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洲日韩综合二区,国产成人无码中文理论,日韩精品日韩字幕亚洲区,国产成人热舞在线观看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綜合報道
分享

“習近平同志既重視戰略謀劃又強調狠抓落實”(下)

——習近平在浙江(五)

2021年03月08日07:33    來源:學習時報

原標題:“習近平同志既重視戰略謀劃又強調狠抓落實”(下)

采訪對象:張曦,1945年11月生,浙江寧波人。2000年12月任浙江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辦公廳主任。2003年2月任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2004年7月任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浙江大學黨委書記。2004年11月,任浙江省委常委、浙江大學黨委書記。2005年12月,任浙江大學黨委書記。2011年3月退休。
  采 訪 組:田玉玨 薛偉江 李 政
  采訪日期:2017年9月25日初訪,2020年6月16日補訪
  采訪地點:杭州市大華飯店

  采訪組:請您談談習近平同志作為省委書記,有哪些領導藝術和工作方法給您留下了深刻印象?
  張曦:2002年10月習近平同志初到浙江任職,2003年7月就提出“八八戰略”,“八八戰略”從醞釀到出臺僅僅9個月時間。9個月在歷史的長河之中只是彈指一揮間,但它已經永遠銘刻在浙江的歷史上,銘刻在浙江人民的心中。習近平同志講過:“一個高明的領導,講究領導藝術,知關節,得要領,把握規律,掌握節奏,舉重若輕。”“八八戰略”決策迅速形成并成功實踐,正是習近平同志高超的領導藝術和工作方法的集中體現。
  習近平同志非常重視發揮“一把手”作用。在他看來,“一把手”既是領導班子中平等的一員,又在領導班子中處于關鍵位置,負有重大責任。“一把手”是黨政領導班子的班長,是一個地方和部門貫徹中央大政方針、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的第一責任人,把方向、抓大事、謀全局,是“一把手”的根本職責。他要求各級黨政“一把手”站在戰略高度,善于從政治上認識和判斷形勢、觀察和處理問題,善于透過紛繁復雜的表面現象,把握事物的本質和發展的內在規律。要進一步增強總攬全局的能力,善于放眼全局謀一域,把握形勢謀大事。面對快速發展變化的環境,習近平同志經常對我們講,要有世界眼光和戰略思維,要把浙江放到全國乃至全世界中去考慮謀劃,要搶抓機遇期,不能錯失良機。
  習近平同志十分重視領導干部人格魅力的示范帶動作用。他在一次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學習會上講話指出,人格魅力是領導干部人品、氣質、能力的綜合反映,也是黨的干部所應具備的公正無私、以身作則、言行一致等優良品質的外在表現。廣大干部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不但要看我們是怎么說的,更要看我們是怎么做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講的就是這個道理。有的領導干部之所以在廣大干部群眾中威信高,影響力大,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自身模范作用好,人格魅力強。他要求省級領導干部注重身體力行,以自身人格魅力給人們以思想上的正確引導和行為上的良好示范,在領導工作中靠前指揮,在錢物使用上嚴守規定,在用權用人上堅持原則,在處理問題上公道公正,在解難幫困上盡心盡力,在工作作風上求真務實,在生活待遇上不搞特殊化,在團結共事上胸懷坦蕩,努力樹立自身過硬、組織信賴、下級欽佩、群眾擁護的良好形象。
  習近平同志嚴格踐行黨的民主集中制。他經常對我們強調:事業是大家共同的事業,是4700萬浙江人民的事業,領導是集體領導,工作思路是集體的貢獻。凡屬方向性、全局性、戰略性的重要問題,包括領導干部的選拔任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決策、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重要事情等,都必須按照“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的原則去辦。但由于人們觀察問題的視角不同,個人閱歷和知識結構不一,認識事物的能力和水平也不盡相同,在討論問題、作出決策時自然會見仁見智,發出“多種聲音”,而這正是堅持集體領導、形成科學決策的基礎。他還帶頭表態,作為省委書記,愿與大家共勉,在貫徹民主集中制原則,發揮好“一把手”的班長作用方面帶好頭,起好表率作用。
  習近平同志始終重視班子團結,認為只有團結一致才能發揮出整體合力。2002年11月23日,他在任省委書記后第一次主持的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上就對我們提出要求:“要自覺增強黨性修養和團結意識,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自覺維護班子的團結。”2003年7月10日,他在省委第十一屆四次全體(擴大)會議上講道:“團結是班子建設的重要問題。講團結是講政治、顧大局的表現。”“加強團結,‘一把手’要負主要責任,應以身作則,嚴格要求,善于抓方向、議大事、管全局,善于團結各方面同志包括有不同意見的同志一道工作,善于充分調動班子成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真正做到發揚民主,集思廣益,科學決策,防止和克服獨斷專行、軟弱渙散和各行其是。”2003年11月3日,習近平同志在新任市縣黨政“一把手”民主集中制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中指出:“懂團結是真聰明,會團結是真本領。團結出凝聚力、出戰斗力、出新的生產力。”“作為各級黨政‘一把手’,都要補臺而不拆臺,你落下的我主動撿起來,你不足的我主動補上去,同舟共濟,齊心協力,共演一臺‘二人轉’的好戲。”要“用真誠贏得大家的理解和信任,在合作中加深了解,在共事中增進團結,以堅強的黨性、良好的作風、規范的制度和人格的魅力抓好班子自身建設。”
  習近平同志在關鍵時刻總是親臨一線,指揮在前,特別是對公共突發事件應對有序,總是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靠前指揮。他說:“領導干部在急難險重等關鍵時刻,應該沖在最前列。”剛到浙江工作那幾年,浙江自然災害頻發,各種突發事件紛至沓來,他帶領浙江干部群眾抗擊非典疫情、防臺抗臺以及抗大旱,那種處變不驚、從容應對的神態語調至今仍深深印在我的腦海中。如2003年4月19日,杭州臨床確診3例輸入性非典病例,這是我省首次發現非典病例。習近平同志親自指揮、親自部署,多次召開緊急會議,及時對抗擊非典作出決策部署,并帶著我們先后視察了省武警醫院、省疾控中心等單位。視察期間,他與每一位傳染病實驗室人員握手,向他們表達省委省政府的關懷。在劃定隔離點的次日,他親臨察看,逐一慰問醫務工作者和被隔離居民。在那樣的特殊時刻,習近平同志親臨一線,對浙江人民抗擊非典起到了極大的鼓舞作用。2004年8月,臺風“云娜”登陸浙江,這是在浙江登陸的最強臺風之一。8月11日,習近平同志正帶著我們在金華考察調研,一接到“云娜”可能在浙江登陸的報警,他當天下午立即趕回杭州。從8月11日晚上到8月13日,他4次前往省防汛防旱指揮部,親自指揮部署防臺工作。他說:“海上漁民有8.2萬人,要通過各種手段聯系到他們;近海灘涂養殖人員12.5萬人,這批人很多是民工,哪里知道臺風有多大威力,必須轉移。”圍繞習近平同志提出的“不死人,少傷人”目標要求,浙江牢固確立了“生命至上”的防臺宗旨,至今為沿海各省(區、市)廣為效法。
