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洲日韩综合二区,国产成人无码中文理论,日韩精品日韩字幕亚洲区,国产成人热舞在线观看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干部論壇

李強:聚力創新 聚焦富民 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 在中國共產黨江蘇省第十三次代表大會上的報告(2016年11月18日)

2016年11月24日08:24    來源:新華日報

原標題:聚力創新 聚焦富民 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中國共產黨江蘇省第十三次代表大會11月18日上午在南京開幕。李強代表中共江蘇省第十二屆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 記者 肖勇 朱江攝

同志們:

現在,我代表中國共產黨江蘇省第十二屆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

一、砥礪奮進取得重大成就的五年

省第十二次黨代會以來,我們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團結帶領全省各級黨組織和廣大干部群眾,全面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視察江蘇重要講話精神,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自覺踐行新發展理念,扎實推進“兩個率先”,深入實施“八項工程”,統籌推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團結拼搏、開拓奮進,經受住各種困難挑戰和風險考驗,勝利完成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確定的目標任務,邁上新臺階、建設新江蘇取得重大進展。

綜合經濟實力明顯增強。全省地區生產總值連跨三個萬億元臺階,突破7萬億元,年均增長9%,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超過8000億元,年均增長9.5%。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等一大批重點項目相繼建成,基礎設施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蘇南提升、蘇中崛起、蘇北振興取得新的成效,沿海地區發展步入快車道,全省整體發展水平明顯提高。

轉型升級取得積極進展。產業結構實現“三二一”的標志性轉變,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分別超過40%和30%,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持續提升,新業態新模式蓬勃興起。區域創新能力處于全國領先水平,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60%。新型城鎮化和城鄉發展一體化扎實推進。生態環境和城鄉人居環境有效改善,節能減排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任務,空氣和水環境質量逐步好轉,林木覆蓋率達到22.8%。

人民生活水平持續提高。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別增長9.3%和10.4%,城鎮新增就業每年超過百萬人。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建成,基本公共服務水平不斷提高,全省農村年人均純收入4000元以下的貧困人口如期脫貧。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實現全覆蓋,居民主要健康指標明顯提升,體育、青少年、婦女兒童、老齡、殘疾人等事業加快發展。

民主法治有序推進。人大和政協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地方立法工作有效加強,協商民主建設有序推進,愛國統一戰線發展壯大,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作用積極發揮。“法治江蘇”“平安江蘇”建設水平不斷提高,社會大局保持和諧穩定。國防動員、雙擁共建活動扎實開展,軍民融合深入發展。

文化建設成果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廣泛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扎實推進,新時期江蘇精神大力弘揚,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富有成效。文化體制改革不斷深化,文化事業產業加快發展,文藝創作更加繁榮,文化整體實力和競爭力持續增強。

改革開放不斷深化。全面深化改革布局有序展開,以經濟體制改革為主軸,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重要進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初步成效,行政管理體制、司法體制等改革力度加大。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開放型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果,企業、城市、人才國際化進程加快,開放水平和層次實現新的提升。

全面從嚴治黨有力推進。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取得實實在在成效。市縣鄉三級黨委換屆圓滿完成。理論武裝持續加強,從嚴管理干部不斷深化,“四風”頑癥得到有效遏制,反腐敗斗爭強力推進,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進一步形成。

五年的砥礪奮進,不僅為未來發展奠定了更加堅實的基礎,也積累了寶貴的經驗。第一,堅決貫徹中央大政方針,在全面落實中創造江蘇特色。始終堅持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中央精神作為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特別是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全國“兩會”期間對江蘇工作的重要指示和2014年視察江蘇的重要講話精神,緊密結合實際,認真對標、展開布局,深化部署、狠抓落實,推動江蘇各項事業發展邁上新臺階。“中央有要求,江蘇有行動,落實見成效”,成為江蘇工作的鮮明基調。第二,牢牢把握發展第一要務,在著力創新中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利用宏觀經濟環境變化帶來的倒逼壓力,把創新作為江蘇發展的主引擎,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這個核心戰略,積極推進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千方百計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加快發展動力接續轉換,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努力由經濟大省向經濟強省跨越。第三,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在縱深推進中增創體制機制優勢。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頂層設計的大框架下積極先行先試、大膽探索,充分激發全社會的創造活力,為各類市場主體特別是民營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在國家開放大格局中創新對外開放體制機制,加快開放型經濟轉型升級,不斷拓展江蘇發展新空間。第四,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在共建共享中創造美好生活。堅持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持續加大對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投入,每年興辦一批民生實事和惠民工程,加快構建基本公共服務六大體系,更大力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努力縮小區域和城鄉差距,打好脫貧奔小康攻堅戰,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第五,落實責任抓好黨的建設,在全面從嚴中強化根本保證。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把責任牢牢扛在肩上,嚴明政治紀律,強化作風建設,在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委十項規定精神、加強干部隊伍和基層組織建設、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充分發揮巡視巡察利劍利器作用、開展“三解三促”活動等方面,強化制度建設,鍥而不舍推進,努力做到管理更嚴格、紀律更嚴明、干部更清正、政治更清明。大力弘揚優良作風,選樹先進典型,創造良好環境,提振廣大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精氣神。

