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08日10:45 來源:解放軍報
身著迷彩,腳蹬戰靴。11月28日,記者在某訓練基地見到上海警備區黃浦區人武部政委郭偉時,他正在帶領民兵進行應急訓練。
“再過半個月,警備區將組織應急民兵分隊實戰化競賽考核。”郭偉介紹,隨著學習十九大精神的逐步深入,大家的充電緊迫感越來越強,訓練場上自我加壓成為常態。
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完善國防動員體系。國防動員系統如何著眼實戰,提升國防動員的戰斗力、支撐力、保障力?記者穿行浦江兩岸,從金山海岸線畔的民兵哨所到無人偵察機分隊的演練現場,從野戰指揮所的坑道到通信指揮車的駕駛艙,尋找著答案。
新“戰位”:一場演練增設6個地方席
不久前,上海市交通戰備辦公室副處長霍桂山和官兵們在上海警備區野戰指揮所度過了一個緊張的周末。
“增加2列火車、55臺運輸車。”接到空軍某部臨時提出的物資輸送需求后,經過緊張計算,霍桂山對運輸動員方案進行了調整補充,並重新規劃輸送路線。
在上海警備區組織的這次戰時國防動員演練中,霍桂山發現了與以往的不同,指揮所裡多了6個地方席位和15名地方領導干部。全程、全封閉、全副武裝的5天演練下來,他對十九大報告中“開展實戰化軍事訓練”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國防是全民的國防,戰斗力標準的落實需要軍地攜手。”
真打實備、精準對接需求的意識更強了,創新編組模式、潛力數據保鮮的緊迫感更強了……和霍桂山一樣,市經動辦干部裴沈華也感到演練充滿了濃濃的“硝煙味”:以前動員方案裡藥品的需求比較籠統,而這次要求非常具體。翻看他的動員方案,急救高效止血劑、人工骨等野戰創傷藥品器械需求一目了然。
“動員方案不是鎖在抽屜裡的!”警備區領導告訴記者,這次演練就是對照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完善國防動員體系”的要求,從過去各家唱“獨角戲”的模式中走出來,通過軍地聯動、精準對接,倒逼動員模式由粗放規模化向精確模塊化轉變。
從演練場一下來,霍桂山就開始認真準備年底前上海市區級國防動員工作考核評估。他說:“補好軍事課、動員課,這是對地方干部提出的新要求。”
新力量:高技術民兵面向三軍
“××海域發現可疑船隻,請速查明情況。”在虹口區的偵察演練現場,一架無人偵察機迅速升空,飛向目標海域。操縱無人機的虹口區民兵無人機偵察分隊隊長李世豪告訴記者:“十九大報告中提到要發展新型保障力量,為我們新型民兵建設指明了發展方向。我們無人機偵察分隊最近又建立了一支海上小分隊,這次演練就是對我們海上偵察能力的檢驗。”
海上小分隊的組建,折射出新時代民兵編訓理念的變化:隨著民兵支援保障由支援陸軍作戰為主向支援多軍兵種一體化聯合作戰轉變,必須瞄準聯合作戰條件下陸海空多元化支援保障需求,發展新型民兵保障力量。警備區領導告訴記者,學習十九大精神越深入,這一認識愈加清晰深刻,也帶來行動上的自覺。
在新型技術行業擴編新質民兵力量﹔到駐滬各軍兵種部隊了解保障需求變化……記者看到,擺在戰備建設局參謀喬治辦公桌上的一張任務清單上密密麻麻地寫滿備注,其中“聯演聯訓”被重點標注了出來。
喬治介紹,前不久,上海警備區組織9支民兵專業分隊走進空軍訓練場開展聯編聯訓,探索解決軍地聯合編組、調整聯訓課目等一批重難點問題。
喬治翻著手中的計劃表,道出明年的訓練規劃:與空軍某部聯合制定專業民兵分隊訓練計劃,聯合組織訓練實施,聯合考核評估驗收,在聯合中找到解決問題的“金鑰匙”。
新籌劃:“數字國動”保障打勝仗
11月24日,記者從通信指揮車上的大屏幕看到,3支手持“前端通”移動設備的民兵分隊,成功與該警備區指控中心進行了語音報告、代碼指揮等一系列情況處置。
警備區信息保障組負責人鄒慧向記者介紹:“這是我們與地方聯合研發的‘前端通’系統,正處在試驗階段。這套系統投入使用后,民兵單兵信息可以直達指揮所。”
作為信息保障戰線的老兵,鄒慧見証了智能化給國防動員帶來的改變。這幾年,警備區先后建成“動中通”移動指揮系統、重要目標高空瞭望系統等多個國防動員信息化系統,戰備訓練和國防動員工作全面提速,平戰轉換、動員支前時間大幅縮減。
“完善國防動員體系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建立完善高效順暢的國防動員指揮體系。”警備區領導談到,上海正在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大批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高科技在這裡誕生,“數字國動”建設必須乘上這股東風。
採訪期間,正值上海市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召開第一次會議,提出要探索符合上海實際的軍民融合發展新路子。“這給我們帶來極大振奮,干勁更足了!”鄒慧告訴記者,他們正在籌備建立國防動員大數據系統,將全市所有人員、裝備、方案全部錄入﹔升級信息指揮平臺,全面實現市、區和鄉鎮街道所有國防動員指揮信息互聯互通。
新起點,新目標。記者對這個警備區國防動員創新發展、轉型升級的新作為,充滿期待。(記者 宮玉聰 倪大偉 丁紹學)
相關專題 |
·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