  習近平同志做事總是有一股昂揚向上、積極進取的精氣神。他在浙江工作期間,每天的工作時間基本都在12個小時以上。除了日常工作,還經常會有突發情況需要處理。盡管如此,習近平同志對于定下的計劃一定會千方百計完成。2004年3月25日,習近平同志在《之江新語》的文章中寫道:“‘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良好的精神狀態,能極大地激發人的智慧和潛能,產生巨大的力量,從而克難制勝,成就事業。”他認為,良好的精神狀態,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領導干部在工作順利的時候,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并不難,難的是在面對眾多矛盾和問題時、遇到困難和挫折時,能夠始終保持昂揚向上、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他時常鼓勵我們,面對矛盾和困難要有革命樂觀主義的精神,要有大無畏的氣概,要有克難攻堅的勇氣。
  習近平同志十分注重工作方法。他每日在繁忙的工作中做到游刃有余,就是因為他深得要領,把握規律。2005年4月27日,在參加省委辦公廳綜合一處黨支部組織生活會時,他講道:“我經常說,這么多文件,全部看是‘官僚主義’,因為這樣就被文件套牢了;全部不看也是‘官僚主義’,因為這樣會漏下許多重要的信息。正確的方法應當是精讀和泛讀相結合,這方面省委辦公廳也要幫助把把關。省委辦公廳還應從提高工作效率、厲行節約的角度,減少和控制文件數量。關于‘會海’問題,大家反映也比較多。今后要采取措施,建立健全會議審批制度,從嚴控制,盡量減少,并提倡開短會、說短話,切實提高會議的質量和效率。”
  習近平同志嚴以律己、率先垂范,不僅體現在模范踐行黨的民主集中制、嚴守黨的紀律等大的方面,他在小事小節上也嚴格要求自己。2004年3月20日,他發表文章指出:“于細微處見精神,于細微處也見品德。小事小節是一面鏡子,能夠反映人品,反映作風。小事小節中有黨性,有原則,有人格。”“小事當慎,小節當拘,確是對領導干部的金玉良言。每個領導干部都應慎獨慎微,從小事小節上加強自身修養,從一點一滴中自覺完善自己,懂得是非明于學習、境界升于自省、名節源于修養、腐敗止于正氣的道理,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本色。”
  習近平同志特別強調崇尚節約,反對一切形式的鋪張浪費。現在中央八項規定的精神,在習近平同志主政浙江期間就已有類似的要求。2004年1月8日,習近平同志在麗水調研時指出:“要大力弘揚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在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中深入開展‘兩個務必’和‘為民、務實、清廉’教育,嚴格執行有關規定和紀律,做到嚴以律己、廉潔自律,堅決反對鋪張浪費行為,堅決制止名目繁多、沒有實效的各類節日慶典活動,嚴格控制茶話會、聯歡會等活動數量和規模,不組織部門之間、上下級之間的拜年互訪活動,反對講排場、比闊氣,力戒浮躁之氣,奢靡之風。”2006年1月24日,他在省委辦公廳系統總結表彰大會上指出:“要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從身邊的事做起,珍惜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張紙、每一粒糧,盡自己所能節約每一點資源;要自覺抵制鋪張浪費的不良風氣,不奢華、不浪費、不攀比,使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意識深入人心。”
  采訪組:您剛才提到習近平同志在關鍵時刻總是親臨一線、指揮在前,特別提到他2003年指導浙江抗擊非典的情況。17年后,他又親自指揮、親自部署了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斗爭。鑒往知來,看到我國抗疫斗爭取得重大戰略成果,越發讓人想知道他當年是如何具體指導浙江抗擊非典斗爭的。請您展開講一講。
  張曦:17年前我們遇到的非典,是人類在21世紀發現的第一個烈性傳染病。2002年11月,廣東佛山發現國內首例非典病例,隨后,疫情蔓延到中國大多數省份。2003年4月下旬,北京、天津、山西、內蒙古、河北等華北5省區市疫情嚴重,蔓延趨勢不可預測。當時浙江雖然還未發現疫情,但作為一個經濟大省、貿易大省,對外交往廣泛,人口流動頻繁。據不完全統計,每天進入浙江的流動人口有8萬人左右,特別來自疫情較嚴重地區的就有近8000人,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設想。因此,浙江存在發生輸入性疫情的極大威脅,疫情防治任務十分艱巨。
  習近平同志很早就洞悉了非典疫情對浙江經濟社會可能帶來的影響,親自指揮、精心部署,帶領省級各套班子的同志,統籌全省疫情防控工作。他多次召集會議,聽取專題匯報,對大家說:做好非典的預防、治療和控制工作,直接關系廣大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直接關系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直接關系國家利益和我國國際形象。各級黨委、政府和各有關部門要切實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正確認識做好非典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動員全省人民齊心協力,堅決打好非典防治工作這場硬仗。要切實把非典防治工作做深做細做扎實。主要負責同志要親自抓,分管領導要具體抓。要充分發揮社會各方面的作用,要研究制定有效的應對預案和防治措施,加強對非典疫情的監控、檢測,加強對重點人群、重點單位、重點場所和重點環節的衛生檢驗和疫情預防工作。在習近平同志高度重視下,全省上下統一思想、統一行動,做好了“遲早要打一仗”的充分準備。
  全省各地科學、規范、有序開展防治工作,省里制定下發《關于加強春季傳染病防治維護社會穩定的通知》及一系列工作文件,舉辦各類業務技術培訓班,開通24小時春季傳染病咨詢熱線電話,積極開展科普宣傳教育。4月7日起,全省實行每兩日疫情及防治工作報告制度;4月14日開始,實行每日報告和“零”報告制度。機場、車站、碼頭等設立密切接觸者留驗站。積極儲備各類必需物資和藥品、器材設備。為嚴防國內個別地區曾發生過醫護人員被感染的情況,省衛生醫療部門還購置了十幾套高防護等級的防化服。
  事實證明,習近平同志反復強調、親自部署的全面嚴防嚴控措施十分必要、非常及時。自3月份以來,杭州、寧波、溫州、紹興、嘉興、舟山等地先后共報告21個可疑病例,雖均被一一排除,但各地在反復演練、實戰中不斷堵漏洞、補短板,得到鍛煉,為及時發現疫情并有效遏制其蔓延贏得了主動權。
  采訪組:針對浙江當時出現的非典確診病例,習近平同志作出了哪些指示和要求?浙江采取了哪些應對舉措?
