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成友 辛 陽 劉佳華
2022年08月05日08:2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8月4日,“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遼寧專場舉行。
黨的十八大以來,遼寧堅定不移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闊步前行、砥礪奮進,團結全省廣大黨員干部群眾,把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要求落實到具體行動和具體項目上,奮力開創營商環境好、創新能力強、區域格局優、生態環境美、開放活力足、幸福指數高的振興發展新局面。
遼寧省委書記張國清介紹,今天的遼寧,胸懷“國之大者”,切實履行維護國家“五大安全”政治使命,對國家重大戰略的支撐力不斷增強。這十年,遼寧綜合實力穩步提升,改革開放深入推進,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推進,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邁出堅實步伐。
創新驅動,塑造振興發展新優勢
遼寧培育壯大新動能,激發創新驅動內生動力,充分利用產業數字化的場景資源和數字產業化的數據資源優勢,加快建設數字遼寧、智造強省。
遼寧振興,工業先行。
遼寧著力做好結構調整“三篇大文章”:改造升級“老字號”,利用人工智能等賦能增效,一批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投入使用,參與改造企業效率平均提升21.2%,2021年遼寧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增速高於全國26.9個百分點、居全國第二位﹔深度開發“原字號”,補鏈、延鏈、強鏈工作全面推進﹔培育壯大“新字號”,從人工智能到集成電路,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快速成長。
這十年,首艘國產航母、航母艦載機、跨音速風洞主壓縮機等“大國重器”在遼寧問世,遼寧工業從結構單一走向多點支撐、多元發展。新材料、精細化工、高端裝備制造、半導體芯片制造等產業厚積薄發,新動能加快集聚,創新沃土育出更多“新苗”。
“‘十四五’時期遼寧振興發展能否取得新突破,關鍵就是看能不能抓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我們將深入實施科教興省、人才強省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爭創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區域科技創新中心,為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遼寧智慧和力量。”遼寧省委副書記、省長李樂成說。
遼寧堅持創新生態、創新平臺、創新人才“三位一體”推進,沈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國家機器人創新中心、能源催化轉化全國重點實驗室等“國字號”創新平臺在遼寧布局,遼寧正向著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加速邁進。
2021年,全省技術合同成交額是2012年的2.3倍,2020年以來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年均增長34.5%。截至今年上半年,全省市場主體總量達458.43萬戶,科技型中小企業總量達18158家。
深化改革,打開振興發展新格局
黨的十八大以來,遼寧以優化營商環境為基礎,全面深化改革。堅持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事關全局的重大問題來抓,把法治環境建設作為營商環境建設最突出、最緊迫的任務,以政治生態的持續淨化、法治環境的持續改善來促進和保障營商環境的根本好轉。
遼寧全力打造辦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競爭力強、生態宜居的營商環境。以“一網通辦”倒逼政府服務流程再造,以“一網統管”倒逼社會治理創新,以“一網協同”倒逼數據資源開放共享。
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推進。遼寧堅決正風肅紀反腐,持續保持高壓震懾。全省干部展現出新氣象、新擔當、新作為,崇尚實干、狠抓落實蔚然成風。
國企改革勇涉深水區。鞍鋼本鋼重組后躍升為世界第三大鋼鐵企業,沈鼓集團、大連冰山等老國企重新煥發活力。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暢通海陸大通道,打造對外開放前沿,遼寧自貿試驗區13項經驗在全國復制推廣。
“沈陽充分發揮對周邊城市輻射帶動作用,引領沈陽現代化都市圈建設提質增效,全力打造新型工業化示范區、東北振興發展增長極。”遼寧省委常委、沈陽市委書記王新偉說。
“一圈一帶兩區”區域協調發展格局全面推開。遼寧發揮沈陽、大連兩支“跳高隊”作用,中部打造沈陽現代化都市圈,南部推進沿海經濟帶高質量發展,遼西建設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先導區,遼東建設綠色經濟區。
“大連發揮帶動作用,承擔專項推進組、沿海六市聯席會議牽頭單位的責任,專項推進組組織制定了10多個政策文件,沿海各市共同確定了產業發展等‘六項協同機制’。”遼寧省委副書記、大連市委書記胡玉亭說。
生態宜居,共享振興惠民新成果
風景如畫的紅海灘,綿長怡人的海岸線,獨具特色的冰雪溫泉,森林茂密的東部山區……遼寧自然風光秀美,黨的十八大以來,遼寧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如今遼寧藍天常見,碧水長流。
這十年,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遼西北地區治沙、遼東地區“綠肺”“水塔”建設成效明顯,遼河口國家公園加快創建,綠水青山筑牢生態屏障。2021年,全省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創歷史最好水平,河流水質達到自有環境監測數據記錄以來最好水平,綠色成為遼寧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
遼寧關注補齊民生短板,讓人民群眾共享東北振興成果,群眾安居樂業,人民生活品質不斷提升。一大批惠民舉措落地生根,一件件民生實事得到落實。
教育發展質量穩步提高,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1年,居全國前列。醫療衛生持續改善,人均預期壽命達79歲。實施城市更新行動,今年計劃改造城市老舊管網6600公裡,改造老舊小區1000個。過去十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7.2%。
張國清表示,站在新的起點,我們將牢記囑托,推動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取得新突破,一步一個腳印地把習近平總書記為遼寧擘畫的振興發展藍圖變為現實,以實際行動和實際成效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遼寧貢獻。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