五年的砥礪奮進,充分展現了江蘇廣大干部群眾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展示了全省上下團結拼搏的巨大力量。我們取得的一切成就,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在歷屆省委打下的工作基礎上各級黨組織接續奮斗的結果,是全體江蘇人民辛勤創造的結果。在此,我代表中共江蘇省委,向全省廣大黨員和干部群眾,向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和各界愛國人士,向人民解放軍駐蘇部隊和武警部隊,向中央各部委和兄弟省區市駐蘇單位,向長期關心支持江蘇發展的海內外朋友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在前進的道路上,我們還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領導和推動事業發展的能力水平需要與時俱進不斷提升。特別是對照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要求,我省經濟發展的質量效益、自主創新能力、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水平都還存在明顯短板;對照人民群眾過上美好生活的期盼,目前群眾富裕程度、公共服務供給水平、生態環境質量、公民文明素養和社會文明程度都還存在較大差距;對照全面從嚴治黨的責任,各級黨組織對于深入推進正風肅紀、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在思想認識和工作力度上都還存在不足。我們要始終保持清醒理性的頭腦和求真務實的作風,始終保持中國共產黨人的奮斗精神,不忘初心、繼續前進,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在江蘇大地煥發出更加蓬勃的生機。

二、高水平全面建成

小康社會

未來五年,我們肩負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大歷史使命。完成這一歷史使命,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和準確把握發展面臨的外部環境、內在條件和階段性要求的新變化。當今世界政治、經濟格局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化,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特征更加明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與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形成交匯,外部的諸多風險挑戰與國內的改革發展穩定難題交織疊加,宏觀形勢更加復雜。我省經濟持續增長的資源環境約束加劇,物質要素投入邊際效益遞減,解決發展起來以后的問題比過去更為迫切,解決先發地區較早遇到的問題比其他地區更為艱巨。總的來看,今后五年我們仍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面臨諸多矛盾疊加、風險隱患增多的嚴峻挑戰。全省各級黨組織要準確把握戰略機遇期內涵的深刻變化,順勢而為,趨利避害,不斷開辟江蘇發展新境界。

今后五年,我們要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牢記“兩個率先”光榮使命,積極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深入實施七大發展戰略,聚力創新,聚焦富民,推動各項事業發展和全面從嚴治黨邁上新臺階,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努力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蘇。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莊嚴承諾。江蘇是東部沿海省份,當初小平同志正是以蘇州發展為例證,系統闡述了小康目標的內涵和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的戰略構想。多年來,全省上下為圓夢小康孜孜以求、扎實奮斗,創造了豐碩成果。2014年底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為我們勾畫了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的美好藍圖。近兩年來,全省上下緊扣這一定位,積極展開實踐,賦予全面小康建設新的內涵。我們要在已經凝聚起強大力量、邁出堅實步伐的基礎上,堅定不移地以新江蘇定位引領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僅要確保如期全面建成,而且要高水平全面建成,建成一個貫徹新發展理念、體現“強富美高”要求、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會。主要體現在六個方面:

——經濟發展更高質量。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居民收入、企業利潤、財政收入“三個口袋”更加充實。現代產業新體系基本形成,創新型省份建設水平進一步提高,開放型經濟競爭力不斷提升,全要素生產率進一步提高,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型發展。

——人民生活更加幸福。有更滿意的收入、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基本形成設區市城市到南京1.5小時的高鐵交通圈,城鎮社區形成15分鐘的醫療、文化、健身、養老等服務圈,城鄉居民逐步享受到標準化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務,享受到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