  張曦:2003年4月19日,杭州出現首例非典臨床確診病人。22時30分許,專家們向習近平同志等省領導匯報病情,習近平同志認真聽取專家建議后當機立斷,作出事關全省抗擊非典戰役全局的5點重要指示:抓緊確認病人病癥;全力救治病人;果斷采取嚴格的隔離、留驗、消毒等措施;全面啟動應急預案;疫情確認后,迅速上報并及時對外公布。
  20日凌晨0時20分,浙江省向國家衛生部匯報有關情況;凌晨1時許,杭州市非典防治應急預案啟動;凌晨3時許,浙江省第一號《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公告》審簽;一輛特殊裝備的救護車載著3位非典病人轉入市六醫院;5時前,杭州市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對確診病人近期接觸過的2個單位、5個生活小區、425個居戶、1342位市民全部實施隔離;6時,杭州人民廣播電臺等新聞單位播發省第一號公告;10時,杭州電視臺各頻道以5分鐘一次的高頻率緊急插播滾動字幕消息。
  根據習近平同志指示精神,為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杭州市率先在全國采取多個非常之舉:如第一個對所有與非典病人有密切接觸者全部實行隔離;第一個果斷對320多家影劇院、歌舞廳、卡拉OK廳及人防坑道等場所實行臨時停業;第一個控制全市藥品經銷單位銷售發熱、咳嗽藥品,等等。
  20日下午,習近平同志主持召開省委書記辦公會議。隨后召開省級領導干部會議,宣布省非典防治工作協調小組轉為省非典防治工作領導小組,習近平同志擔任組長。
  4月21日,習近平同志深入杭州市防疫一線,先后來到小營街道老浙大直路隔離點、城站火車站、鐵路杭州醫院、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潮鳴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武警杭州醫院等處,察看疫情,檢查各項防治措施落實情況,并充分肯定杭州市和省級有關部門的工作。同時,他反復強調“人民健康高于一切,領導責任重于泰山”,“要做好預防工作,不讓其他人感染”,“要全力保護好醫務人員”。
  從這一連串的事實和數據可以看出,習近平同志緊急應對突發衛生事件的能力是非常強的。可以說,當時從城市到鄉村,從機關到企業,從社區到學校,從地方到部隊,全省上下緊急行動,全民動員,全社會參與,形成了嚴密有序的群防群控、聯防聯控體系,構筑了一道牢固的“防疫大堤”。2003年上半年,國內24個省區市、266個縣和市(區)先后發生非典疫情,累計報告非典病例5327例。浙江省僅有4例輸入性非典臨床確診病例,成為全國唯一一個沒有發生二代傳染病例、沒有一位醫務人員發生交叉感染的省份。浙江防治工作多次受到來浙考察的中央領導和國務院非典防治工作督查組、國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專家組等高度評價,稱“浙江防治非典打了個漂亮仗”,為全國疫情防控提供了寶貴的“浙江經驗”。
  采訪組:習近平同志當時就提出要堅持應對疫情和保證經濟社會發展“兩手抓”的要求,請您談談這方面情況。
  張曦:早在省內出現非典疫情之前,習近平同志就多次強調“兩手抓”的重要性。4月14日,他在省委常委擴大會議上指出,一方面要切實把非典防治工作做深做細做扎實,同時各級黨委和政府要統籌兼顧、合理安排,毫不放松經濟工作和其他各項工作。非典疫情發生后,習近平同志又強調:“堅持防治非典和促進發展兩手抓,說到底,都是為了維護和實現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
  5月22日上午,杭州市宣布西湖區蔣村最后一處非典醫學留驗點住戶解除隔離,標志該市抗擊非典戰斗取得階段性勝利。當天下午,習近平同志不失時機地召開全省“抗非典、促發展”電視電話會議,指出非常時期促進經濟發展要有非常之策,非常之策在于非常認真地抓好貫徹落實,要求全省各級各部門加強分類指導,鼓勵、引導和幫助企業積極應變。
  習近平同志十分關心困難企業,指示要幫助他們渡過難關。省政府下發《關于防治非典期間對部分行業采取扶持政策的通知》,決定5月1日至9月30日對全省飲食、旅店、旅游業、娛樂業、集貿市場、民航、公路客運、水路客運、出租汽車及司機等企業和個人,實行有關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和部分稅收的減收、免收或減征、免征。省里還決定對旅游、賓館、飯店的用電、用水、用氣實行與工業企業同價的政策,對旅游業實行緩繳企業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和失業保險費,動員商業銀行及時對暫時困難的企業給予信貸支持等。
  他還高度重視困難群眾幫扶工作,強調要扎實做好就業再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積極采取多種辦法,盡力解決因疫情影響而下崗失業的人員和回鄉后返城的農民工的就業問題,對因防治非典導致部分企業職工和個體經營者收入低于當地最低生活保障線的,要及時納入低保,切實做好城鎮職工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和失業保險的參保擴面工作,完善基層勞動保障工作網絡,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習近平同志還要求深入推進農村稅費改革,進一步研究對農民的補貼政策,切實減輕農民負擔。
  在各級各部門大力扶助和推動下,浙江人敏銳把握市場需求,努力發掘新商機。全省許多中小型企業頑強拼搏,經過緊急改造,轉產市場緊俏的產品,如服裝紡織業轉產口罩、防護服等防護用品;一些傳統產業趁勢加快轉型升級;電子商務的機遇因非典而放大,一些信息化程度較高的專業市場網上交易異常火爆,物流配送快速發展。非典還催生了專業消毒公司等一些新企業。全省上下努力克服非典疫情帶來的各種不利因素,到年底,浙江省經濟社會各方面健康發展,國民經濟主要增長指標繼續在全國保持了領先地位。
  采訪組:在領導浙江抗擊非典過程中,習近平同志的思考與實踐還給您留下了哪些深刻印象?
  張曦:在浙江抗擊非典過程中,習近平同志不僅在疫情高發期妥善應急處突,有序有力指揮,而且在疫情后期非常注意總結經驗,把握規律,高瞻遠矚提出要以此次疫情為鑒,大力發展公共衛生事業。他指出,非典疫情災害的發生,進一步暴露出浙江省公共衛生體系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表明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以及社會經濟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均面臨著嚴峻挑戰。非典疫情也進一步告訴我們,公共衛生建設不僅僅是一個衛生問題,而是關系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和國家安全的重大問題,關系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重大問題,關系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的重大問題,也是加快我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前基本實現現代化的題中之義。
  2003年9月25日,全省抗擊非典先進表彰大會暨全省衛生工作會議召開。會議規格之高、規模之大在我省衛生工作歷史上前所未有。習近平同志以《全面加強公共衛生建設加快推進衛生現代化進程》為題作了重要講話,明確指出:“沒有健康就沒有小康;沒有衛生現代化,就沒有整個社會的現代化。”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視公共衛生建設,切實加強領導,把公共衛生建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列入黨委和政府工作的重要日程,努力形成全社會關心和支持公共衛生建設的良好格局。
  習近平同志強調,做實一件事,贏得萬人心。他提出建設衛生強省的工作目標,推進公共衛生建設的各項工作,努力建設一個全覆蓋、高效率、現代化的公共衛生體系,從根本上構筑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防疫大堤”。
  聯系17年前的場景,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全局、果斷決策,堅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上下同心、全力以赴,采取最嚴格、最全面、最徹底的防控舉措,使得全國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這些成就的取得,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政治優勢,體現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日益增強的綜合國力,展現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同舟共濟、眾志成城的強大力量,也充分展現了習近平同志對衛生事業一以貫之的關注和重視,對人民群眾健康安全問題的關心與惦念。
  采訪組:聽您剛才講到習近平同志參加省委辦公廳綜合一處的支部組織生活會,他是以普通黨員身份參加的。請您講講這方面的情況。
  張曦:習近平同志任浙江省委書記時,既自覺做到黨對高級干部的各項要求,同時又按照中央對領導干部過雙重組織生活的要求,以普通黨員身份參加黨支部活動。當時,他的組織關系在省委辦公廳綜合一處,因此他每年再忙也要參加省委辦公廳一年一度的總結表彰大會,并擠出時間參加綜合一處的黨支部活動。大家學習什么、討論什么,他也和大家一起學習、一起討論。在浙江工作期間,特別是頭幾年他為盡快全面、深入掌握浙江省情,幾乎天天帶著我們跑基層,開各種各樣的會,幾乎每天都與辦公廳的同志們在一起。習近平同志的一言一行都是我們律己待人的榜樣!
  2003年2月12日,習近平同志第一次參加省委辦公廳綜合一處的組織生活。他一見面就向大家致以誠摯的問候,表達自己作為一名黨員領導干部,必須參加所在支部的組織生活,這是一個組織觀念問題。他說,黨員領導干部參加雙重組織生活,是黨章的規定,是中央的要求,也是加強個人黨性鍛煉的需要。黨員領導干部到所在支部參加雙重組織生活,首先必須擺正位置,處理好黨內職務與普通黨員的關系。即便有時因為公務關系不能參加支部活動,也要按規定請假。那天支部學習的主題是學習貫徹辦公廳年度總結表彰大會精神,習近平同志和大家一起進行了學習,勉勵大家要加強調研。
  后來,習近平同志還多次參加綜合一處黨支部民主生活會,和支部其他同志交流思想、進行黨性分析和民主評議,聽取大家的意見和建議,同大家交流思想和體會。2006年12月30日,他離開浙江之前最后一次參加綜合一處黨支部的組織生活會,還是和以往一樣指出:“今天我以一名普通黨員的身份,參加我們支部的組織生活會。領導干部應該有普通黨員的意識,過好雙重組織生活。這次組織生活會還同大家的工作結合起來,研討一些工作上的事情,這與抓黨建促工作的要求也是相通的。借此機會,與大家進行討論和溝通,交流一些體會,共同推動工作。”他在會上與大家交流做好文字工作的體會,提出三點要求:一是要領悟精神,講究準確;二是要嚴謹簡約,力求精練;三是要善于積累,學以致用。
  采訪組:習近平同志對人民飽含深情,心中始終裝著百姓。在您看來,他在浙江工作期間都有哪些具體體現?
