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洲日韩综合二区,国产成人无码中文理论,日韩精品日韩字幕亚洲区,国产成人热舞在线观看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高層動態

韓正在中國共產黨上海市第十一次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勇當排頭兵 敢為先行者 不斷把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建設推向前進

韓正

2017年05月14日10:10    來源:解放日報

原標題:勇當排頭兵 敢為先行者 不斷把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建設推向前進 ——在中國共產黨上海市第十一次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我代表中共上海市第十屆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

  中國共產黨上海市第十一次代表大會,是在上海將要基本建成“四個中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步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創新發展的新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大會的主題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勇當改革開放排頭兵、敢為創新發展先行者,深入推進“四個中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建設,加快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進軍,全面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創造力、競爭力,讓人民擁有更好生活。

  一、過去五年的工作回顧

  市第十次黨代表大會以來的五年,是上海堅定前行、推進創新驅動發展與經濟轉型升級的攻堅階段,是我們奮力改革、加快“四個中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建設的關鍵時期。五年來,面對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肩負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我們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始終按照繼續當好全國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的根本要求,團結帶領全市黨員和干部群眾,萬眾一心,砥礪奮進,勝利完成市第十次黨代表大會提出的目標任務,在奮力推進創新驅動發展、經濟轉型升級的艱難跨越中,“四個中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建設再上新臺階,人民生活和各項事業發展水平又有了大提升,上海發展站上了新的更高起點。

  改革開放取得重大成果。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統籌推進改革開放。率先探索自貿試驗區建設,協調推進投資管理、貿易便利化、金融開放和政府監管制度創新,形成一大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營改增”、司法、公安、教育、醫藥衛生、群團等中央決定的先行先試改革試點,取得預期成效。深化“放管服”改革,率先開展分類綜合執法試點改革和“証照分離”改革,政府職能轉變取得重大進展。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推進國資統一管理和國企分類改革,國有企業競爭力進一步提升,非公有制經濟活力進一步增強。繼續擴大全方位對內對外開放,走出去、引進來水平提升。積極服務國家“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大力促進長三角地區率先發展、一體化發展,圓滿完成中央交辦的對口支援任務。

  創新驅動發展實現關鍵突破。堅決減少經濟增長對投資、房地產業、重化工業、加工型勞動密集產業的依賴,主動適應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全市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2%,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均增長13.3%,第三產業增加值佔全市生產總值比重達到70%以上,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佔全市生產總值比重超過15%,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相當於全市生產總值比例達到3.8%,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五年累計下降24%。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迅速發展,航空航天、電子信息、先進醫療設備、生物醫藥、新能源等領域技術創新取得關鍵突破,國產大飛機實現首飛。全面謀劃部署和推進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加快,光源工程二期、超強超短激光裝置等一批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啟動建設。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系統推進。科技成果加快轉化應用,人才政策實現創新突破,市民科學素養不斷提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迅速興起。

  中心城市功能不斷增強。金融開放創新不斷深化,初步形成全球性人民幣產品創新、交易、定價和清算中心,金融市場年交易總額達到1300多萬億元,金融業增加值佔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17%,成為全球金融市場體系最齊全的城市之一。國際貿易功能優化提升,上海口岸貨物貿易年進出口總額突破1萬億美元,服務貿易進出口規模保持全國領先,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功能性機構超過1300家。國際樞紐港地位進一步鞏固,集疏運體系不斷完善,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連續7年世界第一,機場貨郵吞吐量保持世界第三,航空旅客年吞吐量突破1億人次,成為全國第一、全球第五個億級航空城市。樞紐型、功能性、網絡化基礎設施體系基本形成,軌道交通運營裡程躍居全球之首。實施閘北區、靜安區“撤二建一”和崇明撤縣設區,虹橋商務區、國際旅游度假區、世博園區、臨港地區等重點區域和郊區新城建設加快、功能顯現,區域和城鄉協調一體化發展水平明顯提升。 

  社會治理創新走上新路。把握核心是人、重心在城鄉社區、關鍵是體制機制創新,積極探索符合超大城市特點和規律的社會治理新路。抓住城鄉社區基層治理這個重心,全面取消街道招商引資,強化公共管理、公共服務、公共安全職能,優化完善街鎮管理體制和機構設置,推進人、財、物進一步向基層下沉,居村黨組織書記和社區工作者隊伍大大加強,基層服務管理水平大幅提高,基層治理法制保障基本形成。補短板,強法治,依法嚴禁外環線內煙花爆竹燃放,加強“五違四必”區域環境綜合整治,開展道路交通違法行為大整治,推進城鄉中小河道綜合整治,全面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總體環境面貌顯著改善。基層干部不怕困難、傾情投入,廣大群眾擁護支持,干成了過去我們一直想做、卻一直沒有解決的難事。推進重點行業領域安全整治,加強重點公共場所安全防范,深化城市網格化管理,全面加強人口服務管理,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基本建立,城鄉安定有序,社會和諧穩定。

  民生福祉持續增進。牢記群眾觀點須臾不能忘記,著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統籌解決民生問題。促進創業帶動就業,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2%以內。城鄉居民收入持續增加,退休職工養老金大幅提高,建立老年綜合津貼制度,率先實現城鄉統一的居民養老、醫保、低保等基本社會保險和救助制度。“四位一體”住房保障體系繼續完善,舊住房綜合改造大力推進,市民基本居住得到有效保障。養老服務體系不斷完善,養老床位達到13.28萬張,基本養老服務全面加強,老年人多樣化服務需求得到更好滿足。義務教育均衡化不斷推進、質量持續提升,高等教育發展水平普遍提高。城鄉醫療衛生資源布局持續優化,更多市民就近享受更好的醫療服務,平均期望壽命83.18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生態環境持續改善,PM2.5年均濃度降至45微克/立方米。

