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洲日韩综合二区,国产成人无码中文理论,日韩精品日韩字幕亚洲区,国产成人热舞在线观看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習近平在正定》
分享

“近平同志在生活上‘習以為苦’,工作上‘勤以為常’”

——習近平在正定

2021年09月26日08:53    來源:學習時報

采訪對象:朱博華(左),1933年生。1964年起在正定縣革委會辦公室任職,后任縣委辦公室主任,1994年從縣政協退休。王志敏(右),1944年生。1983年到正定縣委辦公室任資料員。2004年從縣教育局退休。

采 訪 組:記者 邱然 陳思 黃珊

采訪日期:2017年2月25日

采訪地點:正定縣王志敏家中

采訪組:朱老,王老,你們好!請你們講一講最初是如何與習近平同志認識的。

朱博華:近平同志在正定縣工作的時候,我任正定縣委辦公室副主任,分管文字工作。我們是因為工作關系認識的。

王志敏:近平同志來的時候,我還沒到縣委辦公室工作,是后來近平同志把我點將調過去的。我之前是縣政協的資料員,因為寫了一篇《楊謙與太平菜籽店》的文章,引起近平同志注意。之后就決定把我調到縣委辦公室。我是1983年冬過去的,在朱主任手下工作。到縣委辦公室后,做文字工作,就和近平同志互相認識了。

采訪組:上世紀80年代初的正定,是農業大縣,也是窮縣。當時,習近平同志離開中央軍委辦公廳的工作崗位來到正定,你們怎樣看待他的這個選擇?

朱博華:1982年3月,近平同志離開軍辦的工作崗位,來到正定,擔任縣委副書記。這次下來,是他主動要求到基層工作的,這是他人生軌跡的重要轉折點。當年他29歲。

報效國家,方式可以多種多樣,近平同志選擇了下基層。在他的理解里,機關是上層,離群眾遠了些,離鮮活的社會生活遠了些。基層,才離群眾最近,才最接地氣,才最能感受社會的脈搏,才最能認知社會。

下基層選擇正定,這是組織的安排,但對于他和正定來說,都是一種機緣。正定歷史的厚重和現實的貧窮,有點像那個時代中國的影子。正是這一具有典型意義的選擇,讓正定成為近平同志作為領導干部起步的第一步階梯,正定也因之成為他至今牽掛的一塊熱土。

在正定3年多時間,讓他完成了從中央國家機關到基層的轉變,也完成了從一般干部到領導干部的擢升。三十而立于年,三載而立于事。這期間,他和正定縣委、縣政府領導班子,團結帶領全縣干部群眾,開創了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嶄新局面。在百里之域、一縣之治的這塊熱土上,留下了他嘔心瀝血、求索實踐的歷史足跡。

采訪組:熱愛學習、刻苦學習、善于學習,是很多受訪者對習近平同志形成的深刻印象。請你們談談他在正定期間讀書學習的情況吧。

王志敏:學富于年,是當年近平同志給我們留下的極為強烈的印象。作為一名青年領導干部,近平同志知識的廣博和豐富,他的思想和見地,明顯超過了他的實際年齡。在工作和接觸中,隨時隨處可以感受到他孜孜不輟于學和問的學子稟賦。

到了正定,走上領導崗位,面對獨當一面的重要擔負,他自覺把學習當成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工作責任、一種精神追求,為自己規劃了四個方面的學習任務:向書本學習知識,向實踐學習真知,向歷史學習經驗,向群眾學習智慧。學習讓他感到一種充實,一種升華,一種底氣。無論是全局工作的決策,還是具體舉措的部署,都能讓人明顯感覺到堅持不懈學習對他的幫助作用。

近平同志從軍辦到正定,這本身就是“從頭學起”。走路要從第一步邁起,工作也應該從基層做起,基層工作對領導干部成長的鍛煉作用是不可忽視的。

采訪組:習近平同志當時在“勤”和“儉”這兩個方面是如何做的?

