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建設美麗中國,實現永續發展
生態是指生物之間以及生物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與存在狀態。生態文明是指人類遵循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這一客觀規律而取得的物質與精神成果的總和。生態文明是基於人類對於長期以來主導人類社會的物質文明的反思,自然資料的有限性決定了人類物質財富的有限性,人類必須從追求物質財富的單一性中解脫出來,才可能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一、生態危機
從2000年起至今,中央氣象臺連續發布的大霧藍色預警、上海黃浦江死豬漂浮事件、“皮鞋”膠囊風波等,讓大眾對空氣、水和食品安全陷入了恐慌。生態環境與工業發展站到了對立面。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增速第一、外匯儲備第一、外國直接投資引入第一、主要工業品產量第一﹔可是在這些第一的背后還有建材消費、能源消耗、空氣污染排放、水污染排放也是名副其實的第一。“第一”就像一個雙面鏡,同時映襯著進步與落后。國家要富強、經濟要發展,環境破壞成了發展的副產物。
(一)生態危機是經濟發展的副產物
2011年有關部門對我國現實經濟與環境狀況進行評價,認為現實中並沒有把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有機結合起來,普遍存在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各行其是的現象,於是經濟發展越快,環境問題越多,環境問題將成為制約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因素。關於經濟與生態發展的關系,涉及到多個層面,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是這樣說的:“要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真正使環境保護融入經濟發展之中。離開經濟發展講環保,那是緣木求魚﹔離開環保談發展經濟,那是竭澤而漁。”
1、經濟發展過速,生態保護意識跟不上
2011統計公報:第一產業(農、林、牧、漁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0.1%,第二產業(採礦業,制造業,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建筑業)增加值比重為46.8%,第三產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信息傳輸、 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金融業,房地產業)增加值比重為43.1%。
2、科技力量薄弱,技術開發跟不上
中國企業500強利潤最高的10家企業,全部是國有金融機構和壟斷行業國企,美國企業500強利潤排行前10位不少屬於技術密集型行業。山西、內蒙、陝西等資源豐厚的省份,GDP很大一部分是依靠資源發展經濟,有些地方無序的開採,迫使當地氣候、居住、飲食等發生深刻的變化。某些村莊由於過渡開採,大面積的塌陷造成房子發生斷裂,地下水嚴重流失。內蒙古自治區主席巴特爾代表說:“傳統的不惜代價的那種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不協調、低效率的增長方式已經無以為繼。”值得我們思考。
3、長期養成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習慣,也對生態發展造成制約
現在人們的生活方式對自然的污染破壞很大。工業發達后,消費品的增加和便利化,使得人們日常生活對環境的威脅和壓力增加了、多元了,影響范圍擴大了,影響更長遠、更深刻了。轉變生活方式是建設生態文明的內在需要。轉變生活方式有利於降低對資源的過度開發和消費,有利於國民身體素質的改善,有助於實現社會的和諧與穩定,有助於人的全面發展、樹立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念和民族素質的提高,有利於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二)生態危機是經濟發展道路上的必然過程
1952年,倫敦因天氣原因,造成生活、工業排放的煤煙粉塵積蓄不散,造成8000多人短時間內喪生。1956年,水俁灣因工業廢水排放污染附近的人、貓,造成腦中樞神經和末梢神經侵害。
在二次世界大戰后,一些國家處於經濟復蘇,工業飛速發展階段,但當時沒有相應的環境保護和公害治理措施,致使工業污染和各種公害病隨之泛濫成災,不只是“倫敦霧”和“水俁病”。工業發展雖然使經濟獲利不菲,但難以挽回的生態環境的破壞和貽害無窮的公害病使一些政府和企業日后為此付出了極其昂貴的治理、治療和賠償的代價。
二、生態文明
我們黨清醒的認識到了生態文明的重要性。在2007年的十七大報告中首次提出:“要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的新論點。在十八大報告中,再次強調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生態文明建設是導向人類社會形態發生根本轉變。生態文明突出生態的重要,強調尊重和保護環境,強調人類在改造自然的同時必須尊重和愛護自然,而不能隨心所欲,盲目蠻干,為所欲為。
(一)政府清醒的認識到了經濟與生態和諧發展的重要性,已將生態環境問題放在重要位置,創造了環境保護的政治環境。