  國際文化大都市建設成效明顯。中國夢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城市精神進一步彰顯,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整體提升。抓好報業、文廣、出版集團改革,媒體深度融合、整體轉型有力推進,輿論影響力和話語權顯著增強。深入推進國有文藝院團“一團一策”改革,文化主體活力增強,文藝演出、文博展示、重大國際體育賽事精彩紛呈,精品力作持續涌現。文化創意產業成為支柱產業,影響力全面提升。一批重大功能性文化體育設施建成並投入使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日趨完善,更多歷史建筑和文化風貌得到修繕保護,城市更顯歷史底蘊、文化內涵。

  黨的建設全面加強。堅持思想建黨與制度治黨緊密結合,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黨員干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更加堅定。認真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在堅定理想信念、解決實際問題、轉變作風上取得實效,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煥然一新。從嚴管干部、從嚴帶隊伍,堅守正確用人導向,面向基層、面向實踐、面向群眾培養選拔年輕干部,優秀中青年干部加快涌現,干部隊伍素質能力普遍提高。推進基層黨建工作創新,符合上海實際的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格局基本形成。率先規范領導干部親屬經商辦企業行為,以體制機制和制度創新管權治吏。馳而不息糾“四風”,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市委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不斷完善,人大、政府、政協工作取得新成效,民主法治建設繼續加強,多黨合作事業深入發展,愛國統一戰線日益壯大。

  同志們,五年的實踐很不平凡,五年的成就來之不易。我們之所以能經受住艱巨考驗,勇毅篤行,取得令人鼓舞的成就,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科學決策、堅強領導、親切關懷的結果,是中央各部門、各兄弟省區市、社會各界和全國人民大力支持的結果,得益於歷屆市委接續奮斗奠定的堅實基礎,歸功於全市200萬黨員和2400多萬市民的不懈努力、頑強拼搏。在此,我代表中共上海市第十屆委員會,向全市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社會各界人士,向駐滬解放軍和武警官兵,向所有關心、支持、參與上海建設發展的港澳臺同胞和海內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前進的道路上還有諸多風險,存在著許多困難與挑戰,我們的工作與中央要求和群眾期盼相比,還有不少差距。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蓄勢待發、孕育突破,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特征更加明顯,上海科技創新能力還不適應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城市的創造活力、創新動力還不夠足,調結構、轉方式、促創新任務依然繁重。社會結構深刻變動,社會主體更趨多元,利益關系更加多樣,社會矛盾更為復雜,協調利益關系、處理各種矛盾的難度更大、要求更高,我們的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需要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改革、發展、穩定的本領有待增強。確保超大城市生產安全、運行安全、網絡安全、環境安全的壓力很大,城市建設和管理中還存在一些短板,垃圾分類處置、無害化處理、資源化利用明顯滯后,部分中小河道水質低劣,有些區域環境臟亂差依然突出。就業、養老、教育、醫療衛生、住房等民生領域仍有不少要解決的問題。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一些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腐敗問題仍然易發多發,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有的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有些黨員干部作風不實,缺乏敢闖敢試、改革創新、勇於擔當的精神,不作為的問題不同程度存在。從嚴管黨治黨責任需要進一步強化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必須常抓不懈、持續用力。

  總結五年工作,我們主要有五點體會。第一,謀劃上海工作,要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對上海工作的指示要求,胸懷全局、著眼大局,堅持服從服務國家戰略,緊密結合本市實際,堅決把黨中央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不折不扣貫徹始終、落到實處。要深刻認識上海在國家發展全局中的功能定位和重要責任,我們抓發展、促改革、做一切事,隻有始終站在全局和戰略高度思考謀劃,一切以大局為重,才能準確把握大勢,創造性推進各方面工作,不斷取得新的進步。

  第二,推進上海發展,要不斷解放思想,勇於創新,敢為人先。堅持率先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緊緊依靠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激發和釋放經濟社會發展新動能。上海已經到了沒有改革創新就不能前進的階段。我們唯有保持戰略定力,堅持發展質量效益和結構優化導向,勇擔當、敢改革、善創新,立於改革開放潮頭,走在創新發展前頭,才能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為全國作出應有的更大貢獻。

  第三,建設超大城市,要始終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以人為本、規劃為先、安全為重,牢牢守住常住人口規模、規劃建設用地總量、生態環境和城市安全四條底線,不斷解決超大城市發展的突出問題和永恆難題,保障社會安定、市民安康。隻要我們把握和尊重超大城市發展規律,樹立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強化依法治市,持續提升城市管理和社會治理體系現代化水平,城市明天就會更美好。

  第四,做成各項事業,要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有咬定青山不放鬆的韌勁,有一抓到底釘釘子的精神,深入實際抓推進抓落實抓突破。站高一步、看遠一步、想深一步,認準正確目標,就不怕路途遙遠、道路艱險,直面問題、解決問題,一步一個腳印堅定前行。實踐証明,上海改革發展建設的很多大事,都是十年磨一劍干出來的。定下來的目標,想明白的事,明確的任務,隻要把準方向往前走,不繞過難題、不回避矛盾,走穩步、不停步,就一定能務期必成、取得實效。

  第五,辦好一切事情,關鍵在黨。必須堅決維護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提高地方黨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能力,發揮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匯聚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強大合力和不竭動力。我們堅信,隻要我們牢固樹立、自覺踐行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全面從嚴管好黨治好黨,就一定能帶領全市人民,開創上海改革發展新局面!

