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報告和新黨章是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綱領性文獻,內涵豐富、思想深刻,既有建黨九十多年來黨在實踐中所形成的理論體系,又有十六大以來與時俱進的創新成果,特別是一些新思想、新論斷、新概括,豐富了黨的理論寶庫,是我們認真學習和深刻領會的重點。經過這一段的學習,我認為有二十個方面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要求要認真把握好。
一、確立了科學發展觀的歷史地位。報告將科學發展觀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一道,列為我們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確立了科學發展觀的歷史定位,實現了改革開放以來應對世情、國情、黨情的新變化,黨的指導思想的第三次與時俱進,成功地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科學發展觀對新形勢下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作出了科學回答,把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的認識提高到了新的水平,為中國的長遠發展指明了道路,也為我們陜西富民強省的目標實現指明了方向。
二、向世人昭示了黨的旗幟和方向。報告鮮明提出要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高揚了黨的旗幟和民族之魂,這既是歷史得出的堅定結論,也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正確方向,只有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報告論述了黨領導人民在建設社會主義長期實踐中形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內涵及其相互關系,以及這三者統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是我們奮斗的目標和追求,我們必須倍加珍惜、始終堅持、不斷發展,一定要堅定信念,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
三、“八個必須堅持”的基本要求豐富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內涵。報告科學闡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依據、總布局、總任務,提出要不斷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特色、理論特色、民族特色、時代特色,總結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必須把握“八個必須堅持”的基本要求,不僅具有強烈的現實針對性、長遠指導性,而且和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一起,成為全黨全國人民的共同信念和寶貴財富,成為管全局、管方向、管長遠的重大理論成果,必將使我們進一步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自信、自覺,不為任何困難所懼、不為任何干擾所惑,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和恒心,滿懷豪情地推進國家現代化建設的各項事業。
四、再次重申“兩個百年”的目標愿景。報告提出兩個百年奮斗目標,一個是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是在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兩個百年奮斗目標最早是在黨的十五大報告中提出的,此后,黨的十六大、十七大報告以及胡錦濤同志在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3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都作了重申。十八大報告再次重申這兩個百年目標,是要強調,當前我們正處于近代以來中國歷史上最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的重要時刻,全黨上下必須對黨和人民確立的理想信念倍加堅定,對黨肩負的歷史責任倍加清醒。可以說,這兩個百年的目標將成為我們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兩座里程碑。
五、“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構成黨和國家戰略新布局。報告明確提出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主義生態文明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對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進行了全面部署。這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就由“四位一體”完善成為“五位一體”,分別對應著全國各族人民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五大權益,表明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從認識到實踐都達到了新的水平,是我們今后工作實踐的主要目標和任務。
六、進一步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目標。即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人民民主不斷擴大,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而且提出“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兩個翻番”,使小康社會目標更加明確、時間更加具體。從“建設”到“建成”,一字之變是質的飛躍,為我們扎扎實實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一個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階段性目標,把惠及十三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美好前景,更加清晰地呈現在全國人民面前,必將極大激發全國人民的奮斗熱情。
七、強調“轉變發展方式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新的關鍵抉擇”。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戰略抉擇。這一戰略抉擇,是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首先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黨的十八大報告對主題主線的重大戰略意義又作了強調和闡釋,再次表明貫徹主題主線不是一個局部性問題,也不僅僅是對經濟工作的要求,而是影響改革開放興衰成敗、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大戰略問題。這對我們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科學發展是有力的推動。
八、以“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為指向,對深化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報告強調,我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定性階段,必須深化重要領域改革,堅決破除一切妨礙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提出了全面深化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領域體制改革的目標要求,明確了各個領域深化改革開放的重點,并再次重申既要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又要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特別是把完善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和轉變發展方式一并部署,明確指出“深化改革是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關鍵”,而“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為我們進一步深化改革、轉變發展方式指明了方向。
九、提出了“四化同步”的思想。此前的黨代會基本都提到了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建設等內容,并要求做到協調發展,這次十八大報告提出“四化同步”,即推動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這是對“四化”相互關系的深刻分析,也是保障經濟可持續發展最具實踐意義的戰略對策。
