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記者 胡洪江
2013年08月08日08:0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近段時間,“爛石頭經過加工變成了翡翠玉鐲”、“翡翠玉鐲可以造假,長期佩戴可致癌”等說法在網絡上流傳。普通石料能加工成翡翠的外觀嗎?天然翡翠是否可以通過人為添加化學物質提高品相?用化學物質處理后的翡翠是否會致癌?人民日報“求證”欄目記者進行了調查采訪。
人工處理翡翠存在嗎?
【回應】 普通石料處理后假冒翡翠的情況不常見,低檔翡翠通過人工處理可提高品相
“燒紅染綠,古來有之。”從事翡翠相關工作50余年的云南省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專家委員會主任、高級工程師肖永福直言不諱,“普通石料經過處理來假冒翡翠的情況不常見,而將品質不佳的低檔翡翠處理成B貨、C貨的做法確實存在,至少已有30年。”
肖永福說,1983年產自緬甸的一種翡翠,俗稱“83玉”,因品質較差而淪為低檔的“磚頭料”,即是加工B貨、C貨的主要原料。
在業內,翡翠有A貨、B貨和C貨之分。天然生成、未經人工處理的叫A貨;經過強酸浸泡,再用膠作填充處理的,叫B貨;經過人工染色的,就是C貨。
多名業內人士以手鐲為例,向記者講述了翡翠加工處理的大致流程:將低檔翡翠手鐲放入盛有強酸(多為硫酸或鹽酸)的陶瓷盆里長時間浸泡,以鈉鋁硅酸鹽為主要成分的翡翠經過強酸腐蝕,其內部的雜質被去除,結構遭到破壞,會出現類似海綿狀的空洞。為掩蓋空洞、增加硬度,就需要往翡翠手鐲中注膠,常用的環氧樹脂膠在固化劑作用下,與翡翠逐漸融為一體。最后,用染色劑染色,再打蠟拋光,一只看上去品質上乘的翡翠手鐲就出爐了。
“像這種經過人工注膠、染色的翡翠飾品就是C貨。”肖永福說,B貨、C貨的膠會變質,染上的顏色也會先綠、再藍、后黃,一般5年左右,顏色就會褪光。不過,現在的人工處理技術越來越先進,有些B貨、C貨飾品即使專業人士也很難一眼就鑒別出來。
據一位翡翠經銷商透露,處理B貨、C貨的加工商主要集中在廣東,云南也有。
廣東省質監局珠寶玉石及貴金屬檢測中心主任郭清宏介紹,“用普通翡翠石料可以加工成B貨或者C貨。從成本角度考慮,作B貨的翡翠原料一般選擇結構疏松、雜色較多的原料。”
翡翠鑒定師陳諾告訴記者,像這樣的人工處理成本非常低廉,一噸“磚頭料”價格最低的時候幾十塊錢就能買到。一般3個月就能處理完一批料,加工出上千只B貨、C貨手鐲。平均下來,一只手鐲的成本甚至只有幾毛錢,而售價有可能幾萬元。
“致癌說”可靠嗎?
