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編織郵儲夢,托起中國夢
夢想寄托著希望與未來,夢想承載著力量與現實。
一個人有了夢想,才能奮發向上﹔一個民族有了夢想,才能勵精圖治。
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這個令人心馳神往、心潮澎湃的中國夢,是13億中華兒女的翹首期盼,當然也是17萬郵儲員工的共同願景。作為一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郵儲銀行要想為實現中國夢加油助力,最好的途徑,首先就是要致力於實現自身的郵儲夢。
(一)
郵儲銀行的前身是郵政儲金,距今已有百年。當重新翻看這段歷史時,我們不難發現,它的發展壯大就是一個與中國社會同呼吸、共命運,不斷筑夢、圓夢的過程……
“郵政儲金可以獎勵儲蓄,有益於民生,西方各國行之已久”1919年7月1日,北京民國政府正式開辦郵政儲金業務。自業務肇始,郵政儲金採取謹慎、穩妥的政策,以小額個人儲蓄用戶作為主要對象,滿一元即可開戶,提出了獨特的“人嫌細微,我寧繁瑣﹔不爭大利,但求穩妥”經營方針。其放貸對象以中小工商企業為主,大大方便了后者,一時有“大眾銀行”之譽,成功地應對了1921年、1923年北京等地金融擠兌風潮。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儲匯局為了勵行儲蓄救國政策,在辦理普通儲金業務外,還增加了7項戰時特種節約建國儲金、儲劵。儲匯局正是緊緊抓住國民政府如火如茶地倡導儲蓄救國運動的時機,積極經營,不遺余力,才在此艱窘期中使儲額有巨額增加,不辱使命地輔助了國家金融政策的推行,配合了戰時社會經濟的需要。
改革開放后,黨和國家的經濟重心轉移到了經濟建設。為了給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聚集更多資金,1981年,國務院決定恢復郵政儲蓄業務。郵政儲蓄利用郵政網點眾多的優勢,廣為收儲民間零散資金,成為國家籌集資金的一條重要渠道。
“國家有難,匹夫有責”,郵政儲蓄(金)在各個歷史時期都不負重托地交出了對國家、對社會、對人民最好的答卷,回答了究竟什麼是郵儲夢。
(二)
2007年,在中國近代郵政成立百年之際,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在北京舉行了隆重的掛牌儀式,中國郵政儲蓄的歷史就此掀開了嶄新的一頁,這也是郵儲夢新的起航。
新組建成立的郵儲銀行,作為一家全功能大型商業銀行,始終堅持普惠金融,堅持服務“三農”、服務社區、服務中小企業的市場定位,不斷拓寬服務渠道,全力服務城鄉百姓,在堅持商業可持續的同時,全面履行企業社會責任。
為了方便百姓,郵儲銀行網點大多數設立在其它商業銀行不願意設點的農村、城市社區。截至2012年底,郵儲銀行共有營業網點38000多個,其中,縣及縣以下農村地區的網點佔比超過70%,中西部地區網點佔比超過60%,覆蓋了全國超過98%的縣級區域,為融通城鄉經濟,服務廣大百姓提供了極大便利。
農業、農村、農民問題在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新的歷史征程中仍處於極其重要的位置,發揮著不可或缺的基礎和保障作用。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成功與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取決於“三農”問題的解決與否。郵儲銀行充分利用自身覆蓋城鄉的網絡優勢、規模龐大的資金優勢和百年郵政的品牌優勢,積極服務“三農”——構建“延伸城鄉金融服務最后一公裡”的金融機構,為農民提供儲蓄、匯兌、代理保險、便民取款等基礎金融服務﹔把小額貸款業務作為郵儲銀行長期、核心的戰略性業務,將世界先進的小額貸款技術和自身實踐相結合,破解農村融資服務難題﹔重視國家推行的“新農保”“新農合”項目,與政府部門積極協作,全力做好“新農保”“新農合”的金融服務工作。
