層黨建 凝心聚力
本報記者 王漢超
十年間,基層黨建變化有多大?
在曾經“老問題久拖,新情況不斷”的南京仙林街道,2018年暴雪,干群志愿者齊上陣,加上南京森林警察學院師生奮戰一夜,竟然“一夜雪無”。這樣的變化是如何實現的?
南京市棲霞區的仙林街道,由邊郊農牧場逐漸發展為大學城,28萬人口結構復雜,管理是大難題。以前,街道黨工委書記孫金娣召集轄區物業單位開會,結果僅到了兩個人。如今,涉及200多家單位的臨時會議,通知后半小時人員到齊。每年街道還召集兩次千人黨員群眾大會,向群眾報告工作、作出承諾。在仙林,事事有人管,矛盾就地化解,“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
千條萬條經驗,說到一點就是堅持不懈抓基層黨建。像滾雪球一樣,黨員凝聚起來,就能把群眾凝聚起來,最終把各方資源要素凝聚起來。
孫金娣帶頭深入基層,訪民情、解難題,“硬著頭皮、磨破嘴皮、餓著肚皮、踏破腳皮”干工作,得到了群眾的認可。
急群眾所急,群眾就能感受到黨在身邊。有個老小區桿線下地改造,需要很多資金。街道“自討苦吃”,四處奔走,請國網江蘇電力、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江蘇有線等將其列入“我為群眾辦實事”任務清單,在多方幫助下完成改造。
這是江蘇持續實施“五聚焦五落實”行動的縮影。這項行動切實提升基層組織力,激發了基層黨建新動能。
科技解憂 綠水長流
本報記者 王偉健
馮海進說:“以前執法,三個人蹲守三天,才抓住煉鋼作坊違法排污的現行!爆F在,他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查看監控系統,然后再去現場處理反饋。這樣的環保執法局面是如何改善的?
說起十多年前的執法情形,泰州市生態環境綜合行政執法局土壤環境執法科科長馮海進記憶猶新,“我們費力查處了違法企業,但因為監管懲治的‘工具’太少,無法實施有效監管。沒過幾天這些企業又和我們玩‘躲貓貓’的游戲。”
7月7日,在泰州市生態環境指揮調度中心,工作人員王昌堯打開了“省級固定污染源在線監控系統”。該系統能實現全市272家重點監控企業廢水、廢氣數據24小時實時監控。馮海進說,“以前查違法是靠‘鐵腳板’漫天撒網,現在是用大數據系統有的放矢。”
泰州的大數據系統也被用于長江生態保護!拔覀兘ㄔO大數據平臺,利用衛星遙感、AI視頻監控等高科技手段,在97.8公里的長江泰州段構建了一張水、陸、空立體式監測監控網!碧┲菔猩鷳B環境局局長劉曉蕾說,2019年以來,泰州累計投資131億元,實施長江生態修復、飲用水源地治理等41項專項行動,讓長江干流水質持續穩定在Ⅱ類。
文化惠民 精準有效
本報記者 姚雪青
一到點兒,村民張芳桃就準時出現在“張家鏜舞”的排練現場,與他一同出現的還有村里另外30名表演者。在江蘇,唱戲的“文化人”越來越多,打牌的“閑人”越來越少,這樣的改變是如何做到的?
鎮江句容市后白鎮蘆江村,村文化館門前,文藝表演隊正在老師指導下進行“張家鏜舞”的排練。輔導老師何偉是句容市文化館館長,每月來村輔導一次。隊伍中,44歲的張芳桃是蘆江村村民,利用午后農閑時間來參與排練!3年前,村里入戶走訪問我想學什么文藝項目,我小時候看過鏜舞表演,覺得適合我,就報了名!睆埛继艺f。
原來,2019年7月,鎮江啟動“鄉村(社區)文藝播種計劃”。為提升文化惠民精準度,鎮江各轄區文化館、文化站工作人員進村入戶,征集群眾文藝需求,匯總出各建制村(社區)器樂、聲樂、書法、攝影等六大類文藝需求約750項,建立了近300人的文藝志愿輔導教師資源庫,精準為群眾服務。
“怎樣確保文化惠民更受群眾歡迎?還得問需于民!辨偨形麄鞑课乃囂幪庨L高小琪介紹,過去,我們組織的文藝下鄉多是主動“派餐”;現在,量身定制各村的文化服務項目讓村民“點餐”!斑@種‘種文化’的方式,就是把文化的種子種入鄉村大地,讓它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高小琪說。目前,鎮江“鄉村(社區)文藝播種計劃”已開辦志愿輔導7000余場。
這是江蘇文化惠民十年間發展的一個縮影。江蘇不斷健全公共文化服務供需精準對接機制,有效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務參與率和獲得感。
居家養老 溫馨美好
本報記者 白光迪
家庭養老照護床位計劃,讓年近91歲的劉云弟老人既能保證必需的日常健康護理以及實時健康監測,又能避免去醫院的路途奔波。這樣細心周到的服務是如何落地的?