  二、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導思想和奮斗目標

  今后五年,是我國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一個百年目標、向著第二個百年目標邁進的重要歷史關頭。上海發展處於全面深化改革承前啟后的關鍵階段,城市創新發展邁入繼往開來的重要時期。面向未來,我們既要全面完成“十三五”規劃,又要組織實施“十四五”規劃﹔既要推動上海經濟整體創新轉型,實現城市發展方式重大轉變,又要基本建成“四個中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開創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面對持續深刻變化的外部環境,肩負更加艱巨繁重的偉大任務,推進上海各項事業持續發展,我們使命光榮、責任重大。我們要勇敢地擔負起歷史和時代賦予的重任,不受環境復雜變化所惑,不為各種風險挑戰所懼,始終保持銳意創新的勇氣、敢為人先的銳氣、蓬勃向上的朝氣,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導思想是: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定踐行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抓好發展這個第一要務,抓好改革創新這個重大戰略舉措,抓好黨建這個最大政績,繼續當好全國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

  今后五年奮斗目標是: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決定性勝利,創新驅動發展、經濟轉型升級實現歷史性跨越,基本建成“四個中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在全球大都市中的影響力穩步提升。實現建成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會的目標,城市更加宜居宜業,吸引力、創造力、競爭力不斷增強,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

  ——經濟平穩健康發展,質量效益持續提高。全員勞動生產率保持全國領先,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佔全市生產總值比重20%以上,單位生產總值能耗進一步下降。以現代服務業為主體、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引領、先進制造業為支撐的新型產業體系基本形成。

  ——科創中心建設加快推進,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相當於全市生產總值比例4%以上,主要勞動年齡人口受過高等教育的比例40%以上。以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為核心,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重要研發與轉化功能型平臺為支撐,重要承載區為依托的科創中心構架體系基本建成,科創中心的核心功能顯著增強。

  ——國際文化大都市基本建成,文化軟實力和國際影響力日益增強,城市精神充分彰顯,文化上海更顯魅力。

  ——城市管理與社會治理創新深入推進,以黨建為引領的基層社會治理創新深化拓展,符合超大城市特點和規律的社會治理體系更加完善。

  ——群眾生活質量持續改善,就業更加充分,居民收入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基本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更加公平,生態環境持續改善。PM2.5年均濃度力爭降至40微克/立方米以下,消除劣V類水體,平均期望壽命保持在83歲以上。

  ——全面從嚴治黨深入推進,黨內政治生態不斷淨化,“四個意識”進一步增強,城市基層黨建格局進一步完善,黨風廉政建設繼續加強,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不斷提高。

  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我們要加倍努力,有更高的要求、更遠大的志向,為實現中國夢作出更大貢獻。共繪願景,未來的城市,創新之城充滿活力、更有朝氣。全球創新企業、創新機構密集,國際科技精英和各類人才雲集,世界創新資源、要素和資本聚集,創新智慧無處不在,創新創造活力競相迸發。人文之城公正包容、更富魅力。中外文化交相輝映,現代和傳統文明兼收並蓄,建筑是可以閱讀的,街區是適合漫步的,公園是最宜休憩的,市民是尊法誠信文明的,城市始終是有溫度的。生態之城更具韌性、更可持續。擁有綠色、低碳、健康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人與自然更加和諧,天藍地綠水清的生態環境更加怡人。

  同志們,建設令人向往的卓越的全球城市,任重道遠、前途光明。我們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頑強奮斗、克難前行、再接再厲、不懈進取,努力兌現對人民的承諾,向著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標穩步邁進。我們已經下定決心、務必團結一心,我們的目標一定要實現,我們的目標一定能夠實現!

  三、貫徹落實國家戰略,深入推進自貿試驗區和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勇當排頭兵、敢為先行者,關鍵要以自貿試驗區改革為突破口,以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為重要載體,持續挖掘制度創新紅利,持續激發市場活力和發展動力,為國家深化改革創新開拓新路。

  (一)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全面深化自貿試驗區改革開放。繼續解放思想、勇於突破、當好標桿,對照最高標準、查找短板弱項,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率先建立同國際投資和貿易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制度體系,率先形成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建設開放和創新融為一體的綜合改革試驗區。深化投資管理體制改革,優化貿易監管服務體系,完善創新促進機制,加強改革系統集成,充分激發市場活力。全面深化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全面實現“証照分離”。建成國際先進水平的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產業監管模式。建設開放型經濟體系的風險壓力測試區。放寬投資準入,縮減自貿試驗區外商投資負面清單。實施貿易便利化新規則,推進各環節監管方式改革,創新跨境服務貿易管理模式。加快構建面向國際的金融市場體系,建設人民幣全球服務體系,提升金融監管能力。設立自由貿易港區,實施更高標準的“一線放開”“二線安全高效管住”貿易監管制度,探索符合國際通行做法的金融、外匯、投資和出入境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風險防控體系。打造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先行區。支持浦東新區以政府職能轉變為核心,深化一級地方政府管理體制創新。深化分類綜合執法改革,建立健全審批、監管、執法適度分離的事中事后監管體系。優化信息互聯共享的政府服務體系,實現市場準入“全網通辦”、個人事務“全區通辦”、政務服務“全域共享”。構建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推動市場主體走出去的橋頭堡。創新經貿投資合作、產業核心技術研發、國際化融資模式,搭建開放合作新平臺,增強金融服務功能,探索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離岸稅制安排,建設服務“一帶一路”的市場要素資源配置功能樞紐。強化改革創新聯動和輻射帶動。完善自貿試驗區改革與全市重大改革、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聯動機制,放大政策集成效應,促進實體經濟發展,提高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貢獻率。促進制度創新成果復制推廣,持續放大自貿試驗區的溢出效益和輻射效應,進一步彰顯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試驗田作用。

