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貴在行動,重在落實。我們要在深刻領會十八大精神的基礎上,按照省委實施“3341”項目工程的戰略構想和張掖市委的重大部署,以率先轉型跨越為總基調,以建設宜居宜游宜商宜業新山丹為戰略基點,繼續堅持和完善“搶抓機遇、培育特色、能人帶動、科學發展”的基本思路,秉持“興于生態、立于經濟、成于家園”的發展理念,進一步深化縣情認識,完善發展思路,強化發展措施,以攻堅克難的能力和魄力、真抓實干的精神和作為,推動山丹經濟社會轉型跨越發展。
一、搶抓發展機遇,在強化項目建設中推動轉型跨越
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就是要把項目建設作為推動轉型跨越的首要任務,緊緊抓住省委實施“3341”項目工程的重大機遇,綜合審視縣域經濟發展實際,認真消化吸收國家扶持西部大開發和甘肅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從政策中找機遇、上項目、謀發展,最大限度發揮各類政策的集成放大效應,用大項目、好項目帶動經濟社會轉型跨越發展。圍繞宜居宜游謀劃項目,爭取立項開工建設焉支小鎮等一批重點旅游項目,拓展宜居宜游發展空間;圍繞城市建設謀劃項目,按照擴大容量、完善功能、改善生態、提升品位的要求,開工建設一批重點城建項目,提升城市承載服務功能;圍繞生態工業謀劃項目,在繼續加快農畜產品精深加工、新能源及煤炭開發、鐵合金制造等重大項目建設的同時,發揮山丹區位、土地、交通等方面的比較優勢,精心謀劃一批高新產業項目,增強生態工業發展后勁;圍繞民生事業謀劃項目,著眼解決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重點民生問題,積極爭取一批涉及教育、文化、衛生、就業、住房、交通等方面的民生項目,解難事、辦實事、做好事,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
二、著眼優化升級,在發展生態工業中推動轉型跨越
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就是要以發展生態工業為基本取向,以新能源、農畜產品加工、礦產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為主攻方向,以工業園區建設和項目建設為載體,大力發展循環工業、低碳工業、綠色工業,打造經濟戰略平臺,為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提供強勁引擎和動力。加快工業園區建設,積極跟進融入張掖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創建工作,科學制定園區規劃,配套完善基礎設施,設立生態工業發展專項基金,重點支持園區建設、項目前期安排和項目貸款貼息。加快總投資162億元的花草灘循環經濟產業區建設,形成完整的600萬噸洗煤、60萬千瓦煤矸石發電、100萬噸焦化、30萬噸乙炔、2.4億塊環保建材磚等系列循環產業鏈條。加快長山子煤礦、繡花廟風電場、山泥集團日產2500噸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等礦產資源加工轉化項目建設,確保建成投產發揮效益。加快發展以特種水泥、高鋁耐火磚、水泥制品、新型墻體材料等為主的新型建材產品,為新農村建設和城鎮化建設提供強有力的物資支撐。加快發展以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為主的農業循環經濟,不斷提高農副產品利用率、增值率,提高農產品增值率在工業經濟中的比重,持續增加農民收入。大力營造投資創業環境,打破區域界線,謀劃探索“飛地經濟”試驗示范區,在更廣領域、更大范圍實現資源共享、互利共贏、共同發展。
三、立足服務“三農”,在建設現代農業中推動轉型跨越
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就是要著眼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加快新農村建設,緊緊圍繞“高效、節水、優質、安全、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大力發展綠洲農業、生態農業、特色農業,不斷延伸產業鏈條,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升級。加快寒旱區節水高效現代農業試驗示范區和農民創業園建設,重點打造高效精細種植業、抗旱節水農業、設施畜牧業和生態觀光農業等綠洲農業功能區。把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建設的重點放在農村,加快推進新農村建設和扶貧開發,全面提高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培育壯大農產品流通組織、運銷大戶、專業公司和經紀人隊伍,引導能人投資創辦家庭農場,支持合作組織、龍頭企業和農戶聯建農產品基地,發展多種形式規模經營,構建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繼續實施退耕還林、退牧還草、天然林保護等生態恢復工程,力爭將山丹馬場、大黃山、龍首山天然林區全部列入祁連山生態補償實驗示范區,構筑生態安全屏障,打造生態戰略平臺。
四、完善承載功能,在加快城市建設中推動轉型跨越
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就是要從建設宜居宜游和打造城市風貌、形成城市特色的要求出發,加快建設一批商業綜合體、城市文化綜合體等方面的大項目,提升城市規模層次,完善城市承載功能,營造集約高效的生產空間和宜居適度的生活空間。以城市新區開發建設為重點,統籌推進舊城改造,不斷強化城市的空間格局、建筑特色和管理水平,不斷提升城市建設的品位和內涵。加快中央商務寫字樓、艾黎國際大酒店、人民廣場等新區重點項目建設,力爭五年內將新區建成功能設施齊全、生態環境優美、現代氣息濃厚、人氣商氣興旺的現代化新區,使之成為發展通道經濟的核心平臺。積極推進與山丹馬場、山丹農場等大中型企業和駐丹單位的一體化合作建設,把山丹建成河西重要的物流中心、青蒙兩省最便捷的交通要道,努力打造河西通道經濟強縣。
五、發展文化產業,在打造宜居宜游中推動轉型跨越
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就是要牢固樹立文化產業是支柱性產業的理念,立足自身實際,發揮資源稟賦,加快推進文化旅游與生態經濟融合式發展,打造文化戰略平臺,為推動轉型跨越增添持久動力。編制實施文化旅游產業發展規劃和文化大縣建設規劃,做好重點景區景點控制性規劃和修建性詳規,突出抓好焉支山、大佛寺、新西蘭國際旅游度假村“一山一寺一村”建設,促進文化大縣、旅游大縣建設實現新跨越。以艾黎文化、絲路文化、長城文化、佛教文化和馬文化等特色旅游文化為主,精心策劃包裝一批經典旅游項目和具有較好前景、較大潛力的優質旅游項目,力爭把山丹打造成為古絲綢之路旅游線上的重要站點,實現以文化旅游帶動產業轉型,以產業轉型帶動就業創業,以就業創業促進宜居宜游,推動全縣經濟社會轉型跨越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