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由多年來走弱轉變為近期趨強,以及美元可能面臨的不勝負荷及信譽沖擊,都是國際貨幣體系變化重組進程中的必然現象。世界經濟多元化和國際貨幣格局多元化的發展方向不可逆轉
編者按 近期國際金融市場波濤洶涌,風云多變。一邊是歐元和日元匯率節節走低,金價暴跌;另一邊是美元觸底回升,步步趨強。這是一種中長期的匯率變化趨勢,還是短期市場行為?為透析世界主要貨幣之間的重要關聯,提示變化的實質,以便清楚了解當前國際貨幣機制多元化進程以及人民幣的國際化目標,本報特推出“世界主要貨幣走勢分析”,敬請關注。
美元在長期疲軟后近期走強,背后有多方面的因素支撐,其中最重要的還是來自于美國經濟本身。目前美國經濟提速前景進一步明朗,而美外貿新戰略的逐步到位和效果也日益顯現。因此,市場人士普遍分析認為,美元開始走強并回歸強勢是必然的結果。當然,歐債危機對歐洲經濟的嚴重拖累,日本的所謂“安倍經濟學”對日元形成的巨大向下壓力,以及金價10年來一路飆升形成的泡沫開始破滅等,也是促使美元走強的重要外部因素。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我們在關注美元匯率市場變化的同時,也不能放松對美元走強背后隱患的警惕,要真正做到知己知彼,防范長期存在的世界金融格局變化所帶來的風險。
首先,美國要走出當前的國內財政困境并不容易。持續的高失業率,國內政黨政治斗爭圍繞債務問題形成的非理性氛圍,以及美財政改革難達預想效果,從而將打擊美國債對國際貨幣市場的吸引力等,長遠看都將進一步削弱世界對美元償兌能力的信心。
其次,貿易赤字也是影響美元匯率變化的一大因素。美國貿易赤字背后的深刻原因,是其經濟結構的長期失衡。美國必須通過結構性改革,扭轉長期以來靠債務支撐消費的經濟增長模式。遺憾的是,要有效控制美國印鈔機高速轉動的慣性,其復雜程度超乎想象。
第三,以鄰為壑的貿易保護主義及主動促使貨幣貶值,將讓國際貨幣市場懷疑美國政府對美元政策的公允性。不容置疑,美國政府的貨幣政策對美元態勢影響極大。美國內近年來盛行的貿易保護主義思潮及對美元匯率的間接操控,日益被國際貨幣市場質疑為轉嫁通脹,轉嫁危機。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測算,照目前的態勢發展下去,僅全球外匯儲備一項所需的美元供應量,到2035年就將達到美國GDP的690%。美元泛濫前景可見一斑。在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美元背后的支撐是黃金,而在牙買加體系內,美國政府的信用已代替黃金成了美元背后的支柱。然而,這一支柱是否最終不堪重負甚至被壓折?不可不提前有所預案。
其實,美元由多年來走弱轉變為近期趨強,以及美元可能面臨的不勝負荷及信譽沖擊,都是國際貨幣體系變化重組進程中的必然現象。從歷史的角度看,世界經濟多元化的發展方向不可逆轉,而國際貨幣格局的多元化也必將相伴降臨。在這個過程中,對中國而言,重要的是準確把握國際貨幣市場的變化脈搏,采取穩中求進的態度,以金磚國家為切入點形成全球平臺,以部分亞太國家為近中期合作重點形成區域板塊,構建雙動力模式,穩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步伐,以免與國際貨幣多元化進程中的重大機遇失之交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