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記者 景玥 楊文全
2017年04月28日10:5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聯部部長宋濤致辭(圖片來源:中聯部網站)
4月27日,一個溫暖和煦的早晨,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的院內分外熱鬧。還不到8:30,身著民族服裝的雲南姑娘小伙,向來賓展示著五顏六色的扶貧開發產品。而徜徉在展臺中的,則是講著不同語言的各國政黨政要和駐華使節。
這是中聯部舉行首場“中國共產黨的故事”專題宣介會開始前的一幕。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局面。中國理念、中國行動、中國信心,讓世界矚目。世界各國人民也希望了解中國經驗,傾聽中國故事。
為此,中聯部精心策劃並隆重舉辦“中國共產黨的故事”系列專題宣介會。雲南作為在這一政黨外交新平臺上亮相的首個省份,以“精準扶貧——不讓一個民族掉隊”為主題,召開宣介會,推出圖片展和體驗式扶貧開發展臺,舉辦雲南少數民族群眾原生態表演,開展互動交流,向世界生動闡釋習近平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精彩講述從省委書記到村支部書記的“五級書記扶貧故事”。
讓中國走向世界:“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掉隊”
在頗具震撼力的雲南扶貧短片播放之后,中聯部部長宋濤發表熱情洋溢的致辭,他說:“越來越多的人士認識到,要想了解中國,首先必須了解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也願意開放面對世界,與各國的政黨和各界人士交流治國理政經驗,為全球治理貢獻智慧和力量。”
帶領中國人民脫離貧困、實現共同富裕,這是中國共產黨的性質決定的,這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這是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時代任務,這也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的公仆情懷和使命擔當。
“40多年來,習近平同志從最基層的黨支部書記到有8800多萬黨員的執政黨的領導核心,扶貧脫困始終是他心頭的重中之重。”宋濤還深情地講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從政與扶貧心路歷程。
貧困是無聲的危機,貧困是人類之痛。消除貧困,是各國政黨和政府的共同使命。無論是“讓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帶動“共同富裕”口號的提出,還是新發展理念的誕生,中國共產黨始終高度重視扶貧工作。
三個莊嚴承諾,令中華兒女熱血沸騰。農村貧困人口如期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這是中國共產黨確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
三次深情呼吁,讓各族同胞心潮澎湃。決不能讓困難地區和困難群眾掉隊﹔決不讓一個少數民族、一個地區掉隊﹔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掉隊。習近平總書記反復以“不能掉隊”激勵和鞭策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四年扎實推進,讓全國人民信心百倍。從2013年到2016年,我國農村貧困人口每年減少超過1000萬人,累計脫貧5564萬人。據統計,2014年末全國還有7017萬農村貧困人口。近兩年政府工作報告顯示,2015年、2016年農村貧困人口相繼減少1442萬人、1240萬人。據此測算,從2017年到2020年這四年間,我國還需要解決4335萬人的脫貧問題。
四類精準脫貧,讓全面小康勝利在望。2015年10月下旬,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作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戰略部署:到2020年,每年減貧1000萬人。具體辦法是,通過產業扶持解決3000萬人脫貧,通過轉移就業解決1000萬人脫貧,通過易地搬遷解決1000萬人脫貧,對2000多萬完全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實現社保政策兜底脫貧。這被人們形象地概括為“四個一批”。
藍圖已繪就,關鍵在落實。“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沖刺階段,扶貧脫貧面臨攻堅拔寨,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特別是在貧困地區。“扶貧開發到了攻克最后堡壘的階段,所面對的多數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時間服從質量,科學確定脫貧時間,不搞層層加碼。要真扶貧、扶真貧、真脫貧。”
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脫貧攻堅,要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要立下愚公移山志,使出滴水穿石勁,下一番繡花功夫。
“脫貧的軍令狀不是戲言。”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強化領導責任、強化資金投入、強化部門協同、強化東西協作、強化社會合力、強化基層活力、強化任務落實。脫貧攻堅中,不能搞腐敗,不能弄虛作假,不能搞盲目的政績,也要嚴防“三拍”現象,拍腦瓜、拍胸脯、拍屁股走人。貧困縣的縣委書記、縣長要穩在那兒,把責任擔到底,不脫貧“不能走”,一個蘿卜一個坑,出水才見兩腿泥。