  (二)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把握科技進步大方向、產業革命大趨勢、集聚人才大舉措,在推進科技創新、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方面走在全國前頭、走到世界前列,加快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進軍。以全球視野、國際標準推進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加快建立世界一流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集聚建設國際先進水平的國家實驗室、科研院所、研發機構、研究型大學,提升集中度和顯示度。高水平規劃建設張江科學城,打造世界級科技創新中心的增長極。推進重大戰略項目、基礎前沿工程和研發與轉化功能型平臺建設,在信息、生命、材料、環境、能源、物質等交叉前沿領域產生一批有影響力的科技成果,在重要產業領域形成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深化科技體制機制創新。以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為抓手,建立符合創新規律的政府管理制度,完善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構建市場導向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機制,實施激發市場創新動力的收益分配制度,推動形成跨境融合的開放合作新局面。推進人才政策創新突破。借鑒運用國際通行、靈活有效的辦法,完善創新人才培養、引進、使用和評價激勵機制,造就一批能夠把握世界科技大勢、研判技術發展方向的戰略科技人才,培養一批善於凝聚力量、統籌協調的科技領軍人才,集聚一批勇於創新、善於創造的企業家和高技能人才,使人才這個第一資源在科創中心建設中發揮中流砥柱作用。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推動科技與金融更緊密結合,完善適應科技創新產業化需求的金融體系。嚴格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打通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服務全鏈條,建立高效的知識產權綜合管理體制。建設一批各具特色的科技創新中心重要承載區,打造更多開放便捷高能級的眾創空間,創新創業蓬勃潮涌。

  四、深化改革開放,加快經濟轉型升級

  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向著更加宏偉的目標邁進,根本靠發展,關鍵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努力實現經濟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

  (一)奮力推進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大力增強城市核心功能。聚焦解決經濟結構性問題,確保到2020年基本建成“四個中心”,全面提升配置全球市場資源和要素的能力。增強企業內在動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優先發展先進制造業,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促進二三產業共同發展、融合發展。落實“中國制造2025”戰略,實施產業創新工程,推進工業強基,發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改造提升傳統優勢制造業,弘揚工匠精神。防止產業結構形態虛高,防止資源、資金、資產脫實轉虛,提升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加快建設綜合經濟實力雄厚、產業能級高、服務能力強的國際經濟中心。按照國家部署要求,積極穩妥推進金融開放創新,優化金融市場體系和機構體系,擴大市場定價權和國際影響力,提高配置全球資金資本的能力,完善金融市場服務實體經濟功能,健全風險防范機制和監測預警機制,基本建成與我國經濟實力和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邁入全球金融中心前列。打破壟斷,放開放活,營造高度開放、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鞏固國際貿易中心地位,打造國際貿易投資新高地和國際消費城市。優化集疏運體系和航運服務體系,構建高效、多樣、智能、聯通、便捷的現代物流體系,增強高端航運服務競爭力,提升國際航運航空樞紐港地位與功能,進一步增強集聚效應,基本建成具有全球航運資源配置能力的國際航運中心。

  (二)持續促進區域和城鄉協調發展,著力提升城市整體發展水平。更好統籌空間地域、資源環境、基礎設施、產業布局,疏解城市非核心功能,補短板,促均衡,增強城市發展協調性。優化市域功能布局。中心城區要全面提升品質和能級,集聚發展高端現代服務業,積極推進城市有機更新,營造具有歷史文脈傳承、人文氣息濃郁的城區環境,增強綜合服務功能。實現中心城黃浦江兩岸全面貫通開放,打造高品質濱水公共活動空間。郊區要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加大存量調整、資源盤活、建設用地減量化和生態環境建設力度,重點發展高端先進制造業,培育生產性服務業,促進產城融合,提升環境品質和發展質量。加快推進虹橋商務區、國際旅游度假區、徐匯濱江、世博園區、臨港地區等重點區域功能建設。大力推進桃浦、南大、吳淞、高橋、吳涇等重點調整區域經濟轉型升級。促進城鄉發展一體化。以重大工程建設為抓手,持續推動公共服務資源配置向郊區人口集聚地傾斜,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向郊區傾斜,執法管理力量向城鄉結合部傾斜,逐步提升基本公共服務的統籌層次和保障水平,縮小城鄉發展差距。提高郊區新城、核心鎮和新市鎮建設水平,發展特色小鎮,優化城鎮村布局體系。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化農村改革。加快轉變農業生產方式,大力發展綠色農業和多功能都市現代農業,著力提升農產品供給質量和農業勞動生產率。積極培育新型職業農民,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有序推動農民向城鎮集中居住,改善農村生態環境,保護鄉村自然風貌和歷史文化資源,讓農村更具鄉土韻味、更多自然景致。