  張曦:習近平同志對人民群眾有著最深厚淳樸的感情。他經常對我們說:“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國家的主人,是我們的衣食父母,人民最可親最可敬。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也是每個有作為的人最高的價值追求和道德追求。”
  他第一次在全省領導干部會議上講話時說:“人民群眾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沒有人民群眾,就沒有我們的一切。……我在福建省人民政府工作之初,就提出各級政府機關工作人員要時刻牢記政府前面有‘人民’二字,始終將政府的工作目標定位在全省人民的利益上,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都要以人民利益為重,知民情、重民意、尊民心、惜民力、急民需、解民憂,千方百計為人民群眾辦實事、謀實利、求實效,不斷提高為人民服務的水平和質量。過去我這樣要求自己,現在仍這樣要求自己。在福建工作的十七年間,我一直將‘不做對不起人民的事,多做有益人民的事’作為自己從政的理念之一,現在和將來我仍要這樣做,請大家監督。”
  2003年12月30日,他帶著我們檢查節日市場供應和物價情況時說:“‘群眾利益無小事’。群眾的一樁樁‘小事’,是構成國家、集體‘大事’的‘細胞’,小的‘細胞’健康,大的‘肌體’才會充滿生機與活力。對老百姓來說,他們身邊每一件瑣碎的小事,都是實實在在的大事,有的甚至還是急事、難事。如果這些‘小事’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解決,就會牽動他們的思想情緒,影響他們的生產生活。”他還說,“我們是黨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一定要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掛在心上,以‘天下大事必作于細’的態度,抓實做細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每項工作,努力辦實每件事,贏得萬人心。”2004年1月8日,他在麗水調研時指出:“要牢固樹立群眾利益無小事的思想,圍繞人民群眾最現實、最關心、最直接的利益,切實辦好順民意、解民憂、謀民利、得民心的好事實事,努力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引導好、保護好、發揮好他們的積極性,實實在在地解決好群眾生產生活中的困難和問題。”
  2004年8月6日,是杭州入夏以來的第31個連續高溫日。當天上午,他冒著酷暑,到西湖文化廣場建設工地,慰問在高溫下堅持一線作業的民工。他與正在扎鋼筋的民工一一握手,送上礦泉水和毛巾等防暑降溫品,關切地詢問民工施工、生活和防暑等情況。他來到民工食堂,關切地問:“天氣這么熱,民工兄弟吃得怎么樣?”看到餐廳干凈整潔,擺有10多種蔬菜和魚、肉等,他詢問工作人員:“每天都能有這么多菜嗎?價錢貴不貴?高溫天氣民工出汗多,能不能多提供一點飲料和湯類?”工作人員回答說,民工一天花不到10元錢,就能吃飽吃好,湯是免費的。習近平同志又特別關照:“要確保飯菜衛生”,“多煮點綠豆湯”。從民工食堂出來,習近平同志徑直走進民工宿舍察看。他一再叮囑隨行的施工單位負責人:“民工遠離家鄉、遠離親人,我們更要關心、愛護和體貼他們。要合理調整作息時間,盡量避開高溫時段高強度作業,確保民工健康,努力營造良好的施工環境。”
  習近平同志心系群眾、執政為民的作風首先源于他對人民群眾深厚的感情。他經常告誡我們“要像愛父母那樣愛老百姓”。他多次情不自禁地講起在延安插隊時與群眾打交道的一些親身感受,也時常對我們說:“一個干部,無論處在什么崗位,只要心系群眾,都可以做出一番事業來。”對人民群眾的這種深厚的感情基礎,成為習近平同志執政為民的不竭動力。習近平同志特別注重群眾對干部的評價。他說,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群眾的滿意是對各級領導干部工作的最好褒獎。2003年11月24日,他在《政聲人去后,民意閑談中》一文中指出:“領導干部要想真正在群眾心目中留下一點‘影’、留下一點‘聲’、留下一點印象,就要精心謀事、潛心干事,努力為人民多作貢獻,而絕不能靠作秀、取寵、討巧,博取一些廉價的掌聲。”他還多次指出:“認真實施關系億萬家庭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凡是為民造福的事一定要千方百計辦好”;“共產黨人的政績就是做得人心、暖人心、穩人心的事,就是解決群眾最關心、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樹政績的根本目的是為人民謀利益”。
  習近平同志堅持把幫扶困難群眾放到最突出的位置。他早年親身經歷過各種磨難,吃過各種苦頭,正是這些艱苦歲月的磨礪,使他從內在樸素的感情上深深體會到困難群眾生活的艱辛和不易。他經常對我們講:“做好幫扶工作,關鍵是各級領導的心中要時刻裝著群眾。”2004年2月6日,他在省紀委第五次全體會議上強調指出:“各級黨委、政府和領導干部,要真正了解廣大人民群眾在想什么、盼什么,有什么困難需要解決,主動地急民之所急、辦民之所想、解民之所憂。要深入基層、深入實際、深入群眾,尤其要深入到困難多、群眾意見多、工作推不開的地方去,同當地干部群眾一道分析矛盾、解決問題,為群眾誠心誠意辦實事,盡心竭力解難事,堅持不懈做好事。”
  習近平同志特別重視上訪的困難群眾。2005年2月3日,他在省委辦公廳總結表彰大會上講到:“做好信訪工作,重要的是要有為人民服務的火熱心腸。大部分到省里上訪的人,最起碼他自己認為是有冤無處伸,有苦無處訴,需要黨和政府為他作主,幫助解決問題。這里的復雜性就在于,有的確實是有冤有苦;有的則是他自以為有冤有苦,實際上于理于法都不符。因此,我們的信訪干部要懷著火熱的心去接待信訪群眾,認真甄別,妥善處理。對那些真正有冤情的,要為民伸張正義、主持公道;對那些無理上訪的,要耐心地進行說服教育,必要時通過執法部門來協助解決。”
  習近平同志還格外牽掛貧困偏遠山區的農民。2003年年底他到泰順的考察,就是典型例證。由于歷史地理等原因,泰順一直以來都是浙江縣域經濟發展最薄弱的地區之一。泰順的縣情有幾個特點:一是“最高”,縣城海拔約500米,全省最高;二是“最南”,縣域與福建交界,全省最南端;三是“最遠”,十幾年前汽車到泰順據說要繞過999個彎,雖然交通條件極大改善,但仍是全省到杭州、溫州最遠的縣;四是“最貧”,脫貧之前縣城找不到一塊足球場大的平地,一只青蛙一躍跳過三丘田,當時城鎮和農村居民收入為全省人均的三分之二左右。對于最窮最遠的泰順縣的扶貧工作,習近平同志時刻掛在心上。2003年12月10日到12日,他帶著我們陪同上海市黨政代表團到寧波、溫州考察。一結束,就立即從溫州轉到平陽、蒼南等縣,一直調研到15日。其中14日去了一直想去而未去成的泰順。在開座談會時,習近平同志指出:下山脫貧是推進人口集聚、加快城鎮化進程的有效途徑,務必抓緊抓好。在實施過程中要切實解決好下山農民的出路問題,讓他們搬得下、富得起。
  習近平同志講過:在日常工作中,有一類干部“眼光敏銳,見微知著,‘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防患于未然,化解于無形,開展工作有板有眼,縱橫捭闔,張弛有度,‘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這是領導藝術的最高境界”。在浙江工作期間,習近平同志就展現出如此高超的領導藝術,他以自身非凡的人格魅力、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和心系群眾的執政理念,使得各級領導干部和廣大人民群眾緊密團結在一起,為黨和國家的事業,為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奮斗。
  采訪組:在您看來,習近平同志在日常交往中是怎樣與身邊人打交道的?