在十八大報告的第八部分“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中,特別強調了生態文明建設問題並提出了一是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二是全面促進資源節約,三是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四是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具體措施。
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重視生態建設問題,他在福建工作時提出“生態省”的發展戰略﹔在浙江工作時提出,加快建設高效生態農業的產業體系的要求,在貴州、廣西、海南等地多次強調生態建設問題。2013年4月10日,他在海南考察時強調,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青山綠水、碧海藍天是建設國際旅游島的最大本錢,必須倍加珍愛、精心呵護。他希望海南處理好發展和保護的關系,著力在“增綠”、“護藍”上下功夫,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當個表率,為子孫后代留下可持續發展的“綠色銀行”。
(二)科技創新為改善生態,提供了技術保障。
科學技術如同一把雙刃劍,它為人類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帶來了極大便利的同時,也給自然生態造成了巨大的災難。如果科技用於生態建設,就會產生生態效益。
1、科技發展有利於實現從源頭到末端的防污、治污,從而很好地實現了環境的保護。
實施生態化科學技術,發展知識經濟,信息經濟,最大限度地實現生產非物質化,盡量減少對自然環境的依賴性,減少材料消耗和廢棄物的排放。在生產中,則採用清潔生產,循環經濟模式,實行從源頭採購到廢棄產品的回收利用的全程防污、治污的辦法,把污染最大限度地消滅在生產過程之中,從而保持了一個空氣清新,舒適宜人的自然和人工環境。 2、科技發展有利於實現能源與資源的節約,並提高了資源的利用價值,從而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
摒棄傳統科技觀,不斷實現科技創新,可以節約大量資源、能源。首先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由於技術水平落后,我國的資源利用效率較低,浪費現象極為嚴重,通過科技創新,採用新技術,新工藝,既可以大大降低資源使用成本,提高資源的利用價值,又大大地提高了產品質量﹔其次,新技術的採用可以發現新資源或替代資源,大大地拓展了資源利用空間。從水力、畜力的使用到煤、石油、天然氣等新能源的開採,從不可再生資源到核能、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資源的開發利用,人類通過技術進步,在資源史和工業發展史上實現了一次次重大發現,實施了一次次跨越性突破,促進了經濟與社會的發展。 3、科技發展推動經濟結構優化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使經濟社會向節約型社會與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轉變。
高科技在相關產業上的應用所產生的前向、后向、旁側的擴散和滲透效應,大大地促進了勞動分工,並改變勞動力就業結構,從而也使不同行業的勞動生產率出現差異。另一方面,科技創新,特別是高新技術,如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藝的開發與利用,有利於實現從高能耗、高污染、低產出的傳統產業到低能耗、低污染、效益高的新興產業的更新換代,而這些產業與生態環保產業將成為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主導產業。 4、科技的發展有利於人們思維方式與生態價值觀的轉變,從而促進了生態倫理觀的形成。
科技創新的意義不僅僅表現在生產方式的改進,其對人們的思維方式及價值觀的影響也甚為深遠。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表明,重大科學技術創新往往引發認識論的革命。認識論的更新必然導致世界觀、價值觀和發展觀的革新。事實上,從地球中心說到太陽中心說的轉變,就曾使中世紀人們的宗教信仰觀念發生了根本的變化。而以當代生態文明觀為指導思想的科技創新,特別是生態化科學技術的發展,不但可以強化人的科技意識和環境意識,而且會影響人類的生存價值觀,進而促進生態倫理道德觀的形成。
(三)越來越多的人從事或參與公益環保事業,擴大了人力支援
“關愛自然、關愛地球、關愛生命”,越來越多的各地組織、各色志願者紛紛加入了生態保護的各種公益活動中,並用活動証明了個人行動的凝聚可以為生態改善作出巨大貢獻。我國十多億人民的逐漸加入,為生態保護擴大了人力支援。
三、我與生態文明
盡管我們的步子不夠快,思想不夠齊,但我們應該先從自已做起,少抱怨,多改變,積極配合政府提升治理效力。我們一定要更加自覺地珍愛自然,更加積極地保護生態,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
首先,我們要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第二,我們要堅持以已為例,保持良好習慣的養成。第三,我們要堅持以點帶面,影響身邊的人參與進來。
生活方式是日常積累的結果。在全社會倡導合理的生活和消費方式,需要採取綜合措施,借助全社會的力量,取得廣泛的社會認同,使之成為更多人的自覺選擇。
“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這是十八大報告字字鏗鏘的鄭重宣示。“美麗中國”,詩化的語言,迅速成為“熱詞”,溫暖著億萬人。我們黨把“生態文明”寫在了自己的行動綱領上,也刻在了13億人民的心坎裡。為著我們共同的家園,為著迎接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的到來,為了實現“中國夢”,讓我們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