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連日來,記者從蘆山到寶興,沿青衣江逆流而上採訪,地震撕裂的大地滿目瘡痍。“自然的力量太強大了!”
親歷兩次地震的寶興縣醫院醫生李樹森沉痛地告訴記者,平常房屋倒塌后,人可能尚有機會存活,地震引發山體滑坡掩埋住房,這種情況下,人幾乎沒有生還的可能。
在災區前線,每一天都能夠見到或聽到不同的死傷故事。死傷最重的地區往往是山體滑坡最嚴重的區域。位於龍門斷裂帶南端的這片山巒,已然在五年前被強震鬆動了骨骼,以至於難以承受來自地殼深處一次新的巨大能量釋放。
李樹森背后的臨時帳篷中,死裡逃生的人們仍然驚魂未定。面對大自然的顫抖,我們隻能慨嘆:個體的人太小太弱,柔弱得不堪一擊。
二
個體的能力也許是渺小的,但在災難面前,組織所顯現的力量卻是驚人的。
23日下午,寶興縣民政局辦事處一片繁忙。工作人員楊明芬正忙著安排救援司機們清點卸貨。截至下午3點半,她當天已經接手了31輛大車的援助物資。電腦旁,兩名年輕的統計員一刻不停地輸入數據,而另一科室的人們,則隨時接聽來自各鄉鎮的求援電話。“210省道上的大馬村,道路剛剛搶通,現在急需帳篷和方便食品!”求援信息迅速反饋到指揮部。不多時,便有車隊電話反饋進來:“我們已出發,20分鐘后到達大馬村。”
記者連日來反復經過的災區生命通道——210省道,沿線有十個大的滑坡塌方點,好不容易搶通,有余震襲來產生新的滑坡就又阻斷了。總在通了又斷,斷了又搶通。沿線交通運輸救援者冒著生命危險,從來沒有放棄暢通的信念。
在挺進災區各個角落的路途中,正是來自部隊和地方的專業清障隊伍,一尺一尺地掘進,保障著生命通道通向一個個被地震隔離的“孤島”。
救援、治療、勘測、調度、清障、治安……幾千名官兵、數以萬計的救援者、志願者匯聚成排山倒海的力量,將傷員一個個搶救出來、搶運出去,將源源不斷物資運進災區,最快分發到受災群眾中。
在我們這個國家,在我們這個社會,集體的力量無比強大。
三
記者23日深入寶興縣隴東鎮的幾個偏僻村落採訪時,雖然由於通道受阻帳篷等物品還未能送達,但村民們早已住進了自行搭建的集體帳篷。
原來,地震當日下午,他們在村黨支部村委會帶領下,村裡男女老少自己動手,奮起自救,用彩條布搭成了一張碩大的頂棚,左鄰右舍互相幫助搶救物資,一起安頓下來了。說起這些事情,鄉親們還不免互相道謝了一番。
沒等沒靠,奮起自救,是記者在採訪中聽到最多的故事。
黨的旗幟飄揚,人民軍隊的旗幟飄揚,志願者的旗幟飄揚,是記者行走災區看到的最多場景。
21日上午10點,寶興縣人民醫院臨時產房,一聲嬰兒啼哭傳出,27歲的張靜誕生下了蘆山地震后的第一個新生兒。場院裡的人們,無論是救援者還是被救者,無不欣慰鼓舞。
地震災區,雖歷經劫難,依然生生不息。
我們相信,災區干部群眾精神不倒,永遠不停下追逐夢想的步伐,一定會在滿目瘡痍中重建起美好家園。(記者 周呈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