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1月20日11:01 來源:學習時報
采訪對象:黃維國,1946年8月生,福州人。1991年任福州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1993年任市委辦公廳副主任、副秘書長兼地方志辦公室主任。1998年后任市供銷社主任,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廳主任、副秘書長。
采 訪 組:邱 然 黃 珊 陳 思
采訪日期:2017年6月5日
采訪地點:福州市委會見廳
采訪組:黃維國同志,您好!在您與習近平同志最初相識的時候,你們有哪些交流?
黃維國:習書記剛調來福州的時候,我在市委政策研究室工作。他正式上班的第二天,就到政研室看望大家。過了不久,他就打電話叫我到他的辦公室去,聊一聊我的工作經歷,了解一下我在政研室工作的情況。那時,我在政研室分管調研業務工作,負責準備市委領導的重要講話。此外,我們還經常開展一些調研活動。習書記通過了解,認為我們以往的工作是做得比較好的,希望以后我們能夠繼續發揮作用,當好參謀,多提好建議,多寫好文章,大力宣傳福州改革開放的情況。他還說,如果有什么事情,有什么需要,隨時可以找他。他還問了我的家庭情況,說如果我們家里有什么困難,也可以隨時找他反映,他會力所能及地提供幫助。
后來,市委調我到辦公廳工作,習書記又找我談話。我覺得自己搞政策研究工作比較適合,就如實地告訴習書記,我還是希望留在政研室工作。習書記談得很坦誠,他說這是組織慎重研究決定的,希望我服從組織的決定。
所以,習書記給我的第一印象非常好,他是一位工作態度認真嚴謹,又能關心體貼下屬的好領導。
采訪組:請您談談習近平同志當時是如何重視、支持政策研究和調研工作的。
黃維國:習書記對我們負責的調研工作和決策服務職能一直非常重視。他來了以后,我們政研室按照專題開展了很多調研活動,聘請了一些比較善于做研究工作的部門領導及院校同志當兼職特約調研員。習書記很注重調查研究,把調查研究作為重大決策的重要參考依據。每一次調研活動,習書記都很關心,而且積極參加,重要的會議他還親自主持,我們的重要調研成果他都認真看。
那時候,我們調研的面很廣,任務也很重,就想成立一個政策咨詢研究會,在原來聘請兼職特約調研員的基礎上再擴大一點,把市直有關部門的領導都吸收進來。習書記很關心這個事情,親自參加了成立大會并講了話。后來,政研室根據工作需要,還成立了“城市科學研究會”(簡稱城科會),習書記對城科會的工作也非常關心,對城科會內刊發表的文章經常作出批示,并親自為內刊撰寫文章。
總之,習書記不僅重視和支持我們政研室的工作,還發動各個部門獻計獻策,而且他自己也一直在做研究工作,身體力行推動研究的深化。戰略規劃方面大的問題,他有非常清晰的思路,善于從全局來進行考慮;現實生活中的具體問題,他也都非常了解,能夠貼近實際、切合實際。在他的重視和指導下,福州市的政研工作開展得非常扎實,出了很多精品,給市里制定城市發展政策提供了有效的建議,對福州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習書記主政福州那幾年,也是福州改革開放以來發展最快的時期。
采訪組:“3820”工程是當年福州政策研究的一項重大成果,請您談談這方面情況。
黃維國:“3820”工程是福州市一個總的戰略發展規劃,是著眼福州全面發展制定的發展思路。一般的領導干部,往往注重任內的工作,缺乏戰略遠見,他們對年度的計劃,或者稍長一點的五年計劃會比較上心,其主要目光放在自己任上,不怎么考慮更長遠的發展。而習書記考慮一個地區的發展,一個城市的發展,不只是看到眼前,而且能夠著眼長遠的社會發展。他是為這座城市的未來在探索和實踐,而不是為了自己的政績。
