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修鞋修傘到辦證辦事,從學習燒菜到繳水電費,從測量血壓到聊天解悶……走進上海閔行區吳涇鎮的“1號里”居民服務平臺,“便民菜單”樣樣齊全!笆濉逼陂g,吳涇鎮等眾多上;鶎由鐓^積極探索社區治理新模式,讓居民在走出家門“一公里”的范圍內切實得到了便利服務,收獲了好心情。
“要說便民服務,我看就是一個‘實惠’最要緊!保叮矚q的孔順祥是首個“1號里”服務點“祥翔團”志愿服務團隊的團長。在“1號里”,居民自身就是最重要的一支服務力量!跋橄鑸F”下設議事、項目、宣傳、文體和服務等5部門,率領該“1號里”所輻射的虹梅景苑4個居民區、38支文體團隊、800多居民參與社區自治。
以“實惠”為宗旨,“1號里”的便民服務事無巨細,而且實在!拔覀兊摹忝穹⻊辗弧恐軆纱螢槔先嗣赓M理發,給居民跑腿修小家電買零件,就是配鑰匙,我們這里也比市面上便宜好幾塊錢。”孔老對記者說。
根據居民日常生活需求,“1號里”把便民服務切實落到實處,服務點張貼每月、每日服務菜單,使居民不出社區就能享受磨刀、裁縫、修鞋修傘、下沉門診等近20項服務。
“居民也愿意參與,對社區的認同感逐漸形成。我們這里人氣很旺的!笨桌闲χf。記者采訪時,一位志愿者正坐在縫紉機前,幫著居民改窗簾。
除了居民自治,吳涇鎮把“1號里”作為鎮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的下沉服務點,代理代辦人口、城管、計生、社會救助、就業、社保、證照、助殘等八大類53項業務項目,免去了居民的來回奔忙。此外,還有社會參與的服務28項、社會組織運作的服務8項,合力助推便民服務落到實處。
據介紹,吳涇鎮目前兩個“1號里”每天的服務人數達到500人以上,方便居民生活之外,“365天不間斷”的文娛活動,也讓老百姓樂在其中。
殷云富是新涇新村“1號里”的志愿者。退休后,殷老加入“一米陽光”志愿團,為社區居民調解糾紛!懊刻祀娫挷粩,恨不得比上班的時候還忙。”殷云富覺得生活充實,“能有地方讓我‘發揮余熱’,我覺得快樂。”
虹梅景苑“1號里”所輻射的是4個動遷安置小區,丁林祥就是其中一位動遷戶。生活環境、生活方式上的變化一度讓這位“老農民”不大適應,但現在,在“1號里”做志愿者的他感覺生活別有一番滋味。
“我以前種菜,現在改種花了。”丁老對記者說,“在‘1號里’的‘綠庭院’我教大家怎么養花,也提倡居民‘陽臺養花’,既美化環境又點綴生活!
有事做、有樂趣,“1號里”逐漸凝聚起居民的認同感和歸屬感,讓公共空間顯得愈加溫情,也讓“家園”的概念根植在每位居民的心中。記者看到,虹梅景苑“1號里”一樓的“心靈坊”里,六七個阿姨圍坐在一起暢談聊天,“廚藝空間”內,社區的“知名大廚”李翠華正在熱氣騰騰的灶臺前教居民燒制上海特色菜四喜烤麩……
據透露,吳涇鎮計劃在目前兩個“1號里”的基礎上,用3年時間再建4個“1號里”,形成“一公里社會治理服務圈”。
“每個‘1號里’都定位于輻射周邊一公里內2至3個村居委,今后6家‘1號里’將覆蓋吳涇鎮大部分地區!眳菦苕傸h委書記張國榮說,將深化探索黨建引領共治、政府主導參與、社會力量協同、居民協商自治的“1號里”社會治理新模式,讓每一個“1號里”都真正成為“為民服務的社區、協商自治的家園、休閑娛樂的港灣、愛心匯聚的樂園”。(新華網上海10月15日電 記者郭敬丹、吳振東)
相關專題 |
· 聚焦十八屆五中全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