中小企業、小微企業是民營經濟的主要載體,為我國就業、稅收、技術創新等提供了廣闊的土壤,對國計民生具有重大的影響,但現實中小微企業由於貸款額度小、擔保能力弱、財務水平較低,因此,面臨融資難和融資成本不斷攀升的突出問題和重要瓶頸。然而郵儲銀行卻將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確立為一項戰略性業務——自2010年,連續三年在全國15個省、市、自治區分行開展創富大賽﹔創造性地提出符合自身特點的“微貸技術”,設計了額度循環支用的貸款使用模式和靈活的還款方式﹔按照監管要求,在全國范圍鋪設小企業信貸中心﹔與同業開展合作,成功開展了“小企業買斷型接力貸”及“保函貸”、融資保理等業務。
(三)
“如果像農商戶這些在谷底創業的客戶都因無錢拓展而倒下了,那就說明整個中國社會出現了危機。小企業雖然不能包打天下,但社會的發展一定程度上是靠他們支撐的,郵儲銀行也將在這條充滿挑戰的路上越走越好”也許是被這樣一句郵儲夢所感召,郵儲人經歷了五年的艱苦摸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今天的郵儲銀行,已經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但是距離世界先進水平還有一定差距,從這種意義上講,郵儲人對郵儲銀行,還有一個“求富”、“求強”的強烈訴求和深切夙願,郵儲夢也可以說是郵儲銀行的“富強之夢”。
有夢想,有機會,有奮斗,一切美好的東西都能夠創造出來。對一個人如此,對一個國家如此,對一個企業亦是如此。作為郵儲人,我們需要的是,在中國夢這一大旗指引下,傾全心用全力編織郵儲夢。
編織郵儲夢,必須繼續深化改革,加快轉型。
郵儲銀行董事長李國華在接受《中國金融》雜志專訪時表示,對於我們來說,關鍵是要牢牢把握歷史發展機遇,積極適應新形勢的變化,持續推動郵儲銀行科學、健康、可持續發展。改革沒有完成時,隻有進行時,持續深化改革,以改革促發展,以發展促改革,將是郵儲銀行永恆的課題。
通過持續不斷地深化改革,我們將看到郵儲銀行組織架構和運行機制的進一步優化﹔市場反應速度的進一步增速﹔資本使用效率的進一步提升﹔內部凝聚力的進一步拉動﹔核心競爭能力的進一步提高。
編織郵儲夢,必須堅持依靠五年發展中的寶貴經驗。
歲月的流逝並不能磨損歷史上曾經的光彩,郵儲銀行改革發展的新征程會更加凸顯出她的生機與活力。五年的創業路,五年的春與冬,郵儲人篳路藍縷、披荊斬棘,積累了寶貴的經驗與精神財富。
要堅持通過發展和改革解決前進中面臨的挑戰和問題﹔要堅持融入社會經濟發展大局,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協調統一發展﹔要堅持發揚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多年來積澱形成的寶貴精神財富﹔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遵循商業銀行的客觀規律來謀劃各項發展工作﹔要堅持以人為本,依靠核心人才奠定郵儲銀行長遠競爭力﹔要堅持郵銀合作,優勢互補,實現“自營+代理”模式下的合作共贏。
編織郵儲夢,必須凝心聚力履職責,同舟共濟克時艱。
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群眾來實現。郵儲夢,同樣離不開每個郵儲人的積極貢獻與辛勤努力。這就要求郵儲銀行進一步塑造自身企業文化,引領廣大干部員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職業觀和發展觀,增強對郵儲銀行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要倡導交流、交鋒與交融的民主氛圍,傾聽員工心聲,鼓勵員工為發展獻計獻策,堅定為郵儲銀行建設發展貢獻才智的決心和信心﹔要讓員工感知和認可與郵儲銀行同生共體的成就感與自豪感,達成郵儲好,大家才會好的共識。雙方一道共同享有展示自我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社會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員工為郵儲自豪,郵儲為自己的員工自豪!
“大河沒水小河干”“小河有水大河滿”,中國夢需要13億中國人民懷揣夢想共同去期待、去創造、去實現。作為一家具有強烈社會責任感,也責無旁貸助力國家發展的國有企業,郵儲銀行要把機遇化作實干興邦的巨大動力,在繼承郵政儲蓄優秀傳統的基礎上,大膽探索、勇於拼搏,邁開步子朝前走,甩開膀子干事業,踐行郵儲夢,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