朱博華:先說說“儉”吧。初到正定,近平同志給大家留下的是這樣的印象:一身半舊的綠軍裝,還有一條半舊的軍被,一條打了多處補丁的褥子。這條褥子成了他不離不棄的“伙伴”。苦以勵志,儉以養德,當時正定縣委機關簡樸的辦公條件,正好為他提供了磨礪的環境。

十多平米的一間平房,一張三屜桌、一個文件柜、兩條凳子,一張床板、一個臉盆架、一個暖水瓶、一個電燈泡,這便是他辦公室兼宿舍的全部裝備。到了冬天,只是多出一個取暖的爐子和一個燒水的鐵壺。

吃飯,一日三餐在機關食堂,一樣的排隊打飯,一樣的三五一群打地攤。來晚了就沒菜了,一樣的兩個饅頭一塊鹵豆腐,縣委書記也同樣待遇。

他在生活上“習以為苦”,工作上“勤以為常”。大院的晚上,最后滅燈的總是他那扇窗戶。要下鄉了,一輛半舊的二八自行車,就成了他使用率最高的交通工具。下村里調研,和群眾聊天談話,往往就在田間地頭進行,沒有那種繁文縟節和刻意安排。縣委常委會議事,很多時候都是選擇大家下基層調研回來后的晚上時間。

他的作風非常樸實。下鄉吃飯一定要在鄉鎮食堂,而且糧票、飯費一定要如數交納。他的客人他自己掏腰包接待,常常是幾段香腸、一碟花生米、一瓶老酒。公務接待,是以缸爐燒餅、豬頭肉為主打的便餐,或者干脆就是飯菜合一的一盤餃子。一年之中大團圓的春節,也只是一場機關團拜活動的“公務消費”。

采訪組:我們采訪這幾天總能聽人談起習近平同志的“正定戰略”,請你們從各自了解的角度講一講,他是如何讓正定這個“高產窮縣”打了翻身仗的?

王志敏:正定是一座很有名氣的古城,也是一個很有名氣的“高產窮縣”。在計劃經濟年代,正定糧食畝產“上綱要”“過黃河”“跨長江”,在全國出了大名,被樹為一面高產紅旗。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的改革開放年代,傳統的模式明顯適應不了全新的形勢。正定新的發展路子怎么走,對于近平同志來說是一個亟須解決的現實課題。

處在改革開放的三岔路口,是抱殘守缺還是更新觀念,是小打小鬧還是大刀闊斧,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還是進行統攬全局的戰略設計,在這一系列問題面前,近平同志作為正定的領航掌舵者,從戰略思維的高度,明確而堅定地選擇了后者。

為了從時間、空間、地域三個維度上理清情況,近平同志在工作之余,連續幾個月查古史、摸實情,對于正定千年之史、百里之域的基本情況有了一個總體了解。

在此基礎上,他和縣委、縣政府領導,通過下基層解剖典型,通過走出去請進來借鑒先進經驗,對全縣工作進行了全面梳理和系統分析,弄清了正定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癥結,看準了主要矛盾,在工作實施上堅持做到了謀之于本、謀之于重、謀之于宏、謀之于遠。

謀之于本,就是謀經濟社會發展之本。當時正定縣的情況是,經濟無強力,民不富;文化無活力,城不名;社會無發展,業不達。有的只是虛火和浮名,離真正的強縣富民差了十萬八千里。守著金碗卻沒飯吃,成為正定元氣不足的癥結所在。謀其本,就是謀正定問題的根本,發展的根本,敢于從軟肋開刀,從痼疾下手,找到能夠讓正定活起來、強起來、富起來的路子。正因為明確了這種思路,才有了全局性的方向探索、道路研討、結構調整和產業發展藍圖,才有了正定經濟從根本上培植元氣的規劃和部署。

謀之于重,就是謀經濟支撐之重。正定的傳統農業,一直是金雞獨立狀態,沒有堅挺的脊梁。突破傳統,更新觀念,大力發展工副業,才有了農業經濟與副業經營兩條腿走路。縣鄉工業的逐步壯大,才有了縣域經濟農、工、副的三足鼎立。內貿外貿發展起來了,才有了農、工、副、貿的四足方鼎。經濟支撐由一而為四,架構比較完整了,筋骨日益強壯,血肉日益豐盈。在3年多時間里,全縣上下共同奮斗,1985年工農業總產值達到2.4億元,比1982年翻了一番還多,卓有成效地開始從農業傳統模式向現代經濟結構的轉軌。

