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5月10日,淘寶網誕生,20天后迎來了第10000名注冊用戶。2003年全年淘寶網總成交額3400萬元。10年后的今天,3400萬元僅相當于淘寶系不到20分鐘的成交額。
2012年11月30日,阿里巴巴集團宣布,淘寶系年成交額突破1萬億元,在全國網購成交額中占比52.6%,相當于去年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4.82%。
十年來,電子商務的影響已經超越了經濟的范疇,致力于建設更加新穎、透明、開放、公平的商業環境。十年后的網購什么樣?有人說,應該會編織出一張更廣泛的大網,撬動更深層次的變革,連接更多行業的人群——
不一樣的消費:釋放潛力 坐享天下
網絡購物不僅是線下消費向線上消費的轉移和替代,更是對居民消費潛力的釋放和滿足
去年5月,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熱播,5天內超過584萬人次的網友上網尋找紀錄片中提到的美食,毛豆腐的搜索量增加了113倍,云南諾鄧火腿5天內成交量增加了4.5倍……這些以往并不為人所知的特產,借由網絡購物輕松走向了全國。在這背后,既有強大的實體供應鏈體系作為基礎,也同樣有基于互聯網所產生的信息流的功勞。合二為一,消費者新的消費需求得到了即時響應和滿足。
網絡購物帶來的全新購物速度和購物體驗,也在很大程度上“磨平”了城鄉之間有效供給的差距。小城市買家的購物半徑,原本不過是離家幾公里的縣城商場。而現在,西部小城鎮的少女和時髦的上海女孩兒機會均等。她們共享數億商品的上架和更新,共享“親”的稱呼。
這一切都說明,網絡購物不僅是線下消費向線上消費的轉移和替代,更是對居民消費潛力的釋放和滿足。
來自市場研究機構麥肯錫對全國266個城市數據的測算,消費者通過網絡購物消費的100元中,約61元是線下轉移到線上的替代性消費,但另外39元則是新增消費,據此測算,中國網絡購物2012年創造的消費增量已達5000億元。在三四線城市和西部偏遠地區,它作為彌補實體零售相對落后的有效補充,對于擴大消費、拉動內需的作用則更加突出。
不一樣的生產:個性創造 因需而變
網絡購物平臺讓海量的個性化商品與日益崛起的個性化消費需求有效對接
網絡購物平臺使海量的個性化商品能夠以較低的成本與日益崛起的個性化消費需求相對接,而這也直接帶來了生產和制造方式的變革:快速多變的消費者需求正在形成一股強大的力量,倒逼企業建立柔性化生產、社會化協作的生產方式,而這也與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之路上制造業的轉型升級不謀而合。
作為一家連接生產廠家和服裝網店的生產新型服務商,辛巴達供應鏈提供的是柔性化的專業供應鏈服務:傳統規模性工廠每款下單量至少1000件,但辛巴達每款下單量是20件到100件,可以讓品牌商根據小批量“試銷”情況選擇“暢銷款”下單,12小時為單位調整生產計劃、48小時完成打板、7天內成品出貨、3天內快速補貨……這些對傳統生產模式來說的天方夜譚,通過對生產工廠的信息化改造和單件流改造,已經成為現實。
網絡購物對銷售鏈條的縮短,大大降低了小批量原創和定制化生產的門檻,網絡購物平臺巨大銷售額沉淀下來的數據,則讓賣家對消費者需求心中有數。
在這種蛻變中,曾經造就“世界工廠”的外貿型加工企業得到了拉高“微笑曲線”的機會。曹躍偉曾為宜家代工16年,2011年底,他聯合國內一批宜家代工廠成立了嘉宜美家居公司進軍網絡平臺。直接對接消費者需求,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工廠的毛利率也從5%上升到20%。而在上游的研發設計端,據淘寶網2012年底的數據統計,原創男裝累計銷售500萬件,原創女裝累計銷量600萬件。
不一樣的就業:門檻降低 指尖乾坤
網絡購物的生態系統可提供的就業崗位包括創業者、直接從業者和間接就業者三種類型
進行性肌營養不良患者張云成已經習慣了用一根手指打字回復買家的提問,這是他全身上下唯一還能活動的部分。5藍鉆的淘寶店鋪“鵬程e購”開張7年,從加濕器賣到竹炭,維持著張家三兄弟的生計,“我也能實現自己的價值,這個小網店讓我活得有尊嚴。”淘寶網成立10年來,有超過3萬名殘疾人選擇在這個平臺上創業就業。
在另一個完全不同的人生平臺上,斯坦福計算機系畢業的美國小伙馬克也選擇了開網店,2009年,他和北京女孩王倞共同創立了一家淘寶網上的甜品店派悅坊,把來自紐約的甜品分享給中國的消費者,2012年,這家網店的送貨范圍從北京擴展到了上海。
不一樣的人生,一樣的網購。在網絡購物的生態系統中,提供的就業崗位包括:創業者、直接從業者和間接就業者三種類型。來自淘寶的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年底,淘寶網創造的直接就業崗位達到392.1萬,間接就業崗位則高達1109.6萬。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梁春曉表示,來自網絡零售的就業機會融合了技術密集和勞動密集的特點,技術優勢使創業者不需要支付店面房租也不需要太多庫存,門檻相對較低,但與此同時它又是以勞動為基礎的經濟,可以吸納和帶動許多一般勞動者就業。
來自麥肯錫的數據則顯示,網絡就業在分配上體現出明顯的服務業特征,與線下傳統零售商相比,電子商務企業付給員工的薪水福利在其營收中占比更高,達到10%至16%,而線下傳統零售商僅為3%至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