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chǎn)黨新聞網(wǎng)記者 萬世成
遠觀十八軍窯洞群遺址,背靠在布絨朗山腳下,安靜而祥和。記者 萬世成攝
在十八軍窯洞群遺址山腳下,孫明春局長(右一)接受記者們的采訪。記者 萬世成攝
從甘孜老縣城驅(qū)車兩三公里,就是十八軍窯洞群遺址,也就是原十八軍八分校和兄弟部隊搶修飛機場時大部隊居住處。當問起為什么把住處建在山上時,隨行的甘孜縣文化旅游和廣播影視體育局(新聞出版)局長孫明春給出解釋,“當年十八軍將士為了不擾民,便把住處建在了離縣城較遠的山上!
背靠著布絨朗山,夾在317國道與甘孜縣城之間,十八軍窯洞群遺址仿佛在祈福著每一位行人,又象是向路人訴說著那一段不平凡的歷史。
甘孜縣是康巴北部重鎮(zhèn),是由四川進入西藏的必經(jīng)之路。民國32年(1943年)1月,西康省修筑甘孜飛機場,費時8個月,完成土方工程,但未進行滾壓,也未修筑路道;1951年春,十八軍先遣部隊勝利結束昌都戰(zhàn)役,這時部隊給養(yǎng)相當困難,又不能就地籌糧。于是,上級決定搶修甘孜機場,建立空中通道。從1951年4月至11月,軍大八分校和兄弟部隊一起修建了長4000米、寬120米的跑道,全部為碎石鋪成。
“當年十八軍搶修甘孜機場時,為了防寒和保障人員的健康,又不能驚擾老百姓,必須先筑窩棚,后施工。于是在機場跑道南側、西側修建了‘延安式’窯洞群。窯洞群沒有任何框架作支撐,完全是人工挖出來的建筑,整個建筑依山而建,層次分明,從遠處看,窯洞層層疊疊,如蜂巢一般,工整而又美觀。據(jù)我們統(tǒng)計,窯洞群共建有1692個窯洞! 在十八軍窯洞群遺址山腳下,孫明春局長介紹完窯洞群的規(guī)模后,還向記者講述了一段真實故事:“當年搶修機場的任務是很緊急的,條件也很艱難,雖然住處建起來了,但并不是很牢固,有一天晚上,突然天降大雨,由于雨水侵蝕太兇,窯洞突然垮塌,把睡在里面的九個女戰(zhàn)士壓在里面,由于面上蓋的泥土太多,等搶救出來時,已全部犧牲,現(xiàn)在窯洞群遺址的頂部就是九位女烈士的墓地。”
“作為甘孜或川西北來講,十八軍窯洞群遺址保存至今,很難得,我們要進一步保護好、利用好!睂O局長說,每年來這里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師生、干部群眾都有上千人,來此觀光的游客也正逐年增多,18軍將士們的后代也經(jīng)常來此憑吊。目前,甘孜縣正在積極申報將十八軍窯洞群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對象。
談到川藏線給甘孜縣帶來的變化時,孫局長說,317國道是生命線、致富線,尤其在2012年改擴建以后,道路的優(yōu)越性發(fā)揮得更加淋漓盡致:2005年的時候,甘孜縣全年游客數(shù)量為2萬人,今年僅十一黃金周期間,游客數(shù)量就達到了2萬人。
“飲水應思源!备首慰h副縣長澤仁洛加對記者說,甘孜縣要把十八軍窯洞群遺址這一重點紅色景點,通過317國道的交通便利條件,以不同方式和手段,向全國、全世界的游客和人們介紹川藏線上曾經(jīng)的十八軍將士們。
十八軍窯洞群遺址近景。記者 萬世成攝
十八軍窯洞群遺址近景。記者 萬世成攝
十八軍窯洞群遺址近景。記者 萬世成攝
修建進藏公路的部隊進行動員大會會場(資料圖,甘孜縣文化旅游局提供)
相關專題 |
· 2014·網(wǎng)絡媒體“兩路”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