【回應】 加工使用的是低毒物質,殘留很少,可能導致皮膚過敏等,但不至于致癌
長期佩戴經過酸洗、注膠、染色等工藝處理后的B貨、C貨飾品是否會致癌?多名翡翠業內人士均表示,“沒聽說誰戴了得癌癥的”,但由于加工過程中使用的化學物質會殘留在飾品中,對人體肯定不好。
“有的人可能出現皮膚過敏、發炎、紅腫,但如果說會致癌,就有些夸張了。”云南省珠寶玉石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總工程師符濤說。
昆明理工大學材料學院珠寶系主任祖恩東也持相同觀點。他解釋說,用于酸洗的硫酸和鹽酸只有極微量會殘留在飾品上;固化劑主要是呈堿性的二胺、多胺,以及呈酸性的酸酐;染色劑主要為有機染料。這些化學物質基本屬于低毒物質,長期接觸對皮膚會有損傷,但不至于致癌。
云南師范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黨委書記袁黎明說,人工處理翡翠過程中用量較大的環氧樹脂膠,主要成分是由雙酚A和環氧氯丙烷生成的環氧樹脂,灌注到翡翠中再加入固化劑凝固后,硬而脆,顏色透明又略帶黃色,與松香類似,耐熱、耐腐蝕,不溶于水。環氧樹脂膠常被用作黏合劑,廣泛用于航空、車船、鐵路、建筑、醫療等領域,沒聽說過誰因此而患癌的。
“而說到上蠟,即使是A貨雕刻出來也會用蠟,能讓飾品光鮮漂亮。”肖永福說,蠟主要用石蠟或蜂蠟,對人體并無太大影響。
郭清宏表示,醫學上還沒有得出這種手鐲會對人體造成危害的結論。
記者咨詢了云南省第一人民醫院、昆明市官渡區人民醫院相關科室的醫生,均被告知沒有接待過因為佩戴B貨、C貨翡翠飾品而患癌的病人。
但肖永福同時也表示,B貨、C貨中殘留的化學物質肯定對人體不好,“但到底有多大害處,還沒有做過測量。”
符濤工作的云南省珠寶玉石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是云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下屬的事業單位,其中一項重要工作就是為翡翠飾品出具檢驗證書。但符濤表示,他們目前只鑒定翡翠飾品是A貨、B貨或者C貨,至于鑒定出的B貨、C貨是采用哪些化學物質加工處理、劑量有多大,則不在檢驗范圍。
怎樣選購翡翠飾品?
【回應】 仿真不代表造假,消費者要到正規商店購買,索要證書,不要存僥幸能“撿便宜”
肖永福認為,低檔翡翠料人工處理成B貨、C貨,是否就是“造假”,需要區別對待。“商戶如果明確告訴消費者這是人造寶石,當工藝品賣,那并不違法。如果用B貨、C貨假冒A貨,欺騙消費者,就算違法了。”
郭清宏說,玉石的處理是業內允許的,不過在銷售過程中必須注明是經過處理的,還應告知處理方法等;如果隱瞞人工處理,那就是欺騙消費者的行為。用假玉鐲欺騙消費者的行為一般出現在不規范的玉器市場及非正規的私人玉器店等。
符濤也說,“翡翠的造假行為”指使用非翡翠飾品或者人工處理過的翡翠飾品來假冒天然翡翠飾品。在國家標準里,翡翠經人工處理必須要標明。在珠寶玉石市場上,定名很重要,如果標明是“翡翠(處理)”,那它就是被允許的。
但符濤說,也有商戶打擦邊球,雖然在牌子上標注了“翡翠(處理)”,但不在口頭上明確告知“人工處理過”,有些消費者很容易將“處理”二字理解為“商家打折促銷處理”之意。
多位業內人士都認為,B貨、C貨的出現有一定的市場基礎,與中國人的消費需求也有關系。“B貨、C貨外表很好看,有些沒有足夠資金購買高端翡翠飾品的消費者明知是人工處理過的,也愿意買。”金德恒珠寶有限公司總經理宋鐵虎說,當然也不排除個別商人利用絕大多數消費者不懂行,靠B貨、C貨假冒A貨來牟取暴利。
那么,消費者應該如何規避風險、理性地挑選翡翠飾品呢?
肖永福認為,一分錢一分貨,別抱僥幸心理。很少的錢買到很好的東西,以為自己撿到便宜了,實則不太可能。
符濤認為,對于一般消費者,鑒別起來還是會有困難。所以,可以請懂行的人幫著挑選,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到正規商店購買,對一些低檔次的展銷會、流動攤點、無證小販兜售的翡翠飾品,要提高警惕。購買時一定要索要、查驗檢驗證書。
符濤說,云南要求標價3000元以上的珠寶玉石飾品必須進行質檢,合格并取得檢驗證書方可銷售。消費者拿到證書后,可通過上網、電話、掃描二維碼等方式查詢飾品的真偽。
本期欄目統籌:肖潘潘
《 人民日報 》( 2013年08月08日 04 版)
相關專題 |
· 熱點·視點·觀點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