——生態環境更加優美。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取得重大成果,綠色發展成為鮮明特色,資源保護與利用水平大幅提升,突出環境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環境風險防范體系、自然災害防御體系更加完善,生態環境質量明顯好轉,努力使江蘇的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空氣更清新。

——文化發展更加繁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更加完善,文化產業加快發展,具有地域特色的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傳承和弘揚。文化精品力作不斷涌現,形成更多特色文化品牌,文化國際影響力持續擴大。

——城鄉區域更加協調。全省發展空間布局持續優化,南北區域優勢互補、融合互動格局進一步形成,新型城鎮化和城鄉發展一體化扎實推進,城鄉、區域發展協調性進一步增強。

——社會治理更加完善。“法治江蘇”“平安江蘇”建設深入推進,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公共安全體系更加健全,社會公平正義得到保障,誠信體系建設扎實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明顯提升,社會既保持和諧穩定又充滿旺盛活力。

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核心要義就是發展水平要更高、群眾獲得感要更強。圍繞這一要求,今后五年我們的發展取向、工作導向、奮斗指向,都必須更加鮮明、更加突出、更加集中,這就是:聚力創新,引領發展轉型升級;聚焦富民,讓百姓過上更好生活。

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我省的發展轉型正處在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正在經受著調整的陣痛。未來五年,我們能不能沖出轉型的關口、實現發展的鳳凰涅槃,能不能在新一輪競爭中占據先機、贏得優勢,根本上取決于發展動力轉換的速度,取決于創新這個驅動發展的新引擎能不能成為主動力。在這一階段,不創新不行,創新慢了也不行,必須以只爭朝夕的緊迫感,快馬加鞭持續推進。要緊緊牽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加快集聚高端要素、發展高端產業,著力形成以創新為引領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方式。要推動全面創新,著力推進發展理念、體制機制等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大創新,讓改革創新貫穿全省一切工作,成為江蘇最鮮明的時代特征。各級黨委、政府要營造創新環境,各類企業要勇挑創新重擔,各方面人才要施展創新才能,讓創新成為全社會的自覺追求和共同行動,激發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強大動力。

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直接、最根本的是提高廣大老百姓的富裕程度和生活質量。現在我省居民收入與經濟發展水平還不夠相稱,有些地方老百姓收入還不高。如果這種狀況不改變,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就不可能得到人民群眾的認可。必須更加自覺地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我們的工作追求,千方百計加快富民步伐,下大力氣解決好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切實幫扶困難群眾和弱勢群體,讓百姓得到更多實惠,確保全省人民在小康路上一個不少、一戶不落。要順應民生需求新變化,切實保障人民群眾各方面權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讓人民群眾有更強獲得感和幸福感。要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全面小康的重要標桿,作為提升人民生活質量的重要內涵,著力改善生態環境,增加生態產品有效供給,切實增進人民群眾的生態福祉。無論是抓改革還是促發展,都要強化民生導向,實現政府有形之手、市場無形之手、群眾勤勞之手同向發力,共同創造全省人民幸福生活。

聚力創新,大勢使然;聚焦富民,民心所盼。這是我們最應干、能夠干、必須干好的事情,也是我們今后五年要打贏的主攻仗。全省上下要集中力量、集中資源、集中政策,在這兩個方面求大突破、見大成效,打開發展新天地,展示決勝全面小康的過硬成果。

三、奮力開創各項事業發展新局面

奮斗目標的實現,是靠干出來的。未來五年,我們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讓全省人民過上更好的生活,必須明確重點任務,抓住關鍵環節,實現各領域各方面的工作突破,開創各項事業發展新局面。

1. 著力推進經濟轉型升級。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加快轉型升級,需要足夠的定力和韌勁。要牢牢把握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動力轉換,努力實現更高質量和效益的發展。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創造歷史性機遇,要把發展的基點放在創新上,加快建設創新型省份,進一步完善區域創新體系,著力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聚焦最有條件、最具優勢的領域,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依托高新區、開發區和各類創新載體,推動區域內創新組織的集成聯動,大力吸引海內外各類科技人才和各類高水平研發機構落戶我省,進一步引導金融資源和社會資本向關鍵創新領域聚集,加大研發投入,培育有競爭力的創新集群。推動關鍵領域核心技術的攻關突破是科技創新的重中之重,要發揮好企業的主體作用、領軍人才的關鍵作用和高校科研院所的平臺作用,大力推動產學研協同創新,通過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等形式把各種力量聚合起來。依托特色優勢產業,打造一批具有世界影響的展會品牌。集中力量建設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南京江北新區等重大平臺,集聚創新資源,加強分工協作,推進機制創新,打造人才高地、創新高地、產業高地。