謀之于宏,就是謀發展大勢之宏。改革開放初期,對于思想偏于保守的正定來說,缺乏大視野、大方向,借外勢、造內勢、迎趨勢,成為全縣工作的重中之重。于是,縣委、縣政府領導班子就步調一致地帶領干部群眾,在全縣形成了不落人后、敢領潮流的大干快上局面。思想觀念的突破,自然成了正定改革開放的先導。

謀之于遠,就是謀持續發展之遠。在當時,雖然還沒有可持續發展這樣明確的提法,但在全局工作謀劃中,已經實際地關注到持續發展、長遠發展這個層面了。從產業結構上說,明確提出要擺布好三個產業的關系,穩定發展第一產業,努力發展第二產業,積極開發第三產業。從兩個文明建設上,強調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齊步走,不能形成跛腳,跛腳走路是走不好也走不遠的。還有一個方面,就是謀經濟發展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既看重經濟發展的實際利益,更看重保護環境的長遠利益。就這樣,正定初步形成了三個產業協調發展、“兩個文明”和諧發展的可喜局面,有了教育、文化、旅游等多項成果的收獲,特別是省會水資源地選址正定,更是為當年的環境保護做出權威鑒定。

因為秉持戰略思維,讓正定發展從一開始就有了一個大思路、大格局,對當時來說這是一個好開端,對于后來則是奠定了一個好基礎。這是正定贏得未來的寶貴思想條件。

采訪組:引進人才是習近平同志在正定期間大力推動的一個舉措。請你們談談當時正定的人才政策,以及他和縣委班子都做了哪些具體工作。

朱博華:近平同志在正定工作期間,領導縣委班子在人才問題上有很大的作為,營造出了一個大氣象。

經濟發展,關鍵在人才。近平同志與縣委、縣政府的領導看到,各地發展路子不同,有的念“山海經”,有的念“草木經”,正定沒有特別之經,就是缺人才。于是他們就把人才和發展聯系起來,在正定這塊土地上念起了“人才經”。

這本經,還真是讓近平同志和縣里的領導念大了。從縣內到縣外,經過反復計議、謀劃,通過內用、外招、上請、下挖、近補、遠育6個渠道,用大氣力解決人才問題。在實施層次上,則展現為三部曲。

第一部曲,領導班子自己先念“人才經”。聘請高端人才成立縣顧問團,借專家學者的大腦,為正定的發展出謀劃策。

登門拜訪,真誠邀請,在北京工作的數學家華羅庚、經濟學家于光遠、醫學專家張曉樓、食品專家杜子端,在河北工作的教育專家潘承孝、科學家鄒仁鈞、作家堯山壁、畫家田辛圃等幾十位高端人才,都成為正定縣顧問團成員。幾年中,他們都親自來正定,與縣委、縣政府領導一起交流,給正定以信息輸送、科學咨詢、決策指導和實際工作支持幫助。全國第一家農村研究所,石家莊地區第一家標桿醫院,就是在他們的幫助下搞起來的。由于顧問團的建立,由于這些大專家、大學者對正定的支持和關心,極大提高了正定的知名度,抬升了正定的人氣。全國26所大專院校、21個科研單位、76個重點廠家和正定掛了鉤,正定從借腦借智的高點,轉化為舉國關注的熱點,又轉化為各項事業發展的亮點。顧問團,確實給正定顧了問、幫了忙,讓正定沾了光。

第二部曲,全縣念“人才經”,解決各方面的人才問題。

“人才經”,首先在于人才大觀念,在于如何看待人才,人才在你的心目中是個什么位置。縣委、縣政府以正式文件出臺關于招賢納士、廣攬群才的正定九條。這正定九條,情之殷殷,意之切切,借助現代媒體的傳播力,來了一個廣而告之于天下。英雄不問出身,無論五湖四海,來正定就歡迎。“上”至國家級專家,“下”至鄉鎮企業的技術能人,“紅”至科研單位人員、大專院校畢業生,“黑”至戴帽“右”派、爭議人物,只要真正有一技之長,能為正定的經濟起飛助一把力,縣委、縣政府都一律開門相迎、真誠以待,用其所長而不求全責備,揚長避短知人善任,為他們提供用武之地。應招來正定工作的機械、電子、紡織、化工等各行業技術人才,就在古城大顯身手。外來人才之外,縣內也涌現出不少人才,僅僅是依靠社會力量多種形式的70多個培訓班,就有結業人才1.3萬名,正定有了自己的“人才供應處”。能夠一視同仁、不拘一格地用人才,這在當年無疑是很大的觀念突破和思想解放。

我們想想看,對于外來人才,且不說工作安排人崗相適、各展其長,就連生活照顧的細致,包括送糧入戶、搬煤入屋都寫進了規定里。客至如歸,溫暖如家,為人才考慮到這樣的程度,誰還會不被這樣的誠心感動呢?

