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洲日韩综合二区,国产成人无码中文理论,日韩精品日韩字幕亚洲区,国产成人热舞在线观看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大運河畔譜新篇——江蘇省淮安市奮力推進高質量發展

2019年12月06日14:59    來源:經濟日報

原標題:大運河畔譜新篇

2013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出席江蘇代表團討論時深情囑托:淮安人杰地靈,是周總理的家鄉。把周總理的家鄉建設好,具有象征意義。

牢記總書記囑托,建好周總理家鄉。近年來,淮安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以一個個精彩畫面鐫刻時光卷軸,加速擁抱崛起江淮的夢想……

強交通

回顧淮安的歷史,人們就會深刻理解交通與這座城市榮辱沉浮的緊密關聯。明清之際的淮安,是“南船北馬舍舟登陸”之要沖,享漕運中心等“五大中心”之榮光。這樣的城市榮光,根植于以京杭大運河為主干的水運繁華。但到了晚清,運河漕運被海運、鐵路先后替代,淮安也逐漸從融南匯北的“運河之都”淪為無所依憑的“腹地淮安”。

正基于此,把對外開放大通道建設的突破跨越放在首位,是淮安毫無異議的發展思路。今年9月20日,江蘇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婁勤儉在淮安宣布寧淮城際鐵路建設開工。寧淮鐵路的建設,意味著淮安將全面融入南京“1小時交通圈”。

今年7月9日,隨著淮安市委書記姚曉東宣布航線正式開通,一架滿載電子產品和郵件的貨機從淮安漣水機場起飛,2小時后降落在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從2010年通航到今年全貨機航線開通,淮安機場經歷了“N級跳”:從國內支線機場到國際空港再到精心打造航空貨運樞紐;旅客吞吐量從幾十萬人次到150萬人次;機場建設從一期二期到三期……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淮安交通迎來了跨越式的突破。1992年,淮安第一條高等級公路——寧連一級公路“馬武段”正式開工,淮安迎來高等級公路;1998年,首列火車從新沂出發,駛達淮陰,結束了這座城市“地無寸鐵”的歷史;2000年,京滬高速公路“沂淮江段”通車,淮安有了史上首條高速

公路;2010年,漣水機場迎來首架客機降落;2015年12月,連淮揚鎮、徐宿淮鹽兩條高鐵全面開工,淮安高鐵夢圓夢在即……

告別了沒有高等級公路、沒有鐵路、沒有航空的歷史,淮安蛻變為一個橫連東西、縱貫南北、立體延伸、通達全國、覆蓋城鄉、高效便捷的區域綜合交通樞紐。

興產業

淮安曾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城市,工業主要以煙酒和一些傳統工業為主,“蘇北腹地”“農業大市”是淮安留給外界的標簽。直到1991年,第二產業增加值才首次超一產。2013年以來,淮安持續聚力發展以工業“4+2”、服務業“4+3”、農業“4+1”為重點的優勢特色產業,電子信息、食品產業產值先后突破千億元大關。2015年,淮安第三產業增加值首次超二產,三次產業比重實現了從“一二三”到“二三一”再到“三二一”的歷史性跨越。

今年8月26日,2019淮安國際半導體產業論壇正式發布了“溥元611”產品——基于相變材料的2兆位可編程只讀相變存儲器。據介紹,這是國內首款商業化量產的相變存儲產品。

這是淮安半導體產業挺進行業中高端的集中體現,更是淮安產業加速發展的成果展現。

2018年11月2日,敏安汽車工廠竣工儀式暨全球合作伙伴大會在淮安基地舉行,標志著其正式具備了整車系統生產制造的能力。除敏安電動汽車,近年還有思迅新能源汽車、駿盛新能源、實聯長宜、上淮動力等一批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項目落地,一個“無中生有”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在淮安蓬勃發展。

今年前三季度,淮安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3%,高于全省2.3個百分點,增速排名全省第三、蘇北第二。2018年,全市服務業增加值增長8.8%,居全省前列。

農業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步伐不斷加快,以“盱眙龍蝦”“洪澤湖螃蟹”“淮安大米”“淮安黑豬”“淮安紅椒”等為代表的綠色生態品牌農業,成為淮安現代農業發展的新“代言人”。特別是“盱眙龍蝦”享譽國內外,成為中國水產第一品牌。

