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洲日韩综合二区,国产成人无码中文理论,日韩精品日韩字幕亚洲区,国产成人热舞在线观看

七一社區        注冊

從街頭書攤到農家書屋

江蘇省射陽縣阜余鎮 朱乃洲

2013年12月27日16:42   

我是一個喜歡讀書的人,回首往事,許多與書有關的事常常在腦海裡顯現。30多年前的時候,我正在小學裡讀書。當時鎮上沒有書店,唯一有書看的地方就是我們學校旁邊的那個小書攤。因為小書攤是一個姓吳的人家擺的,我們都叫吳家書攤。書攤簡單得很,四周用蘆葦席子和草簾一搭,用來遮風擋雨,其實就是一個草棚。裡面擺放兩條長板凳,是給看書的人坐的。那時候,書攤上沒有多少書,除了小畫書,也沒有別的書。看書的人大多數是像我一樣的小學生、中學生。小畫書的內容更單調,幾乎都是戰爭題材的,像什麼《閃閃紅星》、《智取威虎山》、《七天七夜》等等。盡管如此,我還是很喜歡看的。每天早上、中午早早的去上學,花上2分錢看一本小畫書。有時,我很想買一本小畫書,可人家不賣,是專門借給人家看的。因為那時書的來源很緊張,市場上沒有多少書賣的。我讀小學的幾年,看書的價格都是2分錢,小學快畢業的時候才漲到5分錢。

我上初中已經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了。這個時候,國家已經改革開放,農村也實行了聯產承包責任制,將土地分到了各個農戶手裡。人們的收入增加了,頭腦更變得靈活起來。鎮上的吳家書攤就是這樣,他們把擺書攤積累起來的資本拿出來,砌成了幾間大瓦房,辦起了鎮上第一家書店——吳家書店。書店從此也不再借書給人看了,而是專門賣書。這時候,書的種類也開始增多了,小畫書依舊有,但更多地出現了各種文學類書籍,中國古典名著、外國文學名著等被擺放在櫥櫃裡﹔《人民文學》、《詩刊》等雜志常常出現在書架上了。適合中學生閱讀的一些期刊也出現了,有一本叫《中學生》的雜志我差不多期期都買。書店裡還出現了農業技術方面的書籍,什麼《科學養豬》、《食用菌栽培技術》等都能買到。這說明人們積極響應政府倡導的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號召,開始重視科技在生產生活中的作用了。許多農民學技術用技術,成了當地的“萬元戶”,過上了富裕的生活。

書的確能反映出一個時代的背景。我記得一件事,一九八五年那年,我們這裡放映一部叫《少林寺》的電影,也許是第一次看這樣好看的電影,很多農村小青年看完電影就開始向往少林寺了。有的人竟然還學起來武術。我就曾經熱衷於此,有時正當的書都不想看,偏偏要看武術書。鎮上的吳家書店緊跟時代的潮流,不知從哪裡弄回來許多武術類書籍,一些武術類雜志如《中華武術》、《武林》等,一些人搶著買。我也買了不少,家裡現在還保存著這些書。

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經濟更向前發展了,社會更開放。我們鎮上建起了四五家書店。當然,原來的吳家書店規模更大了,有原來的普通瓦房變成了三層樓房。這時候,書店裡的書可以說是五花八門,應有盡有。各類書籍都分門別類地擺上了專有櫥窗,每個櫥窗的玻璃上都貼著“文學”、“科技”、“歷史”、“政治”“生活”等各種標簽。特別是生活類的期刊雜志大行其道,像《知音》、《愛情·婚姻·家庭》、《人之初》、《家庭醫生》等等數都數不過來。各種雜志的封面更是花花綠綠,令人眼花繚亂。當然,這類書籍的繁榮顯示出了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也更說明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就說我吧,也的確喜歡看這一類的書,勞動之余常常捧起這些書來看。它們教會了我怎樣做人處事,怎樣保健身體防病治病,怎樣讓生活過得更有滋味。市場上的專業科技書籍也更多了,農業方面的養殖、種植、加工樣樣有。因為這時我已經走上了社會,更相信隻有多學技術才能改善家庭的生活條件提高生活水平。於是,我購買和學習了很多養殖方面的書籍,辦了個規模不小的養豬場,年收入好幾萬,日過得紅紅火火。

進入二十一世紀,黨和政府提出建設新農村的號召,十分重視發展農村的文化事業和對農民的文化教育。在黨和政府的扶持下,各個鄉鎮辦起了圖書館,各村建立了農家書屋。有的經濟條件較好、依靠學科技走上致富路的農村家庭還辦起了自己的農家書屋。這些圖書館、農家書屋極大的方便了喜歡看書的農民。人們在家門口就能看到自己想看的書。圖書館和農家書屋不僅豐富了農民的文化生活,更為很多農民找到了致富的金鑰匙。有的農村青年因為在農家書屋裡學到了豐富的知識,或是出去打工賺錢,或是干起了特種養殖、反季節蔬菜、農產品加工等生產經營模式,很快就走上了致富路。

從地頭的書攤到裝潢漂亮的書店,再到農民自己辦的農家書屋,不正是時代進步社會發展的體現嗎?更說明了我們農民已經認識到文化知識的重要性,把讀書學習放到了生活中的重要位置。我想,如果每個農民都有了豐富的文化科技知識,前途一定會越來越光明,日子一定會越來越美好,每個人的夢想一定會變成現實。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臺”
(責編:楊麗娜、程宏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