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洲日韩综合二区,国产成人无码中文理论,日韩精品日韩字幕亚洲区,国产成人热舞在线观看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奮斗者·正青春”專題報道
分享

檔案里的百年團史

2022年04月28日08:23    來源:人民政協報

原標題:檔案里的百年團史

青春在歷史中永駐。1922年5月5日至10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在廣州呱呱墜地。一支青年大軍,在黨的旗幟下集結出發,走過了一百年的光輝歷程。

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挑戰與際遇,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使命與擔當。前輩們的青春百年奮進史,就是鮮活有聲的教科書,指引我們立志接續奮斗,不負韶華,建功新時代。

一個密探的 “情報”真史

1920年8月22日,在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的指導下,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成立。這是中國最早建立的社會主義青年團組織。

11月,以北京大學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平民教育講習團為基礎的北京社會主義青年團成立。青年團以青年特有的朝氣,從上海、北京輻射到廣州、武昌、長沙、山西等地。

在青年團發展初期,主義派別眾多,有馬克思主義者、無政府主義者、基爾特社會主義者、工團主義者……諸多主義的混雜,在時政見解上、在行動準則上,常因意見不一而彼此互相沖突。針對這一情況,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不得不在1921年5月宣告暫時解散。

1921年8月,張太雷奉調回國,帶回了青年共產國際要求中國完成創建青年團工作的指示。同年11月,在共產黨指導下,青年團工作正式恢復。

當然,在當時的環境下,共產黨的工作是秘密進行的。盡管團的工作可以稍許“松動”或半公開,但仍是密探主要“監控”的對象。在北洋政府步軍統領衙門檔案中,一名叫關謙的密探,就曾多次向北洋政府京畿衛戍司令王懷慶報告各地社會主義青年團的活動情況。其中一份1921年3月17日關于北京社會主義青年團的活動密報,為歷史留下了真實一頁。

 一封信請來了團一大

1922年4月初,一位剛滿19歲的神秘旅客塞奇·達林秘密經哈爾濱到上海,以青年共產國際遠東執行委員會全權代表的身份,商議召開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一大事宜。

達林于1917年夏參加了奧勒爾市社會主義青年小組。1918年該小組改為共產主義學生聯合會,達林任該聯合會執行委員會委員,同時參加了工人青年團奧勒爾團組織第三國際。

達林到達上海后,“諸事”都進行得很順利,唯獨安全是一個大問題。如何保證與會代表的安全,如何保證大會順利進行,如何不被“攪局”。北京不行,上海不行,那在哪兒開會?正在犯難之時,一封飄散著紅棉芬芳的書信,寄到了臨時團中央代理書記施存統的手上。

這封信是中共廣東支部領導人、廣東團書記譚平山寄來的。他在信中特別建議開會選址處:“大會地點,如能改在廣州更好,因為比較自由。”

黨、團中央迅速開會研究,其結果是接受廣東建議。歷史就這樣選擇了廣東。

1922年4月19日,達林正好滿20歲這天,到達汕頭。在這里完成了在上海議定的分工任務,分寫社會主義青年團章草案,了解了這個城市的社會生活……由于陳炯明公開反對孫中山,本應與張太雷等匯合一同前往廣州東園,但此時,只能分開行動。4月30日,到達廣州東園。

東園是晚清廣東水師提督李準的別墅,辛亥革命時充公后,國民政府將這里辟為國際世界語協會廣州分會。全國、省、市一些重要集會和進步活動都曾在這里舉行。1912年5月4日,孫中山在東園發表《民主主義之實施》的演說。隨后,這里就成為孫中山舉行宣傳革命、推動護法的集會地;也是廣州市民聲援北京五四運動的集聚地……

廣東東園成為歷史的選擇。

特別時間的“三會”并開

臨時中央決定1922年5月5日在廣州東園召開團一大,這一天是馬克思誕辰紀念日。

達林在《中國回憶錄》中解釋說,因為“中國共產黨的方針是變社會主義青年團為共產主義的青年組織,團代表大會趕在馬克思誕辰紀念日召開,即強調了團的發展方向”。

當然,達林也記述了另一面:“令人討厭的中國白蛉子看來是站在外國帝國主義一邊。在我們討論、協商時它們肆無忌憚地叮咬我們。結果我們的臉、手和腳都起了大包。”

事實上,不僅這些,我們應感謝達林,因為他在后來寫了一本24萬字的《中國回憶錄》,這本書給團一大、給中國留下了珍貴的歷史。

代表們到廣東開會,也并不是特別順利的。在當時的環境下,不論是陸路還是水路,其行程都有很大安全風險。張太雷一行在赴廣東時,進行了多種行程方案的精心擬定,制定了詳細的路線。但還沒出發,就遇上廣東的陳炯明公開發動武裝叛變。張太雷一行人,不得不改變原定路線,重新擬定從陸路到達廣州的路線。原來的一行人,也完全分開,變成分散行動。

