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9月27日09:16 來源:光明日報
胡仁宇 新華社發
1949年,18歲的上海交通大學大二學生胡仁宇申請換專業——從電機系轉到物理系。他認為,剛剛誕生并將迎來大建設的新中國,需要更多理科方面的人才。翌年,他又轉學到清華大學物理系。在那激情燃燒的年代,每個人都想著把貧窮落后的舊中國改造為美好的新中國。胡仁宇的想法也很簡單:自己的前途始終要和國家的命運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1952年,胡仁宇從清華大學物理系畢業,進入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所工作。在這里,前輩科學家們為胡仁宇打開了核科學研究的大門。他們為胡仁宇這些剛入所的年輕人講授核物理、量子力學等方面的知識,進行核物理相關的實驗輔導,胡仁宇由此真正開始接觸核科學。之后,胡仁宇被分到實驗組,開始接觸核技術研究實驗工作。許多科學發現和科技發展,都建立在實驗的基礎上,核科學與原子彈研制也是如此。
1956年8月,胡仁宇赴蘇聯科學院列別捷夫物理研究所攻讀研究生。1958年7月,胡仁宇回國時,第二機械工業部副部長、核物理學家錢三強告知他:不要再回蘇聯學習,馬上到二機部九局報到。二機部當時負責我國原子能事業的建設和發展,以研制核武器為主要任務。
胡仁宇來到二機部九局,接到一個任務:和王方定一起組建中子物理與放射化學實驗室。當時,蘇聯與中國簽訂協議,援助中國研制核武器。然而,好景不長。1959年,蘇聯撕毀協議,中國只能“自己動手,從頭摸起”,自力更生研制原子彈。
在王淦昌、朱光亞、何澤慧、劉允斌等老科學家的指導下,胡仁宇和王方定、賴祖武等同事一道,帶領一批年輕大學生夜以繼日地投入科研工作中,用較短的時間、較低的成本和較高的效率,建立了中子物理與放射化學實驗室,完成了中子源的制備、脈沖中子的測量和臨界質量的測定,圓滿地完成了原子彈試驗前這個領域應該承擔的任務。
1963年,根據原子彈試驗的實際需要,胡仁宇與眾多科研人員遷往青海某核試驗基地。胡仁宇與同事們研制的核心部件,被成功地裝配在我國第一顆原子彈上,為第一顆原子彈的核爆試驗提供了保障。原子彈核爆試驗成功后,胡仁宇和唐孝威等人又投入到我國第一顆氫彈的研制工作中。其中,胡仁宇在核爆近區測量某高難度技術方案的審定和實施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胡仁宇參加了10多次核試驗,組織領導了其中6次,根據國家需要,與同事們保質保量按進度完成,滿足了理論設計對近區物理測量的要求,為確保每次試驗圓滿成功作出了歷史性貢獻。他和專業組一起,在核技術研究實驗中積極引用新技術、新設備,開展新的測試方法,不斷完善測試技術,為我國核技術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不過,胡仁宇認為,核試驗是一個復雜的大科學系統工程,各方面工作都是“強耦合”的,“就像木桶,有短板不行,哪怕有縫隙也不行”。這種大科學工程,“根本不可能一個人搞成什么事兒”,而是集體奮斗、協同攻關實現的,“我只是完成了我所在崗位的工作而已”。
回顧一生,胡仁宇感到很知足。他實現了曾經的愿望,把自己的前途與國家的命運緊緊地聯系在一起。“能夠參加國家這樣的事業,這一生至少是沒有白活。”他說。(本報記者 陳海波)
相關專題 |
· 最美奮斗者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