遠離京城3000公裡之外的彩雲之南,黨群同頻共振的扶貧進行曲正響徹雲天。在這次宣介會上,中共雲南省委書記陳豪在談到扶貧問題時表示,雲南省委深切感受到了各族人民“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脈搏心聲,堅持“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過上好日子”的信念,把少數民族群眾脫貧致富擺在全省脫貧工作的優先位置,確保全面小康路上“不讓一個兄弟民族掉隊、不讓一個民族地區落伍”,呈現出各民族團結進步的新景象。
雲南省委書記陳豪作主旨發言(圖片來源:中聯部網站)
讓世界讀懂中國:從雲南扶貧透視“最宏大和最重要的問題”
“與其坐而論道,不如起而行之。”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多次引用過這句名言,說的就是,唯有行動,才能真正改變世界。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握時代大趨勢,形成了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
作為中國脫貧攻堅的一個主戰場,雲南向貧困發起總攻,決不讓一個兄弟民族掉隊,決不讓一個貧困地區落伍。
過去幾年,雲南已建立起了高效的扶貧體制機制,正在同步推動區域開發與精準扶貧兩個“輪子”一起轉。
——著力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推動發展生物醫藥、大健康、信息技術、先進裝備制造、能源、新材料、旅游文化、高原特色現代農業、日品與消費品制造等重點產業,做大做強實體經濟,破除瓶頸。
——著力抓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切實做到扶貧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精準、脫貧成效精準。
——著力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堅持“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過上好日子”的信念,自覺把幫助少數民族群眾脫貧致富擺在全省脫貧工作的優先位置,實行重點幫扶、集中攻堅。
——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著力推進產業、就業扶貧,實施易地扶貧搬遷,推進貧困村提升工程,並實施教育精準資助政策和醫療扶貧特惠措施,健全社保兜底政策,建立保險、救助等風險防控機制。
——著力全面從嚴治黨、發揮黨組織在扶貧開發中的保証作用。壓實攻堅責任,形成從省到村“黨政一把手負總責,五級書記一起抓”的脫貧攻堅責任體系。
雲南省委言出必行的態度,讓世界看到效果。雲南的行動力令世界驚嘆。在談到中國任重道遠的脫貧目標時,外賓大呼“amazing!(太棒了)”。
宣介會場內,讓世界看到行穩致遠的雲南實踐,宣介會場外,又能真實地觸摸人民群眾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建水紫陶、施甸香菇、怒江草果、文山三七、昭通天麻、魯甸花椒、諾鄧火腿、瀾滄馬鈴薯、楚雄彝繡、普洱茶、曲靖藍莓、后谷咖啡等12個雲南扶貧開發產品整齊排列開來。每個產品背后,都是一個個動人的扶貧故事。
諾鄧火腿第十九代傳承人楊伍鬆拿起一包火腿向記者介紹說,《舌尖上的中國》播出后,諾鄧火腿名聲大噪。如今,一條兩年的火腿可以賣到1000多元,3年的達2000多元。
過去,當地火腿隻供自家人食用,現在成了人們增收的法寶。楊伍鬆的火腿加工廠就帶動了當地貧困戶180戶、貧困群眾720人致富,有20多戶農戶單靠火腿一項年收入就達到了十七八萬元,個別村民甚至達到40萬元,摘掉了窮帽子。
像楊伍鬆這樣的脫貧故事還有很多很多。在滇西北高黎貢山深處,獨龍江一度寂然無聲,1994平方公裡的山鄉區域,傳導給人們的只是一個偏遠封閉的概念。這裡世代聚居的4300多名獨龍族同胞,一直背負著貧窮落后踽踽獨行。從刀耕火種、漁獵為生的原始社會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獨龍族實現了首次歷史性的跨越。而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時代潮流中,獨龍江濤聲不斷,獨龍族正在邁開新一輪跨越的大步。
雲南基層百姓告訴記者,6年前,絕大部分獨龍族群眾住的是茅草房、木頭房或籬笆房,不少家庭全部家當不值500元,全鄉農民人均純收入不足900元。而今,獨龍江已不再是“遙遠”的代名詞:高黎貢山獨龍江公路隧道貫通,標志著獨龍族同胞祖祖輩輩大雪封山半年的歷史宣告結束﹔簡易搭建的籬笆茅草屋早已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錯落有致、特色宜居的農家別墅﹔獨龍族整族邁入4G時代,讓古老的城池與現代文明攜手同行﹔漫山的綠林裡成片的重樓、草果等產業孕育著獨龍族群眾發展的希望﹔近幾年,全鄉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503元,不少獨龍族群眾還買了小汽車。
基辛格在《世界秩序》中寫道:“評判每一代人時,要看他們是否正視了人類社會最宏大和最重要的問題”。“面對復雜變化的世界,中國領導人抓住了‘最宏大和最重要的問題’”。意大利大使謝國誼在參觀完圖片展和體驗式展臺后如是評價。
坡芽歌書壯族原生態合唱表演(圖片來源:中聯部網站)
讓中國啟迪世界:期待中國聲音中國方案
宣介會期間,各國政黨政要和外交使節抓住寶貴機會,向宋濤部長和陳豪書記接連拋出一個個眾人饒有興趣的話題:
雲南省委在扶貧開發時如何保護和發揚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確保各民族和諧共處,共同發展?雲南省委在制定扶貧政策時如何確保生態環境不受破壞?中國共產黨今后在周邊外交方面有何政策,將會如何與周邊鄰國發展友好合作關系?