感動是一種力量,化作巨大的能量轉換和釋放效應,數以百計的各方面專業人才,掏出看家本事,讓正定迎來縣辦工業崛地而起、鄉鎮企業遍地開花的局面。

第三部曲,傾力投入發展教育,以解決人才的未來之需。

近平同志很清楚,人才引進只能解一時之渴,教育發展起來才是解決正定人才長遠之需的源頭活水,才是正定經濟、科技乃至社會發展的最深厚底氣。近平同志從最緊迫的問題入手,解決農村小學危房,解決民辦教師待遇,改善辦學條件,改變了黑屋子、土臺子、泥孩子的窘困狀況。在資金投入、教師培訓、教學質量提高、教育改革等方面全力推進,逐項落實,為教育事業長遠發展搭起了架子,奠定了基礎。

可以說,一部“人才經”,念出了正定的蒸蒸人氣、勃勃生氣。

采訪組:長期以來,習近平同志都把人民的利益、群眾的冷暖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請你們講一講,他在正定工作時是如何為民謀利、為民服務的?

王志敏:平易近民,民必歸之。大意是說,謙遜溫仁地親民愛民,人民就會擁戴你。領導干部就應該這樣,遵從人民的意志,勤懇恭謹地為人民服務,踏踏實實地落實中央的大政方針。近平同志在工作實踐中,就是這樣做的。

近平同志主持召開轉變作風的專題常委會,統一縣委班子的思想,下決心解決浮在上面的老毛病,開啟沉到基層的新風氣。繼之,又以縣委文件形式下發《關于改進領導作風的幾項規定》,對每個常委都明確要求,每年要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深入基層,要有自己的聯系點、聯系戶,每人都要親自或主持寫出兩篇以上調研報告。為了進一步增強轉變作風的緊迫感,他又給四機關領導寫了一封信,要求大家“調查要一下到底,親自摸情況,直接聽反映,尋求源頭活水”,并把形成的意見直接告訴他。一會、一文、一信,猶如長征火箭的三級助推,讓縣委機關作風煥然一新,“衙門”里坐不住了,下基層成了如同日課一樣的工作習慣。

干部下到底了,問題也就摸透了,主攻方向也就明確了。在近平同志帶領下,縣委、縣政府解決了一系列帶有突破性的大問題。

突破觀念束縛,讓正定找到一條發展新路。正定是傳統農業縣,改革開放讓正定有了從單一農業向農、工、多(多種經營)的調整,但調整后的效益局限還是讓正定跳不出“農”和“窮”的圈子。從對窮村和富村的調研中發現,富村無一例外的都是破了“單農”,脫了“固窮”,沖出縣域以多種渠道和城市需求掛上了鉤。于是,以典型引路為突破,近平同志因時就勢明確提出了“半城郊型”經濟發展路子。在實踐中,摸索出以城市為依托,“搞配套、補缺口、鉆空檔、抓冷門”的經驗,總結了“投其所好、供其所需、取其所長、補其所短、應其所變”的二十字方針。雖然還只是摸著石頭過河,但總算開始自覺關注對岸所在的方向了。

當年,正定突破舊的生產關系,較早實行了“大包干”。在河北省和石家莊地區尚未部署的情況下,正定擔著“槍打出頭鳥”的風險。這種風險,在縣委、縣政府領導腦子里也有反映,常委班子意見也不盡一致。但從對黨的政策的深入理解中,從對正定農業發展的分析中,從群眾意愿的反映中,近平同志和縣委、縣政府還是認定“大包干”是解放生產力的方向所在。因此就放手在全省全地區率先推出里雙店公社試點,一年下來,農業產值和人均生活水平都翻了一番。里雙店試點的成功不但帶動了全縣,而且外縣外省參觀取經的人也絡繹不絕。