當前經濟發展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給側,要在繼續擴大有效需求的同時,圍繞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增強核心競爭力、增強經濟免疫力,認真落實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項重點任務。要堅持用改革的辦法解決供給側結構性問題,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綜合運用財政、金融、價格杠桿等多種手段,通過技術、質量、環保、安全、用地、能耗等標準的倒逼,著力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最終要落到現代產業新體系的構建上。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要突出先導性和支柱性,聚焦細分行業和領域,積極發展具有比較優勢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數字經濟、創意經濟、分享經濟、新金融等新產業。發展先進制造業,要堅持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品牌化的方向,推進中國制造2025蘇南城市群試點示范,推動智能制造快速發展,加快提升傳統產業,調整優化制造業布局,加強歷史經典產業保護和發展,努力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產業集群和知名品牌。發展現代服務業,重點是促進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推動生活性服務業向便利化、精細化、品質化提升。積極創新商業模式,促進和引領產業轉型發展。實體經濟發達是我省的鮮明優勢,在經濟轉型升級中,要把做強實體經濟作為重要取向,大力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促進互聯網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加大金融等政策支持力度,發揮資本市場撬動作用,推動企業重組整合,努力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跨國企業,支持中小微企業技術創新,使實體經濟煥發新活力、形成新優勢。

推進新型城鎮化和城鄉發展一體化是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內容。要順應以城市群為主體形態推進城市化的大趨勢,發揮南京特大城市帶動作用,推動寧鎮揚等板塊一體化發展,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以長江兩岸高鐵環線和過江通道為紐帶,推進沿江城市集群發展、融合發展。城市發展要樹立精明增長理念,全面提高規劃建設管理水平,更加注重自然保護和歷史傳承,更加注重城市地下空間開發,推動特色發展、綠色發展、集約發展。要積極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實現城鎮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務全覆蓋。要深入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逐步實現城鄉居民基本權益平等化、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城鄉居民收入均衡化、城鄉要素配置合理化、城鄉產業發展融合化。

“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長三角區域發展一體化等國家戰略的實施,為我們在更高層次統籌區域發展提供了重大機遇。蘇南地區要著眼形成更多引領型發展,在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機制上率先突破,為全省轉型發展提供示范。蘇中地區要重融合、創特色,深入推進陸海統籌、跨江融合、江海聯動發展,加快融入蘇南、融入長三角核心區。蘇北地區要深度挖掘和利用各自資源稟賦,擺脫傳統路徑依賴,積極探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在統籌推進沿滬寧線、沿江、沿海、沿東隴海線發展的同時,加快推進淮海經濟區、淮河生態經濟帶規劃建設,對沿寧杭線地區的發展作出謀劃和推進。要加快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推進長江深水航道和深水海港建設,加大沿江、沿海港口整合力度,提升航空運輸水平,特別是搶抓高鐵建設的歷史機遇,突出蘇中蘇北這個重點,統籌布局,加快建成覆蓋全省的高速鐵路網。在推進省內區域協調發展的同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要求,扎實做好對口支援工作。

2. 著力提高農業農村發展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點難點在農村,必須堅持不懈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重中之重,加大對農業農村投入力度,健全農業支持保護體系,持續強農、惠農、富農,努力實現農業現代化。

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是推進農業現代化的根本途徑。要加快農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化經營,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促進主導產業提升、特色產業擴面、多元復合經營、產業融合發展。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嚴守耕地紅線,確保供需平衡、口糧自給。加快農業標準化生產,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培育新型農業經營和服務主體,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提高農業物質裝備和技術水平,加快現代信息技術推廣應用,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加強農田水利設施和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快農業機械化進程。

增加農民收入是“三農”工作的中心任務,要千方百計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支持農民自主創業、轉移就業,鼓勵外出務工農民返鄉創業就業,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大力發展高效設施農業,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發展鄉村旅游和特色鄉村經濟,培育農民增收新的增長點。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

