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洲日韩综合二区,国产成人无码中文理论,日韩精品日韩字幕亚洲区,国产成人热舞在线观看

首頁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十九大專題報道

(大國外交·天下)

勇立時代潮頭 開創外交新局

2017年10月16日04:3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5年來,習近平主席乘坐專機,完成28次出訪,飛行裡程約57萬公裡,累計時長193天,足跡遍及五大洲、56個國家以及主要國際和區域組織,實現了對全球各大地區的全覆蓋。

  本著為世界擔當的博大情懷,中國提出同心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倡議。“五位一體”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總路徑和總布局,倡導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讓中國外交站在人類道義和時代發展的制高點上。

  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中國演繹了精彩的“三部曲”。從北京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到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再到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中國理念、中國方案引領亞太區域合作、二十國集團轉型進程和經濟全球化發展方向。

  積極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中國與世界攜手追逐發展繁榮夢想。“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成功舉行,這是由中國首倡、中國主辦的層級最高、規模最大的多邊外交活動。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支持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成果超出預期。

  這5年,中國外交不斷彰顯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譜寫出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新篇。

  

  同心共筑人類命運共同體

  “讓和平的薪火代代相傳,讓發展的動力源源不斷,讓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輝,是各國人民的期待,也是我們這一代政治家應有的擔當。中國方案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共贏共享。”

  這5年,世界因中國而銘記一個嶄新理念——人類命運共同體。

  2013年3月,習近平主席首次出訪,在俄羅斯闡明這個世界“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在坦桑尼亞指出“中非從來都是命運共同體”。

  5年來,伴隨習近平主席的外交足跡,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從中國走向世界,寫入聯合國決議,在世界各地落地生根。中國理念,引領世界深入思考並回答人類從何處來、到何處去的宏大命題。

  5年來,中國外交以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引領,不斷發力。從攜手建設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讓命運共同體意識在周邊國家落地生根、推動建設亞洲命運共同體,到打造中國—拉美、中國—阿拉伯國家命運共同體,再到在聯合國發出同心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倡議,指明從伙伴關系、安全格局、經濟發展、文明交流、生態建設等方面做出努力,中國行動讓世界看到實現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光明前景。

  【評價】美國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研究員羅斯·特裡爾主編的《習近平復興中國》一書: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為綱領的全球治理體系,展現了對中國和世界各國關系長遠發展的戰略思考,也給國際格局新秩序的建立帶來新動力。

  

  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

  “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其他國家也都要走和平發展道路,隻有各國都走和平發展道路,各國才能共同發展,國與國才能和平相處。”

  和平發展,世界各國人民樸素的願望,中國始終不渝的追求。

  2013年1月28日,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專門就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進行集體學習。大步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更加強調走和平發展道路,既為自己發展爭取和平國際環境,又以自身發展維護和促進世界和平。中國有這樣的自信,更有這樣的能力。

  “中國這頭獅子已經醒了,但這是一隻和平的、可親的、文明的獅子”“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不是權宜之計,更不是外交辭令,而是從歷史、現實、未來的客觀判斷中得出的結論,是思想自信和實踐自覺的有機統一”……在中國夢與各國人民的夢想交融中,中國的和平發展之路更加令人印象深刻。

  聯合國總部內的“和平尊”,傳遞著中國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圖共贏的願望和信念﹔聯合國維和任務區內的中國步兵營、直升機分隊,8000人規模的維和待命部隊和兩支常備維和警隊,彰顯出中國維護世界和平的強大能力﹔推動解決朝核、伊核、阿富汗、敘利亞、巴以等熱點問題,中國發揮積極作用。

  【評價】韓國檀國大學政治外交系教授金珍鎬:隻有像中國所提倡的那樣,在平等的基礎上相向而行、良性互動,才能實現彼此和平相處,共同發展道路才能越走越寬。

  

  開啟參與全球治理新時代

  “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是國際社會大家的事,要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使關於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主張轉化為各方共識,形成一致行動。”

  全球治理格局取決於國際力量對比,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源於國際力量對比變化。中國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心,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參與全球治理,這是時代之責任、中國之擔當。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兩次就全球治理主持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為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凝聚共識、匯聚合力。

  北京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啟動亞太自貿區進程,勾畫互聯互通新藍圖﹔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上,首次全面闡釋中國的全球經濟治理觀,推動達成貿易、投資等領域28份具體成果文件﹔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上,堅定推動經濟全球化,贏得全球喝彩。中國演繹參與全球治理的精彩“三部曲”。