“大包干”普遍推開,還連帶喚醒了幾十年休眠的河灘地。正定北部有三大沙荒河灘地14萬多畝,占全縣總耕地面積的27%。在抓點的基礎上,全縣推開改造工程。統一規劃,50畝為一方,每方打機井一眼,四圍種植防護林帶。然后下放給農戶承包,種植自主權、繼承權30年不變。經過農戶舍得工夫和投入的改造,沙灘地也像好地一樣種植花生、紅薯、小雜糧,變成了農戶的“小糧倉”。

突破政策框框,減少了不合理的高征購指標。正定是高產縣,由于歷史原因糧食征購指標十幾年居高不下,交了征購縣里就所剩無幾了,而糧食種植本身也效益有限,這就成為計劃經濟體制下正定高產而貧窮的癥結。縣委、縣政府議定,要實事求是地向上級部門反映這個問題。近平同志和呂玉蘭副書記親自跑地區、跑省里、跑北京,多次反映這一問題。在國務院派人實地調查之后,終于獲得解決。征購指標一下子減掉2800萬斤,減幅36.8%,這一下子讓正定從高征購重壓下解放出來,老百姓終于可以喘口氣了。群眾說,縣里為民請命,真是為咱老百姓辦了一件大好事。

在大的問題上是這樣,在其他事情上也是這樣,凡是有益于群眾的事情無不在近平同志和縣委、縣政府議事日程之內。諸如開通正定至石家莊的201路公共汽車,讓滹沱河不再是“楚河漢界”的天塹;諸如常山公園的修建,讓縣里人也可以享受一番大城市一樣的園林風景;諸如留村體校的搬遷進城,后來成為世界冠軍搖籃的國家乒乓球訓練基地;諸如榮國府的謀劃建設,讓群眾有了直面紅樓夢的形象解讀,讓正定有了最早起步的影視拍攝基地……這些大事小事,實事好事,讓廣大群眾感受到了惠民政策像春天的和煦陽光,給大家帶來了溫暖和福祉。

近平同志在正定工作3年多,從思想修養到行為遵循,從工作作風到群眾關系,他都不折不扣地履行了作為領導干部的職責,做到做人唯正、做官唯民、做事唯實、思想觀念唯新。“四唯”成為他交出為人民服務滿意答卷的思想準則和工作準則。

做人唯正,是領導干部履職盡責的道德基石。近平同志嚴于律己,勤政廉潔,并和縣委一班人首先從自己做起,認真落實關于思想作風建設的“縣委六條”,守正于道德規范,守正于黨性原則,守正于理論指導,守正于方針政策,謀正道、干正事、樹正風、揚正氣,為干部隊伍立起了標桿。領導班子自身做好了,其身正,不令而行,就自然地釋放出正能量,機關內外、全縣上下也就自然形成正風正氣,成為主導和推動全縣工作的正能量。

做官唯民,是領導干部履職盡責的根本宗旨。3年多時間里,近平同志和縣委班子關心群眾冷暖,做好百姓呼聲最高、企盼最切、休戚相關的急事,而不是旁騖于不干痛癢之事。注重于長遠發展,抓準牽動國計民生全局的大事,舉綱張目,而不是旁騖于無補群眾根本利益的雜事冗務。傾心傾力一心為民,始終注意群眾意愿、輿論褒貶,對工作適時進行調整或修正,而不是習慣于個人拍腦袋,失于主觀片面。這期間,經濟建設、文化發展所成就的幾件大事,都是這一宗旨原則的產物。這樣的實踐說明,唯民不是口號、空話,而是實事、實干。

做事唯實,是領導干部履職盡責的實踐檢驗。近平同志和正定縣委一班人,在思想、作風、工作上都緊扣一個“實”字。思想上求實,不唯本本,只唯實際,一切從實際出發,上接“天氣”,下接“地氣”,融“兩氣”于一體。作風上求實,堅持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親筆書信四機關領導,要大家每年拿出三分之一的時間下基層、跑鄉村,尋求“源頭活水”。工作上求實,強調結果之實,不擺花架子,不練虛功夫,不唱過場戲,一切工作務見實效。正是唯實當頭,從正定毗鄰省會的實際出發而有了“半城郊型”經濟發展的路子,而有了短短3年實現工農業總產值翻一番的快速發展,而有了老百姓的肚子飽了、腰包鼓了、日子好過了。