確保人均年收入6000元以下的農村低收入人口脫貧,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場硬仗。要深入實施脫貧致富奔小康工程,努力減少相對貧困、促進共同富裕,確保包括低收入群體在內的全省人民一道邁入小康社會。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加大生活、就業、教育等扶持力度,著力解決好因病因殘致貧返貧問題。對經濟薄弱村、革命老區、集中連片困難地區,實行重點幫扶,壯大集體經濟,增強內生發展動力。健全完善扶貧開發體制機制,創新扶貧工作方式方法,動員全社會力量廣泛參與扶貧開發事業。

讓鄉村生活更加美好,是全面小康的重要標志。要堅持把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發展的重點放在農村,統籌推進新農村建設,持續興辦農村實事,深入實施村莊環境改善提升行動,分類推進村莊規劃建設,推進小城鎮環境改善,大力保護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加快美麗宜居村莊建設,著力培育一批有特色的美麗鄉村。提高農村基層治理水平,豐富鄉村文化生活,促進農村和諧穩定。

3. 著力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民主法治是建設新江蘇的重要保證。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鞏固和發展民主團結、政通人和、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

擴大人民民主,必須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要充分發揮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作為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根本政治制度作用,支持和保證人大及其常委會依法行使職權。健全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支持人民政協積極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完善基層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基層群眾自治機制,健全以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企事業單位民主管理制度,實現政府管理和基層自治良性互動。

法治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保證。要全面推進依法治省、建設“法治江蘇”,讓法治成為江蘇發展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志。加強黨委對地方立法工作的領導,突出加強重點領域立法,著力提高立法質量,加強省和設區市立法能力建設。圍繞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目標,著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深入推進司法體制改革,確保審判權、檢察權依法獨立公正行使,提升司法公信力。加快推進法治社會建設,深入實施“七五”普法規劃,深化法治城市、法治縣創建。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廣大黨員干部要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在全社會大力弘揚法治文化,著力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創新社會治理,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方面。要堅持專項治理和系統治理、綜合治理、依法治理、源頭治理相結合,創新社會治理體制機制,依法嚴厲打擊嚴重刑事犯罪,深化反恐工作,推動立體化、信息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創新升級,提升“平安江蘇”建設水平。創新基層綜合服務管理,加強流動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務管理。全面實施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加強和改進信訪工作,完善社會矛盾糾紛有效預防和多元化解機制。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強化災害監測預警和風險防控,完善突發事件應急社會動員和部門聯動處置機制。

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對于凝聚各方力量、推動事業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要切實重視和加強統戰工作,支持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積極發揮作用。健全與黨外人士合作共事機制,加強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著力構建“親”“清”政商關系,依法保護財產權,增強企業家發展信心。落實黨的民族和宗教政策,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深化與港澳合作,推進對臺民間交流,加強與海外僑胞、歸僑僑眷聯系,做好出國和歸國留學人員聯絡工作。

4. 著力提升文化軟實力。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發展的深層動力。要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加快建設文化強省,努力構筑思想文化建設高地、道德風尚建設高地,推動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協調發展。

加強科學理論引領,發展先進思想文化,是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要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深入學習宣傳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大力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引導全體黨員全社會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推進哲學社會科學創新發展,打造一批高端智庫、特色智庫。加強高校人文學科建設。

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文化建設的主心骨。要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廣泛弘揚雨花英烈精神、鐵軍精神,豐富拓展新時期江蘇精神。實施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計劃,加快推進江蘇文脈研究和整理。深化拓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推動志愿服務和誠信建設制度化,充分發揮家規家訓傳播正能量作用。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加強和改進基層思想政治工作。要更加注重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政策法規制度、融入日常工作生活。

讓全省人民享有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是文化建設的重要目的。要進一步繁榮發展文藝事業,實施文藝精品創作工程,大力扶持戲曲傳承發展,多出無愧于時代的文藝精品。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基本建成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大力發展創意文化產業,推進文化業態創新,擴大和引導文化消費,促進對外文化貿易。加強文化遺產和檔案記憶的保護、傳承和利用,塑造地域特色文化。加強文化人才隊伍建設,努力多出大家名師。促進全民閱讀,普及科學知識,提高全民科學文化素質。

在信息化時代,提高輿論引導能力和水平,是文化建設的一項緊迫任務。要牢牢把握正確輿論導向,壯大主流輿論,弘揚主旋律,切實增強人民群眾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對黨和政府的向心力。進一步加強黨報黨刊、電臺電視臺、重點新聞網站和移動新聞客戶端等媒體建設,推進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深度融合,打造擁有強大影響力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推進網上輿論生態治理,發展積極向上的網絡文化。加強和改進社會輿情引導,關注網絡民情民意,走好網上群眾路線。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創新對外傳播方式,傳播好中國聲音,講好江蘇故事。