  張曦:習近平同志為人處事非常平易近人,從不擺架子。平時,他常會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心得體會和一顆平常心與大家談工作、談思想。他身上有一種天然的親和力和非凡的凝聚力,基層干部和群眾同他一接觸,馬上會與他發生共鳴和互動,十分愿意向他掏心里話。
  我先談談他與老同志的交往。習近平同志十分關心老同志,非常重視老干部工作。他剛到浙江后的頭幾天,白天及幾個晚上都安排了工作。即便如此,從2002年10月13日晚到18日晚,他仍然擠出4個晚上看望了7位正省級老同志,認真傾聽他們對浙江省情的介紹和工作的建議。他經常給我們講:“老干部是社會的寶貴財富,是對我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作出重大貢獻的特殊群體。”“做好老干部工作,就是在做尊重歷史、維護歷史的工作”。“八八戰略”中關于“發揮八個方面優勢”的內容,就充分蘊含了習近平同志對歷屆省委、歷任老領導歷史貢獻的由衷肯定和優良傳統的繼承光大。
  習近平同志在浙江的6個年頭,每年都會出席正省級老同志座談會、副省級以上老同志通報會、省直老干部迎春茶話會,走訪慰問老同志,會見已故副省級以上老同志遺孀,解決他們生活上的問題,虛心征求他們對省委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習近平同志非常重視老年大學的建設和發展。到浙江不到3個月,2003年1月8日,他就出席了浙江老年大學新校奠基暨開工儀式,之后又兩次在老年大學作形勢報告。2003年11月,他在老年大學作報告,一開頭就說:“這個報告會,原來安排在4月下旬,由于非典影響推遲了;今年的重陽節和老年節又適逢國慶長假;今天一是看望各位老領導、老同志,二是向大家通報當前的國際國內形勢和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情況。”可以想見,他在異常繁忙的工作中是如何擠出時間專程來作這個報告的。2005年11月2日,他到省委老干部局調研時強調:“做好新形勢下的老干部工作,不僅要常抱敬老之心,還要善謀為老之策,多做助老之事。必須始終堅持服務為先、服務為本,明確工作重點,落實各項措施,真正做到政治上尊重老干部,思想上關心老干部,生活上照顧老干部,使老干部老有所學、老有所養、老有所為,不斷提高對老干部服務工作的質量和水平。”這幾年,我參加省里一些老同志的活動,很多老同志會不時講起當年習近平同志對他們的關心。習近平同志做事總是“有頭有尾”。2007年3月25日,中央宣布習近平同志調任上海市委書記決定后的第二天,他又去看望了在浙的正省級老同志,與他們一一話別。
  習近平同志的父親習仲勛同志與許多老同志結下了深厚的戰斗友誼。習近平同志非常敬重這些老同志,只要有他父親的戰友或戰友的遺孀來浙江,他都會去看望。2003年8月26日至28日,他率代表團到青海西寧等地考察,在滿滿的日程安排中還是抽出時間,請青海的同志陪同他專程探望父親當年的老朋友十世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堅贊的老母親。
  對于曾經和他一起并肩奮斗共事過的知青、同學、戰友、同事,習近平同志十分珍惜與他們的情誼。在浙江期間,每當有陜西、河北及福建等地的同志來調研或看望他,無論他工作多忙,都會抽出時間見他們。有時白天沒空,就趕在清晨或晚上去見。在看望他們的來回路上,習近平同志會情不自禁地與我們講起那些難忘的往事。他很念舊情,同時又堅持原則。他提醒我們:接待時要有原則,萬一有提出不合理要求的,要做好工作,決不能礙于我的面子隨便答應。回想當年,其實我們從沒有碰到過他提醒的這種“萬一”的事。因為凡與他工作或交往過的同事、朋友,誰都知道他待人真誠,但也從不違背原則。
  習近平同志對待身邊工作人員的態度也是非常真摯的。彭麗媛同志在北京工作,偶爾才來杭州,省委辦公廳就成了習近平同志的“家”,我們幾乎天天都與他在一起,他總是那么親切地關懷大家。下基層時發現有同志生病了,就囑咐及時休息,回到駐地還關心地問他吃過藥沒有。在我印象中,習近平同志除了在大會上嚴肅要求大家之外,從未見他疾言厲色地批評過某個人。跟隨他工作的日日夜夜,雖然任務繁重,標準很高,但大家都覺得很快樂。
  采訪組:浙江大學是習近平同志的聯系單位。您調任浙大黨委書記后,他曾在浙大主持了一次省委常委會,請您講講這段經歷吧!
  張曦:就我所知,解放后在浙江省委常委會的“會議史”上,極少有在省委大院外召開常委會議的。習近平同志主持省委工作期間,在外面召開過兩次。一次是2004年,為堅決貫徹中央宏觀調控決策,在寧波召開的。還有一次就是2005年9月在浙江大學召開的。現在的浙江大學是1998年由原浙江大學、杭州大學、浙江農業大學、浙江醫科大學四校合并而成。中央和省委一直對新浙大寄予厚望,為使浙大率先建成世界一流大學,國家和省里在各方面給予了大力支持。
  2004年7月,浙大原黨委書記張浚生同志因年齡原因退出領導崗位,組織決定調我到浙大工作。調任前,習近平同志找我談話,說:“你到浙大先做好調查研究,有困難找我,條件成熟時我到浙大開一次會。”我調到浙大后,立即深入各院系各部門調研。幾個月下來,對浙大有了比較全面深入的了解。
  2005年9月23日下午,習近平同志帶領全體省委常委及相關人員來到浙大。這是他第十四次來浙大。大家首先參觀了浙大“西遷辦學歷史陳列展”。習近平同志走到浙大西遷廣西宜山的圖片前,停住腳步,對各位常委講,當年國難當頭,國學大師馬一浮寫出“樹我邦國,天下來同”的校歌歌詞,很有深度;看到浙大師生協助護送文瀾閣《四庫全書》至貴州地母洞的圖片前,他又停下來給大家說,他曾在報紙上讀到過詳細的事跡,為保護中國傳統文化,浙大做了一件功德無量的事;在參觀浙大學者學術成果的“浙大文庫”時,他介紹了詞學大師夏承燾的籍貫,還講了著名敦煌學研究學者姜亮夫的成就;步出文庫時,他又對身邊的同志說,百年浙大“桃李芬芳”,強調“欲知大道,必先為史”。
  參觀之后,習近平同志主持召開省委常委會。他先是聽取學校的匯報和各位常委的發言,然后發表講話。他說,浙大是一所具有悠久歷史和光榮傳統的百年高等學府。在100多年的歷程中,浙大大力發揚求是學風,切實履行育人責任,桃李芬芳、碩果累累,不愧是科學精神的弘揚者、優秀人才的培養者和人文精神的薪火相傳者。四校合并以后,浙大很好地把握歷史性的發展機遇,學校的教學、科研、改革、發展都上了一個新臺階,各項辦學指標在全國高校中名列前茅,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穩步邁進。中央有關領導同志和教育部都對浙大的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省委省政府對浙大的工作也是滿意的。
  習近平同志講到,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是一個長期的、動態的過程,在我國還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條件下,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更具有艱巨性和復雜性。我們既要看到內在基礎堅實、外部條件較好、面臨機遇難得、發展前景很好,也要看到挑戰依然存在、困難還有不少、任務十分艱巨。浙大必須朝著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總目標和“立足浙江、面向全國、走向世界”的總要求,鎖定目標不動搖,加快步伐不停頓,扎實工作不松勁,堅定不移地向著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邁進。
  他展開講了四個問題。首先,要育人為本,質量立校。要把“育人”作為大學的首要任務,把“培養什么人”作為根本性問題,把“如何培養人”作為高校的永恒主題。要牢固樹立“學校教育、育人為本”的指導方針,把育人放在高校各項工作的首要位置,融入各個方面,灌注教學、科研、社會服務各個環節,努力形成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
  第二,要師資為基,人才強校。浙大提出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從一定意義上,重點是“強師”。一流大學的標志,不在于一流的大樓,而在于一流的大師。要堅持引進和培養兩手抓,用超常規的辦法引進和培養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學術大師和重點學科帶頭人,造就一批具有創新能力和發展潛力的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和學術骨干,建設一批特別能戰斗的創新團隊和優秀群體,特別是要加大青年教師的培養力度。