思想觀念唯新,是領導工作與時俱進的可靠保證。“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中華文化的優秀思想,是中華文明五千年長盛不衰的推進器。不保守,觀念新,體現在縣委、縣政府工作的方方面面。如果說變革種植模式、經濟結構、探索“半城效型”發展之路,釋放出了經濟發展的內在動力,那么念“人才經”、請顧問團和學習取經,則獲得了借石攻玉的外源助力。如果說農、工、商發展解讀了經濟概念的傳統含義,那么旅游興城則譜出了與時俱進的嶄新音符。如果說經濟發展、旅游帶動只是物質文明的解讀,那么正定古城、文化遺存的保護傳承和開發利用,則是文明全息的深邃解讀。日月光華,旦復旦兮,正定超常速度的發展正是這樣闖出來的,一開新面的“人才經”正是這樣念出來的,人文旅游的“正定模式”正是這樣創出來的。

采訪組:習近平同志當年剛到正定時,還是一位不滿29歲的年輕人,而當時正定的縣委班子主要成員幾乎都比他年紀大很多。據你們所知,他是如何與大家處理好關系、共同團結奮斗的?

朱博華:“和”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靈魂。“禮之用,和為貴”,這在近平同志身上表現得最為突出。作為領導班子的班長,他做到了“和以帶班”。他知道,每一位縣委常委都是縣委領導班子的一員,都是在縣委領導下工作。如果說自己和班子領導成員有什么不同,那就是自己要做得更好。合力才能出智慧、有力量。作為年輕干部,他從內心里尊敬老同志。對縣領導班子的老領導,他用心地向他們學傳統、學作風、學經驗。作為班子“一把手”,他一言一行嚴格要求自己,要求大家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而且要做得最好。以其身正帶動一班人不令而行。他和一班人在一起,一門心思都在想工作、為工作,凡事開誠布公、實事求是。當然,領導班子也難免出現矛盾,甚至爭執不下,但有一條,就是不搞小動作。誰和誰有了點意見隔閡或工作分歧,一個實事求是,一個求同存異,一次談心交流的生活會就化解了。在這樣一個和諧氛圍里工作,大家都是一種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感覺。有的同志說,還真有點兒像革命年代。

作為正定全縣45萬人民的帶頭人,近平同志做到了“和以率眾”。縣委領導群眾干什么?就是團結帶領群眾一起建設正定,為民致富、為民造福。為此,就要圍繞群眾脫貧致富做文章,使之成為經濟大合唱的主旋律和最強音。針對群眾中普遍存在的怕冒尖不敢富、沒技術不會富、沒家底不能富幾個問題,縣里采取發展專業村、扶持專業戶、培樹萬元戶等措施,讓廣大群眾少了顧慮、多了底氣、有了門路。村看村,戶看戶,全縣看干部。有了縣委、縣政府一馬當先,不用強制,不用命令,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群眾的萬馬奔騰。

作為正定縣的當家人和代表,近平同志做到了“和以結緣”。改革開放初期,正定亟待沖破傳統農業發展路子。如果說破舊是內在觀念的突破,那立新則離不開倚重環境和借助外力了。借助當時尚無隸屬關系的石家莊市的外力,是近水樓臺。1984年,通過多方工作,石家莊市向正定提供了94個協作項目,在新上項目中安排農村勞力2000多人。在河北省第一個縣級“技術信息交流交易大會”7天會期中,正定獲得外地提供的專利項目和科技成果1500多項。正定顧問團的建立,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的熱線聯系,與石家莊市的緊密聯系與合作,乃至于北上霸州、南下江南先進地區的考察、取經及友好往來,都為正定實現大發展添加了新動力。

采訪組:正定有悠久的歷史,習近平同志在正定的文化和文物保護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