5. 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讓人民群眾過上好日子,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按照堅守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預期的要求,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實現經濟發展與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環。

百姓富,是全面小康的直接體現。群眾致富的最大潛力在創業,要進一步優化環境、改進服務、強化政策支持,充分調動創新創業的積極性,促進各類社會群體依靠自身努力和智慧創造財富。堅持把就業作為民生之本,著力優化就業結構、提高就業質量,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拓寬居民增收渠道,增加財產性收入來源,實行差別化收入分配激勵政策,提高科研人員成果轉化收益分享比例,努力擴大中等收入群體。

公共服務供給水平的高低,是衡量民生福祉的重要標準。要堅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續方向,增加公共服務供給,創新提供方式,提高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要大力推進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明確基本公共服務清單和分類建設標準,科學確定公共設施服務半徑和覆蓋人群,努力實現布局優化、普惠可及。積極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提供各類非基本公共服務。

提高社會事業發展水平,是優化公共服務的重要內容。人民群眾對教育的主要期待在于公平和優質,要積極推進教育現代化、均衡化,高水平發展15年基礎教育,健全城鄉一體的義務教育發展機制,加快發展學前教育和繼續教育,推進一流大學、有特色高水平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推進“健康江蘇”建設,健全現代醫療衛生體系,完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堅持中西醫并重,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衛生和健康服務。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推動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倡導健康生活方式。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健全城鄉統籌和區域轉接機制,努力建設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加快推進住房保障和供應體系建設,推動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邁進。加快完善老齡政策,建立健全多層次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支持殘疾人和慈善公益事業發展。統籌做好社會救助工作。切實保障婦女和未成年人權益。

6. 著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生態環境是我省全面小康建設的突出短板,必須擺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要深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下大決心、花大力氣加強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力爭實現生態環境質量的根本性好轉。

我省經濟體量大、環境容量小,發展中不僅要提升科技含量,更要彰顯生態特色。要堅持空間管控一張藍圖,嚴格落實主體功能區規劃,嚴守農業空間和生態空間保護紅線。要嚴格控制開發強度,著力提高開發水平,加快建立自然資源變化動態監測機制,堅決守住開發強度的警戒線。要提高環保準入門檻,實施更加積極的環境經濟政策和更大力度的綠色調整,以產業結構優化帶動環境質量改善。加強環境保護督察,對各類違法行為堅持零容忍,切實解決群眾身邊的突出環境問題,嚴厲懲處背后的利益獲得者和姑息縱容者,決不允許把污染成本轉嫁給社會。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多方面齊抓共管,多領域協同并治,著力打好治氣、治水、治土三大攻堅戰。要抓住當前最突出的環境問題,以減少化工污染、減少煤炭消耗總量為重點,從源頭上為生態環境減負。要持續推進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更大力度治理各類環境污染,切實消除各種環境風險隱患。

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全方位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核心是打通彼此間的“關節”與“經脈”。要統籌實施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構建生態廊道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提升森林、河流、濕地、海洋等自然生態系統穩定性和生態服務功能。堅持不懈抓好太湖治理,促進太湖水質持續改善。按照長江經濟帶建設“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要求,推動沿江兩岸現有產能改造提升、有序轉移,騰出高端產業發展和生態建設的空間,讓長江母親河永葆生機活力。加強沿海土地、灘涂、岸線等資源保護,扎實推進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在南水北調沿線高起點規劃建設江淮生態大走廊,以此為主軸構筑起江淮大地的生態安全屏障。全省上下都要強化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觀念,更大力度推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綠色化轉型,為子孫后代留下寶貴的生態財富,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

