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亞夫事跡之所以感人,在于他到退休后都要“離農民近一點”;趙亞夫之所以成為時代先鋒,在于他扎根山區農村,用幫助農民脫貧致富寫出了一篇篇精彩無比的科研論文。
趙亞夫生于城市、學于城市,又留過洋、有過到省城任職的機會,但這些條件都沒能動搖他為農民服務、幫農民致富的決心。山區農民的艱辛勞動、艱苦生活刺痛著他的心靈,讓他時時牢記農業科技工作者要“離農民近一點”;黨的培養、組織的期望鼓舞著他的斗志,使他立志“為農民服務一輩子”。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信念,使他找到了一名科技工作、共產黨員的人生歸宿。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技工作是否有成績、科技工作者是否有作為,最終要看是不是促進了生產力發展。發表多少科研論文、拿過多少獎項,都不如在生產生活的火熱實踐中推動生產發展、生活進步。
趙亞夫的探索證明,哪里生活環境艱苦、生產條件簡陋,哪里就最需要科學技術。廣大科技工作者心系人民、深入實踐,用科研成果為生產力發展提供支撐,就能點燃百姓創業熱情、拓寬全面小康之路。趙亞夫的事跡也證明,誰把造福百姓作為人生追求,把汗水灑在泥土里、把政績寫在大地上,誰就會受到百姓敬重與愛戴,留下千金不換的口碑。(新華網南京5月28日電 記者孫彬)
相關專題 |
· 評論·熱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