他一來就立足福州的實際,提出要發展海洋經濟,再造一個“海上福州”。同時還提出了建設閩江口經濟圈的設想。
在閩江口開發問題上,習書記體現了很多他自己的思考。在他的引領下,我們鋪開了很廣的調研面,也組織了很多次有內容、有深度的研討會,取得了不少重要的研究成果,這對制定福州市“3820”工程是一個很好的補充。
那個時候,習書記不僅提出了“沿江發展”“沿海發展”的思路,還提出了把福州建設成為“國際化大都市”的構想。很多同志那時候是不敢這樣想的,覺得這個構想離我們太遠了。習書記善于聽取大家意見,后來把福州的定位改成了“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這樣大家就比較容易接受。但今天我們回過頭來看,“國際化大都市”的構想還是切合實際的,福州也確實在朝著這個方向發展,不久的將來肯定會達到這個目標。
現在,20多年過去了,“3820”工程的指標在2010年就已經全部實現。有一天,我們幾位老同志在一次展覽會上碰到一起,大家還感慨地說:“現在,習總書記的‘中國夢’,讓我們想起了當年的‘3820’!3820’就是習書記給我們提出的‘福州夢’。今天,這個夢已經完全實現了,‘中國夢’的實現也不遠了。”
采訪組:“3820”工程中包含很多重大課題,您能否舉一個比較有代表性的例子講一講?
黃維國:“3820”工程包含的內容非常廣泛,重大課題有很多,我主要談談“海上福州”吧。
習書記來福州之前,我們對海洋國土的調研是不怎么重視的。他來了以后,根據他的思路,我們加強了對“海上福州”的研究,對福州海面水域的情況做了深入調查,研究了可發展的產業,提出了可實施的規劃。習書記明確提出,要把海的文章做好。我們通過各方面的調查研究,取得了豐碩成果,也推進了“海上福州”建設的發展,使海港工業、漁業、養殖業取得了長足發展。
以水產業為例,當時習書記不僅了解了福州本地的情況,還親赴印度尼西亞考察,了解那里的情況。由于我們近海的漁業資源基本枯竭了,而印尼這方面的資源還比較豐富,離我們也比較近,可以優勢互補。他就通過多方努力,籌備和組織了遠洋捕撈的船隊,開到印尼去,和他們開展合作捕撈。也就是從習書記那時候開始,中國的漁民開始在政府的組織下,大規模地走出國門,開始了從近海到遠海的合作捕撈,甚至發展到了非洲等地。有的漁船可以將海產品在船上就地進行加工,以此帶動加工業的發展。我們福州的水產業,在習書記的領導下,規模越來越大,連江縣躍居全國第二水產大縣。
在養殖業方面,習書記也下了大力氣。黃花魚是福建的名牌產品,原來是無法人工養殖的,在習書記的領導下,我們的漁業研究所對養殖的可行性進行了研究,并取得了成功。黃花魚可以人工養殖了,資源就多了,現在我們吃的黃花魚,幾乎都是人工養殖的,價格比較便宜。當然,現在也有野生的,但是價格極高,大概600塊錢一斤。還有,長樂市長港的海蚌也是世界上的優質品種,在那個時候已經瀕臨滅絕。在習書記的倡導下,我們開始研究人工養殖,也獲得了成功。現在我們吃的海蚌,一般都是人工養殖的。如果習書記當時沒有倡導、支持和組織這些科研,現在我們可能都吃不到福建的黃花魚和海蚌了。
在習書記主政時期,我們福州的海港工業也發展非常迅猛。福建的華僑多,他們寄回來的外匯多,所以民間的財力很豐厚。因此,習書記倡導福州的馬尾造船廠國營與民營齊頭并進,鼓勵造船廠改成股份制,吸引民間資金投入。通過民間的“輸血”,造船業一下就安上了“發動機”,走上了“快車道”,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我們平潭縣過去比較窮,這二三十年,主要就是靠造船和海運發展起來的。
采訪組:作為一名領導干部,“嚴”與“實”是非常重要的兩個素質。您與習近平同志共事多年,請您談一談,他平時是如何積極聽取意見,并嚴格要求干部的?
