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是四川雅安蘆山“4·20”地震發(fā)生第四天。這天一大早,淅淅瀝瀝的綿綿“雅雨”便飄然而至。
記者在緊鄰蘆山縣的雅安市天全縣新華鄉(xiāng)政府看到,院子裡很是熱鬧,原來鄉(xiāng)裡正在發(fā)放救災物品。礦泉水、方便面、帳篷……全是災區(qū)急需的物品。
新華鄉(xiāng)黨委書記張澤剛告訴記者,這兩天,各種救災物資陸續(xù)運到鄉(xiāng)裡面,他們根據(jù)各村的災情進行分配,由村干部代領回去,並要求盡快發(fā)放到受災群眾手中。
“我們鄉(xiāng)緊鄰重災的蘆山縣,雖然人員傷亡很少、完全垮塌的房屋不多,但是農(nóng)房的‘內(nèi)傷’較重,90%以上的房屋都成了危房,不能居住,是‘站著的廢墟’。”張澤剛說。
在新華鄉(xiāng)落改村記者看到,三五成群的村民正忙活著搭建、加固救災帳篷。地震發(fā)生后,村民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用塑料布、彩條布在家門口的空地上建起臨時的新家。
“雨天多起來了,要在帳篷周圍挖好排水溝……”戴著“黨員”紅袖套的66歲老黨員楊福榮,一邊在村民中忙活著一邊對大伙說,“面對天災,大家要學會自救,團結起來,互幫互助,共渡難關。”
1984年,因為隔壁鄰居家著火,楊福榮家的房子也被燒毀。第二年,他修了現(xiàn)在的二層樓房。但是,在這次地震中,房子嚴重受損、后牆倒塌,完全不能居住。
即使如此,楊福榮很堅強、很樂觀:“人總不能被天災嚇倒。有黨和政府的關心,有全國人民的支持,我們要振奮精神,堅定信心,重建家園。”地震后,楊福榮異常忙碌,和村干部一起發(fā)放救災物資,幫助村民搭帳篷,誰家人手不夠,他都主動幫忙。
在村裡一處簡易的塑料棚裡,裊裊炊煙緩緩升騰,幾名婦女正在為村民做午飯。村黨支部書記高澤美說,地震發(fā)生后,他們組織村民在村裡建起了十幾個固定的“集體餐廳”,婦女們輪流為大家做“大鍋飯”。你家出菜、我家出糧、他家出肉,大家不分彼此,互幫互助,大災讓村民成了一家人。
在天全縣始陽鎮(zhèn)樂壩村,村民們或聚集在自己搭建的帳篷外聊天,或躺在帳篷裡補覺。村黨支部書記高益昌告訴記者,全村527戶,房屋損毀、不能居住的有300多戶。現(xiàn)在,全村所有受災戶都搭建起了簡易帳篷,各家各戶自由組合搭伙做飯,吃、住問題都基本解決了。
記者在樂壩村裡看到,村裡的帳篷各式各樣,最大的可以容納30個人睡覺。村民高連文告訴記者,高書記家的房屋也損毀了,但是地震后,他顧不上自家救災,先是組織鄉(xiāng)親們轉移、避災,隨后又動員大家自力更生,找木料、上山砍竹子,搭帳篷,“我們村是最快的。”
村民袁敏很幸運,地震來臨時她成功救起了自己兩個月大的女兒。“這幾天政府和愛心人士的救災物資陸續(xù)發(fā)放到我們村了,帳篷、方便面、礦泉水、雨衣……吃的用的都有,大家的心裡踏實多了。” 袁敏摟著正在酣睡的孩子對記者說,“房子塌了,但我們重建家園的信心不會垮。”(新華網(wǎng)四川雅安4月23日電 記者 楊三軍、許萬虎)
|