  (三)貫徹落實綠色發展理念,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續。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要守牢生態環境底線,決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得一時發展,以高品質生態支撐可持續發展。統籌推進生產、生活、生態協調發展。堅決調整淘汰低效落后產能,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完善生態補償機制。實施最嚴格的環境和能效標準,全面推行排污許可制度,強化能源資源與污染排放雙控管理,倒逼環境治理和產業升級。加大金融對綠色發展支持力度,鼓勵引導社會資本投入綠色產業。鼓勵綠色出行、綠色消費、綠色居住,推廣綠色賬戶,加快海綿城市建設。增加綠色生態空間。嚴守保護紅線,拓展生態空間,倍加呵護會呼吸、有生命的基礎設施,推進外環和郊環綠帶、生態間隔帶建設,完善市域生態空間格局。建成世博文化公園。加快郊野公園、小微綠地和特色景觀道路建設,開放更多休閑綠地空間。舉全市之力,高水平、高質量推進崇明世界級生態島建設,打造長江生態大保護的標桿和典范。加強環境保護與生態修復。以提高環境質量為核心,堅持標本兼治、分類防治、系統聯治,持續實施環保行動。以控制PM2.5和臭氧濃度為首要任務,深入推進長三角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讓老百姓看到更藍的天,呼吸到更清新的空氣。強化水岸共治,全面落實河長制,加強中小河道綜合整治和長效管理,全面提升水環境質量,讓水清岸綠景色常在。建立土壤環境管理體系,推進污染場地修復治理,加強土地再開發利用的環境監管,保持土壤質量穩中向好。

  (四)以制度創新為核心,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改革是發展的強大動力,開放是上海最大的優勢。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把牢提高供給質量主攻方向,依靠深化改革根本途徑,抓好“三去一降一補”重要任務落實,全面實施國家各項減稅政策,著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破解制約科技創新和擴大開放的制度性短板,實實在在增加企業實惠。落實好中央確定的改革試點任務。按照國家要求,深化司法、公安、教育、醫藥衛生、群團等改革,積極爭取新的試點任務,及時總結、復制推廣改革成果,為國家全面深化改革探索新路。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深化政府自身改革,全面建立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和負面清單制度,完善事中事后監管體系,創新政府服務,建設高效市場和有為政府,實現由審批型政府向法治政府、服務型政府轉變。以國資管理創新帶動國企改革發展,深化國企分類改革,推動市場競爭類國有企業整體上市,走公眾公司為主的混合所有制發展路徑。健全權責對等、運轉協調、有效制衡的決策執行監督機制,推進市場化選聘職業經理人制度,構建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深入落實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建立全面規范、公開透明的現代預算制度,合理劃分市區兩級政府的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深化市與區收入分配機制改革。穩步推進資源環境、公用事業、社會民生等領域價格改革。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堅持擴大開放,大力吸引外資,提升總部經濟發展能級,促進跨國公司總部拓展功能。支持鼓勵本土企業走出去,開拓國際市場、拓展海外業務、投資購並企業,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增強技術創新能力和產業國際競爭力。促進長江經濟帶、長三角地區合作發展,積極參與京津冀協同發展、新一輪東北振興等國家戰略。按中央要求做好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工作。聚焦幫扶地區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助推受援地區脫貧攻堅,為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上海應有的貢獻。

  五、把握正確方向,加強民主政治建設

  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高揚人民民主旗幟,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增強人民大眾團結,不斷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凝聚力量、提供保障。

  (一)鞏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加強黨對人大、政協工作的領導,充分發揮人大、政協職能作用。健全黨委聽取人大常委會黨組、政協黨組工作匯報制度。完善市人大主導地方立法工作的體制機制,圍繞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和改革發展穩定的重要問題,加快重點領域立法,提高立法質量。支持人大及其常委會依法行使監督權,加強對“一府兩院”有效監督,發揮人大監督在國家治理體系和監督體系中的重要作用。支持和保障人大在討論決定重大事項和人事任免等方面行使法定職權。進一步暢通公民有序政治參與的渠道,密切人大代表與人民群眾的聯系,提高人大代表履職能力,讓各級人大代表更好地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發揮政協作為社會主義協商民主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完善年度協商計劃制定和實施制度,支持政協團結各方、凝聚共識,開展生動多樣有效的協商活動,促進協商成果轉化落實。支持政協依章程加強民主監督,拓展監督渠道,提高監督實效。健全黨委、政府委托政協開展重大課題調研和邀請政協委員參與重大項目研究論証的工作機制,加強政協委員履職能力建設,推進參政議政深入開展。扎實推進基層民主制度建設,保障人民民主權利。完善基層民主制度和運行與管理監督機制,健全以居村為基礎的基層民主管理體制。健全以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企事業單位民主管理制度,加強社會組織民主機制建設。

  (二)深入推進依法治市,加快法治上海建設。堅持黨領導立法、保証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在全社會樹立憲法法律權威,把上海建成法治環境最好的城市之一。加快法治政府建設,優化行政決策程序機制,完善行政執法體制機制,強化行政權力制約監督和責任追究,實現政府活動全面納入法治軌道。深入推進司法體制改革,支持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著力提高司法公信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引導促進全民尊法學法守法用法,黨員領導干部帶頭尊法守法、堅決維護法律權威。完善法律援助、司法救助等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進一步提高全社會誠信水平。全面落實信訪工作責任制,嚴格落實依法按政策處理信訪事項,推動陽光信訪、責任信訪、法治信訪。

  (三)鞏固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壯大共同奮斗的力量。團結是戰勝一切困難的強大力量,必須牢牢把握大團結大聯合主題,鞏固統一戰線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礎。高度重視發揮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積極作用,堅持和完善政黨協商的保障機制,支持民主黨派開展民主監督,不斷提高政治把握、參政議政、組織領導、合作共事、解決自身問題能力。加強黨外代表人士隊伍建設,做好知識分子和“兩新”組織、留學人員、新媒體代表人士工作,引導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為改革發展積極貢獻力量。加強和改進民族、宗教、僑務、港澳和對臺等工作。

