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年前,13位來自不同城市、操著不同口音的人聚集到黃浦江畔的一幢石庫門內,圍著一張長方形餐桌召開了秘密會議。那一年,悶熱的夏天,他們向世界宣告:中國共產黨在上海誕生了。
為了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由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主辦的“日出東方——上海市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主題展”於今天起在上海展覽中心東一館開幕。本次展覽披露了哪些鮮為人知的史料,看點何在?記者昨天來到展覽現場提前探訪。
吸取黨史研究新成果
展覽現場以“時間軸”的方式展示了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創建的必然性,以及在黨的領導下上海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階段的發展和成就。穿越“時間長廊”,跟隨珍貴的圖片和影像資料,黨的歷史畫卷舒展開來,與現實交織。
說起共產黨的誕生,黨史展覽曾很少提及“租界”相關內容。記者發現,這次展覽用一定篇幅描述了共產黨誕生前上海租界等情況。在“工商中心”等展區,現場還原成“十裡洋場”工商繁榮發展的場景,並首次公開了近100年前老上海的生活場景等影像資料。
“隻有現代的城市,才能產生現代的政黨。”市委黨史研究室專家、展覽大綱撰稿人徐國梁說,關於共產黨的誕生,黨史上強調了其思想基礎和階段基礎,這次展覽吸取了新的黨史研究成果,展示了中國共產黨誕生的資源基礎,“上海的工商繁榮、文化教育活動活躍、交通便利等,都為進步知識分子集聚和社會結構變化創造了條件。”
記者獲悉,一些珍貴史料在本次展覽中首次披露。隨著辛亥革命的失敗,孫中山帶著深深的遺憾離世,臨終前他曾說,“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這次展覽中,從海外購得的孫中山葬禮的影像視頻首次展出。聯系歷史看影像資料,更印証了資產階級革命無力改變中國命運,隻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
小故事說黨史更可親
黨史展覽並非是教科書般的記敘,展覽中的不少史料通過小故事敘述和展現,讓人記憶深刻。
共產黨誕生后,國共合作並非一帆風順,在中共三大會場裡,曾發生過激烈的爭論。這次激烈爭論,就通過共產國際代表馬林的筆記展現出來。當時,剛愎自用的張國燾主張:“發展共產黨的唯一途徑是獨立行動,也許我們是錯誤的,但我們寧可保持‘左’。”所幸的是,中共三大通過的是一個正確的決議。閱讀這些翻譯后的筆記,久遠的歷史,仿佛就在眼前。
“中共一大的決議文件並沒有中文版原始資料,許多都是從俄文和英文版翻譯過來的。”徐國梁告訴記者,解放后對中共一大文件的尋找,頗費周折,這一過程以小故事的形式在展覽中用文字和圖片形式呈現。1956年,當時的蘇共中央向中國移交了一批檔案,其中就有俄文版的中共一大文件。1979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中國歷史的教授韋廷慕在其論文中,提到了 《共產主義運動在中國》一書,該書作者是中共一大代表陳公博,這是他在美國學習期間用英語所寫,書中所附的中共一大通過的黨的第一個綱領和決議,與前面提到的俄文版內容完全一致。如今這兩個文本的文件,成為彌足珍貴的文獻。
研究黨史的專家學者,都很熟悉陳獨秀的一首七絕詩,這首敘述命運的詩,出現在黨史展覽中,耐人尋味。中共一大中當選的中央局書記陳獨秀在南京監獄曾寫了一首詩,反映他復雜的人生軌跡:“自來亡國多妖孽,一世興衰過眼明。幸有艱難能煉骨,依然白發老書生。”這首詩的一旁,正好展示著參加中共一大的十幾名代表資料。這些代表在中共一大相會,而后卻走上了不同道路,有的為革命奮斗甚至犧牲,有的卻叛變脫黨,不同的命運詮釋了何為“大浪淘沙,沉者為金”。
記者發現,隻要有黨史中的小故事,提前觀展的觀眾都在此停留,細細閱讀。不少觀眾表示,“通過講史實來闡述真理,講故事來表達史實,講細節來展示精神,這樣的展覽以小見大,見微知著。”
這裡有黨史也有城事
展區的一角,一處家居的溫馨場景吸引了人們的目光。這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上海普通市民的家庭場景,三五牌臺鐘、老式電視機、印著“囍”字的搪瓷杯……這裡承載了一個時代人們的幸福生活,也承載了人們的美好記憶。
這次展覽,不光講黨史,也講城事。中國共產黨帶領群眾浴血奮戰,創建新中國,創造新生活。黨的革命史和建設史,與人民的情感相連,每個人在這裡能感受到國家的強大和社會的變遷。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覽推陳出新,運用了多種新穎的表達形式,頗接“地氣”。當年,上海第一個工人新村——曹楊新村的生活片段和故事,就運用了劇場式的多媒體演繹方式。一面圍牆排列著上世紀50年代曹楊新村人們生活場景的照片,帷幕上播放著當年第一批入住者的訪談視頻《幸福在哪裡》﹔帷幕后,用實景表演的模式還原了當年的生活景象,將人們的思緒帶回到那個年代。
據主辦方介紹,主題展展區面積2500平方米,分為七個版塊,展出上海各個發展時期的實物、圖片、視頻等500余件,著重反映了上海是中國工人階級發祥地、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中國革命的聖地、中國經濟建設許多重大發明創造的發生地、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等。展覽將持續到7月10日,開放時間為每日9時至16時,預約電話62471259。(記者 彭薇)
相關專題 |
· 各地動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