在2018年產業競爭力百強城市榜單中,淮安在中國先進制造業城市發展指數排名中位列全國城市第33名。

優環境

2018年10月,國務院正式批復《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標志著淮安首倡的淮河生態經濟帶上升為國家戰略。從此,淮安告別了無國家戰略直接覆蓋的歷史。

1986年,淮安(時為淮陰市)被國務院列入對外開放地區,開啟了開放發展的新征程。近年來,從眺望外面的世界,到走出去感知外界的脈動,再到主動謀劃開放發展新戰略,淮安在與外界日益頻密的互動中,不斷調整定位,重新構建發展的新空間、新格局、新戰略。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從一批批外資項目落地到臺資高地加速崛起,從外貿逆勢上揚到本土企業揚帆海外,從開發園區平臺創新轉型到城市形象品質迅速提升,在開放發展理念指引下,淮安創新優化營商環境,堅定不移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

臺資集聚高地的異軍突起,是淮安推進對外開放中最亮麗的風景。2006年,以世界500強富士康科技城落戶為開端,淮安吹響了臺資集聚高地建設的號角,經過10多年的不懈努力,實現了從體量小、層次低、產業散,向體量大、層次高、產業全的快速轉型。截至目前,全市累計設立臺資項目近1300個,總投資190多億美元。產業分布已拓展到現代農業、科研、生物醫藥、現代服務業等諸多領域。目前,淮安已構建“南有昆山、北有淮安”的臺資集聚新格局,獲批大陸唯一臺資企業產業轉移集聚服務示范區,連續7年被電電公會評為臺商投資的“極力推薦城市”。

面對江淮生態經濟區、淮河生態經濟帶、大運河文化帶、航空貨運樞紐“一區兩帶一樞紐”建設疊加交匯的重大機遇,淮安正積極對接主動融入國家戰略,提出“東融西拓、南聯北接”思路,新的戰略目標應運而生——加快建設成為江蘇綠色發展的示范區、淮河生態經濟帶的引領區和蘇北重要中心城市。

重生態

一城運河水韻,千年詩畫淮安。2019年央視中秋晚會在淮安舉辦,淮安向全球華人展示了“厚重、清新、熱情、包容、開放、向上”的氣質。“親身領略運河之都的古老與繁華,感受文化名城的底蘊與內涵,體驗水韻淮安的清新和秀麗,品嘗淮揚美食的精妙與味道……”一時間,淮安被刷爆朋友圈。

綠色生態是千里長淮最動人的色彩,湯湯淮水是淮安人世代繁衍生息的血脈。近年來,淮安這座四河穿城、五湖鑲嵌,被譽為“漂浮在水面上的城市”,深刻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思想,堅持生產、生活、生態“三類空間”的有機統一,堅持城市環境生態化和鄉村生活城鎮化的有機統一,堅持經濟生態化和生態經濟化的有機統一,堅持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的有機統一,探索出一條適合區域實際的生態文明建設新路徑,先后獲得“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國家生態市”“全國優秀旅游城市”等諸多“綠色名片”。在江蘇省生態文明建設百姓滿意度調查報告中,淮安生態文明建設百姓滿意率排名居全省前列。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淮安人的幸福遠不止享受了“生態福利”。淮安市委、市政府始終把民生需求作為根本導向,每年將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0%以上、新增財力四分之三以上用于保障改善民生,滾動實施為民十件實事,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深入開展“創富淮安”“全民創業,淮商崛起”等專項行動,促進各類人群多渠道就業創業,營造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濃厚氛圍,城鄉居民收入實現大幅增長。創新“陽光扶貧”機制的同時,教育、醫療衛生、文化等各項民生事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學在淮安”“醫在淮安”品牌影響力日益增強;“六位一體”社會治理體系建設成效顯著,“陽光信訪”“透明食藥監”“1+3”安全生產監控模式等經驗在全國推廣,全市社會大局始終保持和諧穩定,百姓獲得感幸福感與日俱增。

以包容天下之胸懷,逐崛起江淮之夢想。淮安,正奮勇挺進高質量跨越發展新征程,闊步邁向高水平全面小康社會。(本報記者 薛海燕 通訊員 姚莉莉 容菲)

(責編:王靜、常雪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云”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