  六、堅持文化強市,大力提升文化軟實力

  文化是體現城市競爭力的核心資源。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著力提升核心價值觀感召力、理論成果說服力、宣傳輿論影響力、文化產業競爭力,不斷增強城市軟實力,努力為城市發展進步提供思想引領、精神力量和人文滋養。

  (一)大力弘揚城市精神,增添城市人文魅力。城市精神凸顯一個城市內涵特質,是城市的魂和根。深入開展中國夢宣傳教育,弘揚偉大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深入實施黨的誕生地發掘宣傳工程,展現上海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的城市精神,提振整個城市的精氣神。積極培育、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使之像空氣一樣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廣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推進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深化拓展志願服務,深入推進公民道德建設和家庭文明建設,進一步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讓真善美扎根青少年心靈。全市人民自覺行動,從我做起,努力讓我們的城市處處洋溢人文關懷、文明風氣,時時可見好人好事、善行義舉。

  (二)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加強干部理論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推動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工程和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深入宣傳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研究、回應和解答廣大干部群眾關心的思想、理論和實踐問題。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主要負責同志要旗幟鮮明站到意識形態工作第一線,責無旁貸承擔起政治責任。堅持正面宣傳,加強統籌協調,善用各種渠道,創新傳播形式,把黨和政府的決策部署、方針政策、工作情況及時有效傳遞給社會公眾,把人民群眾的呼聲期盼、意見建議全面準確反映給黨和政府,唱響主旋律、弘揚正能量。加強主流媒體建設,強化資源整合,持續推動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深度融合、整體轉型,打造新型主流媒體集團。健全新聞發言人制度,創新完善新聞發布及媒體溝通機制。提高對外新聞輿論傳播的覆蓋面、影響力、有效性,展示大都市形象,講好上海故事,傳遞中國聲音。加強網上思想輿論陣地建設,培育健康向上的網絡輿論環境。

  (三)完善文化體育設施功能布局,讓市民更好參與文體活動。堅持高水平布局、專業化改造,補短板、提功能,加快規劃建設一批功能性多樣化文化體育設施,提升舉辦一流藝術展演和國際性重大專業賽事的能力。增加和改善居民身邊的文化體育公共活動空間,擴大公共文化和體育產品供給,方便市民就近參與各類群眾性文體活動。加快建設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和全球著名體育城市。全面加強對歷史建筑、風貌街區成片成區域修繕保護,重現歷史風貌,再塑內涵功能,延續歷史文脈。

  (四)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激發文化活力和創造力。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正確處理好陣地與市場、導向與效益的關系,推進文化管理體制和國有文化單位改革。深化國有文藝院團及報業、文廣、出版集團改革,培育體育產業集團和中介服務機構,增強文化事業和文體產業競爭力。擴大文化領域開放,鼓勵多種所有制文化創意企業平等競爭、共同發展,推動文化與科技、教育、金融、貿易等融合發展。繁榮社會主義文藝創作,激勵原創、鼓勵演出、促進出大作品,培育和匯聚大師大家,推動代表中華傳統文化、上海本土文化、世界優秀文化的藝術根植上海、競相展演,讓市民文化生活更豐富多彩。

  七、切實保障改善民生,深化社會治理創新

  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加強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深入推進社會治理創新,著力補短板、強管理、促公平、提質量,讓人們安居樂業。 下轉◆3版

  (上接第2版)

  (一)做好惠民生各項工作,讓群眾有更多獲得感。著眼滿足群眾民生需求,堅守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預期,不斷在全體市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取得新進展,讓群眾幸福指數跑贏經濟增長指數。率先實現教育現代化,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以立德樹人為根本,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和高考綜合改革,培養又紅又專、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促進學前教育公益普惠、基礎教育優質均衡,辦好每一所家門口的學校。促進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豐富職業教育培養通道,重視特殊教育,完善終身教育體系,規范教育培訓市場,讓人們都能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堅持把促進就業放在優先位置,推動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的就業。提升勞動力供給質量,解決就業結構性矛盾。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大力推動創業帶動就業。健全人力資源市場,完善就業服務體系和援助促進機制。著力做好以高校畢業生為重點的青年就業創業工作。切實做好城鎮困難人員就業幫扶工作。確保做好退役軍人就業工作。加強職業技能培訓,造就一支高素質的技能人才隊伍。積極做好來滬人員就業服務管理工作。崇尚勤勞、鼓勵創新,千方百計增加居民收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統籌協調分配關系,有序推進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分類管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拓寬各種收入渠道,在經濟發展、財力提高和社會勞動生產率提升的基礎上,提高各類人群收入。增強居民收入增長的可持續性,規范收入分配秩序,保護合法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取締非法收入。統籌推進社會保障體系建設,讓群眾普遍享有公平的基本保障。健全城鄉一體化的基本保障制度,完善全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社會保障體系,穩步提高社會保障待遇標準。完善社會救助體系,健全社會福利制度,支持發展慈善事業。完善住房市場體系和保障體系,確保住有所居。按照“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堅持以居住為主、市民消費為主、普通商品住房為主,構建更加完善的住房市場體系,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健全房地產業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加快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完善購租並舉的住房制度,優化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共有產權保障房、征收安置房“四位一體”的住房保障體系。加強舊住房改造和各類房屋物業管理,創新舊區改造模式,堅持實物和貨幣相結合,加大貨幣化征收安置力度,保障和改善市民基本居住條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大力發展老齡服務事業和產業。加快健全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支撐、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格局,保障養老基本公共服務需求。充分發揮市場和社會作用,擴大多層次養老服務供給。促進醫養融合發展,重視老年教育,讓老人安享老年生活。建設健康上海,全面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把健康放在優先發展地位,全方位、全周期維護和保障人民健康。補好兒科、全科醫生、老年醫療護理等短板。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城鄉社區,推進優質醫療資源均衡布局,實現簽約家庭醫生全市基本覆蓋。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實行分級診療,推進醫藥分開,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打造一批國際一流的醫學學科和研究型醫院,促進“海派中醫”傳承創新,建成亞洲醫學中心城市。健全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機制,做好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和重大疾病防控工作。落實計劃生育基本國策。