上午6點,家住南京市的劉云弟老人起床洗漱,開始了一天的生活,雖然年近91歲,但精神矍鑠。
退休后,劉云弟一直選擇居家養老,但隨著年齡增大,需要日常健康護理以及實時健康監測服務。2019年底,她的大兒子了解到南京市有家庭養老照護床位計劃,便幫老人報了名。
劉云弟的家位于鼓樓區玉泉路8號,家中安裝了13處適老化設施:扶手、防滑腳墊、感應夜燈、智能門磁、水位報警監測等!捌渲械膱缶到y都實時聯網,可以了解老人的日;顒榆壽E,確認老人健康狀態!北本┪髀飞鐓^養老服務中心負責人韓雪介紹。家庭養老照護床位計劃,會為老人每天提供至少一小時的護工衛生保潔上門服務,每周安排健康護理員上門檢測血壓血糖,每月安排一次家庭醫生上門診療!凹彝ヰB老照護床位服務讓我們生活更舒心了!眲⒃频苷f。
鼓樓區民政部門人員介紹,每戶家庭養老照護床位的適老化基礎設施改造都由區財政支付,每年投入3000萬元的運營補貼。開設家庭養老照護床位讓養老機構、社區、居家老人形成了閉環,方便全天候照料老人,養老成本降至普通養老機構費用的1/3。
目前江蘇省已建成家庭養老照護床位1.4萬張,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對設置家庭養老照護床位的家庭進行補助,并參照養老機構補貼標準發放家庭養老照護床位運營補貼。
技術創新 制造升級
本報記者 尹曉宇
十年前,面對中國核電技術不斷發展帶來的廣闊前景和世界核級電纜領域的市場空白,上上電纜集團沒有現成材料、沒有現成工藝,這樣的被動局面該如何破局?
常州溧陽市江蘇上上電纜集團產品展廳,陳列著核電站模型,模擬了上上電纜在中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三代核電“華龍一號”中的應用。核電站殼內電纜,對保障核電站安全運行具有重要意義,而特殊的工作環境又要求其在輻射、高溫、高壓的環境下壽命達60年,堪稱電纜界“皇冠上的明珠”。
江蘇上上電纜集團董事長丁山華記得, 2013年,上上電纜的科研團隊攻克了幾十個難關,終于研制出三代核電AP1000殼內電纜,填補了空白。
十年前,上上電纜為AP1000做核電纜的時候,沒有現成材料可用,就自己研發;工藝上需要優化,就自己設計實驗裝置測試。如今,公司已經建起了3個工藝工裝研究室、8個可靠性實驗室、10個材料研發實驗室,可以滿足模擬實際工況的使用驗證等環節的需求,為技術創新搭建了更高的研發平臺,F在,中國在建、已建的核電項目幾乎都用上上電纜的產品。繼應用于三代核電的產品成功后,這幾年,隨著中國核電技術的發展,上上電纜又開始了應用于四代核電技術的產品研發。
在常州,像上上電纜這樣秉承“專精主業”工匠精神的企業不少。常州市副市長徐華勤介紹,常州目前擁有200多家細分行業的“隱形冠軍”,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24家,位居全省第一。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江蘇,目前已累計培育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138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85家。
《 人民日報 》( 2022年07月20日 10 版)
相關專題 |
· 專題報道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