  這5年,越來越多中國倡議上升為國際共識,越來越多中國方案引領國際行動,中國的議程設置權、規則制定權和國際話語權顯著增強,開啟了中國引領全球治理的新時代。

  【評價】美國庫恩基金會主席羅伯特·勞倫斯·庫恩:習近平主席提出了一個宏大的全球治理願景,中國能為世界共贏合作起到獨特鮮明的作用。當世界在考慮如何改變全球治理體系時,中國經驗可以成為重要的貢獻。

  

  倡導並推動樹立新安全觀

  “鄰居出了問題,不能光想著扎好自家籬笆,而應該去幫一把。‘單則易折,眾則難摧。’各方應該樹立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

  當今世界並不太平,冷戰思維和強權政治陰魂不散,恐怖主義、難民危機、氣候變化等非傳統安全威脅持續蔓延。如何應對安全挑戰,實現持久和平?中國提出新安全觀,為解答這一時代命題提供了中國智慧。

  2014年在上海亞信峰會上,習近平主席提出應該積極倡導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亞洲安全觀,並努力走出一條共建、共享、共贏的亞洲安全之路。此后,在聯合國成立70周年系列峰會期間、聯合國日內瓦總部、國際刑警組織第八十六屆全體大會開幕式等諸多場合,中國進一步推動樹立新安全觀。

  新安全觀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有利於構建普遍安全的人類命運共同體。以新安全觀為導向,中國堅持通過“雙軌思路”妥善處理南海問題﹔在一些非傳統安全問題上,中國主張和平、主權、普惠、共治的原則,把深海、極地、外空、互聯網等領域打造成各方合作的新疆域,而不是相互博弈的競技場。倡導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新安全觀,有利於搭建安全和合作新架構。

  【評價】英國48家集團俱樂部副主席班尼特:中國提出的新安全觀建立在平等互利、和平共處的原則上,結合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和中國傳統文化。

  

  為共同發展指明全新道路

  “中國希望國際社會以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為新起點,努力走出一條公平、開放、全面、創新的發展之路,實現各國共同發展。”

  歷史將永遠銘記,2015年9月聯合國發展峰會上,面對推動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歷史任務,習近平主席倡導各國共同走出一條公平、開放、全面、創新的發展之路。

  爭取公平的發展,讓發展機會更加均等﹔堅持開放的發展,讓發展成果惠及各方﹔追求全面的發展,讓發展基礎更加堅實﹔促進創新的發展,讓發展潛力充分釋放。中國提出的全球發展方案,以推動人類社會整體進步為目標,回應了全球發展事業中存在的現實問題,有助於幫助世界找到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

  在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奮斗中,中國不僅自身率先踐行,而且為國際社會共同落實目標發揮了切實的推動和促進作用。新時期,中國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讓13億多人民受益﹔中國設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和國際發展知識中心,繼續增加對最不發達國家投資,免除對有關最不發達國家的債務,不遺余力幫助他國發展。

  【評價】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中國在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過程中展現出了杰出的領導力,中國的“十三五”規劃將發展議程有機納入了國家整體發展規劃,期待中國繼續領跑全球落實進程。

  

  正確義利觀彰顯責任擔當

  “‘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在國際合作中,我們要注重利,更要注重義。”

  2013年3月,習近平主席訪問非洲期間,創造性地提出義利相兼、以義為先的正確義利觀。正確義利觀繼承了中國外交的優良傳統,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的理念,是新時期中國外交的一面旗幟。

  堅持正確義利觀,政治上要遵守國際法和國際關系基本原則,秉持公道正義,堅持平等相待。經濟上要立足全局、放眼長遠,堅持互利共贏、共同發展,既要讓自己過得好,也要讓別人過得好。隻有義利兼顧才能義利兼得,隻有義利平衡才能義利共贏。

  提供“一帶一路”與亞投行兩大公共產品,積極推進以幫助非洲實現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等為主要目標的中非“十大合作計劃”,竭盡所能幫助西非國家應對埃博拉疫情,迅速救援遭受強震的尼泊爾,幫助其他國家從也門撤僑……秉持正確義利觀,中國在國際事務中勇擔大國責任,展現社會主義中國的大國外交鮮明特色。

  【評價】聯合國糧農組織總干事格拉齊亞諾:中國利用自身積累和總結出的先進經驗,幫助其他國家抗擊飢餓和農村貧困,這種寶貴的技術知識分享提升了其他國家的糧食安全和人民的營養水平。

  

  構建合作共贏新型國際關系

  “我們應該求同存異、聚同化異,共同構建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國家不論大小、強弱、貧富,都應該平等相待,既把自己發展好,也幫助其他國家發展好。”

  2013年3月,在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發表演講時,習近平主席指出,面對國際形勢的深刻變化和世界各國同舟共濟的客觀要求,各國應該共同推動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