  (二)以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創新,增強社區自治共治、共建共享能力。把握城鄉社區這個重心,強化基層黨組織領導,依托區域化黨建平臺,完善基層社會治理體系,著力提高基層治理水平和為群眾辦事能力。規范和理順條塊關系。下沉資源、服務、管理力量,健全自下而上的考核導向、服務管理機制,強化市區兩級職能部門對基層的服務指導。引導促進社會力量參與。加大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力度,鼓勵、支持、培育社會組織發展,引導動員區域企事業單位、各類機構組織共建社區。深化基層自治共治。深入拓展區域化黨建,推動駐區單位、轄區黨員積極參與社區治理。充分發揮社區委員會共治功能和居村委會自治功能,加強業委會等自治組織規范運作,建立健全自下而上的自治議題、項目形成和回應機制,吸引群眾積極參與,構建黨建引領的自治、共治、德治、法治一體的基層治理格局。推進以住宅小區和郊區村莊為重點的城鄉社區綜合治理。政府支持、社區協同、各方參與、居民攜手,推動美麗家園和美麗鄉村建設全覆蓋,解決群眾關心的居住條件、社區環境、公共活動、物業管理、公用設施和便民服務等問題,增進市民對所在社區的認同感和滿意度。

  (三)提高城市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法治化管理水平,讓城市更有序、更安全、更干淨。治理超大城市不能有絲毫粗心大意,要像繡花一樣精細。堅持以人為本、管建並舉、管理為重、安全為先,全面強化依法治理,提升城市治理整體能力。牢牢守住城市安全底線。除隱患、重防范、強管理,加強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監管和整治,提高城市日常管理和維護標準,完善城市綜合防災減災體系,確保城市生產安全和運行安全。持續用力補好短板。依法嚴管、綜合施策,強化區域環境綜合整治和道路交通違法行為整治,建立健全常態長效管理機制。按照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要求,建設市民滿意的食品安全城市。加快推進城市垃圾分類處置、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循環利用。加快智慧城市建設。建設國際領先的寬帶、無線城市,促進互聯網、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廣泛應用,推動信息技術和城市發展全面深入融合,提升網絡安全和信息化水平。夯實城市網格化管理,實現網格化管理全覆蓋。大力發展公共交通。實現以大容量軌道交通為主體的公交線網服務市域全覆蓋,中心城公共交通出行比重達到55%以上。在確保軌道交通安全基礎上繼續增能提效、延長運營時間,加強最后一公裡換乘銜接,使公交成為最便捷準時安全的市民出行方式。促進長三角區域交通一體化,實現上海與主要城市90分鐘可達。推進更高水平的平安上海建設。健全信息化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加強社會治安突出問題綜合整治,積極防范、依法嚴厲打擊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等犯罪活動。深入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加強國家安全和反恐怖、反邪教工作,嚴密防范和嚴厲打擊各種敵對勢力滲透顛覆破壞活動。持續開展雙擁工作,推動軍民深度融合發展。

  八、全面從嚴治黨,著力加強和改進黨的領導

  實現奮斗目標,關鍵在黨。我們必須以更大的決心和勇氣抓好黨的自身建設,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提高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確保黨始終成為堅強的領導核心,為各項目標任務推進落實提供根本保証。

  (一)加強思想教育,強化理論武裝。始終把思想政治建設放在首位。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堅持共產黨人的價值觀,堅守理想信念,補足精神之“鈣”,筑牢思想之“魂”,不斷堅定和提高政治覺悟。基礎在學,關鍵在做,學用結合,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頭腦。學深悟透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弘揚理論聯系實際的馬克思主義學風,在真學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功夫,增強貫徹落實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全面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決維護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堅定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自覺維護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強化黨內監督。深入貫徹落實《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和《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著力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和戰斗性。嚴肅認真開展黨內政治生活。始終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敢於直面問題,勇於自我解剖,向頑瘴痼疾開刀,及時發現和解決黨內出現的新問題,嚴格按照黨內政治生活準則辦事,自覺接受黨的紀律約束。健全和落實民主集中制具體制度,領導干部要帶頭執行民主集中制,發揚黨內民主,鼓勵講真話、講實話、講心裡話,善於正確集中,增強團結統一。加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圍繞迎接建黨100周年,傳承革命文化的紅色基因,建設具有時代特點的黨內政治文化。全面強化黨內監督。完善黨內監督體系,織密監督之網,扎緊制度籠子,促進黨內監督與各方面監督相結合,形成監督合力,增強監督實效。強化巡視監督,實現任期內全覆蓋,不留死角、沒有空白。建立健全黨委開展巡察工作體制機制,構建巡視巡察一體化格局。探索區紀委開展派駐機構改革,發揮派駐機構“探頭”和“前哨”作用。牢牢抓好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全面從嚴加強對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一把手的監督。