  第三,要發揮優勢,特色興校。浙江大學生于浙江、長于浙江,浙江的自然環境、悠久歷史、文化傳統、風俗民情和經濟社會發展,無不對浙江大學形成特色產生重大影響。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浙江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許多方面走在了全國前列,為浙江大學走向世界創造了有利條件,帶來了良好機遇,可以說這也是浙江大學的一大優勢所在。要充分發揮綜合優勢、學科優勢,既包括通過推進各學院、各部門開放式辦學和開放式科研,推動學科的交叉融合、優勢互補,從而發揮綜合優勢、整體優勢,又包括在文史哲或理工農醫等一些學科上達到國內頂尖,甚至世界一流。
  第四,要服務社會,合作辦學。建設世界一流大學與為浙江發展服務,是完全統一的。“立定腳跟,背后青山飛不去”。只有更好立足浙江,才能更好面向全國、走向世界。浙江全省上下在深入實施“八八戰略”、全面建設“平安浙江”,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前基本實現現代化的進程中,為浙大顯身手、作貢獻、促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平臺和眾多的機會。
  會議快結束時,習近平同志明確表示,省委和杭州市過去制定的支持浙大的政策不變,對于省內其他高校在高教園區享受的優惠政策也同樣給予浙大。相信隨著浙江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綜合實力的增強,省委省政府和杭州市委市政府對于浙大的支持力度將不斷加大。
  那次省委常委會后,習近平同志又以大量具體實在的措施支持浙大發展。學校黨政辦公中心和各學院相繼搬進成為主校區的紫金港,西區成功征地2660余畝,為浙大的融合發展發揮了更大作用;學校先后建成84萬平方米的教職工住宅,大家喜氣洋洋地搬進了新居;杭州市給予浙大在征地補償等方面的優惠政策一一到位,學校發展邁入新的階段。
  在浙大人看來,這次省委常委會,是省委領導集體的現場辦公會,更是一次加快推進浙大向世界一流大學邁進的動員會和誓師會。會議結束后,全校上下立即召開各類會議,認真學習習近平同志的重要講話,校班子和廣大師生紛紛表示,習近平同志為浙大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繪就了美好而又清晰的藍圖,我們一定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干。
  2007年3月24日,中央宣布習近平同志調任上海市委書記。26日,習近平同志給浙大寫了一封滿含深情的信。他高度肯定了這幾年浙大取得的優異成績,同時又寫道:“浙江大學是我的聯系單位,我始終牽掛著浙江大學的發展和進步。我每年都會到校園里走一走,與師生們聊一聊。浙江大學對我的工作一直非常支持,在此謹表感謝。因日前中央決定調我到上海任職,未能與廣大師生見面話別,借此表示問候。”最后他又熱情地勉勵我們:“祝愿浙江大學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學!”
  采訪組:我們了解到,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間多次走進高校及黨校作報告。請您介紹一下這方面情況。
  張曦:習近平同志對高校和黨校工作非常關心重視,不僅經常到學校考察調研,更與師生、學員深入交流。記得他剛到浙江就給我們講,每年爭取到大學或黨校作一次報告,時間可以安排在開學初。從2003年到2007年,習近平同志連續5年為高校和黨校師生作過5場報告或講話,每一次都是高度重視、充分調研、精心準備,報告會前還會通過分管省領導、省委辦公廳、省委組織部、省教育廳以及學校等多個渠道多種途徑,詳細了解高校及黨校的最新動態和師生關心的問題。
  第一次是2003年9月28日,新學期開學不久,習近平同志來到浙江大學玉泉校區,與同學們交流國內外形勢和浙江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他特別詳細介紹了“八八戰略”。報告會快結束時,他說,浙江是個干事業的地方,是個出人才的地方,也是人才成長的好地方,為大學生施展才干、實現抱負提供了廣闊舞臺。很多同學聽了這場報告,都萌生了畢業后留在浙江發展的想法。
  第二次是2004年9月7日,習近平同志來到省委黨校,在秋季開學典禮上以“領導干部要牢固樹立正確的政績觀”為主題發表講話。當時國家加強宏觀調控,嚴肅處理了江蘇鐵本鋼鐵有限公司違法違規建設問題,轟動全國。他針對一些干部中出現的畏難情緒指出,領導干部追求和創造政績,應該符合實際、遵循規律。要堅持立足當前與著眼長遠相結合,筑牢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要堅決貫徹中央宏觀調控一系列重要舉措,切實把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有機結合起來;要堅持局部與全局相結合,鞏固和發展全局一盤棋的良好局面。就全國而言,浙江是局部,浙江必須服從全國這個整體;就浙江而言,各市縣、各部門又是局部,要服從全省這個整體。他通過這場報告,進一步引導來自全省各地的許多縣(處)級干部學員認清形勢,統一思想,從而振奮精神,迎難而上。
  第三次是2005年6月20日,習近平同志在省人民大會堂圍繞“理想·價值·人文精神”,作“同大學生談人生”的主題報告。他強調,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大學生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國的未來,也是家庭的期待,希望同學們珍惜校園的學習和生活,好好學習,好好做人,將來真正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成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合格人才。他結合自己的人生閱歷,以精辟的理論闡述和真切的人生感悟,語重心長、深入淺出地給大學生傳授做人的根本道理,上了一堂生動的政治課和深刻的人生課。
  第四次是2006年9月27日,習近平同志來到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以“繼承文化傳統,弘揚浙江精神”為主題為師生們作形勢報告。他指出,源遠流長的浙江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博大精深的浙江文化精神是浙江人永不褪色的“精神名片”,浙江文化經濟交融互動,是浙江經濟社會發展的最大亮點。浙江精神是在浙江這塊豐厚土地上生長、發展起來的寶貴精神財富,是不同時期、不同領域的浙江人共同奮斗的結晶。作為浙江精神重要組成部分的“求是精神”,是百余年來浙江大學辦學理念的濃縮和凝煉,是浙大人“以天下為己任、以真理為歸依”崇高追求的高度概括。“求是精神”不僅是浙江大學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全省教育科技戰線乃至全省人民的寶貴精神財富。在新的發展階段,要繼續發揚光大浙江精神和“求是精神”。
  第五次是2007年3月1日,習近平同志在省委黨校春季開學典禮上,以“全面加強領導干部作風建設,做踐行八個方面良好風氣的帶頭人”為主題作了報告。根據他的指示,之前省委專門下發通知,對領導干部作風建設作出部署,省委常委會在春節前又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全面檢查作風方面存在的問題,研究整改措施,明確努力方向,推進省級領導班子的作風建設。春節后第一個工作日,省里又全面部署開展“作風建設年”活動。這次在省委黨校作報告時,習近平同志結合個人的學習、思考和體會,要求領導干部經受起各種各樣的考驗,不僅在大是大非面前把握住自己,也要在日常小事和生活細節上守住底線,確保“大道”不偏離、“小節”不喪失,切實做到慎獨、慎欲、慎微、慎交友。這場報告給黨校老師和學員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每次報告會結束后,習近平同志都叮囑我們,一定要了解老師和同學們的真實感受,要通過各種方式聽取大家的反映,廣大師生提出的好的建議和想法要吸收到制定高校的政策中去。
  采訪組:習近平同志作報告是什么樣的風格和特點?