黃維國:我印象很深的,是一些老干部老同志找他反映問題,提出建議,他都非常重視。這些已經退下來的老同志生活在老百姓中間,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貼近基層,發現問題,又有更便捷的渠道反映問題。所以,他們對這座城市的關心和關愛,習書記很重視,很放在心上,對他們的意見和建議都積極地組織研究。
我舉一個例子。那個時候,市方志辦準備從寧德市引進一個人,寧德市有一位老同志寫信給習書記,反映這個人在過去表現不怎么好,他在當地方志辦工作時,寫的史志很多不符合事實,不應該使用。習書記把我找去,讓我好好了解一下,如果調查屬實,建議我們尊重寧德那位老同志的意見。我們在調查之后,發現那位老同志反映的問題基本屬實,這個人確實存在一些問題。后來我們就沒有調那位同志。
習書記就是這樣,在他那里,意見和建議都是暢通無阻的,他很愿意傾聽,很愿意了解實際情況。只要是符合實際的意見和建議,他都欣然接受。老同志或我們普通干部,無論工作的事還是個人的事,都可以直接找他談,到他辦公室也行,到他住的市委宿舍也可以,他都熱情接待。
習書記對干部要求十分嚴格,我舉一個例子。那個時候,各地黨員干部當中不少人都炒股,而按照當時規定,公務人員是不允許炒股的。習書記告誡我們要守規矩,千萬不要買股票,要當官就不要想發財,要想發財就別當官,你可以離職后下海經商,到社會上發財。還有的企業想要把股票作為干部福利送給大家,習書記果斷拒絕了。他說,我們用不著這樣做,干部的福利問題有組織來關心,不用這些老板“破費”。當時,機關里有些干部想要下海,想要去賺大錢,他也不阻攔,但是如果還在機關里工作,習書記就要求專心致志地工作,要做到心無旁騖。當時,正是因為習書記的嚴格要求,一直不斷給我們敲響警鐘:“大家要專心做事,千萬不要貪圖那些蠅頭小利。”所以,我們市委辦公廳一直保持了多年的良好傳統,在他任職期間,沒有干部犯錯誤。
采訪組:在習近平同志從政的道路上,為人民辦實事,一直是他對自己的要求。正因如此,他一直與人民群眾保持著血肉聯系。請您回憶一下這方面的事情。
黃維國:習書記很關心群眾的疾苦,在他的心里,群眾的生活好不好,是他最關心的事情,他的一切工作也是以此為出發點的。
福州的永泰縣是國家級貧困縣。生活在漳河南邊的群眾,由于沒有橋梁相通,交通不便,不但農副產品沒法運出來銷售,連孩子上學、病人就醫也很成問題。群眾熱切希望能盡快建個橋。習書記聽到反映后,對這個問題非常關心,責成市財政局和交通局研究解決。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很快就把橋梁建起來了。從此以后,那邊不但農業生產發展得非常好,而且旅游也逐漸搞起來了,孩子上學、村民看病等問題也都解決了。那里的老百姓都很感謝習書記,他們說:“我們的好生活,就是從習書記給我們修橋開始的。”
福州閩江邊上有很多船民,他們世世代代生活在船上,幾百年來他們都被稱為“疍民”。這個稱呼帶有歧視的意思,可見歷史上他們社會地位之低,生活之艱苦。福州過去大量的交通運輸依靠河流,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這些船民就是靠捕魚、拉沙子等為生。這些船上人家,船艙就是房間,一家人就擠在里面住。他們居無定所,衣食住行都在船上,甚至婦女生孩子都在船上,風險很大。孩子也沒辦法上學,很難融入社會,各方面都不方便。而且他們長期生活在水面上,很潮濕,對身體也不好,生命財產安全也得不到保障。福州臺風和洪水比較多,災害一來,他們的小船防御能力很弱,很容易翻船。因此,市里好幾任領導都想要引導他們上岸居住,這樣他們生活、就業都好辦,醫療也方便,孩子上學也好解決。但是,他們世世代代習慣了這種生活,覺得幾十戶的船只挨在一起生活挺好,也像一個村落一樣,不想搬遷。