  新型國際關系要求摒棄結盟對抗的舊思維,跨越意識形態和地緣政治的隔閡,打造“對話不對抗、結伴不結盟”的國家關系,是對傳統國際關系理念的創新與超越,為國際事務提供深具中國智慧的解題思路。

  面對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和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持續推進,今天的人類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條件朝和平與發展的目標邁進,而合作共贏就是實現這一目標的現實途徑。

  5年來,中國努力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開啟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征程。中國以更加積極的姿態,與世界各國和國際組織廣泛構建伙伴關系。“四海之內皆兄弟”的情懷,正在演繹為一個個合作共贏的精彩故事。

  【評價】西班牙中國政策研究室主任胡裡奧·裡奧斯:中國展現出主動積極、與時俱進的大國風范,並提出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思路,這必將大大加快國際秩序的調整進程。

  

  永遠做發展中國家可靠朋友

  “無論發展到哪一步,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中國都永遠做發展中國家的可靠朋友和真誠伙伴。”

  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致力於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推動南南合作向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發展,是中國的不變初心。

  5年來,習近平主席的出訪足跡遍及亞非拉。“中非從來都是命運共同體,共同的歷史遭遇、共同的發展任務、共同的戰略利益把我們緊緊聯系在一起。”習近平主席訪問坦桑尼亞時如是說。

  “聯結我們的不僅是深厚傳統友誼、密切利益紐帶,還有我們對美好夢想的共同追求。”習近平主席對拉美三國媒體表達新時期推進中拉關系的真情厚意。

  “民族復興的追夢路上,難免會經歷曲折和痛苦,但隻要路走對了,就不怕遙遠。”習近平主席在阿盟總部的演講,為解答“中東之問”、促進中東發展貢獻中國智慧。

  發展中國家面臨著加快發展、改善民生的共同使命。通往繁榮的大道上,中國與其他發展中國家攜手前行,將匯聚成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磅礡力量。

  【評價】南非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克裡斯托福·伍德:中國經濟發展了,綜合國力提升了,但對發展中國家關懷備至的初心沒有改變。中國始終站在發展中國家一邊,維護發展中國家利益,是發展中國家最可靠的好伙伴。

  

  提升中俄全面戰略協作水平

  “一個高水平、強有力的中俄關系,不僅符合中俄雙方利益,也是維護國際戰略平衡和世界和平穩定的重要保障。”

  中俄關系是中國外交的優先方向。5年來,兩國元首在各種場合會面20余次,建立起良好工作關系和深厚友誼,引領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不斷邁上新水平。

  2013年3月,習近平主席出訪的首個國家選擇俄羅斯﹔2014年新年伊始,習近平主席應邀赴索契出席冬奧會開幕式,開創中國國家元首赴境外出席大型國際體育賽事的先河﹔2015年俄羅斯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兩國元首分別赴對方國家出席慶祝活動﹔2016年6月,普京總統訪華,雙方發表關於加強全球戰略穩定和促進國際法的聲明﹔2017年7月,習近平主席再次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雙方就當前世界形勢和重大國際問題等發表聯合聲明。高瞻遠矚的戰略引領和頂層設計,樹立起大國關系典范。

  中俄平等信任、相互支持、共同繁榮、世代友好,不僅給兩國和兩國人民帶來福祉,也成為維護世界和平、穩定、發展的壓艙石。

  【評價】俄中友好協會主席梅津採夫:俄羅斯和中國的雙邊關系具有特殊性質,俄中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規模、深度、互信水平、領導人會晤的頻率都表明,兩國關系正處於最好時期,雙方正在越來越多的領域取得日益豐富的合作成果。

  

  把握中美對話合作正確方向

  “我們有一千條理由把中美關系搞好,沒有一條理由把中美關系搞壞。”

  中美關系是當今世界最為重要和復雜的雙邊關系。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主席在中美關系上高瞻遠矚、謀篇布局,兩國領導人進行了數次深入的戰略溝通,推動中美兩國在應對氣候變化、伊朗核問題等諸多重大領域合作。這不僅為中美關系指明了方向,也為世界提供了中美關系良性發展的正面預期。

  2013年莊園會晤,兩國元首以政治擔當和智慧,共同作出構建新型大國關系的戰略抉擇﹔2014年瀛臺夜話,習近平主席放眼長遠,推動中美關系繼續向前﹔2015年白宮秋敘,兩國元首同意繼續按照雙方達成的共識,努力拓展雙邊、地區、全球層面各領域務實合作﹔2017年海湖莊園會晤,兩國元首達成重要共識,宣布建立4個高級別對話機制,為新時期中美關系發展指明了方向。

  中美合作不僅造福兩國人民,也有利於整個世界的和平與繁榮。今年11月,美國總統特朗普將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兩國元首將共同規劃雙邊關系未來發展。相信隻要中美相向而行,堅持對話協商,堅持合作大方向,兩國關系一定能夠取得更多實實在在的進展。