幾經周折,張太雷乘輪船經香港再到廣州,于4月26日與達林、蔡和森會師東園。

5月5日,團一大開幕式與馬克思誕辰104周年紀念大會和全國勞動代表大會,一并舉行。

會場沒有在那棟紅白相間的兩層洋樓內舉行,也沒有在四角涼亭中舉行,而是在兩個建筑間用茅竹搭了一個簡易的棚子。在簡易的棚子里,進行了精心的布置:主席臺正中掛著一幅馬克思畫像,畫像下面設講臺。講臺的旁邊坐著來自團臨時中央局及15個地方團組織的25名團代表。

大會主席張太雷致開幕詞,中共領導人陳獨秀發表演說,國際代表達林講話,“三會”推舉的代表登臺展現青春風采。開幕式留下了兩件最珍貴的歷史物證:會議當天散發的《馬克思紀念冊》和開幕式的會議記錄長卷。

從此,一個全國性的先進青年組織正式登上了中國歷史的舞臺,中國青年運動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中國共青團的帶領下,開始了不平凡的奮斗歷程。

 長沙團組織的超齡書記

1920年10月,毛澤東在組建長沙共產主義小組的同時,也著手籌建團的工作。通過毛澤東和長沙共產主義小組的積極努力,長沙的建團工作取得顯著成效。1920年入團者就有16人。

誰是毛澤東介紹發展的第一個團員?相關著述說法不一。有的記述,毛澤東介紹發展的第一個團員是劉少奇,有的說是張文亮,有的說是彭平之。從保存在長沙地方《團員調查表》(1924年填寫)中可以看到,在湖南最早加入青年團的是彭平之,其入團時間和介紹人欄內填寫的是1920年10月,介紹人是毛澤東。就是說,他是毛澤東介紹發展的第一個團員。彭平之,1900年4月10日出生于一個書香家庭。1917年,考入湖南湘鄉縣駐省中學,經蔡和森的介紹與毛澤東相識。

長沙社會主義青年團是1921年1月13日正式成立的,團書記是毛澤東。在北京接受馬克思主義信仰的毛澤東,帶領新民學會會員,奏響了激越的青春旋律。在1921年7月前,入團者就達到了36人。長沙第一師范學生張文亮在日記中記述了毛澤東在湖南建團工作過程中反復強調要“找真同志”。

為貫徹團一大的精神,1922年6月17日,社會主義青年團長沙執行委員會召開改組大會,毛澤東被選為執行委員會書記,李立三任組織部部長。改組大會閉幕后,毛澤東專此給團中央寫了一封信,匯報改組情況。

在這封匯報信中,毛澤東特別提到自己的超齡問題。團一大通過的章程規定團員為15歲到28歲,超齡為特別團員且只有發言權。章程還規定:特別團員經所在地方團組織過半數決議認為必要時,并得到中央執行委員會之同意,得有被選舉權。毛澤東在長沙團的改組中超齡依然當選為書記,長沙團組織根據團一大通過的章程附則,經全體表決推其為職員。作為特別團員的毛澤東,經本地團組織推為職員和具有選舉權后,同時還必須經上級組織團中央批準。所以,毛澤東在給團中央執行委員會書記施存統的信中,在匯報了長沙團的改組情況之后,用“乞示復”和“候復”等詞句,請求上級批準同意。

這封毛澤東手跡,成為中國團運史上極為珍貴的文獻級檔案。

“改名”又“改造”

1925年1月26日至30日,在上海召開了社會主義青年團三大,在這次會上決定把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改名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這次改名,與國際形勢有直接關系。當時在歐洲,社會主義青年團已成為第二國際修正主義者領導下的青年組織名稱。為了同第二國際修正主義者領導下的青年組織相區別,表示中國青年是真正代表無產階級利益的革命青年組織,大會決定和列寧領導下的第三國際的各國青年團一樣,把名稱改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大會鄭重申明:我們決不再沿用以前那種不甚恰當的“社會主義青年團”的名稱。我們相信為要促進中國的革命運動,必須引導中國的青年認識而且信賴無產階級力量,所以我們用不著隱諱我們代表無產階級利益的主張。共產主義是帝國主義軍閥以及一切反革命派所恐怖的名詞,我們正應當很勇敢揭示我們共產主義者的面目,讓他們在我們面前發抖。

1936年11月,為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為了更廣泛地團結各界青年投入抗日救亡的斗爭,黨中央做出了改造共青團的決定。要將全國各地青年團組織根據各地實際進行改造,使團員成為全國青年和模范。要吸收共青團員入黨,沒有入黨的就成為黨的積極分子。要廣泛地教育宣傳共產黨是青年運動的唯一領導。要徹底改變青年運動中的工作方式,要采取青年的、群眾的、民主的、公開的工作方式,培養大批青年積極分子,引導青年走革命道路。這次改造到1937年底順利結束。

從1937至1946年,共青團組織不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各種抗日救國青年團體。在抗日根據地的主要有:青年救國會、青年抗日先鋒隊等;在國民黨統治區的主要有: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中國學生救國聯合會、武漢青年救國團、廣東青年抗日先鋒隊等。

北平再迎“新青年”