習書記經常到閩江沿岸視察,對這些船民的困難情況十分了解,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來解決他們的問題。習書記召集有關部門做這個工作,雖然這是一個比較艱難的過程,但最終成功讓他們搬上岸了。后來,他們在陸地上有政府給提供的房子,用上了自來水、電器,就醫方便了,孩子們能上學了,很快就習慣了岸上的生活,他們的子女也逐漸定居在陸地上了。
福州的一些山區,交通不便,缺水,缺醫少藥。習書記到福州以后,在各個縣都開展了“造福工程”。他經過調研,發現有的山區自然條件太差,人口稀少,一方水土養活不了一方人,就地脫貧的代價太大,效果也不好。于是,他就和當地領導商量,把這部分群眾搬遷到生活條件相對較好的鄉村去,轉移到人口相對比較集中的地方去生活。這項工作,各個縣都開展得比較多,效果也比較好。我曾經隨習書記到羅源縣視察搬遷情況。習書記問從山上遷下來的老百姓:搬遷以后感覺如何?前后對比哪里生活更好些?老百姓說:“現在這樣比在山上好多啦!這里的生活又方便又舒服,孩子上學也不用走那么遠了,失學現象也沒有了。”
習書記是從貧困地區——寧德到福州來任職的。巧的是,當時省委、省政府指定福州市幫扶寧德。習書記來到福州以后,非常認真地履行自己職責,對“福州帶寧德”工作非常重視。雖然這項工作主要是由市經濟協作辦公室來具體負責,但習書記仍時時掛念,一一過問,對一些具體項目的實施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寧德現在有了高鐵和高速路,但是當年的交通條件很差,從寧德到下面縣鄉,往往要走一天。我先后兩次跟習書記去寧德調研,檢查協作項目的落實情況。當時,到處都在修路。有時候早上七點起來趕路,到了地方已經是下午兩三點鐘,這時候才能吃到一頓午飯,而晚飯每天也都要到八九點鐘才吃得上。習書記很仔細地察看福州在寧德搞的一些具體幫扶項目的落實情況,并詳細了解當地群眾的反映和具體要求。他不斷督促、了解、推進,把幫扶的事情做得很實。
寧德的老百姓對他的感情非常深,一聽說習書記回來了,當地老百姓都爭先恐后帶著土特產來看他。有時候,我們從下面縣鄉回來,已經很晚了,卻發現很多老百姓還在招待所院里等著他。有的是一大早就從很偏遠的地方趕過來的。當時老百姓生活并不富裕,也沒有啥高級禮品,就是拎著自己家的雞蛋、水果、蔬菜,要送給習書記。老百姓很樸實,也不會說什么漂亮話,只會說:“習書記,你回來了,這些東西你帶回去吃!”“習書記,你帶一點走,我們還有!”他一再謝絕,說:“鄉親們,謝謝你們了!”“鄉親們,你們帶回去給老人和孩子們吃。”但是,老百姓還是要硬塞給他,我們在旁邊看著,這樣淳樸的畫面,很難用語言去形容,心里非常感動,鼻子酸酸的。
20多年過去了,回想起當年和習書記共處的那一幕幕,我至今仍然記憶猶新。我覺得,習書記真好,他心里裝著百姓;我也覺得,我們的老百姓真好,他們心里也裝著習書記。這么好的習書記,值得人民去愛戴、去擁護。這么好的人民,值得我們像習書記那樣去熱愛他們,去為他們奮斗。
相關專題 |
· 《習近平在福州》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