每個問題都是各國自身之關切,每個問題都蘊含著矛盾與挑戰,關於扶貧開發和保護少數民族傳統文化,陳豪如是說:
“從上到下,黨政組織明確責任負責制,將民族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列入了黨政工作的總體部署”,“對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傳承,政府會安排專門資金加以投入”,“對原生態優秀文藝方式的傳承,有具體項目加以發掘、整理、傳承,努力使民族文化與現代社會進步相容”。
關於扶貧工作與生態保護的矛盾,陳豪鄭重承諾:雲南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走高端化、信息化、綠色化的現代產業之路,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中國自身發展實踐與世界發展趨勢完全一致。告別過去高能耗的粗放式發展,中國主動、積極、有序地調整。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為世界走出經濟泥潭提供中國范例,給正處於轉型期的世界經濟一份堅定信心。
近鄰不可斷,遠親不可疏。周邊鄰國與中國擁有廣泛共同利益和共同語言,針對周邊外交問題,宋濤表示,政黨是一個國家內外政策制定的源頭,執政黨制定一個國家的內外政策,中國的對外政策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制定的,中國的對外政策很明確,我們堅持和平發展。同時,我們的周邊外交政策也很明確,就是堅持親誠惠容、睦鄰友好。此外,我們也深刻地認識到,中國的發展需要世界,同樣,世界的發展也需要中國。我們願意讓周邊國家來分享我國的發展機遇,這也是中國為什麼提出“一帶一路”倡議的原因。就是彼此能夠共商共建共享,希望周邊國家與中國一起發展。因為通過發展,消除貧困,才能建設更美好的世界。
“中國需要更多地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國”,“世界那麼大,問題那麼多,國際社會期待聽到中國聲音、看到中國方案,中國不能缺席”。希臘駐華大使萊奧尼達斯·羅卡納斯在專題吹風會后專門找上記者,主動要求說兩句。
他表示,希臘和雲南的很多地方地形相似,境內多山,所以今天的宣介會對他來說“干貨十足”,很多經驗值得借鑒,如產業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職業技能培訓等等。非常欣喜地看到,雲南的扶貧工作,不僅僅聚焦GDP的增長,而是真正聚焦百姓生活質量的提高,通過實實在在的努力,讓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這點至關重要。這次宣介會后一定要去雲南實地看看。
烏拉圭駐華大使費爾南多·盧格裡斯也向記者分享了自己的活動體會,他告訴記者:自己剛從雲南實地考察回來,雲南扶貧方案卓有成效,扶貧不忘“可持續發展”值得點贊。
“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消除貧困和飢餓,中國作出了表率,為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和人類發展作出了貢獻,非常期待下一場‘中國共產黨的故事’,雖然中國治國理政和改革發展的經驗是獨特的,但它的成功實踐經驗對許多國家都有借鑒意義。”他表示。
中國經濟好,世界經濟才會更好——彌漫著“發展焦慮”的世界,越來越清晰地認識到這個結論,也把更多的期待寄望於中國。
從2017年4月27日出發,各國政黨關注中國如何解決時代課題,也渴望看到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關鍵詞背后的具體實踐。世界期待並聆聽中國共產黨的故事。
“從省委書記到村支部書記的扶貧故事”交流會(圖片來源:中聯部網站)
“扶貧幫困 一個都不能少”交流會(圖片來源:中聯部網站)
相關報道
相關專題 |
· 中國共產黨的故事——地方省委的實踐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