王志敏:正定是一座古城,歷史是這座城市的脊梁,文化是這座城市的魂魄。近平同志到這座古城工作,讓他的文化情懷和這座城市包容厚重的文化底蘊產生了交集。

來正定之前他就從各方面對正定有所了解。真的來了,正定歷史的厚重、文化的燦爛、遺存的輝煌乃至風俗的淳樸,讓他感觸更強烈,讓他從心里對這座城市、這塊土地、這里的人民產生一種親切的感情。正是有了這樣一種情感,在對這座古城文物的保護上,他投入很大心力和精力。縣里部署對全縣文物進行了大普查,讓古建、遺址家底有了一冊明細賬,并且立起了統一標志、區劃出保護范圍、納入城市規劃。保護古樹,讓古槐、古松、古柏都登記造冊,享受了圍欄以護的待遇。編寫出版和傳播《正定古今》,讓正定古城更好走出去、傳開來。任命能文能政的著名作家賈大山擔任文化局長,讓文化系統有了一個叫得響的領軍人物,文化事業得以更上一層樓。總之,凡有涉古城、有涉文化的事情,都無一遺落地列入正定發展的工作日程。其實何止于此,遇有繁難問題,他還要親赴親為。為解決天王殿、彌陀殿、戒壇文物修繕的資金短缺問題,他不知往省委、省政府跑了多少趟!

對于歷史文化,若說他是根植于心,對于革命傳統則可說他是脈衍于情了。革命成功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在正定,這不易之情化作了傳統教育的載體與課堂。在他提議下,第一個黨組織誕生地、岸下慘案發生地、趙生明烈士犧牲地等革命遺址,都以縣委、縣政府名義立了碑碣、置了匾額,以培樹不忘國恥、弘揚傳統的正氣,激勵同仇敵愾、強我中華的精神。

1982年春,近平同志剛到正定,看到縣委大院的兩棵蒼郁古槐,感慨由生,專門囑托辦公室同志核實樹齡,護以圍欄,樹以標牌,述以文字,因而有了古槐春秋之文字,立于兩槐之址。通過這件事,他的文化情懷、文物情結,可得一窺。

采訪組:習近平同志對正定的牽掛一直延續到今天。請你們談一談,他赴福建工作后直到現在,與正定還有什么聯系?

王志敏:1985年5月,近平同志離開工作3年多時間的正定,赴任廈門。正定,是他離開中直機關下基層工作的第一站,在他一路走來的記錄里,正定成為他真正從政的始發地、真正當領導干部的起點。其實,他的正定情懷絕非只是因為始發地和起點,更是因為這塊土地和這里的父老鄉親,因為他以心以血辛勞耕耘的那份感情,為正定的一草一木打上了相知相親的鄉情印記。

2013年7月11日,近平同志在河北視察工作期間重回正定。在看望30多年前縣委班子一起工作的老同事時,他飽含深情地講了這樣一段話:“我在正定工作3年,離開正定28年,這個過程就成了我人生永久的一種聯系,實際上我離開正定以后,跟正定一時一刻都沒有脫離聯系。這就回到一個宗旨上。我們干的是黨和國家的事業,黨和國家事業的宗旨是什么?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也就是我們現在講的以人民為中心,這種聯系就是天經地義的、順其自然的……所以,跟你們在一起,我感到很親切,很自如,我們的心是相通的,是連在一起的。”

這就是鄉情,息息相通的鄉情。離開正定后,他6次回到這里,為他第二故鄉的濃郁鄉情作了解讀。息息相通的鄉情,豈止是一地一域之情。在他來正定之前插隊的梁家河,在他離開正定之后的工作地福建、浙江、上海,在他足跡所至、牽掛于懷的九域之地,他對哪里不是懷有息息相通之情呢?以人民為中心,全心全意,一切感情都升華為大愛無疆的報國之情、愛民之情。

2013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回正定那次,我和朱主任特別有感觸,當時即興作詩《念奴嬌·鄉情》以記之。

京都來客,正定地,巷尾街頭熱議。

三載躬耕灑汗雨,人去政聲心宇。

寢則板床,行則單騎,肺腑唯民意。

情深魚水,田頭宅院留憶。

折柳十里長亭,滹沱解語,春水詠別緒。

北海南溟千萬里,怎忘月明古邑。

故土幾回,脈接地氣,合力生同濟。

征程路遠,聲聲珍重遙寄。

(責編:馬昌、吳楠)
相關專題
· 《習近平在正定》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