  (三)持續抓作風建設,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作風建設沒有休止符,必須持續用力、一抓到底。中央八項規定是鐵律,必須抓常抓細抓長,切實防范和認真查處群眾不滿和痛恨的“四風”問題,有違必究,以干部隊伍好的作風取信於民。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是戰勝一切困難和風險的根本保証。認真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發揚密切聯系群眾的優良傳統,創新聯系服務群眾方式方法。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提高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能力。黨員干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要在講實話、干實事中檢驗和錘煉黨性,自覺做到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領導干部要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廉潔修身、廉潔齊家。

  (四)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集聚用好各類人才。正確路線確定以后,干部就是決定性因素。堅持正確的選人用人導向,落實新時期好干部標準,嚴把政治關、品行關、作風關、廉潔關。面向基層、面向實踐、面向群眾,大力培養選拔和使用有一線工作實踐經驗的優秀年輕干部,關心和用好各年齡段干部,統籌做好女干部、少數民族干部、非中共黨員干部工作。創新選人用人機制,拓寬視野,加強干部統籌調配。堅持從嚴要求管理干部,真心愛護干部,探索形成盡責免責、創新容錯機制,為擔當者擔當、為負責者負責、為干事者撐腰。加大治庸治懶力度,防止干與不干一個樣、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讓忠誠干淨擔當、為民務實清廉、奮發有為、銳意改革、實績突出的干部得到褒獎和重用,讓陽奉陰違、阿諛逢迎、弄虛作假、不干實事、會跑會要的干部沒市場、受懲戒。人才是上海最大的資源,必須大興識才愛才敬才用才之風,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堅持黨管人才原則,推進人才政策創新突破和細化落實,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發展體制機制,大力引進國際高端人才,建設全球性人才高地,培養引進用好各類高素質人才,讓各類人才近者悅而盡才、遠者望風而慕。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決定上海這座城市的前景。我們要更加關注青年、關心青年、關愛青年,讓廣大青年茁壯成長,讓青年人有更多平臺和更大舞臺。

  (五)抓合力、增活力、強能力,創新黨建工作體制。完善黨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全面發揮市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突出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保落實,完善常委會、全會議事規則和工作機制。完善黨組領導體制和運行機制,充分發揮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府、市政協、市高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黨組的作用。加強和改進黨對工青婦等群團組織的領導,深化群團改革。加強市委工作黨委建設,創新工作機制,發揮工作黨委對歸口系統的領導核心和政治保証作用。形成尊重老同志、愛護老同志、學習老同志的良好社會氛圍,認真做好老干部工作。推進基層黨建工作創新。主動適應社會群體結構和社會組織構架的變化,深入推進城鄉基層黨的工作體制機制創新、組織設置創新、方式方法創新,補短板、強基層、重服務。全面加強機關和事業單位、國企、高校、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黨建工作,鞏固擴大黨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推動各領域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把握超大城市特點和規律,完善全區域統籌、多方面聯動、各領域融合的城市基層黨建新格局。切實增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服務功能,強化黨員教育管理,加強黨支部書記隊伍建設,努力讓基層黨組織有活力、黨員起作用、群眾得實惠。

  (六)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腐敗是黨面臨的最大威脅,反對腐敗是黨心民心所向。要堅持嚴肅教育、嚴明紀律、嚴格管理、嚴懲腐敗,著力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機制,不斷鏟除腐敗現象的生存空間和滋生土壤。堅持把紀律挺在前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突出抓早抓小、防微杜漸,堅決查處各種違反紀律的行為,真正讓紀律成為“帶電的高壓線”,用紀律管住大多數。堅持用制度管權治吏,立“明規矩”、破“潛規則”,下大氣力抓落實、抓執行,嚴格落實規范領導干部親屬經商辦企業行為規定,全面執行領導干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制度,確保權力運行置於黨組織和人民群眾監督之下。堅持把推進改革與防范腐敗同步考慮、同步部署、同步實施,在金融、工程建設、醫藥衛生等重點領域建立健全廉政風險防控機制,確保權力在陽光下運行、資源在市場中配置、資金在網絡上監管。有腐必懲、有貪必肅,“打虎”“拍蠅”“獵狐”,著力解決發生在基層和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按照黨中央部署要求,深化紀律檢查體制改革,推進監察體制改革,完善紀檢監察體系,加強和改進紀檢監察工作。

  (七)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共產黨人愛黨、憂黨、興黨、護黨,既是責任,更是擔當。領導干部要旗幟鮮明講政治,強化責任擔當,聚精會神抓黨建,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氣,解決黨內存在的各種問題,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長管長嚴,做到管黨有方、治黨有力、建黨有效。堅持以上率下,落實各級黨委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紀委監督責任、黨委書記第一責任、班子成員“一崗雙責”四責協同、合力運行的責任落實體系,形成層層擔當、人人擔當、共同擔當的局面。堅持有責必問、問責必嚴,推動監督檢查、目標考核、責任追究有機結合,以問責常態化促進履職到位。

  上海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是中國近代工業和中國工人階級的發祥地,是一座有著光榮革命傳統的城市。站在接近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關口,回首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浴血斗爭的崢嶸歲月,親歷改革開放帶來民富國強的偉大進步,我們一定要傳承好共產黨人的光榮和夢想,接續努力、接力探索,不斷創造新的輝煌。

  同志們,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勇當排頭兵、敢為先行者,不斷把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建設推向前進,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上海應有的更大貢獻!

(責編:黃瑾、楊麗娜)
相關專題
· 國內活動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