7. 著力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我省過去的發展得益于改革開放,未來發展必須更大力度推進改革開放。要堅持以解放思想為先導,充分釋放體制機制活力,著力增創對外開放新優勢,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打好全面深化改革攻堅戰,是我們面臨的一項重大而緊迫的硬任務。要按照既定時間表、路線圖,全力攻堅克難,確保各項改革舉措落地見效。圍繞經濟體制改革這個主軸,突出處理好政府與市場關系,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更加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著力解決市場體系不完善、政府干預過多和監管不到位問題,用行政權力的減法換取市場活力的加法。完善現代財稅制度,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推進地方金融改革創新,加快投融資體制改革,切實防范財政、金融風險,分類推進國有企業改革,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鼓勵民營企業依法進入更多領域,深化以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為重點的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化文化管理體制改革,分類推進文化事業單位改革,創新國有文化企業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體制機制。深化社會體制改革,深入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大教育改革力度,完善保障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制度安排。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推進排污許可制、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生態環境保護補償、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等重要制度改革,開展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抓好具有標志性、引領性、支柱性作用的重大改革試點,創出具有江蘇特色的改革經驗,發揮對面上改革的示范帶動效應。

開放是我省發展的鮮明特色,在新形勢下需要創新思路辦法,更好發揮比較優勢,再造新的優勢。要更加主動地融入國家對外開放大戰略,積極用好國家外交成果,深入實施經濟國際化戰略,全面提升開放水平。依托地處“一帶一路”交匯點定位,放大向東開放優勢,做好向西開放文章,加強與長江經濟帶建設、長三角區域發展一體化的戰略互動,形成陸海統籌、東西互濟、面向全球的全方位開放新格局。深入推進企業、城市、人才國際化,開展多領域對外交流合作。著力增創開放型經濟新優勢,推動外貿向優質優價、優進優出轉變,發展各種新型貿易方式;提高利用外資質量,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引進功能性機構,發展總部經濟;加強政府服務和政策支持,推動企業更大步伐走出去,開展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開展跨國并購,增強國際化經營能力和競爭力。加快構建對外開放新體制,積極借鑒復制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經驗,健全同國際貿易投資規則相適應的體制機制。加強國際友城工作,深化與港澳臺地區的合作交流。著力推進開發區轉型升級、創新發展,充分發揮對外開放主陣地作用。

四、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我省已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發展面臨的宏觀環境更加嚴峻復雜,我們要贏得優勢、贏得主動、贏得未來,就必須把各級黨組織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使廣大黨員干部的積極性得到充分發揮。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對黨的建設的一系列決策部署,切實強化管黨治黨責任,把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貫穿于全面小康建設全過程,落實到黨的建設各方面,推動各級黨組織更好地承擔起團結帶領全省人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重任。

1. 充分發揮黨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突出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保落實,完善黨委全會、常委會、黨組會議工作機制,有效實施黨對各個領域的領導。加強對同級人大、政府、政協和法院、檢察院的領導,健全溝通協調機制。加強和改進黨對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的領導,推動群團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健全和落實黨管武裝制度,積極支持部隊建設和改革,推進國防動員和后備力量建設,深化雙擁共建,加快軍民深度融合發展,鞏固和發展軍政軍民團結。

2. 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緊密結合。要緊緊圍繞堅定理想信念,推動黨員干部深入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以黨章黨規為遵循,自覺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切實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定不移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做到黨中央提倡的堅決響應、黨中央決定的堅決執行、黨中央禁止的堅決不做。全面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牢牢掌握主動權。深入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加強和改進黨委(黨組)中心組學習,統籌發揮各類學習平臺作用,用好縣委書記工作講壇等載體,切實加強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提高黨員干部政治素質和專業能力。思想教育必須結合落實制度規定來進行,要突出務實管用,堅持一手抓制度完善、一手抓制度執行,真正用制度管人管權管事,使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相互貫通、相互促進,形成最大合力。

3. 全面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基礎。要認真執行《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著力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斗性,突出用好組織生活這個經常性手段,用好批評和自我批評這個有力武器,開展嚴肅認真、積極健康的思想斗爭,讓黨內生活真正成為黨員干部加強黨性鍛煉、提高黨性修養的大熔爐。嚴格執行民主集中制,堅持集體領導制度,大力發展黨內民主,規范完善黨務公開制度,拓寬黨員意見表達渠道。進一步完善黨代表任期制,推進黨代會常任制試點。各級黨員領導干部特別是黨組織的主要負責同志要以身作則,模范遵守黨章黨規,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堅持率先垂范、以上率下,為廣大黨員和干部群眾作出示范。