1946年9月,共產黨根據抗戰后的革命形勢,決定第二次建立團組織。重建工作由中共中央五大書記之一的任弼時同志負責。

1948年5月中共中央從延安來到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在這里,在黨中央的領導下,中央青委主要抓了三項工作:開辦團校,訓練干部,為建團做干部準備;恢復《中國青年》雜志,為建團做思想和輿論準備;起草團章。同年9月正式獨立命名的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校開班;12月20日,復刊的《中國青年》第一期出刊。毛澤東親自題寫了刊名,并題詞:“軍隊向前進,生產長一寸,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中央團校的創建和《中國青年》的復刊,在中國青年運動的歷史上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為在全國范圍內創建團組織,從思想上和干部上做了準備。

1949年元旦,黨中央發布了《關于建立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的決議》,號召在全國普遍建立青年團。1949年4月11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平勝利召開。大會的會場就設在徐悲鴻任校長的國立藝專禮堂。那年剛30歲的實用美術系講師周令釗帶領學生們參加了大會會場的設計、布置工作。他后來回憶說:“學校里一下來了這么多干部,每個人都穿著灰布軍裝,中間扎著腰帶,這讓學生們很羨慕。很快地大家也都效仿,每個人的腰上都扎上了腰帶。更讓大家高興的是,大家終于親眼見到這些仰慕已久的革命領袖,高興極了。”

新民主主義青年團一大的召開,宣告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的正式成立。

香山接見“三會”代表

在黨中央的直接指導下,在北平連續召開了全國學生代表大會、青年團全國代表大會和全國青年代表大會,分別成立了全國學聯、共青團中央和全國青聯。

榮高棠是參加三個大會的“三會”代表,他清楚地記得:

4月的一天,學聯代表們乘車早早來到香山,排好隊,等待著最幸福的時刻。當毛澤東和朱德總司令出現我們面前時,“毛主席萬歲!朱總司令萬歲!”的口號聲響徹在山谷。大家歡呼著,使勁兒地鼓著掌,爭先恐后地和毛主席、朱總司令握手,許多同志握住了就舍不得松開,有人還想多握幾次,最后把毛澤東主席和朱德總司令都圍了起來。這時,手里有照相機的同志忙了起來。他們跑前跑后,給這個照,給那個照;給別人照,還要給自己照,留下了一個個寶貴的瞬間。全國學聯的代表劉秀政同志在人群中一個勁地往前擠,終于擠到毛主席身邊,留下一張合影,成為永久的紀念。

5月12日,毛澤東主席和中央領導同志第二次在香山雙清別墅東門外樹林里接見了青代會代表。這一天,毛主席穿上了一身棉布單衣,顯得更有精神。代表們排成長長的兩行,夾道歡迎毛主席和中央領導同志,一群兒童向毛主席和朱總司令敬獻鮮花。隨后,毛澤東主席和朱總司令緩步依次和兩邊的同志握手。因后面的同志也紛紛把手伸向主席,很快隊伍就變了樣兒……

在熱烈的掌聲中,毛主席和朱總司令登上了一座高臺,軍樂隊奏起雄壯的樂曲,四名青年托著一面巨大的錦旗獻到毛主席和朱總司令面前。旗上寫著16個大字:“我們向你們學習,在你們的旗幟下前進!”接著,來自東南、西南、華南和臺灣的代表也分別獻上錦旗。

最后,朱總司令和劉少奇同志講了話。他們勉勵青年為解放全中國,為建設新中國而奮斗,做一個新時代的主人!

再“改名”時的現場瞬間

1956年5月10日,團中央宣傳部發出《青年團中央宣傳部關于征求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團歌、團徽、團旗和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隊徽的工作意見》。團中央宣傳部對團徽的設計要求是:圖案要體現“青年團的奮斗目標是建設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社會,表達青年團員建設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熱情”;團徽的式樣要和團旗統一起來,“色彩鮮明,不超過三種顏色”“簡單樸素,活潑大方和美觀”。

我們在這份文件中發現,青年團的名稱又有了變化,即不再稱“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而是稱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這是因為新民主主義革命在我國絕大部分地區早已完成,社會主義革命也已經取得決定性的勝利,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已經完成自己的歷史任務。但名稱的改變,還必須要經過青年團全國代表大會表決。所以1957年5月15日至25日在北京召開的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明確表達了廣大團員正在為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強國而努力奮斗,并把在將來實現共產主義當作自己崇高的理想。正是基于國家的需要,大會一致通過,將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重新改名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自此,中國共青團的名稱一直沿用到現在。

在百年歷程中,青年團經歷了兩次創建、兩次改名、一次改造,都鐫刻下了深深的時代印記。在百年歷程中,青年團誕生了團旗、團徽、團歌,鑄就了青春色彩,留下了鏗鏘步伐。在百年歷程中,檔案記錄了歷史的鮮活,烙印了偉大的日子,這些都成為青年團百年輝煌中的高光時刻。

回首共青團的百年歷史,是為了不忘初心,永遠與黨同步同行!讓我們在新時代的陽光下,在青春綻放中,踔然前行,一起走向未來!

(本文作者漆亞婷工作單位為北京香山革命紀念館、閆樹軍為北京古都學會影像專委會副主任)

(責編:王珂園、宋美琪)
相關專題
· 專題報道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