  張曦:習近平同志學養深厚,視野開闊,作報告往往通過生動的故事把問題講清講透。他常常即興發揮,既講古人的故事又講當代人的故事,既講外國人的故事又講中國人的故事,既講別人的故事又講自己的故事,每次報告都是語重心長,娓娓道來。我就具體講講習近平同志2005年為高校師生作報告的情況。
  在與大學生談人文精神時,習近平同志談到《大學》《孟子》《資治通鑒》《思想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中外名著,講到列寧、斯大林、車爾尼雪夫斯基、愛因斯坦、曹操、楊萬里、狄仁杰、三劉(劉邦、劉秀、劉備)、鄭和、林則徐、李鴻章、梁啟超、魯迅、蔡元培、蔣夢麟、馬寅初等中外名人,講到項羽和劉邦爭霸的故事,講到錢塘堤官和定海三總兵事例,講到浙江大學西遷的艱苦歷程。他用歷史人物的故事勉勵學生們要從年輕時起培養一種人文情懷,把個人的發展與國家的前途命運緊密聯系起來。習近平同志還講到一個“大寫的人”的概念,說蔡元培先生是我國現代最卓越的教育家之一,曾兩度擔任北大校長,畢生倡導美育,主張文理溝通、“五育”并舉。毛主席稱其為“學界泰斗,人世楷模”。蔡元培心目中的培養目標,就是一種“大寫的人”,一種全面發展的有著健全人格的人。習近平同志希望當代大學生也要做這樣的“大寫的人”,當代育人者也要把培養“大寫的人”作為立學目標。
  在鼓勵大學生培養寬容精神時,習近平同志講了“宰相肚里能撐船”的故事。他說,記得《資治通鑒》里記載,武則天時代的宰相婁師德以仁厚寬恕、恭勤不怠著稱。有同僚罵他是鄉巴佬,他笑著說:我不當鄉巴佬,誰當鄉巴佬?后來狄仁杰升了宰相,也有看輕前任的意思,瞧不起婁師德,想把他排擠出朝廷,婁師德也不計較。后來武則天就問狄仁杰:婁師德有德才嗎?狄仁杰說不知道。武則天又問:婁師德有沒有知人之明?狄仁杰說不見得。武則天就說,我之所以了解你,正是婁師德舉薦的。狄仁杰聽了慚愧不已,終于明白什么叫做“宰相肚里能撐船”,他后來也成了一代名相。
  在鼓勵大學生應該在實踐中培養堅定的理想信念時,習近平同志講到,宋人楊萬里有一首登山詩:“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錯喜歡。正入萬山圈子里,一山放過一山攔。”他說,人生在世,就如登山,從來不會一帆風順,總會面臨各種考驗。特別是對大學生來說,既會有“春風得意馬蹄疾”的喜悅和鼓舞,又會有“拔劍四顧心茫然”的焦慮和迷茫。有的人在迷茫中走向邪路,有的人在挫折前失魂落魄。因此,關鍵要有一種信念來支撐自己、把握自己,增強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否則,再好的環境照樣會走彎路。
  在講到個人理想與國家民族的共同理想時,習近平同志講到,相傳釋迦牟尼曾問他的弟子:“一滴水怎樣才能不干涸?”弟子們面面相覷,答不上來。釋迦牟尼說:“把它放到大海里去。”個人再完美,也就是一滴水;一個民族的理想就是汪洋大海,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在談到責任感時,習近平同志要年輕人對自己負責,對自己怎樣成人、成才,做人、做學問負責。他引用梁啟超的話勉勵同學:“凡屬我應該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夠做到的,我對于這件事便有了責任,凡屬于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現在的自己和將來的自己立了一種契約,便是自己對于自己加一層責任。”他像家長一樣,語重心長地對同學們說要對親人負責,懂得怎樣去關心、愛護自己的親人,懂得怎樣去減輕和分擔父母的種種負擔和憂慮,懂得怎樣以自己的成長和進步來增添親人的喜悅與家庭的歡樂,當時很多同學聽了都非常感動。
  采訪組:習近平同志作為浙江省委書記,在與大學生談“弘揚浙江精神”時,一定有深刻獨到的理解。請您也介紹一下2006年那次形勢報告吧。
  張曦:習近平同志2006年為浙大師生作的那場形勢報告,簡直就是一部關于浙江文化簡明扼要的生動教材,讓人聽了能夠自然生發出對浙江的熱愛。
  在談到浙江文化精神時,習近平同志深有感觸地說道:“浙江的發展之所以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取決于很多因素,最根本的還是人的因素,確切地說是文化的因素在起作用。浙江文化是引領和推動浙江發展的最深層次的原因,這也是我到浙江工作后體會特別深的一點”。他希望同學們對浙江文化能有深刻的了解,他在報告會的開頭說道:“在座的各位同學,有的是生于斯、長于斯的浙江人,有的是從外地考到浙江的大學來學習。不管是不是浙江人,現在浙江的大學里上學,很多人都會向你了解:‘浙江怎么樣?’這一句話很簡單,但要回答好這句話,就不一定容易,因為從你的回答里面,可以看出你對浙江到底了解有多深。”習近平同志給大家講了一個又一個精彩的小故事。如在講浙江人興利富民始終堅守講義守信的品行和操守時,他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浙江人篤信‘義利雙行’‘義利并立’‘以利和義’的信條,形成了誠實守信、一諾千金的儒商文化。全國聞名的百年老店胡慶余堂,大堂內掛著的是‘戒欺’的牌匾,告誡員工牢記誠信經營;大堂外掛的是‘真不二價’招牌,接受客戶的評定監督。浙江工商業者一向以其勤勉誠信的優秀品行,開銀行,辦企業,建商會,在中國近現代工商業發展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影響。寧波幫創下了50個全國第一的驕人業績,湖州商人中產生了俗稱‘四象八牛七十二條金獅狗’的工商巨子。”
  在講浙江人謀發展求富強始終不忘和諧發展時,習近平同志說:“中華民族向來有人我共生、天人合一的共同情懷,與人、與己、與自然、與社會和諧共進的發展理念在浙江人民的生產生活實踐中得到了充分體現。當我們觀覽河姆渡原始藝術中那些馴服的豬羊、矯健的飛鳥、顆粒盈實的稻穗、生機蓬勃的花卉、如火如荼的太陽等紋飾、雕刻,不難感受到河姆渡人熱愛自然、贊美自然和融入自然的美好情愫。白蛇傳中人妖愛情的感人,梁祝故事里雙人化蝶的美幻,無一不是這一情懷的民間表達。浦江鄭氏義門十五世同在一堂,歷宋、元、明三代,長達330余年,孝義持家,名冠天下,被贊為‘江南第一家’。這可以說是人我共生的典型注腳。現代經濟學家、社會活動家馬寅初高度重視人口與環境的和諧發展,大聲疾呼要根據經濟發展控制人口增長,其實質也是追求和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
  在講到浙江人“剛正堅貞、堅韌不拔”時,習近平同志說:在國家危難、大廈將傾之時,總有剛正堅貞的浙江人挺身而出,甚至不惜以身殉國:陸游“位卑未敢忘憂國”;于謙“要留清白在人間”;忠臣方孝孺不畏強權;名將戚繼光勇抗倭寇;大儒劉宗周絕食殉國;張煌言抗清不屈;“定海三總兵”葛云飛披甲上陣;更有“鑒湖女俠”秋瑾“夜夜龍泉壁上鳴”的詩句,激勵了無數中華兒女以天下興亡為己任;骨頭最硬的魯迅,沒有絲毫的奴顏媚骨,對敵人“一個都不寬恕”,對青年卻“俯首甘為孺子牛”。
