嗖嗖寒風中,梁平縣金帶鎮雙桂村的理論宣講員蘭青青,帶著幾塊用塑料板自制的黨的十八大剪報宣傳板,走進農家院壩,辦起了院壩展覽,向鄉親們宣講十八大精神。
“黨的十八大提出生態文明建設,我們村正在籌建的農民新村,既節約了土地,又改善了大家的居住環境,這就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具體體現。”蘭青青結合村民身邊的事情,宣講十八大精神。
“你這樣一說,我們就懂了。”院壩里,幾十位老大爺和婦女,被這位“名嘴”繪聲繪色的宣講所吸引,不斷地點頭認可。
“這段時間,在梁平的農家院壩里,有800多位像蘭青青這樣的‘名嘴’在向農民宣講十八大精神。”梁平縣委宣傳部負責人說,這800多位“名嘴”是生活在農民中間,幾乎天天與農民打交道、講鄉音的本土宣講員。
今年初,梁平縣在向村民宣講縣黨代會精神時,改變以往做法,從能說會道的村干部、種植和養殖大戶中,挑選出部分人員,先進行培訓,然后讓他們用群眾聽得懂、喜歡聽的“口頭語”,結合村里的實際,向鄉親們宣講。
“沒想到這一方法效果很好。”縣委宣傳部負責人說,農民反映,不僅聽得懂了,對村里和身邊的事也有了正確的認識。
這支說鄉音的農村宣講員隊伍,是梁平縣通過建立制度來加強管理和培養的。該縣每年舉辦一次農村宣講員骨干培訓班,鄉鎮和街道每年舉辦1-2次培訓班,從理論和宣講技能上對宣講員進行培訓,把他們培養成百姓喜歡的“名嘴”。在管理上,該縣建立起工作督查、報酬激勵、業績考核三項制度。宣講員年度考核達不到要求的,第二年就不再續聘。宣講員到農家院壩宣講,該縣會按課時給予一定的補助。每年按5%的比例,該縣會考核評選出“優秀理論宣講員”,并進行表彰獎勵。
“鄉音最容易激起共鳴。”梁平縣縣委宣傳部負責人說,用農民聽得懂的土話,結合農民身邊的事進行理論和政策的宣講,最容易與農民進行溝通。(羅成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