十、強調“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報告指出,必須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創新,提高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著力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把全社會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創新發展上來。這是我們黨放眼世界、立足全局、面向未來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對我國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開啟邁向科技強國的新征程,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必將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十一、指出了“城鄉發展一體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報告強調,要著力在城鄉規劃、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方面推進一體化,要求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增強農村發展活力,逐步縮小城鄉差距,促進城鄉共同繁榮,讓廣大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全面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保持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這些都為我們用新思維、新理念推動“三農”工作,建立新型工農、城鄉關系指明了方向。
十二、明確了政治建設和政治體制改革的總體思路。報告強調更加注重改進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更加注重發揮法治在國家治理和社會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強調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突出了人民創造歷史的主體地位,以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為根本,以增強黨和國家活力、調動人民積極性為目標,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報告提出社會主義協商民主是我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七項重點任務,這是我們黨推進政治建設和政治體制改革的新思路、新任務。
十三、分層次提出了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要求。報告從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建設作了明確的表述,即: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一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分層次的要求和概括,進一步凝聚了社會共識、引領了社會思潮,對于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具有十分重要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十四、提出在改善民生和創新管理中加強社會建設,加快形成社會管理體系。報告把改善民生作為加強社會管理的立足點,對社會管理體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現代社會組織體制、社會管理機制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并部署了教育、就業、增加收入、社會保障體系、人民健康水平、加強社會管理等方面的具體任務。而且強調發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人民,將“法治保障”納入到社會管理體制之中,提出要加快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管理體制,彰顯了社會公平的緊迫性和法治在社會管理中的重要性。
十五、提出了“建設美麗中國”、“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的思想。報告將生態文明建設擺在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的高度,明確提出我國建設生態文明的戰略思路,部署了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內要努力實現的“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全面促進資源節約、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總體要求。報告提出的“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保護生態環境必須依靠制度”,等等,表明我們黨對生態文明建設認識進一步深化,是我們黨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理念的升華。
十六、提出“建設與我國國際地位相稱、與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相適應的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報告指出,必須堅持以國家核心安全需求為導向,統籌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按照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三步走”戰略構想,加緊完成機械化和信息化建設雙重歷史任務,力爭到2020年基本實現機械化、信息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同時強調中國奉行防御性的國防政策,加強國防建設的目的是維護國家主權、安全、領土完整,保障國家和平發展。這些都是我們黨在新形勢下對關系國防和軍隊建設全局和長遠發展的重大問題作出的深刻闡述。
十七、豐富了“一國兩制”的理論和實踐。報告在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深入闡述了“一國兩制”方針的科學內涵,明確提出了港澳工作的總體要求,即必須把堅持一國原則和尊重兩制差異、維護中央權力和保障特別行政區高度自治權、發揮祖國內地堅強后盾作用和提高港澳自身競爭力有機結合起來,任何時候都不能偏廢,使港澳同胞同全國各族人民一道共享做中國人的尊嚴和榮耀。這一新思想、新論述反映了我們黨對“一國兩制”實踐及其規律性認識的不斷深化,是對“一國兩制”理論和實踐的豐富、發展。
十八、進一步宣告了中國和平崛起、包容發展的理念。報告強調,“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各國共處一個世界,弱肉強食不是人類共存之道,窮兵黷武無法帶來美好世界;要和平不要戰爭,要發展不要貧窮,要合作不要對抗”,這一建設和諧世界的新主張,是黨中央汲取中國幾千年歷史文化傳統精華,運用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分析時代特征和矛盾運動規律,準確把握國際格局和國際關系變化特點,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進行新探索所取得的重大理論成果。
十九、對執政黨自身建設規律有了新把握。報告對今后一個階段黨的建設提出了一系列新觀點、新舉措:在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的基礎上,把黨的純潔性納入黨的建設主線之中;提出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的目標;提出要增強黨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強調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對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性,提出要抓好思想理論建設這個根本、黨性教育這個核心、道德建設這個基礎,充分體現了黨對自身建設的高度自覺。報告要求黨員干部要做社會主義道德的示范者、誠信風尚的引領者、公平正義的維護者,以實際行動彰顯共產黨人的人格力量,表明了我們黨對執政黨建設規律的認識和把握,對新形勢下黨員干部隊伍建設和要求的自覺、深刻。
二十、“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是黨風廉政建設理論和部署的新突破。報告在廣大群眾關心的反腐倡廉的安排部署中,提出“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目標要求,清正、清廉、清明這三者相輔相成、互為依存。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是實現政治清明的前提和基礎,唯有清明政治的根本機制、體制,才會造就清正干部,打造清廉政府。這一提法,是對新形勢下反腐敗體系建設的思路和目標,是對中國特色反腐倡廉工作的新總結和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