  【評價】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美中既有競爭又有合作,從長遠來看,美中合作的部分會越來越多,兩國從合作中也會有更多收獲。

  

  四大伙伴關系拉近中歐距離

  “我們要共同努力建造和平、增長、改革、文明四座橋梁,建設更具全球影響力的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系。”

  中歐關系不僅事關中國和歐盟各自發展,還對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發展產生重大影響。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主席致力於深化中歐關系,引導歐洲正確認知中國,中歐關系進入全新時代。

  2014年3月底至4月初,習近平主席訪問歐洲四國並到訪歐盟總部,提出打造和平、增長、改革、文明四大伙伴關系,賦予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新內涵。

  幾年來,中國同歐洲各國的關系呈現出競相發展、相互促進的新態勢。中歐務實合作掀起新高潮,“一帶一路”建設與歐洲發展戰略相對接,中國國際產能合作同歐洲容克投資計劃相對接,中國與中東歐“16+1合作”與中歐整體合作相對接。中歐關系發展層次更加豐富,交流合作更加全面、均衡、深入。

  中歐關系的積極變化不是一時之計,而是長遠和必然的選擇。中國始終把歐洲視為多極化進程中的重要一極,歐洲開始更加客觀平和地看待中國的發展。中歐關系不斷鞏固,必將為提振世界經濟、完善全球治理作出積極貢獻。

  【評價】比利時歐亞問題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達維德·富凱:習近平主席對於歐中關系的定位和矚望與時俱進,令人豁然開朗。中國領導人放眼長遠,注重從根本上鞏固歐中關系,這將引領歐盟和歐洲各國政界更深刻地了解中國。

  

  親誠惠容理念鞏固周邊友好

  “我國周邊外交的基本方針,就是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堅持睦鄰、安鄰、富鄰,突出體現親、誠、惠、容的理念。”

  2013年10月,中國召開首次周邊外交工作座談會,習近平主席提出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成為指導中國周邊外交工作的準則。秉持這一理念,中國用積極的態度和開放的胸襟,促進周邊外交換擋升級。

  5年來,習近平主席的出訪足跡遍布東南亞、南亞、中亞、東北亞。與此同時,周邊國家領導人應邀接踵而至,並與中國頻繁互動。中國與周邊國家就像走親戚一樣,有來有往,感情升溫。5年來,中國提出中國—東盟“2+7合作框架”,建立瀾滄江—湄公河合作機制,推動中國—東盟關系從成長期邁向成熟期,同所有中亞國家建立戰略伙伴關系,與南亞國家合作顯著增強……中國同周邊國家關系站在嶄新的歷史起點上。

  “鄰居好,賽金寶。” 中國始終將周邊置於外交全局的首要位置,視促進周邊和平、穩定、發展為己任。一個奮發有為的周邊外交工作格局,將為中國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爭取良好的周邊環境,促進中國與周邊國家一道實現共同發展。

  【評價】巴基斯坦拉合爾管理學院教授阿彼得·阿曼: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反映了求同存異、合作共贏的政治智慧,彰顯了中國的大國風范和責任擔當,同時也對“中國威脅論”做出了有力回擊,有助於世界了解更加真實的中國。

  

  圖片說明:

  圖①:2014年11月20日,新西蘭中小學生在該國總督府歡迎習近平主席的訪問。

  本報記者 管克江攝 

  圖②:“鳥巢”亮起專門為2014年北京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設計的景觀燈和大屏幕。

  人民視覺 

  圖③:2017年9月21日,中國第八批赴南蘇丹維和工程兵部隊第一梯隊72名工程兵從鄭州新鄭國際機場出發。圖為女兵在出發前合影。

  人民視覺 

  圖④:2015年10月,習近平主席訪問英國期間,當地華僑華人等在倫敦街頭舞龍歡迎。

  人民視覺

  圖⑤:比利時天堂公園裡有一隻大鐘,鐘上刻著“中國夢”三個大字,當地小女孩在敲鐘。

  本報記者 任 彥攝  

  圖⑥:2017年5月,北京市為迎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街頭設立的花壇。 

  人民視覺 

  圖⑦:2016年9月4日,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文藝演出在杭州西湖震撼上演。 

  人民視覺 

  稿件統籌及責任編輯:裴廣江 於景浩 張夢旭 白 陽 杜一菲 楊 迅 鄒志鵬 劉玲玲


  《 人民日報 》( 2017年10月16日 10 版)

(責編:曹昆、常雪梅)
相關專題
· 十九大專題報道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特別推薦

    習近平系列重要講話數據庫
    直通十九大
    黨報天天讀
    海外看十九大
    學習詞典
    我是共產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