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屆三中全會是在改革進入深水區、攻堅期召開的一次“關鍵性會議”。全會《決定》合理布局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重點、優先順序、主攻方向、工作機制、推進方式和時間表、路線圖,形成了改革理論和政策的一系列新的重大突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又一次總部署、總動員,必將對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必須努力練好以下“二十四字訣”。
堅定信心。信心比黃金和貨幣更重要。改革開放是我們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帶領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也是我們黨最鮮明的旗幟。面對未來,要破解發展面臨的各種難題,化解來自各方面的風險和挑戰,更好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尤其需要堅定“不改革就沒有出路,不全面深化改革就沒有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信心,除了深化改革開放,別無他途。我們在改革開放上決不能有絲毫動搖,改革開放的旗幟必須繼續高高舉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正確方向必須牢牢堅持。全黨要堅定改革信心,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辦法推進改革。
凝聚共識。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共識是前進的動力。改革開放正確的方向,必須依靠全黨全國凝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共識。全會《決定》深刻剖析了我國改革發展穩定面臨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闡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義和未來走向,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重大原則,描繪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藍圖、新願景、新目標,匯集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論斷、新舉措,反映了社會呼聲、社會訴求、社會期盼,凝聚了全黨全社會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共識和行動智慧。在跨時代的節點上,穩定、可預期的改革意味著更多的政治擔當。而在十八屆三中全會之后的歲月中,如何凝聚共識,將改革扎實推進,才是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為關鍵的課題。
統籌謀劃。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加強頂層設計和整體謀劃,加強各項改革的關聯性、系統性、可行性研究。推進改革膽子要大、步子要穩,其中步子要穩就是要統籌考慮、全面論証、科學決策,確保改革穩中有進、穩中有為。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各領域改革和黨的建設改革緊密聯系、相互交融,任何一個領域的改革都會牽動其他領域,同時也需要其他領域改革密切配合。本著對歷史和現實負責任的態度,全面深化改革需要統籌各方利益訴求,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籬,讓人民更多更公平地共享改革成果,才能激發群眾的熱情和活力。
協同推進。人心齊,泰山移。時至今日,改革進入攻堅期,新舊問題交織、利益主體多樣﹔改革越深入,就越要觸及深層問題、體制弊端,各個領域的改革越是相互影響、相互推動、相互制約。改革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四個堅持”、“六個緊緊圍繞”、“15個方面”的系統部署,需要樹立“全國一盤棋”的思想。推進改革不能囿於一隅、執於一端,不能只是“馬走日,相走田,炮打一溜煙”。零敲碎打式的調整,往往事倍功半﹔單兵突進式的改革,常常舉步維艱。隻有堅持全面改革,讓各項改革綜合配套、協同推進,才能在良性互動中形成整體合力。
銳意進取。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永無止境。全面深化改革,關鍵要有新的謀劃、新的舉措、新的作為。要有強烈的問題意識,以重大問題為導向,抓住重大問題、關鍵問題進一步研究思考,找出答案,著力推動解決我國發展面臨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問題。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需要有探索的精神、開拓的思維、進取的意識,要處理好繼承和發展的關系,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處理好中央和地方、全局和局部、當前和長遠的關系,正確對待利益格局調整,堅決維護中央權威,鼓勵地方、基層和群眾大膽探索,加強重大改革試點工作,及時總結經驗,寬容改革失誤,以新舉措、新作為推進全面深化改革。
攻堅克難。改革是一場革命,不可能一帆風順。改革越是進入深水區,越要攻堅克難。改革是由問題倒逼而產生,又在不斷解決問題中而深化。當前,我國發展進入新階段,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全黨上下、全國上下,要有打虎上山的勇氣和魄力,要有壯士斷腕的信心和決心,要以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和政治責任感,最大限度集中全黨全社會智慧,最大限度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以更大決心沖破思想觀念的束縛、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在攻堅克難中,不斷推進“中國號”巨輪駛向更廣闊水域。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不落實,就會落空。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和《決定》繪就的改革路線圖、時間表,不是放在嘴上說說就可以實現的,必須依靠全黨上下、全國上下堅定信心、凝聚共識、統籌謀劃、協調推進、銳意進取、攻堅克難,練好“二十四字訣”,才能將一項項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措施落到實處,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譜寫改革開放偉大事業歷史新篇章,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斷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