4. 推動作風建設常態長效發展。作風就是形象,就是凝聚力、戰斗力。要毫不松懈抓好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委十項規定精神的落實,鞏固和拓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成果,推動作風建設不斷深化、黨風政風持續好轉。大力弘揚求真務實作風,推動黨員干部講真話、辦實事,腳踏實地、苦干實干,不搞虛假政績、數字攀比,做出實實在在的業績。認真落實黨員干部直接聯系服務群眾制度,進一步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切實加強黨員干部家風建設,堅決反對特權思想、特權現象。要在整治懶政怠政、為官不為的同時,更加注重健全激勵和容錯糾錯機制,旗幟鮮明地為敢于擔當的干部擔當、為敢于負責的干部負責,大力營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濃厚氛圍。

5. 努力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和人才隊伍。認真落實“20字”好干部標準,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要加強和改進對干部德和政績的考核,真正讓忠誠干凈擔當、為民務實清廉、奮發有為、銳意改革、實績突出的干部得到褒獎和重用。強化黨組織的領導把關作用,選優配強各級領導班子,切實加強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堅決防范選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風。以戰略眼光實施青年干部培養計劃,大力選拔優秀年輕干部充實到各級領導班子,同時選好用好各年齡段干部,統籌做好女干部、黨外干部選配工作。認真落實從嚴管理干部“五個要”要求,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完善從嚴管理監督干部制度體系。做好離退休干部工作。

人才是發展的第一資源,要以高層次人才引領高水平發展,以人才優勢增創發展優勢。堅持黨管人才原則,深入推進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和政策創新,舍得下本錢、搭建好平臺、提供好服務,努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發展環境。強化精準聚才理念,加強各類人才培養,充分挖掘本土人才資源,吸引更多海內外人才特別是高端人才到江蘇創新創業,讓人才的智慧充分釋放、創造的力量充分涌流,進一步形成人才促發展、發展興人才的生動局面。

6. 建強黨在基層的戰斗堡壘。黨的執政根基在基層,黨的工作最堅實的力量支撐也在基層。堅持政治屬性和服務功能相統一,推動基層黨組織建設全面進步、全面過硬。鞏固擴大各領域基層黨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突出國有企業、高校黨的建設,突出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推動基層黨組織在引領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中彰顯先進性。選優配強基層黨組織帶頭人,培育選樹先進典型,加強基層黨務工作者能力建設,常態化開展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整頓。深化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創建,推動力量、投入、資源和工作向基層下沉。加強黨員隊伍建設,提高黨員發展質量,從嚴加強黨員日常管理,積極穩妥處置不合格黨員,推動黨員更好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7. 深入推進反腐倡廉建設。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永遠在路上,堅定不移反對腐敗的決心不能變、懲治腐敗的力度不能減。要認真落實黨委主體責任和紀委監督責任,嚴格執行黨章黨規,執行《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強化自上而下的組織監督,改進自下而上的民主監督,發揮同級相互監督作用,不斷增強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堅持把紀律挺在前面,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突出抓早抓小、防微杜漸,用紀律管住大多數。推動巡視向縱深發展,加強市縣黨委巡察工作,用好巡視巡察成果,更好發揮巡視巡察作用。加強審計監督,對領導干部履行經濟責任情況實行審計全覆蓋。堅持有腐必反、有貪必肅,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切實解決好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加強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設,健全權力運行制約監督機制,加快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體制機制。要以良好的黨風促政風帶民風,積極推進廉潔社會建設,在全社會營造崇尚廉潔的良好風氣。

同志們!時代的發展,如滾滾長江奔騰不息、永遠向前,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使命落在了我們身上,歷史的接力棒交到了我們手中,我們這一代江蘇共產黨人重任在肩、責無旁貸。我們的事業植根于江蘇大地,植根于江蘇廣大干部群眾。在江蘇這片熱土上,正是靠著廣大黨員干部的苦干實干帶頭干,靠著人民群眾的聰明智慧和辛勤勞動,靠著全社會積極性主動性的充分發揮,創造了江蘇發展史上一個又一個輝煌。在新的征程上,我們要傳承好弘揚好這些優良傳統,永不滿足、永不懈怠,奮發進取、勇攀高峰,以富有時代氣息的江蘇精神凝聚江蘇力量,以更加理性務實的江蘇行動書寫江蘇篇章,在革故鼎新、復興圓夢的偉大實踐中創造江蘇新的輝煌!

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視察江蘇重要講話精神,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努力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蘇,共創全省人民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作出新的貢獻!

(責編:程宏毅、楊麗娜)
相關專題
· 聚焦各地黨代會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云”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