  在談到浙江文化經濟交融互動,是浙江經濟社會發展的最大亮點時,習近平同志說:善于用文化的內涵包裝和經營產品,是浙江人以文化的方式發展經濟的首要特征。比如,浙江人善于“文化搭臺、經濟唱戲”,柑橘節、楊梅節、毛竹節、絲綢節……產品是如此,城市也是如此。“經營城市”的理念在浙江已非簡單的房地產開發,而是包含了傳統文化的保護開發利用,生態環境的規劃建設,教育事業和文化產業的拓展等更為復雜、更為深奧的內容。在文化興市的理念下,有了烏鎮、南潯、西塘等“江南水鄉”的韻味,有了臨海“江南長城”的復古,有了紹興、杭州等歷史文化名城的興盛……也有了旅游業帶來的成千萬上億元的收入,以及由其凝聚起的“人氣”和經濟景氣度。
  再如,講到誠于合作、敢于闖蕩、善于發展的“浙江人經濟”時,習近平同志說:改革開放伊始,浙江人做生意四海為家,堅信生意無地域,市場無疆界,只要有錢賺,管它東南西北中。于是乎,大江南北,到處活躍著新時代的浙江人。如人所說:“有井水的地方就有生意可做,而有生意可做的地方,必有浙江人”;“世界上有市場的地方就有浙江人,有浙江人的地方就有市場”。在巴黎的“溫州街”,在13區至14區住的華人大多是溫州人,聽到的都是溫州方言,甚至當地的“公務員”也不得不說溫州話。有人將這個現象稱為“浙江人經濟”。
  習近平同志通過上面一個又一個小故事,給即將走上人生新征途的同學們講了一個樸素而又深刻的道理:“作為一個普通的經歷者,因為你有過在浙江上學的經歷,將來許多人還要在浙江創業和生活,就起碼要對當地的經濟、社會、歷史、文化和人民生活情況有一定的了解。特別是對一名大學生的要求,就是既要讀好課堂上的書,又要讀好社會這本書,要了解浙江、熱愛浙江,進而了解我們偉大的祖國和偉大的民族,激發起應有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自信心。”
  采訪組:習近平同志當時是省委書記,聽眾是大學生,是基層干部,他是怎樣拉近與聽眾距離的?
  張曦:坦誠相待,推心置腹,是習近平同志報告的鮮明特點。他沒有絲毫高高在上的道德說教,總是能一下子拉近與聽眾的距離。有一次,他在報告中隨口講出當時高校里流傳的一句順口溜:上課一排全睡,打飯從不排隊,短信發到欠費,逃課成群結對,戀愛談到反胃,考試基本不會,聽得全場師生都笑開了。在和大家談人生問題時,習近平同志說:“今天,我不是來給大家說教、訓話的,而是想作為同學們的長輩,作為一個過來人,結合自己的人生感悟,同大家交流、共勉。”“給自己出了這個題目之后,我也在深入地反省自己的人生歷程。我覺得:雖然人生道路很長,但關鍵處只有幾步;雖然人生問題很復雜,但要害在于把握住最基本的東西。每個人的人生各有不同,但不同的人生,有一些基本的東西是每個人都需要認真把握的,比如理想信念、價值觀、責任感、人文精神。”
  習近平同志在談到“大學生應該正確把握自己的人生目標”時講起自己的故事,說:“我年輕的時候是非常勤奮的。我覺得世界上少有特別聰明的人,成功的經驗就是笨鳥先飛,勤能補拙。魯迅先生說,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我像你們這么大的時候,甚至比你們還小、只有15歲時,就到陜西延安地區下屬的一個山溝溝里插隊落戶。那個時候政治決定一切,而我在政治上已被判‘死刑’。……即便如此,我也沒有自暴自棄。雖不得兼濟天下,也要獨善其身;雖無以治國平天下,也應修身齊家。一物不知,深以為恥。為此,我在放羊時帶上書,在窯洞的油燈下埋頭苦讀,甚至還涉獵軍事書籍,早上起來吐出的痰都是黑的。我深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當年所學的很多知識直到今天還管用。”
  在談到“培養吃苦的精神”時,習近平同志說,浙江自古是臥薪嘗膽之地,人文薈萃之鄉,浙江人人不怕吃苦。改革開放初期,浙江人就曾走遍千山萬水、說盡千言萬語、想盡千方百計、歷經千辛萬苦。他還說自己也是苦出身,對浙江人不怕吃苦的精神感同身受。
  在鼓勵大學生在實踐中培養堅定的理想信念時,習近平同志回憶起自己小時候受長輩的影響,家里老是吃面,以至于家里的廚師都被人笑成是面條師傅。后來,他在農村也學會自己揉面。他說,人進入社會的過程就如同揉面粉的過程。面粉加上水揉一下,然后一捏,很容易散開,但你繼續揉,揉了千遍萬遍后,它就再也不會散開,你給它拉長了,它也不會散架,反而變成了拉面,這是因為它有了韌性。人走上社會,就像面粉一樣被社會不斷地搓揉,剛開始可能會散架,但你信念堅定,受得了壓力,越揉反而越韌,最后變得非常有韌性,再也不怕搓揉。
  有一次,習近平同志在報告中講到一位河南籍的農民工李學生,在溫州務工期間勇救兒童,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他評價李學生是一個作為平凡之人而作出不平凡壯舉的英雄,他見義勇為的表現不是偶然,是做人的理想和價值在關鍵時刻的表現。他雖然是一個平凡的農民工,但卻是一個高尚的人。習近平同志借此勉勵青年學生把自己的理想內化為心靈的堅守和生活的航標,樹立并實踐高尚的理想信念,努力成為一個高尚的人。
  在講到交朋友時,習近平同志告誡領導干部要擇善而交,多交一些益友、諍友,而不是酒肉朋友。習近平同志說起在福建的時候,臺商很多,他就經常跟領導干部講,要親商愛商,但要注意分寸,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要慎同餐、慎同行、慎同事,做到“君子之交淡如水”。他還說,領導干部要學會拒絕,學會包公的“黑臉”,不要被人情和面子所累,真正做到“心不動于微利之誘,目不眩于五色之惑”,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
  對于年輕的大學生,習近平同志希望他們樹立為人民服務的觀念。他講到在延安農村插隊時與群眾打交道的一些親身感受:“我的成長始于陜北。插隊時離群眾最近,7年的經歷使我受益匪淺,為成長進步打下了比較好的基礎。也是同樣原因,1982年,我主動要求從中央機關再次到基層去,到群眾中去。我說要像愛父母那樣愛老百姓。”他說,自己最深的一個人生體會就是,最難時最大的靠山是人民群眾,一是不信邪,在你最需要時伸手援助;二是教你做人做事長見識,實事求是精神來自于群眾,看干不看說;三是具有堅韌不拔、吃苦耐勞的精神,做事沒有浮躁之心。
  幾天前,我和浙大的一位年輕老師交流,她說最近讀了《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忍不住感動得落淚。巧合的是,她在2005年正讀研究生,那年6月聆聽過習近平同志的報告。回憶起當時場景,這位老師說有兩個“沒想到”:一是沒想到身居要位、日理萬機的領導竟有如此之高的人文素養,大量的故事、大量的數字信手拈來,演講時基本脫稿;二是沒想到他列舉自己的生活經歷如此坦率,小小年紀下鄉鍛煉,但不隨波逐流,正確把握自己的人生目標。
  俗話講:“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十幾年過去了,習近平同志當年那些樸素話語、殷殷期望,猶如涓涓細流,始終流淌在浙江人的精神血脈之中。

(責編:吳楠、任一林)
相關專題
· 《習近平在浙江》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